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0年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问答 » 水知识 » 正文

编辑工作与科技期刊质量--李明德

已关闭 悬赏分:15 - 提问时间 2015-01-02 22:05
 

编辑工作与科技期刊质量

 

培训班给我出了一个题目,让我讲讲创新型编辑与科技期刊质量,后来又改为研究型编辑与科技期刊,干脆我把题目换成编辑工作与科技期刊质量,更好讲一些。

什么是研究型编辑?研究对象是什么?达到什么程度就算是研究型编辑?我仔细揣摩这个提法,大概来自《论语》的两句话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按照杨伯峻先生的解读就是:只是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惘;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缺乏信心。借用到科技期刊编辑上来,变成:编而不思则罔,思而不编则殆,同样说得通,只是后一个编字是前一个编字内涵的提升和扩展,于是就有了研究型编辑的说法。“研究型编辑”可以说是倡导编辑学风与工作作风的有效定位。

其实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既然是老生常谈,就没有多少新鲜的内容,很难讲出新的东西。尽管我做编辑工作整整三十年,期间发过论文,出过专著,但恰恰对什么是研究型编辑或者叫学者型编辑缺少研究,这主要是因为我从事的是科技期刊的编辑与出版、经营与管理工作,学科领域又偏向于新闻传播、文学文化传播,博士论文选题也是新的文化语境中的文学期刊研究,应该说我是一个学者,也是一个编辑,但不是学者型编辑。在我看来,学者型编辑应该具备两个条件,首先,他所在的学科领域应该和他所编期刊的报道方向有一致性,专业领域的研究不一定精深,却应该有利于所编期刊的稿件组约、取舍,有利于期刊学术质量的提升,这是做好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不可或缺的专业学科知识素养;其次,对编辑工作本身有理解、有感悟、有研究、有建树。两者很好地融合,就是好的研究型编辑或者学者型编辑;如果只居其一或者只偏重其一,那是学科专家或者是编辑家。我的看法不一定准确,好在编辑同仁在这方面有许多新的研究成果,再结合我的体会,今天就班门弄斧一回。

一、由《编辑工作职责》说开

编辑工作职责

一、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出版方针、政策,遵守出版工作的有关法规和制度;

二、担任有关学科专业的责任编辑,认真完成编辑工作任务;

三、积极参加有关专业学术活动,主动阅读相关专业书报刊,及时了解科研、教学动态,了解相关专业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学科前沿;

四、根据学报编辑方针和计划,提出学科选题组稿计划,强化特色栏目的策划和组稿工作;

五、广泛联系校内外作者,加强作者队伍建设,努力发现和培养青年学术人才;

六、认真审阅文稿,提出初审意见;

七、认真做好拟用稿件的编辑和加工,努力提高文稿质量,使发排稿件达到“齐、清、定”;

八、做好校对工作,把差错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

九、收集国内外对本刊的反应,听取作者、读者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十、进行专业知识和编辑业务的学习和进修,开展科学研究,积极撰写具有一定水平的论著,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编辑能力;

十一、承担编辑部安排的其他工作。

学报编辑部

二○一○年五月

 

这是某学院学报编辑部制定的编辑工作职责,是挂在网上的,随时都可查到。

第一条是政治要求,从来都被高度重视,上至《宪法》和《党章》,下至编辑部的职责要求,都会被响亮提出并加以要求,但是否会被落到实处,不好一概评说。其实,这一条是从我们党的领导地位、国家性质以及对媒体领导者和从业者的基本要求而来的,是“政治家办报”思想在科技期刊上的拓展。19576月,毛泽东在同胡乔木和吴冷西谈话时说:“写文章尤其是社论,一定要从政治上总揽全局,紧密结合政治形势,这叫做政治家办报。”19596月,毛泽东与吴冷西谈话时,再次强调“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毛泽东的这些谈话,不可避免地受当时语境和时代背景的影响。但是,政治家办报的要求随后拓展到了所有的媒体。科技无国界,但科技工作有国界,科技期刊有纪律,比如不能出现任何政治性差错,不能违反国家的大政方针,不能泄密,不能弄虚作假,不能纵容学术不端,这些都是科技期刊政治属性的要求,马虎不得。科技期刊上常见的政治性差错有,将港澳台特别是台湾列为国家,这在翻译过来的文献里较为多见;广告上最常见的是漏掉了台湾和南海海域。关于称谓上的错误,新华社曾经发布过“新华社新闻报道中的禁用词(第一批)”,虽然是针对新闻采写而言,但对科技期刊编辑来说仍然具有借鉴意义,比如有关国家主权和领土的、有关民族宗教的、有关法律的、有关国际关系的等等,虽然它们在科技期刊里出现的频次不是太高,但也会遇到,稍有不慎就会出错,甚至是严重政治性差错,而政治性差错在各种评比中是一票否决的,没有商量的余地。

因此,办刊者一定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不断强化自己的政治责任意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要增强责任意识,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对报道内容负责,对读者负责,对社会负责,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把这两句话用到科技期刊编辑身上同样适用。

第二条“担任有关学科专业的责任编辑,认真完成编辑工作任务”和第六条“认真审阅文稿,提出初审意见”可以合并。这两条提出了编辑专业化和稿件初审问题。中国科学院1985年召开全院优秀期刊表彰会时,卢嘉锡院士做了这样的题词:“对科研工作来讲,科技期刊工作既是龙尾,又是龙头!”“龙尾龙头”这一形象比喻,高度概括了科技期刊在整个科研工作、学术交流中的重要作用。科技期刊不仅是对最新学术成果的展示,反映着学术发展的繁荣与否,更是反映学术水平、引导学术交流、促进学术发展的载体。

判断论文是否符合刊载要求的依据是论文的前沿性、实用性与创新性,而编辑是把关者,起着守门的作用,这就要求编辑具有较高的学术素养,能对学科发展动态有一个准确把握。因此,作为一名科技期刊编辑,首先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学术水平,才能具备与作者、读者直接或者间接对话的能力,才能确保期刊的高质量与高水准。对综合性学报而言,涉及学科较多,一个编辑很难掌握更多专业方面的知识,所以有必要提出专业编辑、分类负责的概念。因为专业方向比较明确,对稿件的初选较易把握。有些内容对作者而言具有新意,他可能是第一次撰写此方面的内容;但对编辑而言可能是老生常谈,了无新意,毕竟他接触同类稿件较多,“见多识广”,容易发现雷同和缺陷。我想,责任编辑的责任就在于从众多来稿中遴选出质量较优者送专家去评审,对特约而退稿者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

我们常说,质量是期刊的灵魂,大多数科技期刊采用“三审制”以把好质量关,即编辑初审、专家外审、主编或编委会终审。外审和初审的侧重点不同,而且外审存在一定缺陷,因此,初审应该受到重视。关于初审的方法、应注意的问题、程序及初审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大家研究得比较多,我不细讲。我只是觉得,初审工作做好了可以为后续工作打好基础,便于专家外审与编委会或主编终审,为他们下结论提供有效的依据;比如,初审意见可以做出整体评价,指出不足和可修改之处,也可以就某一部分、某个观点进行商榷或让作者更加明确地表述出来;初审意见如果具体而中肯,就会既让作者修改有据、目标明确,减少修改次数;即就是退稿,理由充分,也能让作者明白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改进以提高科研水平与论文的学术价值;同时,初审意见中质疑的问题对外审专家也有引导的作用,有利于外审专家与初审编辑的互动,专家可从初审意见中看出编辑审稿的薄弱环节,并作为自己审稿的重点;还可指出编辑审稿中的偏颇之处。因此,初审这个重要环节是不能忽视的。有些期刊社采用倒三审制,所有来稿主编先初选,然后交栏目编辑,然后再交外审专家,最后再由主编确定。这也是一种方法。

责任编辑的主要责任是初选稿件并提出初审意见,但在现实中发现有些期刊,不分优劣将所有来稿一股脑推给审稿专家,我认为这不是责任的体现,而是失职。我们说,编辑工作的核心是以读者的需要和一定的价值标准为判断依据,来鉴别和选择稿件。但在编辑工作实践中,一些期刊要求作者投稿的同时,要寄专家审稿费若干,这种做法是否妥当,大家可以有自己的看法,我本人是不太赞成的,原因在于,一,它淡漠了期刊编辑的责任,初审稿件的责任是编辑工作本身与生俱来的,是编辑的把关行为,是不带有任何条件的;二是混淆了责任编辑与审稿专家间的界限和各自应该担当的职责。如果不分优劣,将收到的所有稿件一股脑交给专家去审,是对专家的不尊重;如果并不是将所有来稿全部交由专家去审,那为什么要借着“专家审稿”的名义收取审稿费?即使编辑部所有编辑的水平都高到了专家的程度,初审稿件也是编辑职责而不是专家职责。关于这方面的探讨,我在后面还会讲到。

这里我介绍一下“把关人”理论。

“守门人”是传播学概念,又叫“把关人”,最早出自德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勒温以家庭主妇购买食物、推荐食物的过程为考察对象,发现信息传播渠道里,总是包含着决定信息或商品能否进入流通渠道的“关卡”,这些“关卡”或由具体的规定所限制,或是“守门人”的个人意见所决定。后来,勒温的学生怀特通过对报社电讯编辑筛选稿件的情况进行研究,进一步验证和扩充了勒温的理论,拉开了“守门人”研究的序幕。

怀特对一家报社一周内的稿件选用情况做了研究,发现:(l)只有10%的电讯稿被选用;(2)电讯稿在内容上比例失衡,国际性政治新闻、全国性政治新闻和人情味、趣味性新闻占总用量的三分之二。这种状况可能跟我们的科技期刊遇到的情况相似,有的期刊稿源充足,即使达不到90%的淘汰率,50%的淘汰率总是有的,而且栏目来稿不均衡,有的特别多,有的特别少。

在怀特的研究中,90%电讯稿被舍弃的原因有两个:1.不值得刊登(占被舍弃稿的40)2.已选登了其他稿件(占被舍弃稿的60)。在“不值得登”的具体理由中,编辑的主观理由占大多数,即编辑依据个人的喜好和情绪,决定登什么不登什么。由此得出“守门人”含义——指在传播媒介中,一些人和机构能够决定什么性质的信息能被传播、传播多少以及怎样传播。尽管守门人理论对守门人的主观作用有夸大之嫌,但什么样的稿子可以进入传播流程,编辑还是有相当大的决定权的。

新闻传播中的守门人理论同样适用于科技期刊传播,只不过科技期刊编辑在决定稿件取舍时,有没有客观标准,如何制定、掌握和运用客观尺度,尽量减少“个人的喜好和情绪”,这是守门人必须要考虑的。我想,作为守门人,把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准确性,符合刊物发展方向的优秀论文筛选、发表出去,体现编辑价值和责任,这是守门人的职责。因此,科技期刊编辑所具有的功能应该包括:

1)筛选功能。守门人是信息传播通道上的把关者,由他代表或者按照媒介组织和受众的要求对信息作出鉴别和选择,决定其能否进入传播渠道。这样,有些论文被退稿,有些论文进行了删改,有些论文按照重要程度需要再次“排队”,更多的论文则被送给更高一级的守门人——同行专家进行盲审。在这里请大家注意,守门行为不应仅仅是个人行为,它体现的是媒介组织(期刊)和广大受众(读者)的要求,个人的判断标准应服从于期刊的要求。考虑不到期刊的长远发展和读者的喜欢程度,一味强化编辑的守门功能,是不利于期刊健康发展的。

2)加工功能。按照传播学理论,守门人对信息的加工有三种形式:一是要求传播者按照他的意图加工;二是指令别人依据他的意图进行加工;三是他自己亲自动手加工。同样适用于科技期刊。

在以前,编辑的职责就是修改作者的稿件,针对稿件的不足提出意见,并扶持有潜力的作者,提携新人,不管在哪方面都不乏优秀编辑提携起来的名家。因此编辑被称为引路人、导师、灯塔等等,编辑与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书信往来,成为揭示编辑内心世界、展示精神情操、体现编辑能力和水平的珍贵史料。但这些年,由于通讯技术的发达,编辑与作者读者之间的交流变得异常容易,一个电子邮件、一个短信、一段即时聊天就可解决问题,在这种方便快捷的背后却是对编辑工作本身珍贵资料的缺失,因为这些东西不好保存,也容易被篡改。更重要的是,在以前被广泛认可的天经地义的编辑职责在现在却成为稀缺,退稿信的普遍缺乏就是一例,为什么不少编辑都缺少了这份耐心?当年的编辑苦心“为他人做嫁衣裳”的“义举”,其动力是什么?真的仅仅是一份崇高的奉献精神吗?我认为不是这样的,这主要是当年的编辑都有理想主义的一面,都有一种职业的敬畏心理,心里揣着一种梦想,为了梦想和目标,吃糠咽菜也值得。现在讲中国梦,中国梦是由每一个个人梦组合而成的,没有个人梦的实现,中国梦的实现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在中国编辑出版史上,我们熟悉的名编辑胡风,在编辑《七月》《希望》等杂志时,兢兢业业,真的是沙里淘金,基于崇高的责任感对待每篇稿件、每位作者,从作者中挖掘志同道合者,进而成为挚友;不仅如此,胡风办刊都是自筹资金给作者们发稿费,他用编辑实践准确诠释了编辑、作者与期刊的关系。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当时的作者也是真心实意的想表达自己的观点,希望自己的观点能对社会产生些影响,对刊物投注了很大的热情。在这里,文字在编者和作者眼中和手里都是微言大义的高尚产物,而不仅仅是赚钱的工具。我认为最理想的状态是,编者和作者都是怀揣着理想的,二者才能碰撞出火花——对编辑来说,这样的作者难得,如获至宝,必定手把手传授;对作者而言,能虚心请教,接受编辑的建议,作出更好的学问。也唯有如此,才能有编辑家,才能有编辑家指导下的优秀学者和作者。

3)评价功能。按照守门人理论,期刊编辑是期刊信息的评价者、赞赏者。那么编辑是通过什么方式标明自己的态度的呢?第一,以编者按、评论、内容提要的形式直接表明态度;第二,以字体、字号、版面位置、传播时间、篇幅长短、顺序先后的形式间接反映立场。科技期刊应当作这样的尝试,在每期首页能有一篇主编或者著名编委对本期重点论文的点评和推介,以引导受众进一步阅读、思考,因为守门人的评价既涉及对传播者劳动成果的肯定,也关系到对受众的影响度和信息覆盖面、传播影响力。如果把一期期刊当做一篇论文的话,这篇点评就相当于摘要,便于检索。

4)导向功能。检查、加工和评价功能的释放,对传播者和受众的先前传播、接受行为具有促进或抑制的作用,也具有导向的功能。当人们得知过时的、重复的、缺乏创新或虚假的科技信息、研究“成果”总是被守门人拒之门外,而前沿性、科学性、真实性集于一身的科技论文很容易与受众见面时,传播者——作者就会依照守门人的指挥棒来组织生产,减少无价值的内容,增加能产生传播效果和影响力的信息。

5)桥梁功能。守门人处于传播者与受众的中间地带和交接点,具有桥梁的作用。换句话说,传播者与受众之间要想建立联系,或者传播者要想将信息传给受众,而受众又想从传播者那里得到所需要的信息,就必须通过守门人这一“桥梁”才能达成。所以有人说,优秀的守门人既是传播者——作者的良师益友,又是受众——读者的忠实代言人;既是传播载体——期刊的忠诚卫士,又是沟通产销关系、密切传受感情、进行市场营销的精明商人。

同时,作为科技期刊的守门人,他也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1)确定编辑方针。科技期刊的守门人有责任根据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和我国科技发展态势,结合本刊的性质、特点和办刊宗旨,针对目标读者的特点和需求确定自己的编辑方针,成为编辑流程和守门工作的基本原则,同时,在这个方针的基础上制定下一步的具体的编辑计划和对应的传播重点。

2)确保产品质量。守门人的主要职责与任务,是将有害的、错误的、不健康的或者片面、有差错、失实的信息过滤掉、删除掉,来确保进入流通领域的信息的准确性。信息的准确性包括政治思想正确、事实真相正确、科学知识正确、语言文字文法正确等等。虚假或者有误的论文能够见刊进入公众视野,跟守门人的把关不严肯定有关。但是,确保产品质量不能只是堵和拒,还要对产品生产进行组织策划,直接介入信息产品的生产或传播过程,赢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加强整体协调。科技期刊传播说到底是一种面向特定读者群体的传播,守门人居于传播的中心位置,这样,他就必须承担起整体协调的责任。守门人的整体协调不仅是指期刊产品的总集中、总加工、总装配过程中的优化组合,习惯上所说的版面调整、栏目调整、内容调整、出版过程调整、流通环节调整等都属此类,而且还指期刊与政府、期刊与社会、期刊与个人、传者与受者等的总协调、总配置、总组合。这是目前科技期刊研究重视不够的地方,也是我们一再强调的科技期刊的传播与研究一定要有系统的、全局的眼光的原因。没有科学的协调,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因此整体协调既是守门人的重要责任,也是守门人的必备素质。一些期刊能获得多种基金资助,能在行业内开展多种活动并取得显著效益,除了期刊本身的质量之外,跟期刊领导人广泛的人脉和与社会各方面的协调能力是分不开的。陕西就有这么几家科技期刊,除了期刊内部的协调工作做得很好以外,与外界如期刊管理部门、科协、行业等关系密切而融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这是把关人的功能和职责在科技期刊上的应用。到了20世纪50年代,传播学者怀特将把关人这一概念应用于新闻研究,提出了新闻传播的“把关”过程模式。怀特认为,新闻媒体的报道活动不是“有闻必录”,而是对众多的新闻素材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媒介形成一道关口,通过这个关口传达给受众的新闻或信息只是少数。这个判断是准确的,是和对报社采用稿件的观察结果相一致的。和科技期刊一样,能够见刊的稿子只是少数,是筛选、把关行为以后的结果。把关人理论应用到新闻传播以后,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当然正如前面所讲,怀特的“把关”模式也存在不足,过分强调了把关是一种新闻编辑基于个人主观判断的取舍选择活动,没有注意到把关同时也是一种组织行为,代表了所在媒体的价值取向;另外,把关的标准也不明晰。

就科技期刊而言,把关的标准除了政治要求之外,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则不能不考虑,这个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是期刊这个媒介组织的标准,责任编辑根据期刊的定位与立场,对稿件进行取舍和加工,是职责所在。就是说,“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并非编辑一人的个人活动,也非编辑个人所能完全左右,“把关”最终体现着组织的立场和方针。所以,责任编辑的把关是最初的也是至关重要的,是整个把关过程和编辑过程的重要一环,省掉了这一环直接将稿子推给审稿专家的作法,是值得商榷的。

网络传播中没有类似传统传播意义上的“把关人”,这是因为,传播者的权威性被削弱,任何人都是传播者,又是接受者,传播与接受集于一身,这就使得信息传播具有自由化,而信息传播的自由化又导致了传播范围的无限扩大,最终信息传播泛滥。网络媒体的无把关或者弱把关,正是网络与生俱来的特征,它的宽松与传统媒体的严谨恰好形成了互补的传播格局,两者在交融中互相借鉴,互相融合,互相激励,这是好事。那么,如何剔除网络上的“垃圾信息”“虚假信息”而将真正能够吸引受众的信息保留下来呢?传播学中的“沉默的螺旋”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认为,被大多数传播者认同和发布的信息,最终将占据主流地位,得以保留和流传,而只有少数传播者认同的信息,会随着传播者变得沉默而消失。从受众的角度来看,它又符合“使用——满足”理论。在网络传播中,传者、受者的角色界限模糊,传者是受者,受者是传者。信息得到传者认同之后他可以以受者的身份继续传播下去,这种从接受到认同再到传播的过程,是信息过滤的结果,把这种过滤可看作是具有“把关”作用的“类把关人”。

顺带说几句题外话。受思维习惯的影响,咱们中国人不擅长于理论总结,以至于现在许多学科的理论都来源于西方,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传播学的等等。我不想评论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优劣,只想指出其中的差异,有人就指出,东方人好曲线思维,西方人好直线思维;东方看整体,西方重解析;东方人偏模糊,西方人偏精确;东方人喜中庸,西方人喜偏激。他举例说,德国人做菜放多少盐是需要用天平来称的,而中国是用勺子舀的。中国人似乎更擅长于总体把握,而西方人则擅长于条分缕析;中国人善于归纳,西方人善于演绎;中国人强调群体,西方人强调个体;中国人重悟性,西方人重理性;中国人善形象思维,西方人善逻辑思维;中国人更具诗人的气质,西方人更具科学家的头脑;中国人把宇宙看作一个整体,充塞其中的是“道”或“气”,西方人把宇宙看作一个个原子,各自独立又彼此联系;中国人处理事情就像中医,把人体看作一个有机整体,西方人处理事情就像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简单来说,西方人大多关注具体问题和细节;东方人则主要从整体结构思考问题。就是说,比起西方人来,东方人的思维方式更有整体性,东方人会本能地注重来龙去脉。(唐建吾,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比较,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09年第8)不管这种分析有无道理,中西思维差异却是客观事实。就说把关人理论吧,提到它我们自然将其与卢因、怀特联系在一起,事实上把关行为在我们的文化中早已存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堪称中华文化的经典,总共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500年间的诗歌305首,流传下来不少脍炙人口的诗句,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等等这些千古名句居然都出自同一部著作,难道几代编篡者对诗歌的选择不是一种把关的行为吗?再说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但其对孔子的言行也不是有闻必录,而是有所选择,这里面也包含了把关的行为。

其实,编辑二字就包含了把关的意思,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编”字,甲骨文书本身就有版式;到了春秋时期孔子已经有了编辑思想和编辑实践;再到五代、北宋时期,随着活版印刷技术的出现,出版业开始兴盛,编辑更是成为一种职业。这说明,中国的编辑业源远流长,精湛的编辑活动保证了学术文化的发展与保存。我国历史上不乏“编辑名著”:司马迁编辑十表八书;刘向根据《国策》、《国事》、《短长》、《事语》等当下流行的书籍整理编校《战国策》;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及其文人编辑《文选》,无一不是编辑工作的结晶。其中,刘向的《战国策书录》、萧统的《文选序》是著名的“编辑宣言”,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之后,《草堂集》《昌黎先生集》《白香山集》《李贺集》等文学史上的著名文集不断。司马光时甚至有了专职的编辑。再往后,雕版印刷盛行,书市坊铺兴起,出现了受聘于书铺的编辑,明末苏州冯梦龙等就是代表。清末以降,梁启超、谭嗣同、唐才常、樊锥、章太炎、蔡元培、张元济等,无一不是著名的编辑。可是我们对编辑过程中的把关现象并没有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的理论总结,甚至在清末民初之前连一本有关编辑学和编辑实践的书籍都未曾出现,这是很让人遗憾的。

“二级传播理论”“议程设置理论”“框架理论”也是这样。

以“二级传播理论”为例。“二级传播理论”是传播学研究的先驱者之一拉扎斯菲尔德1940年的研究发现。拉扎斯菲尔德在研究选民情况时发现,选民们的政治倾向主要是受面对面交流的影响,而非大众传媒。信息通常先从某一个信息源(如某一个候选人)那里通过大众媒介到达“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那里;然后再通过意见领袖把信息传播到普通民众那里。前者作为第一个阶段,主要是信息传达的过程,后者作为第二阶段,主要是人际影响的扩散,即“二级传播理论”,明确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两种不同的传播方式在信息传播中的不同角色和作用:在人们的认知阶段,大众传播具有重要作用;而在说服和决策阶段,人际传播的影响更加显著。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传播的方式同样离不开意见领袖。最初,科技的传播形式是百工相传和家传技艺,到了汉代及以后,随着私学的兴起和一批科技著作的出现,科学技术的传播开始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意见领袖作为二级传播者,他的意见尤为重要。还有一个例子,毛泽东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干部的执行力里面就包含了对路线方针政策的二级传播理念。这类例子还有很多。我说这些的目的在于,我们的科技期刊编辑在行使编辑职能的时候,能否有意识地引导一种大胆假设、敢于言说、精准思维、缜密论证的学风,鼓励研究者提出我们自己的科学话语、理论,能为外界所接纳,而不是人云亦云,制造大量重复性的、没有太大价值的论文。

《编辑工作职责》的第三条“积极参加有关专业学术活动,主动阅读相关专业书报刊,及时了解科研、教学动态,了解相关专业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学科前沿”和第四条“根据学报编辑方针和计划,提出学科选题组稿计划,强化特色栏目的策划和组稿工作”,涉及科技期刊编辑的类别。

期刊编辑有许多类,从业务分工上讲,有策划编辑、栏目编辑、经营编辑、美术编辑等等;从业务上讲,有学者型编辑、创新型编辑等等。我们主要讨论学者型、策划型、经营型编辑。

学者型编辑。

关于编辑学者化的讨论由来已久。大家争论比较多的是编辑学者化的范围问题。

张永中认为,编辑学者化是一个有条件的特指,不是一个绝对标准,它只适用于学术理论刊物或图书出版部门的编辑。不能一般化为所有编辑都遵循的普遍要求和原则。

任俊华也认为,一般的宣传性和通俗性刊物的文字编辑的确不必要学者化,但是作为高校学报主持某学科稿件的专业编辑则应该在精通编辑业务的基础上,去努力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科研素质不断提高,要做学者型编辑。

另一种意见认为,编辑学者化适用于各种不同类的编辑。周国清和杨焕章就同意这种观点,认为学者化虽然是就学报编辑而言的,但“别的编辑恐怕也大同小异”。这个观点的侧重点在于:希望各种类型的编辑都能学者化。(立早,编辑学者化研究述评,出版发行研究,199606期)

实质上,编辑学者化是对“专与博”问题的一种解释。

期刊的作者、读者以及期刊自身内容的宽泛性,使期刊编辑在对某一门学科具有较深入的研究的同时,还必须具有较为广博的学识修养,这是期刊编辑与专业研究人员的不同之处。在如何正确处理专与博的关系问题上,学术界历来有争论。目前的期刊编辑学者化要求,从学术上,要求期刊编辑成为某一学科的专家,亦即在某一学科上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较系统的理论研究,有专门的独立的学术见解,能够了解和把握学科的总体特征和发展方向。从工作上,要求学者型编辑在处理文稿时,会注重作者的研究成果是否在学科内领先,是否填补空白,是否能达到一定的学术水平。只有这种学者化了的编辑,才能对期刊的宗旨和性质有深层次的认识,才能真正使自己与作者站在同一水平面上进行对话,才能充分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意图,对文稿作出独立的、恰如其分的价值判断,并进而在这种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决定对文稿的取舍、修改。具体而言,就是期刊编辑应在对某一学科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且有了较高的学术造诣之后,再运用自己的所学,有意识地同时也是自然而然地向相关学科进行知识渗透,从而逐步扩大自己的知识结构。

从科技期刊来讲,每种科技期刊都有特定的办刊宗旨,对刊登论文的学科范围有一定的要求。作为编辑,应该掌握报道范围内的相关学科知识,了解其中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熟悉其中的研究方法、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只有这样,编辑才能看懂稿件的内容,才能准确选择审稿人,才能在衡量审稿人意见的基础上对它们作恰当的取舍,并更正或补充审稿意见中的疏漏,才能对稿件质量具有一定的评判能力,才能掌握所办期刊的学术质量和方向。这是期刊界一个很响亮的声音。

但我认为,编辑学者化的要求,作为个人知识素养的一种提升和自觉追求,应该得到肯定,但却没有普遍推广的意义。第一,掌握学科知识,了解学科发展动态,知晓专业要求,本身就是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应有之意,对你所达到的专业水准不值得过分炫耀,自贬编辑身价,相反,如果达不到专业学科的要求,编辑的合格性则值得考虑;第二,术业有专攻,编辑就是编辑,这是由他的身份定位和工作性质决定的,衡量他的能力和水平的只能是编辑工作本身。编辑工作本身包含了编辑工作质量,编辑工作质量本身包含了对专业学科的认识和把握。本人曾参加过编辑出版系列职称评审,有些参评者过多地强调自己在专业学科方面的学术成就,反倒让评委没有太好的印象:你到底是评专业职称还是评编辑职称?如果评编辑职称,那么你在编辑出版学方面的研究有何建树?这些研究与你所办期刊是何种关系?你在期刊发展中的独特贡献是什么?因此,如果要用“学者型编辑”的称谓,那也应该是“编辑学科的学者型编辑”,即熟悉编辑业务的学者型编辑。刘雪立则说得更明白,如果不赋予编辑“学者化”以新的合理内涵,最终会使编辑学的研究走向死胡同。他指出,编辑本身是可以成为学者的。编辑学既然是一门科学,自然就应该有编辑学家,所以编辑本身也就是学者,即编辑学者。我们所提倡的编辑学者化,只能是鼓励编辑积极从事编辑学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完善自己的编辑知识结构,为建立和发展我国的编辑学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使自己由“编辑匠”尽快成长为编辑学家。由此可见,编辑不应化为其他“学者”,也不应成为杂家,编辑只能成为编辑学家,编辑也必须成为编辑学家。这样的要求也体现在《编辑工作职责》第十条里:“进行专业知识和编辑业务的学习和进修,开展科学研究,积极撰写具有一定水平的论著,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编辑能力”。

那么,成为“编辑学科的学者型编辑”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求期刊编辑了解和掌握一定的编辑基本知识和技能,这是由编辑工作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与其他工作一样,编辑工作有其自身的规律和方法。编辑工作是由一整套十分严谨和规范化的流程所构成的,其中包括组稿、审稿、改稿、发排、校对、送印、发行等各个环节,现在又有市场化、经营化方面的要求。不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以及正确运用这些知识的技能是不行的,而要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不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实践摸索也是不可能的。

第二,还要求期刊编辑能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履,学习和掌握现代化的编辑手段和传播工具。随着以计算机为代表的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编辑手段的现代化已成趋势,键盘和屏幕正在或即将取代传统的纸和笔成为日常的编辑工具。与此同时,期刊的形式也正在发生变化,以光盘、磁盘、计算机网络为载体的电子刊物和以磁带、胶带为载体的音像刊物的出现和发展,使原本单一的以纸为载体的期刊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种载体期刊并存的局面正在形成。因此,期刊编辑只有不断地用电、光、磁学等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各种新型的、代表着未来发展方向的编辑手段和传播工具,才能使自己不至于在不久的将来被时代所淘汰。

事实上,成功的期刊,专职主编也好,编辑部主任也好,责任编辑也好,大都是在编辑出版学科作出了贡献,得到了认可,确立了自己的编辑学学科地位。仅以陕西省期刊而言,陕西师大学报主编张积玉,西安交大学报副主编赵大良,西北大学学报主编姚远,都是在期刊编辑学研究方面成就显著而得到同行认可的;技术类期刊如《棉纺织技术》主编闫磊,《中国医学美容》杂志社社长辛映继,甚至包括学术期刊《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杂志社社长石应江,他们除了在科技期刊编辑学研究方面有建树以外,还把研究范围拓展到了媒介管理学、经营学、品牌传播等方面,但都没有离开研究的主要对象——科技期刊。一个显著的事实是,在科技期刊编辑学研究方面可被称为学者型或者研究型编辑者,其所办期刊也大都为优秀,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这样的编辑学者化是应该得到提倡的。

策划型编辑

策划编辑,从本质上说,是发现和合理配置资源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劳动,而能够及时发现和正确地评估资源,并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和利用资源。

策划编辑和栏目编辑无非承担两方面的工作,一是选好稿件,二是开发选题。

编辑要做好选稿工作,着眼点首先要集中于“如何选稿”,就是要实现“科学性”选稿,胡元梓在《学术期刊编辑选稿的科学化理路》一文中,对如何选稿给予了解答。也就是要用“辨证性”、“全面性”、“发展性”的眼光对待每一篇、每一期稿件。

其“辨证性”表现在,个人对客观事物的看法是在某一个时间点上对事物一个侧面或者一个层次的正确认识,而不是对该事物整体的永久性的正确认识。因此,每一篇被编辑选定为“好”的稿件,实际上都是有“局限性”的,这就要求编辑在编发稿件时,注意文章之间的搭配与互补,使得每期稿件尽量做到全面系统,从不同角度解读问题,尽量给读者一个不同角度的参考。其实,这跟我们刚讲过的把关人的协调功能是一致的。

“全面性”表现在,要从各个角度分析稿件的价值。首先从政治角度考虑稿件是否符合党的大政方针,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在政治问题上旗帜鲜明。第二,用“科学性”“创新性”“权威性”衡量其学术价值。责任编辑不仅要从自己所学的专业去观察,还要从其他专业去观察。第三,要自觉地从全局的角度去考察稿件,从刊物总体和读者的角度去把握稿件价值。最后,文章不仅要对专业工作者有价值,而且要对专业之外的一般读者有价值,这是期刊编辑工作的社会责任。

“发展性”表现在,所选的稿件“历久弥新”,不仅在当代,在今后也应该是有价值的。编辑应尽量保证自己所编的稿件具有时代穿透力,反映文化全景,浓缩时代精华。

对于选题的开发,编辑也要参考上述原则,综合考虑稿件的学术和社会价值,使选题具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社会意义和学术创新,必须把握科技工作中出现的新的生长点、寻找各种理论的交汇点、确定研究兴趣的汇合点、关注国内外文化的冲撞点。只有这样,才能选择出好的稿件。

一个好的选题,离不开好的策划。出版界有“选题失误,一误再误”之说,从中可以看出选题策划对图书出版的重要性。期刊的任务是持续不断地刊发有质量的稿件,因为是持续不断,也应该进行选题策划。

人们经常误解策划,认为策划就是灵机一动、灵光乍现。一个好的策划当然包含灵光的参与,但更多的则是长期思考与积累的结果。好的选题策划从何而来?这就要求编辑必须“慧眼识珠”,懂得从现实中去发现,从一项政策的实施,一个制度的改革,一条经验的推广,一次活动的展开中发掘其可能蕴藏着丰富的选题资源。一个具有职业素质的编辑,要能自觉地学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也就是我们刚刚讲过的第一条里的内容,这绝不是一句空话,要密切保持与作者、读者的联系,认真关注同类期刊的情况,以此寻找捕捉选题。

编辑最初捕捉到的信息,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个小小的念头,都是一种模糊的构想,不具备细节化和可实施性。这时候,需要对选题进行进一步思考,广泛查证资料,重新认识选题的价值。就是说,要考虑选题涉及到的领域的发展情况,领域的前沿和制高点是什么,有什么新发展和新动态,同类选题与自己选题的关联度如何,自己的选题的新颖性有多大,我们的优势在哪儿。如果认定选题具有可行性,就要对细节进行落实。只有经过这样的过程,才能使得选题逐渐清晰起来,并具有可行性。编辑不能像作者一样,写写停停,修修补补,编辑必须在切实行动之前,具有尽量周密、详尽的方案。其次,光有个人的构思还不够,还要经过选题论证,集体性的论证不可或缺,这是保证选题质量的重要环节。论证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价值,市场,可行性。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不妨看看近几年出版的《科技与出版》杂志,在选题策划方面有自己的特色,年年有重点,期期有亮点,有些做法很有启发。

选题策划在传播学上类同于“议程设置”,议程设置论的提出者认为,大众媒介或许无法指示我们怎样去思想,但它却可以决定我们看些什么、想些什么、什么问题是最重要的。换句话说,大众媒介对某些事件或问题的强调程度,同受众对其重视程度构成了强烈的正比关系:大众传播越是大量报道或重点突出某个事件或问题,受众就越是特别地关注、谈论这个事件或问题。

作为专业信息的主要传播媒介,科技期刊具有强大的议程设置功能。通过对某个方向、某种理论选稿的倾向,科技期刊可以有效地引导相关学术领域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存在多种刊物的竞争,如果某个刊物偏离学科主流方向过远就有可能被边缘化,从而丧失大量的优秀稿源。通俗地说,议程设置要求传播者打好有准备之仗。就我所接触到的科技期刊而言,有些期刊有明确的年度报道计划,有每期的报道重点和议题设定,有报道重点的跟踪报道和方向调整,有对传播效果的反馈研究,将议程设置理论有意识应用到编辑出版过程中。在他们的期刊上,报道重点突出,编辑思路清晰,期刊导向明确,市场主导力强,办刊实现了由被动到主动的自觉,改变了来什么稿发什么稿,由作者操纵编辑为编辑引导作者,编辑工作真正实现了理性回归。

经营型编辑

下面这段文字是一家杂志社招聘经营编辑的职位描述和职位要求,大体上能看出经营编辑的职责要求。

职位描述: 1、依据杂志战略定位、结合年度的经营目标,制定杂志内容的年度计划; 2、开展杂志选题项目及内容的策划、实施; 3、建立拓展维护外编资源; 4、内部管理与计划制定和实施; 5、严格审核每期稿件,确保符合杂志战略定位及专业标准; 6、杂志整体运营。

职位要求: 1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2、有运营咨询功底或有良好的研究功底的能力,文采出众,视角独特,有过品牌市场型编辑经验者优先; 3、对平面媒体有一定的了解,工作积极主动,责任心强,注重效率;有自我管理及团队管理的能力; 4、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领导能力,很强的沟通协调能力,积极、有创意; 5、优秀的管理能力,能够承受期刊的快节奏及巨大压力。

科技期刊是小众期刊,具有市场受众面窄,发行渠道不畅,经营拓展能力有限的限制,也使得科技期刊不可能像其他出版单位那样对编辑职能进行市场细分,一身多职是科技期刊编辑的普遍现象。那么,成为一名营销大师也是处于市场竞争中的编辑对自我能力提升的一部分。(苏振华 杨振和,科技期刊编辑角色面临的四个转型,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第367期)

科技期刊普遍受众面较窄,特别是学术类、技术类期刊,因为其较强的学科性、专业性,使得围绕期刊本身进行经营活动变得尤其困难。但为了保证期刊的发展,编辑必须了解读者的需求,并根据读者需求调整办刊的方向与重点,并制定相应的选题策划,出版符合读者需求的期刊。在传媒世界里,编辑还需要掌握大众传媒传播方法,加强刊物的宣传,拓展自己期刊的知名度,开拓更多的市场。

随着报刊业转企改制的逐步深化,业界对出版产业性质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出版活动是一个商品生产过程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编辑不能闭门造车,而要关注市场,在强调出版物精神属性的同时,也要重视其商品属性。传统的编辑出版理论,过于强调期刊的精神属性,对其商品属性重视不够,也影响着编辑对期刊作为商品的认知。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增强科技期刊商品意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做一个懂经营的编辑,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如何从编辑到经营?我曾经在博客里探讨过这个问题。

首先,对编辑工作的认识需要重新定位。

我一直认为学术期刊的功能比较单一,集中精力提升学术影响力,全身心做好编辑工作(包括策划选题、发挥编委会作用、组约优秀稿件、把好审稿关等)就基本可以实现目标。因此,“编辑期刊”对学术期刊而言是唯一需要重视并做好的工作。但现在面临转型,由编辑到经营,编辑的理念、工作的思维、经营的谋划、市场的开拓等等,都需要重新洗脑,重新确立全新的办刊思想和刊物的发展方向。

2012年在济南召开的第16次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年会确定的主题是:由编辑到出版:科技期刊的创新之路。在我看来,由编辑到出版,只是解决了编辑与出版分离、各自按照各自要求独立发展的问题,并不涉及科技期刊整体经营,倒不如直接提出“由编辑到经营”的理念更能引发科技期刊编辑们的思考:断奶以后如何自立成人,如何重新定位期刊,发现、培植期刊特色,如何适应竞争环境编辑好、经营好、发展好、壮大好期刊。总之,期刊转型了,就得考虑质量、影响、经营三位一体,如果还一如既往只是围着影响因子、被引用率转,跳不出编辑期刊的思维定势,对经营期刊认知模糊,势必影响期刊的全面发展,被市场所冷落。

其次,对期刊的依托对象需要重新确立。

有一些期刊希望由学术转向技术,在期刊类型上来一个彻底的改变,但是必须弄清楚:学术期刊依托学科而发展,技术期刊依托行业而生存。大学学报是综合性的学术期刊,涉及学科较多;专业学报涉及学科比较单一。一般来说,专业学报向技术期刊的转型要简单于大学学报,因为技术期刊大都依托一个行业而发展,很少听说一个技术期刊会依托多个行业的,“专业性”是其主要特点,专业学报的专业性就适合技术期刊的专业要求。因此,学术期刊转向技术期刊,要在学科范围内找准行业依托对象,且不宜过多。太多,会导致目标读者界限不清,服务对象杂乱,影响专业广告的争取。依托对象不同,媒介功能就不同,过去是学科影响,现在是行业影响;过去是学术影响,现在是技术影响;过去是不论订阅量多少都不影响生存,现在是发行量太少影响期刊经营;过去是作者读者围着编辑转,现在是编辑得围着读者作者转,围着广告客户转,他们之间互相影响,最终影响对期刊的评价。

再次,对经营的困难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转企改制意味着经营的必然。科技期刊的经营途径主要有:广告,发行,技术培训,专业鉴定,行业产品展览和会议研讨,专业信息服务网站,设备经销,理事会员制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的科技期刊,经营途径几乎都不是单打一的,已经形成主业(期刊)带动下的多种经营优势互补局面,正所谓“一业为主多元发展”,其中最主要的经验是与所在行业的联系异常紧密。

对新转型的期刊而言,一开始开展经营活动会困难重重,一是经营经验不足;二是经营人才短缺;三是期刊入行晚,特色尚未形成,影响尚未扩展,行业认可度低;四是行业期刊饱和,在有限的市场试图分得一杯羹,势必加剧竞争力度,加大经营难度;五是广告客户总是认为你是从他腰包掏钱,警觉性高,很少自觉形成双赢心理而主动与期刊建立持久的经营关系。怎么办?办有影响力的期刊是必须要做到的,这是经营的立足之本;自信而不灰心,切记,天下是打出来的,不是神赐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

第四,人才是根本,管理是关键。

这个问题之前好像忽略了一个前提:科技期刊的制度建设。其实“转企改制”以后,应当建立起了全新的管理机制、全新的用人机制和全新的分配、激励机制,以及全新的运营机制,在这个背景之下谈编辑人才、谈管理才有意义。

以我的体会,人才包括几个方面,从期刊领导层讲,学术期刊时有一个领军人物即可,把心全部操在提高学术质量上,完全能应对自如;现在是技术期刊,是开展经营活动的技术期刊,领导层除了负责期刊质量和内务管理者以外,最好再有一个负责经营的领导带领经营人才不断跑市场、拓展市场,他们就像农业社会时期的夫妻,一个主内,一个主外,两个互相配合,互相扬长避短,期刊定会有新的起色。就像车之双轮、鸟之双翼一样,对经营性期刊而言任何一方都不可或缺。当然,如果领军人才精力充沛,内外都能很好兼顾,那是最理想的了。从编辑层讲,性格内向但一丝不苟者从事编辑工作,性格外向且不怕吃苦有开拓精神者,不妨放在经营岗位,各尽其才。同时,建立符合期刊实际的激励机制,不管哪种类型的编辑,要始终让其觉得在单位有进步,有成就感,有奔头,获得奖励是制度优越而不是领导恩赐,只有这样优秀编辑人才才可能留得住,用得好。转型期刊首先要做到,办刊理念转型,管理思想转型,管理办法转型,激励机制转型,这对初闯天下的转型期刊来说至关重要,否则,再美好的理想都可能落空。

《编辑工作职责》的第五条“广泛联系校内外作者,加强作者队伍建设,努力发现和培养青年学术人才”和第九条“收集国内外对本刊的反应,听取作者、读者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没有作者就没有期刊,没有期刊就没有编辑活动。作者对期刊的重要不言而喻,无需多说。再说,发现培养青年学术人才,既是为期刊本身的长远发展考虑,又是期刊担当社会责任的应有之义。倒是第九条需要多说几句,它涉及传播效果问题。传播效果是指传播行为对其受众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作用于受众的思维与行动,并进而决定此种传播行为在社会上的认知和反响。任何一种传播媒介都在追求传播效果的有效实现,以此赢得受众和发展的空间,在大众传媒领域,是否具有良好的传播效果而占据较大份额的受众市场一直是衡量节目质量与媒体影响力的最重要因素。科技期刊作为一种传播的载体,如果不能获取较好的传播效果,那么其传播行为的存在理由和拓展范围就要大打折扣。科技期刊的传播效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看其在特定专业领域内的被关注度,以及对相关研究者提供的启发和借鉴作用有多大,主要体现在影响因子、浏览次数、下载频次、被引频次和发行量等指标上。虽然这些指标不能完全反映期刊的传播效果,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所载文献的被关注度,以及通过浏览、被引用而发挥所载文献对行业后续研究的借鉴作用。二是看其介绍和发表的新的研究成果能否在专业领域之外引发更广泛的社会反响,它直接决定着相关科技知识和研究成果的社会认知度,科技期刊是科学传播的主要媒体之一,还需要担负起影响社会发展的责任。

受众是决定传播活动成败的关键。长久以来,媒介一直居于传播中的优势地位,传者比如记者、编辑、作者等等也同样处于优势地位,记者被称为“无冕之王”最能说明这个问题。受众反而成了被动的接受者,成了媒介的奴仆,这种认识显然是倒置了媒介和受众的关系。这种观念给传播实践带来了很大的危害。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界也存在虚假报道和低劣报道,引起受众不满,面临信任危机。这是一些期刊轻视受众权利、轻视受众研究所造成的必然结果。当今,受众与媒介的关系发生变化,许多发达国家,重视对受众的研究。通过受众研究,了解受众需求与反应,针对需求与反应,制定编辑方针和选题内容,从而更好的吸引受众关注。一份毫无效用、失去受众信任的期刊,是没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总之,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来看, 受众问题都应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

在传播学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林林总总的理论和流派。许多传播学理论实际上就是受众理论,而受众理论离不开传播效果的分析。

在受众理论中, 两级传播论的提出和确立是传播学先驱拉扎斯费尔德对传播学的重要理论贡献,他在这一理论中提出了“意见领袖”概念,即在信息传播中起引导和影响作用的人。

按照传播学理论,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不可小觑。意见领袖具有以下几种功能:

1)加工与解释的功能。意见领袖首要任务是对先行接收到的大量信息进行加工与解释,而后传达给其他受众或追随者。

2)扩散与传播的功能。大众传播的信息,并非全部能直达受众,有时候它只能到达传播对象的一部分,再由另一部分人把信息传给他们周围最普通的大众。意见领袖就是对信息加工后予以再传播和再扩散的一部分人。

3)协调或干扰的功能。意见领袖对传播者的传播还具有协调或干扰的作用。如果传播者传递的是符合意见领袖需要的或者是可以为其接受的观点和主张,那么意见领袖就会俯首听命,协调操作,成为大众传播中引起良好效果的动力。相反,如果传播者输出的信息违背或损害了意见领袖及其团体的利益,观点不能为其所接受,那么他就可能设置障碍阻止或干扰,也可能对信息只做出合意的加工和解释,或者干脆进行指责和攻击。

意见领袖是一支活跃的力量,传播者要想通过传播媒介来影响广大受众,必须设法影响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意见领袖采取的面对面亲身传播的影响力往往大于传播媒介的影响力。所以传播者和媒介应该与意见领袖建立一种亲近性的情感关系。

科技期刊也可以通过意见领袖渗透到每个受众。如何发现、培养、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比如,邀请著名专业人士、审读员、评刊员撰写文章,或对期刊整体质量做出评价,或对某一期、某一篇论文作出推介,以产生更大的影响,都是值得科技期刊编辑思考的。

仅仅是了解受众的兴趣点还不够,还要了解受众为什么感兴趣。这是因为,受众面对媒体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而且不同的受众还可以通过同一个媒介信息来满足不同的需要,达到不同的阅读目的。因此,不是传播媒介在使用人,而是人在使用媒介;而人使用媒介说到底只是为了满足其需要而已。美籍以色列社会学家伊莱休·卡茨等人在《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一文中认为有5种社会需求导致受众对媒介内容的选择和使用:

1)人们接触、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需求和社会因素、个人的心理因素有关。这里关键性的问题是,对科技期刊而言,受众什么样的需要是值得我们努力去做的,什么样的需要是我们不能迎合的。就一些期刊看,一些优秀的作者一旦评上职称或者得到升迁,就疏于继续学术思考了,他们使用传媒的目的比较单一。但传媒则需要继续与作者加强联系,特别是对高被引率作者,更应不断激发他们进一步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因此科技期刊对作者的跟踪研究不仅需要,而且会使期刊在建立一支稳定而优质的期刊队伍方面受用不尽。

2)人们接触和使用传媒有两个条件:一、接触媒介的可能性,二、媒介印象即受众对媒介满足需求的评价,是在过去媒介接触使用的经验基础上形成的。这里有一个关系非常重要,要让读者对你的期刊产生好感,最关键的因素是要让读者接触到你的期刊,间接接触也行。

3)受众会选择特定的媒介和内容并加以使用。在科技期刊同质化泛滥的时候,要想办法让受众把你的期刊当成“特定的媒介”加以选择。

4)接触、使用后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满足需求,一种是未满足。

5)无论满足与否,都将影响到以后的媒介选择使用行为,人们根据满足结果来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不同程度上改变着对媒介的期待。

当我们把“满足需要论”引入科技期刊研究时,同样发现具有相通性:科技期刊形象对受众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品牌效应会产生巨大的威力;办刊的最终环节是发行,用户越多说明期刊越有用;在满足受众对科技知识、信息需求的同时,求新和受到启迪得到了满足,受众会觉得这份期刊“物有所值”,订了不吃亏。因此,科技期刊编辑要经常思考:我们的期刊满足了读者的需求了吗?是全部满足了还是部分满足?部分满足或者没有满足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风险?

《编辑工作职责》的第七条“认真做好拟用稿件的编辑和加工,努力提高文稿质量,使发排稿件达到‘齐、清、定’”和第八条“做好校对工作,把差错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

这两条说的是印刷和校对要求。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本来不需多说,但在现实中发现,有些期刊编辑太懒,忽略了编辑修改环节,将作者原稿或者修改过的稿件不加任何编辑规范方面的加工修改,直接发排,把修改加工放在校对环节,结果校对稿上画得密密麻麻,排版员怎么都改不干净,结果五校六校的也有,弄得排版员工作量增加,校对差错率还不能控制在万分之三以内。

当我们对《编辑工作职责》作了解读之后发现,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其实包含两大块,一是专业学科素养,二是编辑业务素养。专业学科方面做到了解即可,了解到足以帮助你判断稿件的学术质量、确定稿件是否需要送审、刊登即可;当然不反对少数编辑成为学科专家,但对所有的编辑而言这是实现不了的虚幻梦境。就编辑业务素养而言,包含的范围很大,既有政治素质、政策水平的要求,还有个人品行、节操方面的要求,更有编辑能力、水平和编辑科研的要求,随着时代的进步,还有数字化、网络化、编辑手段现代化方面的要求以及策划与经营方面的要求等等。如果“编辑学者化”或者“学者型编辑”的提法能够成立的话,那也应该是编辑出版学科的学者化,这是编辑的本质、本分,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或者本末倒置的。

二、探讨编辑过程中的两个问题

学术交流不仅是推动科技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力量和重要条件,也是体现社会文明进步和学术繁荣的重要标志。科技期刊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表现为一个完整的过程,包括三个环节:编辑,文本,传播。其中编辑是基础,文本是关键,传播是目的。科技期刊在学术交流中作用发挥得如何,三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学术交流的质量和效果,影响科技期刊传播力的有效发挥。

学术期刊收取发表费(版面费)问题曾经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但争论归争论,收费似乎已成“惯例”,获得社会普遍默认,毕竟这一讨论所产生的客观效果至少让社会了解了当下学术期刊的处境和较为合理的收费理由。但以本人的调研看,科技期刊在编辑环节的另外两个做法可能会对学术交流造成负面影响,似乎更加值得关注和讨论。

一是审稿费。

目前审稿费的收取大致有几种情况:来稿即收,且在审稿之前;编辑对来稿初选后选择收取;对确定刊用的稿件收取;版面费里已经包含,不再单独收取。这里所探讨的主要是第一种审稿收费行为。

专家审稿是确保稿件质量、提升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重要环节,通过退修、交流,专家审稿的过程实际上是在参与着学术交流活动,不仅要提倡,更要加强。因此,不少学术期刊在收取版面费的同时还在收取审稿费,多则百元,少则几十元。其理由是,审稿专家的辛劳应该得到回报。乍一看,这个理由很充分,很能服人,但仔细一想,则未必能站得住脚。

首先,容易滋生编辑工作的惰性。许多研究文章都讲到了编辑的创新性思维在期刊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但近几年来出现的收取审稿费的做法不应被视作创新性思维的结果。编辑策划在整个编辑工作流程中的作用日渐重要,主动出击组约优秀稿件已经成为编辑主观能动性发挥的重要一环,审稿费与编辑策划之间一般不发生关系。大凡收取审稿费的期刊,编辑工作基本是守株待兔型的,来什么稿编发什么稿,审稿费成为另一种创收的途径。其实,投稿者与审稿专家之间没有直接关系,稿件是否呈送审稿专家完全是编辑部的选择。作者投稿是对目标期刊的信任,期刊对这种信任不能完全用金钱来应对。八字未见一瞥,拿钱来说话;犹如去餐馆吃饭,点菜消费前你必须先交进门费,否则不予接待。如果真是这样,为了区区几十元审稿费而把稿件晾在一边,置之不理,那么“龙头龙尾”如何体现?科技期刊要在学术交流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加大对优质稿件的吸引力,对自身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的充分发挥,对多途径多层次提升传播影响力的培育和拓展,对媒介文化的有效利用,而不是变着法子收费。

其次,容易滋长编辑工作中的不诚实态度。即使收取审稿费有其合理的成分,那么扪心自问,有多少期刊是假借专家审稿之名而行编辑裁决之实的?有多少期刊是在毫无例外收取审稿费的情况下将稿件毫无选择地送给了评审专家?又有多少期刊能将评审专家匿名评审的意见如实告知作者,让作者对稿件的是否被刊用做到心中有数、心服口服?像《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与作者之间的交流沟通不厌其烦、精益求精的状况,实在让人肃然起敬,遗憾的是这种交流在许多期刊已经难得一见了,更多的是稿件投去除了提醒或催要审稿费的一次冷交流之外,大多是稿件如泥牛入海不见踪影。在我看来,审稿费即使有存在的理由,也应该由编辑部来承担,因为审稿专家是编辑部聘请的,他和编辑部之间是一种合同和雇佣关系,而作者只是和编辑部形成了直接的供需关系,是否请专家审他的稿件则无权参与意见。既然无权参与,这笔费用的交纳就显得稀里糊涂。特别是对那些交了审稿费而得不到审稿意见、稿件未被采用而又不能及时获知的作者而言,他有理由对编辑部的诚信提出质疑:我的稿件真的是被审稿专家枪毙了吗?

再次,容易培育编辑工作中的违规土壤。学术期刊不能走向市场的理由被反复强调,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受专业局限,受众面较窄,难以获得较广泛的市场认可;承担着传递科技信息、报道最新科技成果、推动经济建设的重任,开展经营不是其应有之义;作为本单位反映教学科研成果的窗口,订量再少,人员工资待遇、办刊经费一分都不会少;等等。那么,投稿者有理由提出问题:收审稿费、版面费是否属于经营性质?收款单位是按照什么性质、标准来处理这笔费用的?是如何尽到纳税义务的?

第四,容易淡漠编辑的责任和义务。学术期刊的学术品质,使其肩负着更重要的社会责任和媒体责任,而编辑作为“把关人”的职责正是这种责任责无旁贷的体现,审稿是期刊的责任和义务,专家审稿只是期刊编辑审稿的补充和完善,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文章在探讨编辑的地位、作用和素养了,说明编辑是期刊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期刊的学术性的发挥具有义不容辞的把关责任。但目前,审稿费的收取给人的感觉是所有的稿件(而不是筛选后)或者由于编辑知识老化难以甄别稿件优劣,或者由于人手少、编辑懒惰,都被推给了专家(有一些期刊在稿约中就明确告知:投稿同时请寄审稿费若干元;也许这只是收费的借口),如此一来编辑部成员如主编、编辑部主任、责任编辑的岗位职责如何体现?能否用一个编务就将这些岗位取而代之?把审稿的责任和义务放弃掉,是不是自我否定自己存在的价值和理由?如果编辑工作者不幸蜕化成了校对员或者是编务,是对编辑职责的蔑视,对编辑定位的有意模糊。

二是审稿时滞。

这个问题期刊界讨论得比较多,但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采用编辑自动化手段的期刊编辑部,审稿过程中与作者的互动较为直观,但审稿过程较长影响稿件尽快发表以进入学术交流环节,表现仍然较为明显。

论文的发表周期应该包括审稿时间在内,一般是指从收稿之日起到刊出当期出版日为止,它是评价期刊学术传播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既反映了期刊传递科技成果的速度,又反映了期刊尽快满足学术交流的要求,从根本上说它反映了期刊对作者来稿的态度问题。科技期刊学术交流三环节论告诉我们,没有传播就没有效果,没有效果就等于浪费了期刊与生俱来的学术交流资源,这是办刊人所不愿意看到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承鲁2004年在接受《光明日报》采访时谈到,不少作者不在本国投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内刊物发表周期太长。

我在翻阅科技期刊约稿通知时发现,不少期刊都有这样的声明:来稿自投稿之日起三个月内未接到录用通知或被采用者,作者可另行处理。

《著作权法》规定的审稿时间为一个月,另有约定者例外。那么规定三个月的审稿时限的“另有约定”,其依据有无科学性、合理性?是编辑部与作者双方协商约定的结果吗?即就是“作者一旦主动投稿即可被视为默认了这样的规定”有其合同意义上的合理性,但现实操作中“三个月的审稿时限”仍然有较明显的弊端。以少数专家由于工作太忙,或者专家分头审阅拖延审稿时间作为“三个月”的理由,其实并不充分,也站不住脚。翻开二三十年前的期刊,是这么规定的,那时通信手段落后,挂号函寄一来一往可能得十天半个月甚至更长,当时这样规定不能说没有道理。可是当下已进入信息化时代,通讯手段、审稿手段都非过去所能比,不少期刊还引入了先进的网络化编辑系统,使得审稿、编辑流程大为缩短,可是审稿时限的规定并未与时俱进,创新的理念依旧落后。

再说,稿件本身反映的学术研究信息也有一个尽快发表以抢先时效、达到最佳学术交流效果的要求,如果一味固守三个月的审稿时限,显然有不合时宜之嫌。作为期刊编辑,谁都不愿意看到作者一稿多投多发,但这种现象却屡禁不绝。审稿时滞过长且为单方约定,会不会逼使作者一稿多投,期刊本身则应很好反思,把板子一味打到作者身上有失公允,从道德层面予以谴责更显霸道。特别是,期刊上网以后,一稿多投多发的稿件都会被当做学术不端行为中的重复发表、自我抄袭而接受大众的质疑和谴责,那么,期刊编辑、审稿人是否也应同时担责?

当我们对期刊同质化现象屡有诟病,大叹期刊难办、鲜有好稿之时,同类期刊众多对作者而言未必不是好事:因为,审稿专家的意见未必就没有任何的失误和偏差,你审不过的,往往被别的期刊作为优秀稿件而重点推出,国内期刊退回的稿件转投国外EI期刊很快被发表,这样的例子绝不鲜见。按说,审稿时限三个月只是一个最长的时间概念,但有多少期刊是在三个月之内将审稿结果(大多是未被采用稿件)主动、及时、负责地通知到作者的?“三个月”往往成为最有“理由”却最不负责任的托词了。某作者的一篇论文投出后,苦苦等待三个月后再投他刊,又是苦苦等待三个月后投第三刊,这下碰到了快节奏的编辑,一个月内接到刊用通知,第三个月即刊出,引起反响,半年之内下载率远远高于同栏目其他稿件。但他说,稿件发表了,已经没有一点兴奋感了,有些观点如能较早公之于世,反响会更好。从学术交流的角度看,对希望有所作为(不是应付职称和晋级考核)的作者来说,论文产生反响是他最感快乐和幸福的了,论文被引频次多寡、观点引起的肯定和争议,作者的关心程度有时候并不亚于期刊,作为学术期刊的守门人和推手,在“快乐和幸福感”上理应与作者是一家人,“核心”“精品”的被确立,编辑和作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再举一例,试图说明编辑过程中必须重视以良引良,而不要逼良为娼。有一个作者,从一开始就是一稿多投,天女散花,交点审稿费无妨,总有一个期刊会相中,假如第二个、第三个期刊也通知发表,他则会选择一家而通知另一家撤稿。《中国有线电视》审稿周期一般在一个月左右,算是比较快的,但每年都会遇到收稿没几天就要求撤稿的情况,表明就是这种天女散花式的投稿惹的祸。再说了,有多少家期刊不是冲着版面费来的?不交版面费了,人家自然就不会用你的稿子,连撤稿邮件都不用发。你能指责这个作者的做法有悖于道德吗?甚至,“今后不再接收你的稿件”的“封杀”在你不是绝对权威期刊的情况下能产生多大的效果?媒体与作者、读者较劲,是一种短视和缺乏大度胸怀的表现,不值得肯定,对自己期刊质量的提升、学术交流的传播效果没有好处。更何况,一个残酷的现实是,作者致电编辑部查询稿件处理情况,有多少编辑部不是冷冰冰一句话:三个月之内没接到通知,可另行处理,“啪”一声挂断电话,连多余一句解释都没有。到这个时候,作者即使怀疑自己的稿子是否真的送审了,或者是否真的被丢失了,或者真的早就给枪毙了,也只能是干着急——三个月以后你再另行处理吧。

用最快的速度传播新成果、新理论、新技术、新观点,已经成为国外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最新发展趋势。坚持国际化办刊方向,一直是我国科技期刊近年来所追求的一个良好愿景,缩短审稿时滞和发表周期,应该是我们走向国际化能够做到做好的第一步。因为国际上一些著名科技期刊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良好的示范。10多年前,《Science》(科学杂志)规定,从接稿到完成同行评议,整个过程不超过6周,一般情况下,一篇文章从投稿到发表只需2~3个月;《Nature》(自然周刊)文章发表的时滞仅为12天,重要的信息3天就可刊出;《美国医学会杂志》能在60天内把重要文章刊出;美国《生物化学》的重要文章40天左右就能刊出。(张晓家. 科技期刊 走出清贫看世界[EB/OL].[2000-04-19].这是这些著名期刊10多年前的规定与做法,10多年后的今天,他们应该走得更快了,而我们的“三个月收不到刊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的规定是几十年一贯制,媒介技术的发展、网络化数字化办刊条件的改善,似乎对编辑工作理念没有丝毫的改变,可谓执着之至。

科技期刊走向市场是大势所趋,提升学术影响力和传播效果更是竞争态势下的唯一选择。但我最担心的不是硬件能否适应市场,主要担忧的是软件——编辑工作是否适应。

一名韩国留学生曾在网上发过一篇文章:“我眼中的中国人的几个缺点”:其一,缺乏“团队精神”,其二,缺乏“服务意识”,其三,缺乏“细节意识”,其四,缺乏“创新意识”。这名韩国留学生是就一般现象有感而发的,联系到我刚讲过的审稿费、发表时滞问题,科技期刊是否也存在服务不到位、缺乏细节意识的问题?

三、今天我们该怎样当编辑?

关于这个问题,接力出版社副编审吴耀华在《今天,我们该怎么样当编辑?》一文中引用威廉斯的话给出了解答。

“应该怎样做编辑?美国资深编辑威廉斯在美国四十年来最权威的编辑业务教科书《编辑人的世界》里撰文回答了这个时常困扰我们的问题。在他看来,编辑扮演的角色有三个:第一,‘狩猎者’;第二,‘治疗师’;第三,‘双面人’。三个角色,一个都不能少。 ”

    这三个要求虽然是对图书编辑而言的,对科技期刊编辑而言同样具有借鉴意义。对期刊而言,就是要发现培养具有扎实学术功底和良好表达功力的作者队伍,这是期刊发展不可缺少的作者资源、稿件资源。

狩猎者:“一个编辑不仅要有很好的文化学术素养、语文文字功底,同时还要有敏锐的眼光和良好的社会活动能力、组稿能力和准确的市场判断能力。上个世纪的张元济、鲁迅、茅盾、巴金、叶圣陶、顾颉刚、张季鸾、吴宓、邹韬奋、孙伏园、靳以等,就是这样的典范,他们是编辑同时也是学者、思想家、作家,常常也是出色的出版经营者,在我国学术界、文化界等领域的影响力极为深远。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理想编辑应具备的素质,如专业知识精深,视野宽广博大,精明干练,而且具有相当的人格魅力。茅盾编辑《小说月报》时,每遇新人佳作,必亲自撰写编辑按语给予肯定;叶圣陶将丁玲的处女作《梦珂》、巴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施蛰存的处女作《娟子》发表在《小说月报》上,这些作者后来都成为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孙伏园当年诚请鲁迅为《晨报》专栏作家,因此诞生了《阿Q正传》。这样的编辑,成就了作者,作者也成就了编辑,双方都不愧对一个“家”字。有这样的编辑和这样的作者队伍,何愁没有好稿件发、好期刊办?”

我觉得我们现在的一些编辑出了问题,唯名家是从,对专家、教授博导的稿子有一种情感亲近,对名不见经传的作者冷漠待之,同一篇稿子,署名为研究生和署名为教授,编辑的态度很不一样。假如刚刚讲过的文学前辈们当编辑时没有发现培养文学新人的精神,给他们创造崭露头角的机会,这恐怕不仅仅是中国文学的损失。当然科技期刊编辑也有例外,《科学时报》2011-03-31刊登了一篇报道,题目是:《科学编辑:“幕后”光芒也夺目》,讲的是我们身边的编辑故事。

报道说,有一个《中国科学》老编辑的故事,至今在科学界广为流传。当年,年轻的陈景润拿着哥德巴赫猜想,发表无门,几经退稿后,找到了《中国科学》。老编辑孙娴媃以资深编辑的职业敏感和敬业精神,接下了这篇论文,并把稿件送给合适的专家评审,并亲自对文理进行了修改,最终陈景润的论文一炮打响。此后,经孙娴媃之手,陈景润在《中国科学》接连发表了多篇论文。不久后,陈景润声名鹊起,而他见到孙娴媃的时候,依然恭恭敬敬地鞠躬,叫一声:“老师!”这是老一代编辑的骄傲,也是新一代编辑需要努力追求的。

    “治疗师”就是要给稿件看病诊断,进行“批判性的分析”,提升稿件的水准和价值。

    “威廉斯说,编辑首先要‘细心阅读作品中的每一个字,详细而坦率地说出评语,并且建议应该修改之处’,只有这样,他才能成为‘勇于批判的第一位读者’(佩因语)。要做到这一点,编辑就不仅仅在各种知识上做到博览饱学,而且要有为人作嫁甘为人梯的精神,同时还要有面对如山的稿件不畏艰辛,甚至以苦为乐的精神,摒弃浮躁和草率……”“但身在业内,我们也看到期刊社渐渐出现了一些偏向,不少编辑将编辑工作自我减负为快速审稿或干脆不看稿,等排版送来校样直接交由校对处理,没有尽到治疗师的责任。”

“‘双面人’就是指编辑‘在面对作者的时候代表期刊社,在面对期刊社的时候又代表作者’。”

“要求一位编辑必须在不同的人面前扮演不同的角色,‘在面对作者的时候代表期刊社’,就是要求他具有敏锐的学术感悟能力、市场意识和经营头脑;‘在面对期刊社的时候又代表作者’,则指的是他应具有作者所具备的文化素养、品性和精神追求,他愿意全力以赴协助作者找到最有效的方式与期刊合作,这样的编辑一方面兼顾到作者精神上、情感上以及经济上的需求,同时也兼顾到期刊社的发展和利益。但对正处在身份置换转企改制历史大转型时期的我们,面对我国出版业改革加速,跨地域、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做大做强,新业态不断出现的新局面和新环境,无论是强化编辑角色还是强化作者意识应该说都具有重要的思考和借鉴的意义。”“由于国外出版社编辑扮演“双面人”的角色,公关活动占据了大部分的办公时间,结果只有在下班后才有空真正地阅读和进行案头编辑工作,而且大都是在晚上和周末。因此,威廉斯强调:‘我必须再重复一次:你必须热爱编辑工作,才能当编辑。’”

沈元勤结合图书出版,提出研究型好编辑应该具备的十大能力,对科技期刊编辑有借鉴作用。这里截取一些内容,与大家共享。

 1.学习力。学习能力决定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应根据期刊的发展目标,本人的理想和职业规划,学有专攻,兼顾相关,才能成为品牌编辑。要学习专业知识、编辑出版知识、提高综合能力的其他知识。既要向书本知识学习,又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避免多走弯路、避免出问题。编辑应该是位爱读书的人,大量阅读,才能开阔思路。编辑应该自觉地、主动地学习,并且边学习边思考,才会有创意。好编辑是有学问的。

 2.调研力。选题策划时,应有读者阅读倾向调查、市场分析、出版价值评价、同类出版物比较等。编辑应该有情报意识,善于抓住机遇。可以有意识地训练编辑的调研能力,如选题申报时必须有调研分析;外出开会、调研必须交调研报告、谈心得等。

 3.创新力。编辑应该有创意,多做有原创的选题,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密切关注所出版领域的发展动态,有意识地安排跟踪学科研究课题,倡导研究性出版,发挥出版物的引领和推广作用。编辑要培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避免侵权。

  4.策划力。编辑要多看、多听、多聊天,心中有意念,就容易产生联想,产生好创意。策划需要激情,需要转动脑筋,需要联想,需要与人沟通产生思想火花。好的选题要变成好的出版物,还应该做好营销宣传等全程策划和整体策划。

  5.整合力。编辑的工作就是要整合优质出版资源,在整合的过程中优选。首先要知道哪些是本社的优质出版资源,如何获得。编辑要有机遇意识,得到有关信息,要主动出击,利用各种关系首先取得联系,通过诚信、专业、质量和服务获得作者的认可。有些期刊发行量较少,通过对内容的整合,可以使出版物更加符合市场需求,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最佳结合。

  6.组织力。在整个出版过程中,从编辑、审稿、排版、校对、印制到营销推广,都有组织协调工作。有的编写时间需要好几年,没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很难保证内容、进度的协调与统一。要有计划、有步骤和有效地推进,能组织召开好每次会议,在实施过程中还会有很多矛盾和困难,能及时想办法解决。

 7.沟通力。要以敬业精神和热忱的服务感动作者,重要的是要有见地,能让内容有提升,让作者感到一心为他的作品着想。因此,在沟通外要多做些功课,如果让作者觉得你是外行,他怎敢与你合作,将书稿交给你。

  8.凝聚力。好的编辑应该有一批优秀的作者队伍,这些作者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要时刻跟踪、维护好。

  9.鉴别力。有鉴别力和判断力能很快对选题做出判断,避免错失良机;同时,也避免内容不良,造成负面影响,甚至造成重大损失和危害。要保证出版内容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保证内容的学术价值、文化价值、科学性等,确保出版物的内容质量。还要有版权保护意识,保证责编的出版物没有侵权现象。好编辑应立志一辈子不出问题书和坏书,否则一书毁名。鉴别力和把关能力主要通过刻苦学习、不断修炼,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10.传播力。好的出版物,如果未能让希望看到的受众知晓,其价值就未得到充分体现。因此,编辑从出版方式、传播渠道,在选题策划时就应认真考虑。从纸质出版到全媒体出版,要学习数字出版和网络技术,从内容的提供者向内容的提供及服务者转化。编辑应善于写书评和新书导读,为营销人员提供有效的营销方案和宣传材料。

结束语:今天我们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结合某编辑部的编辑工作职责,对编辑工作内容作了解析;二是与大家一起探讨了编辑过程中的两个问题:来搞即收审稿费,发表时滞;三是对今天如何做好编辑介绍了一点观点。不一定准确,欢迎批评指正。

   ——这是2013625日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主办的“科技期刊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培训班”上的讲稿。

130 次关注     提问者: 匿名  


[ 知识问答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问题搜索
     
相关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