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八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问答 » 水文化 » 正文

一个美女把污染废船厂变成绿色乌托邦——荷兰纪录片《水的力量》(二) 【河北日报】对话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我很享受搞科研的过程”

已关闭 悬赏分:15 - 提问时间 2016-05-15 17:19
 

一个美女把污染废船厂变成绿色乌托邦——荷兰纪录片《水的力量》(二)

 2016-05-13 瓦村农夫 
 奥氏小编按

话说上周第一集至今收到很多读者的来信或留言,向我们奥氏部落索取网盘的链接地址。但因为诉求过多,无法一一回应,小编决定在下週的结尾篇中发布网盘地址,敬请留意。

今天小编继续给大家搬砖,给大家分享荷兰电视台2014年拍摄的水专题纪录片《水的力量》的另外两个创新项目的故事。


让废旧造船厂变成生态创业社区的嬉皮士奇迹
先让大家看一个在阿姆斯特丹的咖啡馆一周年庆典视频。小编我这次作出新尝试,第一次给视频作荷兰语配音翻译,设备简陋,粗糙之处,敬请原谅…

看完视频,大家是否会觉得这跟国内各种华丽名字的青年创业社区十分相像?但其实这是世界上一个顶级生态修复的工程项目——De Ceuvel!
几年前那里还是一片荒凉…
直到一个叫伊娃(Eva)的美女的出现…
让这个地方变成了阿姆斯特丹年轻人的时尚绿色新天地…

更让人敬佩的是,长了这张好脸蛋,却不靠它吃饭,在美貌和智慧面前,她毅然选择了后者。这个在美国纽约土生土长的波兰裔美女,13岁就混进实验室开启学霸模式,09年拿到耶鲁大学的工业生态学硕士学位后,不远万里,来到荷兰,开始了一个米国人在异乡的创业故事。

 

2012年,她受邀在瓦赫宁根的TEDx上作了一个演讲,内容当然是关于她的分散式处理的理念,她说:“厌氧发酵技术是可以在小规模里得到应用的,就像大家都能在家酿啤酒一样。” 她的理念吸引了很多在瓦赫宁根大学读书的学生,后者随后都加入了伊娃的公司Metabolic,包括了下图这位来自战斗民族的Maxim Amosov。话说小编早在2011年就认识了这位俄罗斯佬,当时还觉得他是个不务正业的失业青年,因为他老说自己在忙着个叫Organic Village的项目。要知道,其实在瓦赫宁根,有着不少志向远大但低头抽大麻的嬉皮士,他们都说自己有着这样那样的可持续项目…所以见识有限的小编当时就把他归类到这一类人。直到在这电视上看到他原来也参与到这个让人惊叹不已的生态修复项目,小编不得目瞪口呆,立志从此不再以貌取人。
对于我们搞污水搞环境的人,这个项目的一大亮点在于,伊娃想要建成一个能实现资源闭合循环型的小区,污水和垃圾能够通过自身有机物所含的能量,结合其他可再生能源,实现原地处理和回用! 用的不是什么高大上科技,而是所谓的low科技——人人都付得起的技术和设备,例如用普通沙包做成的砂滤池等。下图就是他们的装配工厂,小编这里再配上一张他们Metabolic公司的网站截图,让大家体会每个初创公司光鲜背后的辛酸日常了…

除了污水和固废的原地处理外,De Ceuvel项目也是土壤修复的示范工程。这是一个废弃了十几年的造船厂的旧址,土地受到了污染,阿姆斯特丹政府决定搞一个创意比赛,胜出者将获得这片土地10年的使用权,而且完全免费!

 

天生喜欢免费东西的荷兰人居然不太买这账,最后只有寥寥几队报名参赛。但是,比赛这回事嘛,重质不重量,最后叫De Ceuvel的团队胜出了,他们的理念是用植物来修复被污染的土壤,同时用一些废弃的二手船屋(houseboat)来作为办公场所,最终把这片废土变成一个时尚环保的创新创业的公共办公空间。
最终,De Ceuvel创意团队和建筑设计公司Space & Matter和伊娃的可持续发展咨询公司Metabolic共同开发完成了这个项目,并在2014年的夏天正式开张运行。

这里我引用一下荷兰校友一帆学妹在某国内媒体杂志对De Ceuvel的描述:“目前项目区有15家创新型公司入驻。该综合办公区完全由当地团体设计,并使用废旧材料建造。对办公区产生的污水和有机废物,进行低成本原地处理,并且大多数能源消耗来自于区域自身产能。办公区内有一个养耕共生的温室系统,以实现能源和物质的循环利用,温室蔬菜提供给项目区餐厅使用,并通过项目区内自有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氮磷等营养元素回用。粪尿的处理通过干燥堆肥的生态厕所、人工湿地以及尿酸鸟粪石提取反应器来实现循环。项目区内设有150块太阳能板以提供基本用电。2016年计划在项目区餐厅建立餐厨垃圾产沼气系统,并直接回用于餐厅能源系统。”

读完上边一百多个字,小编本能地会蹦一句“wo kao”…谁能想到这个乍眼看去不咋滴的废弃小船厂,会在十几年后被一群嬉皮士热血青年改造成可持续清洁技术的乌托邦呢?

小编很好奇经过两年的运行之后,这个生态社区现状如何。幸好有机会可能会在六月前往一趟荷兰,到时去看个究竟给大家汇报汇报。

 

尿粪分离的商品房社区
制作组马不停蹄地从阿姆斯特丹赶到一个叫Sneek的小镇,为的是让大家看看一个实现小区生活废水原地处理的案例。

 

他们找来了一个叫Brendo Meulman的居民给大家作讲解。然而经过小编的人肉,发现这不是个一般的居民,而是一个搞污水处理的学霸住户。Brendo虽然住在那里,但同时也是DeSaH项目的研究者


 

DeSaH是荷兰语里"分散式卫生工程和回用"的简称.位于Sneek的这个32户人的小区是这个项目的一个中试试验,试验内容包括了真空厕所将尿和粪便分开收集,高温厌氧消化、自养脱氮和绿藻养殖等。瓦赫宁根的Zeeman Geetje女教授也多得这个项目获得了她的教授头衔。这个中试试验的成功让Geetje女士能在Sneek再做一个250户的试验,这次加上了厨房厨余粉碎机、除磷回收鸟粪石和微量污染物的去除等。

小编对这个中试的结果并没有关注,不过当年到真的去过Sneek参观过这个真空马桶,感觉噪声还是挺大的,但我们这种学环境的,心里会觉得:“为了人类的环境,我牺牲一点点听力算什么”,但不是学环境的人未必能接受得了这种强噪音。所以这技术怎么推广,还得真空厕所的产品经理多想点法子…

 

但无论怎样,Sneek和De Ceuvel项目都跟大家证明了——分散式的污水处理的未来还是值得期待的。

 

下周《水的力量》的拍摄组会前往印度和匈牙利,继续为大家寻找水资源回用的创新案例…

 

参考资料
  1. www.metabolic.nl
  2. http://www.valuefromurine.eu/partners/desah
  3. http://deceuvel.nl/project/cleantech-playground/
  4. http://m.dooland.com/index.php?s=/article/id/855832.html
  5. http://www.waterloft.nl/en/project-de-ceuvel-explanation/

【河北日报】对话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我很享受搞科研的过程”
[  来源:河北日报    点击数: 127     更新时间:2016-05-13 ]
 

 
韩春雨在向媒体记者介绍技术细节。
 

    5月2日,世界顶级学术刊物《自然·生物技术》刊发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韩春雨题为《NgAgo DNA单链引导的基因编辑工具》的论文。由韩春雨及其团队发现的NgAgo技术,有望成为新一代“基因剪刀”。世界级的科学发现,“非知名学者”的身份,让韩春雨不仅在学术界“一鸣惊人”,更引发了媒体和大众的关注。
    5月11日,记者来到韩春雨的实验室。
    笑时弯弯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狡黠”,韩春雨向记者做自我介绍时,喜欢套用周星驰电影《喜剧之王》中的经典台词“其实,我是一个演员”介绍自己:“其实,我是一名科学家。”

    □本报记者 郭 伟

    “我非常想和您资源共享,但现在实验室只有4个人,实在忙不过来。”

    “每天都有一百多封邮件,抱歉无法及时给您回复。”

    “合作的事情我们暂时不考虑,如果需要实验样本您可以来实验室拿。”

    ……

    个子不高、圆寸发型、运动装,河北科技大学分子药物学研究室外走廊里,42岁的韩春雨边走边接电话,一个电话刚挂,下一个铃声又起。

    5月11日晚7时,天色渐暗,但实验室里扎堆前来采访的记者还未散去。两名北京大学的博士也在等待,希望能拿到一些实验样本。

    空气浴振荡器和离心机像平时一样传出低频噪音,但它们似乎不再是这间实验室的“主旋律”。

    这座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楼门厅里的成果展示栏里,还未来得及添上基因编辑技术相关内容,但韩春雨和他的NgAgo,已名声在外。

    一切似乎来得太快。

    “我是不是成‘网红’了?”

    新闻纵深:什么时候感觉到,自己“红”了?

    韩春雨:5月2日论文刊发几小时后,学术圈里的朋友就开始有打电话祝贺的。和我做同领域研究的上海科技大学黄行许教授,第二天就派了手下得力干将从上海坐飞机过来。一是祝贺,二是交流。在论文刊发后,MIT(麻省理工学院)的BBS上就开始有人讨论这个话题,引发了业内更广泛的关注。《生物通》等国内专业领域网站也开始陆续报道。

    在学术圈里火了是有心理准备的。但到了5月8日,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采访和报道后,论文内容才被许多大众媒体关注,开始在网上广泛传播。

    说实话,真的是很意外。我对学生们开玩笑说,我是不是成“网红”了?

    新闻纵深:很多“圈外人”可能并不了解您的专业,您怎么看待大众对这一前沿科技成果的关注?

    韩春雨: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在由“制造”走向“创造”,高科技在中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都开始步入大众生活。大众对我的研究关注,其实是对科学的关注和追捧。以一个科学工作者的身份来看,这有利于科学知识的普及,当然是好事。

    新闻纵深:享受这种“网红”的新身份吗?

    韩春雨:那倒没有,当“网红”太累了。如果既能当“网红”,又不受打扰就好了。我的身份只有一个,照周星驰的话来说,其实,我是一名科学家。(笑)

    新闻纵深:同行都来取经或索取样本,这会是负担吗?

    韩春雨:索要这套技术系统的来电和邮件接连不断。在科学圈里大家都很友善,我当然也不会吝啬分享。但实验室人手太少是实际情况,我们正在加紧向Addgene(一个非营利性分子生物学科研工具平台)上传相关研究数据。不过这个过程需要时间,许多研究者等不及直接登门造访,我们也不会拒绝。

    “这里就是我的MIT”

    新闻纵深:许多人对“非知名学者”做出世界级成果感到惊讶。

    韩春雨:我并非一些媒体所说的“野鸡大学”里的“草根学者”。读博士时,我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强伯勤,接触到当时如火如荼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这是当时世界科研的最前沿。我的博士毕业论文发表在《核酸研究》期刊上,今天来看也仍具水准。河北科技大学的实验室条件虽然不是顶尖的,但可以满足研究工作需要。

    新闻纵深:大家注意到你没有海外教育的经历,这是个短板吗?

    韩春雨:我背后这台电脑很方便接入互联网,有网络,世界就是平的。信息扁平化给了研究者更多机会,只要你努力,只要你善于思考,你就可能成为成功的科学家。

    从这个角度而言,坐在这间实验室里和坐在MIT的实验室里没什么本质区别。你只要能把自己培养成MIT水准,你所在的地方就是“MIT”。所以我并不觉得留学经历是搞科研的必备条件。

    新闻纵深:成果这么轰动,“慕名而来”的不少吧?

    韩春雨:确实有。美国、瑞典、法国、韩国,一天能收到上百封来自全球的邮件,谈学术或谈合作。中日韩三国基因大会已邀请我去参加学术会议。也的确有一些机构来“挖角”。

    新闻纵深:会另择高枝吗?

    韩春雨:我不会离开河北科技大学,这里的环境很好。

    新闻纵深:您所指的“好”有哪些呢?

    韩春雨:河北科技大学给了我相当宽松的科研环境,给了我极大的学术自由度。实际上,在博士毕业论文发表后的十年里,我没有发表任何重要论文。

    如果是在某些院校,可能没几年就被扫地出门了。河北科技大学则给了我潜下心来想自己事儿的机会。科研在这里也有退路:成果没出来时,还可以当一个好的授课老师。这里就是我的“MIT”。

    新闻纵深:我们看到您的实验室条件有限。

    韩春雨:我来到河北科技大学的时候,副教授职称都还没评下来。在大部分高校,一个副教授很难拥有自己的独立实验室。这里不仅给了我实验室,还提供了25万元的学科建设资金。在我决定在Ago上“搏一把”的时候,又提供了另一笔科研经费。加上我申请到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有约40万元可供自由支配的资金,可以满足实验室日常运转。

    “我坚信自己想找的东西一定存在”

    新闻纵深:有没有“成功秘诀”这回事?

    韩春雨:要原创,不跟随。在发表这篇论文前,我一直全情投入,跟踪基因编辑的主流技术——CRISPR/Cas9的进展。我们曾使用这一技术变异了一些植物。但在准备将这一过程梳理成型时,国外顶级学术杂志连续推出了两篇同类论文,让我们原有的计划彻底作废。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们又当过一次跟随者,我们希望通过自己更精巧的设计改进CRISPR技术。但在此过程中,又是一位基因编辑领域的先驱科学家发表了一篇论文,列出几十种技术改进的可能性,其中就包括我们当时的想法。

    花了这么多钱,每天干到凌晨两三点,再度失败非常令人沮丧。我们下定决心,一定要原创,不能再跟随。

    新闻纵深:如何找到原创点?

    韩春雨: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就像两方打仗,谁也不敢贸然动手,这时突然发现对方的一个弱点,你去攻,就能赢。2014年2月,一篇关于TtAgo的文章给了我机会,当时一些研究者据此实验但接连失败。

    在下功夫多看了很多文章后,我猜测温度可能是一个被人忽视的敏感因素,于是我把高温菌排除,只留下常温菌。虽然初期也受挫,但我坚信自己想找的东西一定存在。果然,两个月后,它出现了。

    新闻纵深:科学的直觉?

    韩春雨:应该说是科学的哲学引领了我。别人发表的文章,不仅有知识、实验的条件,更有聪明的“思维”和聪明的“哲学”。我喜欢学习这些文章中的聪明之处,所有科学实践都应该有理论指导,才能知行合一。这是科研最大的乐趣,也是我最终完成“一个科学家自我修养”的原因。

    新闻纵深:还记得成功的那一天吗?

    韩春雨:2014年5月,我们就做出了主结果。我们用了非常正确的策略。我们预测,我们设计,我们验证。最终,我们发现了Ago可以切割基因组。

    我信奉一句话——临事而惧、好谋而成。那一刻,我觉得,我终于从一个科技工作者变成了科学家。回家时是凌晨两点多,校门都锁了,我跳墙头出去的,跳得特轻松。

    “科学家是一种生活方式”

    新闻纵深:公众眼中的科学家似乎缺少世俗生活,您呢?

    韩春雨:我喜欢的事多着呢。比如收藏紫砂壶,我最贵重的藏品价值6000块钱。我也喜欢古琴,心里烦的时候,抚上一曲,就能平静下来。

    新闻纵深:也经常刷微信朋友圈吗?

    韩春雨:基本不会,三个月前我才第一次注册了QQ和微信,这也是为了论文刊发前的沟通需要。此前我没有QQ、微信,也没有微博。联系我基本靠喊。(笑)

    新闻纵深:房、车、薪水,是您会考虑的问题吗?

    韩春雨:我2008年就有了车,一辆富康。学校分配给我130平方米的房子,但离学校远,不方便干活。最后我选了离实验室走路5分钟不到的一套58平方米的房子,58平方米是使用面积,住起来并不小,外面建筑面积90平方米的商品房可能也就这么大。一个月几千块薪水,够用。

    新闻纵深:有人为了项目经费“报账”发愁,您怎么看?

    韩春雨:我没有遇到这个问题。实验室经费刚够花,这次因为论文审查周期拖了几个月,把我们实验室经费“拖光”了,我还赊来40万元左右的实验材料。经费是为了搞科研申请的,空手套白狼不行,这是知识分子的本分。

    新闻纵深:有人认为地方大学应该去做应用型研究,基础研究更应该靠“国家队”,您怎么看?

    韩春雨:显然,我持坚决反对态度。

    新闻纵深:接下来仍是一段“科学苦旅”吗?

    韩春雨:不会。我很有成就感。实际上,我做科研的过程一点都不“苦逼”,我很享受搞科研的过程。

    虽然会遇到失败,但我充满了斗志,在实验室里,我觉得自己是打不倒的人。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生活方式。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拥有自己热爱的生活方式。科学家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外在头衔。

    拿我来说,3年前这样,现在这样,以后还是这样。

    原始创新需要 更多“小作坊”

    记者手记

    在许多人眼里,韩春雨的成功,是个“计划外”。

    有些杂乱的试剂架上,一些饮料瓶子混杂其间:一个饮料瓶上贴着块白胶布,写着“银染固定液”,另一个可乐瓶上贴的则是“PBS”。

    这间让韩春雨觉得“够用”的实验室,看起来更像一个“小作坊”,很难提振外行人对它的信心。

    实验楼里的“主要研究方向”和“重要课题”展示栏里,难觅基因编辑的字样。展示栏里韩春雨所承担的两个主要科研项目,似乎也与如今横空出世的惊人发现关系不大。

    也正因如此,“计划外”蹦出来的NgAgo和韩春雨,让人措手不及地“吓了一跳”。

    当然,错愕之后,不仅学术界兴奋,闻“诺奖级突破”名声而来的“圈外”喝彩和掌声也不绝于耳。十年不发论文甘坐冷板凳的韩春雨,和看似“小作坊”一样的实验室,一时朝圣者众。

    但更应该被关注的是,韩春雨是不是偶然和个例?在同样条件的实验室和工作岗位上,韩春雨式的成功能否被再次乃至不断复制?

    与屠呦呦式举国体制下的科研重大突破不同,韩春雨的成功来自“小作坊”的“小兵团”作战。

    以重大科技专项为代表的举国体制,所体现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不言而喻。从“两弹一星”到航空航天,“大计划”帮助我们快速从落后者成为同行者,再一路跻身领先者。这一模式的成功,往往是循着“目标明确,跟随超越”的路径。

    而韩春雨的创新路径则不同。

    中科院院士邵峰在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发表署名文章认为,NgAgo这种“小作坊”模式,特别适合探索性研究——你不确切知道要做出什么样的研究成果,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做成,这反而更容易激发人的创造力,绝大部分诺贝尔奖成果也都是诞生于这样的“小作坊”和单个实验室研究。

    个人的创新欲望是“小作坊”模式成功的原动力,韩春雨称其为“科学家生活方式”。创新能力已大幅提升的中国,迫切需要创新由“跟随”转向“原创”,迫切需要更多韩春雨的出现和闪光。

    但和“大计划”相比,“小作坊”仍缺少制度性关爱。论文考核、职称评判仍是许多高校院所“习惯性”衡量人才创新能力的方式。功利化的鲜花掌声难以温暖冷板凳上的坚守者。

    倘若不是河北科技大学用才有方,韩春雨会不会如自己所言,因十年无论文业绩,在“学术GDP”考核中被扫地出门?

    倘若不是韩春雨坚守“科学家生活方式”,世俗化者会不会“因斗米折腰”,在为“经费、职称、文章”而努力中迷失方向?

    作为新创新模式的样板,从“小作坊”和“冷板凳”上生长出来的NgAgo,是答案,也是叩问。

  新闻链接:
http://hbrb.hebnews.cn/html/2016-05/13/content_100439.htm

【河北日报】对话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我很享受搞科研的过程”
[  来源:河北日报  
 

 
韩春雨在向媒体记者介绍技术细节。
 

    5月2日,世界顶级学术刊物《自然·生物技术》刊发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韩春雨题为《NgAgo DNA单链引导的基因编辑工具》的论文。由韩春雨及其团队发现的NgAgo技术,有望成为新一代“基因剪刀”。世界级的科学发现,“非知名学者”的身份,让韩春雨不仅在学术界“一鸣惊人”,更引发了媒体和大众的关注。
    5月11日,记者来到韩春雨的实验室。
    笑时弯弯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狡黠”,韩春雨向记者做自我介绍时,喜欢套用周星驰电影《喜剧之王》中的经典台词“其实,我是一个演员”介绍自己:“其实,我是一名科学家。”

    □本报记者 郭 伟

    “我非常想和您资源共享,但现在实验室只有4个人,实在忙不过来。”

    “每天都有一百多封邮件,抱歉无法及时给您回复。”

    “合作的事情我们暂时不考虑,如果需要实验样本您可以来实验室拿。”

    ……

    个子不高、圆寸发型、运动装,河北科技大学分子药物学研究室外走廊里,42岁的韩春雨边走边接电话,一个电话刚挂,下一个铃声又起。

    5月11日晚7时,天色渐暗,但实验室里扎堆前来采访的记者还未散去。两名北京大学的博士也在等待,希望能拿到一些实验样本。

    空气浴振荡器和离心机像平时一样传出低频噪音,但它们似乎不再是这间实验室的“主旋律”。

    这座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楼门厅里的成果展示栏里,还未来得及添上基因编辑技术相关内容,但韩春雨和他的NgAgo,已名声在外。

    一切似乎来得太快。

    “我是不是成‘网红’了?”

    新闻纵深:什么时候感觉到,自己“红”了?

    韩春雨:5月2日论文刊发几小时后,学术圈里的朋友就开始有打电话祝贺的。和我做同领域研究的上海科技大学黄行许教授,第二天就派了手下得力干将从上海坐飞机过来。一是祝贺,二是交流。在论文刊发后,MIT(麻省理工学院)的BBS上就开始有人讨论这个话题,引发了业内更广泛的关注。《生物通》等国内专业领域网站也开始陆续报道。

    在学术圈里火了是有心理准备的。但到了5月8日,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采访和报道后,论文内容才被许多大众媒体关注,开始在网上广泛传播。

    说实话,真的是很意外。我对学生们开玩笑说,我是不是成“网红”了?

    新闻纵深:很多“圈外人”可能并不了解您的专业,您怎么看待大众对这一前沿科技成果的关注?

    韩春雨: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在由“制造”走向“创造”,高科技在中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都开始步入大众生活。大众对我的研究关注,其实是对科学的关注和追捧。以一个科学工作者的身份来看,这有利于科学知识的普及,当然是好事。

    新闻纵深:享受这种“网红”的新身份吗?

    韩春雨:那倒没有,当“网红”太累了。如果既能当“网红”,又不受打扰就好了。我的身份只有一个,照周星驰的话来说,其实,我是一名科学家。(笑)

    新闻纵深:同行都来取经或索取样本,这会是负担吗?

    韩春雨:索要这套技术系统的来电和邮件接连不断。在科学圈里大家都很友善,我当然也不会吝啬分享。但实验室人手太少是实际情况,我们正在加紧向Addgene(一个非营利性分子生物学科研工具平台)上传相关研究数据。不过这个过程需要时间,许多研究者等不及直接登门造访,我们也不会拒绝。

    “这里就是我的MIT”

    新闻纵深:许多人对“非知名学者”做出世界级成果感到惊讶。

    韩春雨:我并非一些媒体所说的“野鸡大学”里的“草根学者”。读博士时,我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强伯勤,接触到当时如火如荼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这是当时世界科研的最前沿。我的博士毕业论文发表在《核酸研究》期刊上,今天来看也仍具水准。河北科技大学的实验室条件虽然不是顶尖的,但可以满足研究工作需要。

    新闻纵深:大家注意到你没有海外教育的经历,这是个短板吗?

    韩春雨:我背后这台电脑很方便接入互联网,有网络,世界就是平的。信息扁平化给了研究者更多机会,只要你努力,只要你善于思考,你就可能成为成功的科学家。

    从这个角度而言,坐在这间实验室里和坐在MIT的实验室里没什么本质区别。你只要能把自己培养成MIT水准,你所在的地方就是“MIT”。所以我并不觉得留学经历是搞科研的必备条件。

    新闻纵深:成果这么轰动,“慕名而来”的不少吧?

    韩春雨:确实有。美国、瑞典、法国、韩国,一天能收到上百封来自全球的邮件,谈学术或谈合作。中日韩三国基因大会已邀请我去参加学术会议。也的确有一些机构来“挖角”。

    新闻纵深:会另择高枝吗?

    韩春雨:我不会离开河北科技大学,这里的环境很好。

    新闻纵深:您所指的“好”有哪些呢?

    韩春雨:河北科技大学给了我相当宽松的科研环境,给了我极大的学术自由度。实际上,在博士毕业论文发表后的十年里,我没有发表任何重要论文。

    如果是在某些院校,可能没几年就被扫地出门了。河北科技大学则给了我潜下心来想自己事儿的机会。科研在这里也有退路:成果没出来时,还可以当一个好的授课老师。这里就是我的“MIT”。

    新闻纵深:我们看到您的实验室条件有限。

    韩春雨:我来到河北科技大学的时候,副教授职称都还没评下来。在大部分高校,一个副教授很难拥有自己的独立实验室。这里不仅给了我实验室,还提供了25万元的学科建设资金。在我决定在Ago上“搏一把”的时候,又提供了另一笔科研经费。加上我申请到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有约40万元可供自由支配的资金,可以满足实验室日常运转。

    “我坚信自己想找的东西一定存在”

    新闻纵深:有没有“成功秘诀”这回事?

    韩春雨:要原创,不跟随。在发表这篇论文前,我一直全情投入,跟踪基因编辑的主流技术——CRISPR/Cas9的进展。我们曾使用这一技术变异了一些植物。但在准备将这一过程梳理成型时,国外顶级学术杂志连续推出了两篇同类论文,让我们原有的计划彻底作废。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们又当过一次跟随者,我们希望通过自己更精巧的设计改进CRISPR技术。但在此过程中,又是一位基因编辑领域的先驱科学家发表了一篇论文,列出几十种技术改进的可能性,其中就包括我们当时的想法。

    花了这么多钱,每天干到凌晨两三点,再度失败非常令人沮丧。我们下定决心,一定要原创,不能再跟随。

    新闻纵深:如何找到原创点?

    韩春雨: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就像两方打仗,谁也不敢贸然动手,这时突然发现对方的一个弱点,你去攻,就能赢。2014年2月,一篇关于TtAgo的文章给了我机会,当时一些研究者据此实验但接连失败。

    在下功夫多看了很多文章后,我猜测温度可能是一个被人忽视的敏感因素,于是我把高温菌排除,只留下常温菌。虽然初期也受挫,但我坚信自己想找的东西一定存在。果然,两个月后,它出现了。

    新闻纵深:科学的直觉?

    韩春雨:应该说是科学的哲学引领了我。别人发表的文章,不仅有知识、实验的条件,更有聪明的“思维”和聪明的“哲学”。我喜欢学习这些文章中的聪明之处,所有科学实践都应该有理论指导,才能知行合一。这是科研最大的乐趣,也是我最终完成“一个科学家自我修养”的原因。

    新闻纵深:还记得成功的那一天吗?

    韩春雨:2014年5月,我们就做出了主结果。我们用了非常正确的策略。我们预测,我们设计,我们验证。最终,我们发现了Ago可以切割基因组。

    我信奉一句话——临事而惧、好谋而成。那一刻,我觉得,我终于从一个科技工作者变成了科学家。回家时是凌晨两点多,校门都锁了,我跳墙头出去的,跳得特轻松。

    “科学家是一种生活方式”

    新闻纵深:公众眼中的科学家似乎缺少世俗生活,您呢?

    韩春雨:我喜欢的事多着呢。比如收藏紫砂壶,我最贵重的藏品价值6000块钱。我也喜欢古琴,心里烦的时候,抚上一曲,就能平静下来。

    新闻纵深:也经常刷微信朋友圈吗?

    韩春雨:基本不会,三个月前我才第一次注册了QQ和微信,这也是为了论文刊发前的沟通需要。此前我没有QQ、微信,也没有微博。联系我基本靠喊。(笑)

    新闻纵深:房、车、薪水,是您会考虑的问题吗?

    韩春雨:我2008年就有了车,一辆富康。学校分配给我130平方米的房子,但离学校远,不方便干活。最后我选了离实验室走路5分钟不到的一套58平方米的房子,58平方米是使用面积,住起来并不小,外面建筑面积90平方米的商品房可能也就这么大。一个月几千块薪水,够用。

    新闻纵深:有人为了项目经费“报账”发愁,您怎么看?

    韩春雨:我没有遇到这个问题。实验室经费刚够花,这次因为论文审查周期拖了几个月,把我们实验室经费“拖光”了,我还赊来40万元左右的实验材料。经费是为了搞科研申请的,空手套白狼不行,这是知识分子的本分。

    新闻纵深:有人认为地方大学应该去做应用型研究,基础研究更应该靠“国家队”,您怎么看?

    韩春雨:显然,我持坚决反对态度。

    新闻纵深:接下来仍是一段“科学苦旅”吗?

    韩春雨:不会。我很有成就感。实际上,我做科研的过程一点都不“苦逼”,我很享受搞科研的过程。

    虽然会遇到失败,但我充满了斗志,在实验室里,我觉得自己是打不倒的人。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生活方式。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拥有自己热爱的生活方式。科学家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外在头衔。

    拿我来说,3年前这样,现在这样,以后还是这样。

    原始创新需要 更多“小作坊”

    记者手记

    在许多人眼里,韩春雨的成功,是个“计划外”。

    有些杂乱的试剂架上,一些饮料瓶子混杂其间:一个饮料瓶上贴着块白胶布,写着“银染固定液”,另一个可乐瓶上贴的则是“PBS”。

    这间让韩春雨觉得“够用”的实验室,看起来更像一个“小作坊”,很难提振外行人对它的信心。

    实验楼里的“主要研究方向”和“重要课题”展示栏里,难觅基因编辑的字样。展示栏里韩春雨所承担的两个主要科研项目,似乎也与如今横空出世的惊人发现关系不大。

    也正因如此,“计划外”蹦出来的NgAgo和韩春雨,让人措手不及地“吓了一跳”。

    当然,错愕之后,不仅学术界兴奋,闻“诺奖级突破”名声而来的“圈外”喝彩和掌声也不绝于耳。十年不发论文甘坐冷板凳的韩春雨,和看似“小作坊”一样的实验室,一时朝圣者众。

    但更应该被关注的是,韩春雨是不是偶然和个例?在同样条件的实验室和工作岗位上,韩春雨式的成功能否被再次乃至不断复制?

    与屠呦呦式举国体制下的科研重大突破不同,韩春雨的成功来自“小作坊”的“小兵团”作战。

    以重大科技专项为代表的举国体制,所体现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不言而喻。从“两弹一星”到航空航天,“大计划”帮助我们快速从落后者成为同行者,再一路跻身领先者。这一模式的成功,往往是循着“目标明确,跟随超越”的路径。

    而韩春雨的创新路径则不同。

    中科院院士邵峰在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发表署名文章认为,NgAgo这种“小作坊”模式,特别适合探索性研究——你不确切知道要做出什么样的研究成果,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做成,这反而更容易激发人的创造力,绝大部分诺贝尔奖成果也都是诞生于这样的“小作坊”和单个实验室研究。

    个人的创新欲望是“小作坊”模式成功的原动力,韩春雨称其为“科学家生活方式”。创新能力已大幅提升的中国,迫切需要创新由“跟随”转向“原创”,迫切需要更多韩春雨的出现和闪光。

    但和“大计划”相比,“小作坊”仍缺少制度性关爱。论文考核、职称评判仍是许多高校院所“习惯性”衡量人才创新能力的方式。功利化的鲜花掌声难以温暖冷板凳上的坚守者。

    倘若不是河北科技大学用才有方,韩春雨会不会如自己所言,因十年无论文业绩,在“学术GDP”考核中被扫地出门?

    倘若不是韩春雨坚守“科学家生活方式”,世俗化者会不会“因斗米折腰”,在为“经费、职称、文章”而努力中迷失方向?

    作为新创新模式的样板,从“小作坊”和“冷板凳”上生长出来的NgAgo,是答案,也是叩问。

  新闻链接:
http://hbrb.hebnews.cn/html/2016-05/13/content_100439.htm



  1.  
问题补充:
一个美女把污染废船厂变成绿色乌托邦——荷兰纪录片《水的力量》(二) 【河北日报】对话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我很享受搞科研的过程”
199 次关注     提问者: 匿名  


[ 知识问答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问题搜索
     
相关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