纳滤膜处理受污染地下水的运行影响因素研究
 |
|
- 更新日期:2013-03-24
- 浏览次数:72 下载次数:11
|
 |
详细介绍
以预处理、纳滤组合工艺处理受污染地下水,分析了操作压力、运行时间、水温及预处理等因素对终端纳滤膜运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以活性炭为预处理的纳滤膜通量衰减速率最小,说明由有机物造成的纳滤膜污染作用明显大于铁、锰及硬度等引起的无机污染;当膜进水操作压力由0.3 MPa增至0.8 MPa时,膜通量由8.7 L/(m2·h)线性增至19.1 L/(m2·h),而离子截留率、硬度及碱度去除率却呈线性降低;对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率随运行时间的增加而明显下降,在80 h内降幅达12.5%,而总硬度的去除率则随运行时间变化不明显;当水温在5~25 ℃变化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则膜通量增加,但对盐的截留率减小,对有机物的去除率没有显著影响,而对硬度的截留率在22 ℃以前变化不大,当温度>22 ℃后会有较大的下降。
[ 会员下载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