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3年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四届)邀请函
 
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问答 » 水休闲 » 正文

向百岁进军 海航老兵 王寒

已关闭 悬赏分:15 - 提问时间 2016-08-05 14:17

向百岁进军
         海航老兵     王寒
  
近日,我有一个在北京农学院的老同学,给我寄来一份刊物,上面载有《向百岁进军》一文,作者王寒。
王寒原是海军航空兵初创时期的一位老同志。1950年正在清华大学读书的王寒响应祖国号召,投笔参军,成为海军航空学校第一批领航教员,不久担任领航教员组长;1952年初航校校长赵汇川奉命到北京筹建海军航空部,王寒是随行四位专业人员之一。1954年他调往南京军事学院海军系航空兵教授会任教。在后来的“反右”和“文革”中,遭到错误的对待和处理,平反后转业至北京,曾任北京农学院教授、甘薯研究所所长。他无论在海军还是在地方工作中,一直敬岗爱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懈贡献自己的才智和力量,在部队曾五次立功,被北京农学院评为先进党员、北京市评为市级先进工作者,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国家级农业专家,多次获国家和北京市科研成果奖。
这些年来,王寒同志不顾年迈,还积极组织和参加海航战友和航校校友联谊活动,受到很多老同志赞誉。
王寒今年已82岁高龄,还经常骑自行车往返学校和京郊农村进行科研活动。去年我在三亚和他相遇。他仍在为甘薯育种奔波于北京和海南之间。正是这位可敬可爱的老同志,他在不断完善自我的同时,又为许多老年朋友的健康而操心,积极关注和研究老年养生健康之道。《向百岁进军》凝聚了他的一片爱心,其中不乏人生哲理和文化底蕴。读来通俗易懂,颇受启迪,获益良多。我在获得他同意后,推荐给海航老干部服务管理中心,希望将此文印发诸位老同志,让大家分享这一成果,实现健康长寿。
          海军航空兵原政委 单大德将军
                 2009年3月18日
本文初稿是2008年10月6日我在北京农学院庆祝80岁以上老人会议的发言稿,今年是我的母校——海军航空学校,建校60周年大庆,我特将本文初稿进行修改,做为我向母校诞辰献礼。并衷心祝愿海军航校的校友们,和我所有朋友们,人人健康长寿,向百岁进军。
                   海航老兵  王寒  2010.9
向百岁进军,
七十今不稀,八十不足奇。九十非遥远,百岁也可期。
要想人长寿,养心为第一。心态要平和,乐观且积极。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世间最难事,莫过管自己。
 忧则天地窄, 怨则人消极。哀则自摧残, 怒则临大敌。
愁则损心神。气则伤肝脾。营养又运动,健康心欢喜。
无私天地宽,淡泊名与利。潇洒走一生,夕阳也亮丽。
第一章  人活百岁不是梦
2009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714亿,占总人口的12.5%。已达到老龄化社会(10%)的国际标准,因此老年问题,备受人们的关注。古人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今天有人问:“我们能活一百岁吗?”我认为:“能”。
先从理论上来看:据英国生物学家巴封教授的多年研究:哺乳动物的寿命,是他生长发育成熟期的5-7倍,狗的成熟期是2年,狗的理论寿命是10-15年,人的成熟期,按长出最后一颗牙来计算是20-25岁,人的理论寿命应是100-150岁。
再从实践来看:2002年全世界百岁老人共约21万人,中国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百岁老人有3384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有6681人.,2000年第五次普查时有11100人,2006年已有17800位百岁老人。贵州苗族老人龚来发,1996年去世时147岁;四川青城山采药老人李青莲去世时154岁;最长寿的老人是云南老中医李庆远,1933年去世时256岁,创了吉尼斯世界记录。据北京市统计;到2006年底,北京共有百岁老人311人,(男74人,最长寿109岁;女237人,最长寿113岁)。每个人有不同的情况,但也有共同的基础,那就是良好的生活条件。
我们先从纵的方面,回顾一下中国历代人的平均寿命:在4000年前的夏朝为18岁,2000年前的秦朝为 20岁,1800年前的东汉为22岁,1400年前的唐朝为27岁,1000年前的宋朝为30岁,360年前的清朝为33岁,国民党时期1949年为35岁,解放后1957年为57岁,1963年为61.7岁、1978年为68岁、1985年为68.9岁、1991年为69岁、1997年为70岁、2005年为72.9岁,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寿命也在不断提高。
再从横的方面,看看世界的情况:欧洲人16世纪平均寿命为21岁、17世纪为26岁、18世纪为34岁、20世纪为50岁,100年前瑞典,是一个非常贫穷的国家,在社会民主党长期领导下,建立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人从出生,到上学、工作、医疗、退休、养老、都有优厚的社会福利,2004年瑞典人均GDP为28840美元,折合人民币每月收入1.7万元,人民生活无忧无虑,平均寿命高达84岁,居世界长寿国家的前列。非洲塞拉利昂, 虽然盛产钻石,资源很丰富,但打了十多年内战,人民饥寒交迫,伤亡惨重,人均年GDP仅为150美元, 折合人民币每月收入87元,寿命只有36岁。说明寿命和生活水平有很大关系,所以我们应当感谢祖国给我们这样好的社会条件,才使我们能够长寿。
2008年我国遭受了空前的雪灾和大地震,死亡8.7万人,经济损失8451亿元,全国深感悲痛。此时藏独、疆独、台独与外国反动势力勾结一起,掀起反华逆流,一时“山雨欲来风满楼,”激发了全民的爱国高潮,在中央领导下,军民团结,战胜了严重天灾和反华逆流,接着又举办奥运会,在全世界150个国家参加的29届奥运会上,我国得了51块金牌、21块银牌、28块铜牌,总奖牌100块,金牌占第一位,总奖牌占第二位,在残运会上我国得了金牌89块,银牌70块,铜牌52块,总奖牌211块,无论金牌和总奖牌都占第一位,从此,我们彻底甩掉了被外国辱骂的“东亚病夫”的帽子,而变成了世界体育强国,两运会我们不仅奖牌多,而且设备好,特别是志愿者服务优秀,赢得全世界的好评。我外孙女昨天从德国回来,她说:在默克尔右翼总理领导下的德国,采取反华政策的影响下,过去德国人对中国人很冷淡,但开完奥运会以后,通过电视转播和回国的德国运动员的现身说法,德国人对中国开始刮目相看,我外孙女走在街上,一些陌生的德国人,见到她就用德国腔的中文说:“中国,你好”,德国总统克勒亲自参加了残奥会开幕式,来挽回默克尔抵制奥运会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神舟七号升天,翟志刚拿着五星红旗在太空行走,又一次震动了全世界,奥运会和神七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威,真是两件大喜事。2008年是中国大悲大喜之年,我们战胜了大悲,赢得了大喜,我们为祖国而自豪。我们都是生在旧中国,长在新中国的老人,我们亲眼看到新中国的今天,比旧中国的昨天美好,相信深化改革的明天,会比今天更加美好,我们都想多活几年,多看看祖国灿烂美好的未来。
我们说生活好是长寿的基础,但并不是所有生活好的人,都一定能长寿,这不是化学上的可逆反应,在历史上生活最好的人莫过于皇帝,在物质上,皇帝要什么就有什么,但他就是要不到长寿,因此秦始皇派人到海外寻找长生不老的神丹妙药,唐朝20位皇帝,有一半死于吃长生仙丹,晋哀帝才25岁,就由于吃仙丹而死。在皇宫里到处都是寿字,皇帝要求人喊他:“万岁,万万岁”,实际上,多数皇帝都是短命的,从秦始皇算起,直到清末代皇帝溥仪为止,其间2100余年,共有皇帝335人,其平均寿命只有41虚岁。另一类寿命不长的人群,就是知识分子,北京统计:近五年来,中关村地区去世的135名专家教授,平均年龄仅为53岁,数学家张广厚去世时只有50岁、光学家蒋筑英去世时不过43岁,都是英年早逝!知识分子与皇帝的短命死因是完全不同的,皇帝短命的原因是吃喝玩乐,荒淫无度,是玩死的;而知识分子的死因是过度劳累造成了“过劳死”,是累死的。虽然原因不同,但结果相同,都是未遵守科学养生而死。可见生活好只是长寿的物质基础,还要遵守科学养生之道才能长寿。总之,从理论和事实来看,人是有可能活到一百岁的。
第二章   衰老原因:
一,中医看法:
(一)、先天不足学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影响寿命的因素中:外因占85%.(外因包括:个人生活方式因素占60%,社会因素占10%,医疗因素占8%,气候地理环境因素占7%。)内因(遗传基因)占15%,先天不足,则易衰老。
(二)、后天失调学说,脏腑虚衰、精气神亏损、气血不足、阴阳失调、正气低下、精不能生髓,髓不能养骨,身体得不到充分的营养,而失去正常的生理活动,从而使邪气易于侵袭,形成肝郁、血瘀、痰阻、导致衰老。
中医认为抗衰老,主要是在重视先天、调理后天的基础上,遵循补虚祛邪的原则, 重视整体,调整阴阳,进行食疗和用药。
二、西医看法:
(一)、遗传基因学说:人体内的遗传基因控制生物钟,进而支配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次数多的寿命长。如红细胞寿命为120天,白细胞为9-13天,血小板为7-8天,人体血细胞不断生生死死,每天要换血0.83%,每过10年造血能力下降6-8%,到了生命极限,不能继续进行细胞分裂时,人就衰老死亡。
(二)、自由基学说: 自由基是一种未配对电子的原子基团,它夺取细胞的电子而使其氧化。从而使细胞损坏和衰老,人体内也有清除自由基的物质,如维生素A、C,和超氧化物岐化(SOD)酶等、随着年老,清除功能减退,自由基增加,加速了机体的衰老和死亡。
(三)、免疫功能学说:免疫系统是人体最主要的抗病系统,人到老年,免疫功能下降,易感染疾病,引起机体衰老和死亡。
西医认为提高免疫功能,控制自由基氧化,增强体力,预防疾病等,可延缓衰老。
无论中西医,都认为人的衰老不是一个单纯的生物过程,而且还涉及个人生活方式和许多社会因素。
 第三章  长寿因素:
一,医疗因素:正常寿命衰亡有两种:即生理性的衰亡(老死)与病理性的衰亡(病死)。目前老人90%是病死的,而真正无疾而终的老死不足10%。2000年北京统计:癌症、脑中风、心脏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四大杀手,占全部死亡人数的82.7%。据欧美统计:约2%的人死于1岁以前;5%死于40岁以前;15%死于60岁以前;65%死于80岁以前;90%死于90岁以前;多数都是病死的。1918年的大流感侵袭了全球5亿人,死亡2500万人,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的总和。近20年来,艾滋病已夺走了2800万人的生命,目前还有4300万患者,说明疾病危害的严重性。因此,医疗因素是长寿的首要关键。目前世界上老年人死亡率最高的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2000年全世界死于心脑血管病的近2000万人,占总死亡人口的1/3,北京每16分钟就有一个心脑血管患者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中岛博士认为如采取预防措施,可以使死亡减少一半。美国近20年来,由于加强了预防保健,就使脑中风下降59%,冠心病下降52%,而我国由于不够重视预防保健,心脑血管病成倍上升,2001年我国用在卫生资源上6140多亿元,由于病残早死造成损失7800亿元,两者合计14000多亿元,占全国GDP的14.6%,(三峡工程15年总投资才2000亿元),如注意保健,加强预防,不但自己少生病,少受罪,子女少受累,而且国家也少开支医药费。据计算预防花1元,可节省医药费100元,说明预防的重要性。
二,心理因素: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身体寓于健康的精神”,我国海南、广西等地的百岁老人的共同经验之一就是:心胸开阔,性情温和,爱说爱笑,因此,保持开朗乐观的情绪,也是长寿的重要素。           兹马诺夫斯基医学博士长寿公式
=(情绪稳定+适量运动+适度饮食)/(懒惰+酒+烟)
三,饮食因素:科学家对长寿地区进行了调查,长寿有很多因索,其中饮食习惯对长寿有重要作用,长寿地区的人们饮食以粗杂粮为主,且多食蔬菜、水果及奶制品。老人日热量摄入值,均未超过2000大卡,从不暴饮和偏食。
四,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包括地理、水文、气象、气温、气压、日照时间等。根据全球调查,长寿老人多在空气清新、阳光充足、绿地多,污染少的地方,例如海南三亚南山村长寿老人多,由于三亚依山傍海,绿地森林多,无工业污染,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5.℃),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5000个,为北京的9倍,是天然的大氧吧。被评为世界第二空气清新城市,从而人们健康长寿。
五,劳动和运动因素:根据调查表明:长寿老人中以体力劳动者居多。说明适当体力劳动或体育锻炼是长寿的重要因素。
六,社会因素;瑞典对1000名老年人9年的追踪观察后指出:长寿者多数是夫妻和睦、全家欢聚、室内外运动多、社交活动多。这些社会因素有益于健康长寿。总之,长寿是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第四章   长寿之道:
卫生部规定,60岁以上为老年人。但同是花甲之人:有的身体健康,有的疾病缠身;有的朝气勃勃,有的暮气沉沉;有的老当益壮,有的未老先衰。单纯从年龄划分老年是不够科学的。专家认为可分三种年龄:
一,三种年龄:
(一)自然年龄:就是过一年算一岁的年龄。
(二)生理年龄:是根据个体细胞和器官等生理指标确定的年龄。生理年龄可分4个时期:出生至19岁为生长发育期,20—39岁为成熟期,40—59岁为衰老前期。60岁以上进入老年期。生理年龄的测定,主要用血压、呼吸量、和心电图等多项生理指标来决定。
(三)心理年龄:是根据个体心理状况而定的年龄。心理年龄是以意识和性格为其主要测量内容。心理年龄分为3个时期:出生至19岁为未成熟期,20—59岁为成熟期,60岁以上为老年期。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都与自然年龄有密切关系,但三者并不同步。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可以通过人为保健加以改变,从而延缓衰老。一个人是否衰老,不能单纯看自然年龄,还要看生理年龄,尤其是心理年龄,人的心理状态对生活有很强的反作用力。所以老年人只要加强保健,不仅能使生理健康,(60岁的老人可有40岁中年人的心脏),而且能在心理上永葆青春(80岁的老翁可有20岁青年人的心态,)正如苏轼所说:“老夫聊发少年狂”。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44岁以前为青年,45-59岁为中年,60-74岁为初老,75-89岁为老年。90-100岁以上为寿星。百万人口中有75位百岁老人定为长寿地区,在公元前,人类的平均寿命仅为20来岁,如今许多国家已达到76岁。1955年全球能够进入“70岁俱乐部”只有5个北欧国家,而1998年,已经扩大到96个国家。日本1998年有百岁老人8491人,为总人口的百万分之67:埃及1998年有百岁老人6135人,为总人口的百万分之94。美国1990年有百岁老人3.2万,为总人口的百万分之162;前苏联1990年有百岁老人21708人, 为总人口的百万分之217;中国百岁老人,为总人口的百万分之13.6。而广西巴马县24万人口,有76位百岁老人,折算每百万有317人,海南三亚市南山村,2400人口有8位百岁老人,折算每百万有3333人。1990年,中国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达到771万,而且正在以每年5%的速度迅速增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百岁老人大有发展前景。纵观过去的200年间,人类寿命经历了两次飞跃。第一次从18世纪人口平均寿命30岁,增长到1900年的45岁,主要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解决了人类的饥荒和卫生条件的改善。第二次飞跃从1900年45岁,增长到1996年的76岁,这是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各种抗生素战胜许多传染病的结果。科学家们预言,如果医学在预防衰老和治疗疾病方面进一步突破,则人类寿命将会产生第三次飞跃,达到百岁是大有希望的。我们不仅要活到一百岁,而且从亚健康状态(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如焦虑症、无助感、罪恶感、疲倦感、烦乱感、无聊感、无用感、过劳死,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现代社会中约60-70%的人处在亚健康状态,)中走出来,要健康的一百岁和快乐的一百岁。
二,养生之道:
中国历来有敬老的传统,对60岁称《花甲》之年、70岁称《古稀》之年、80-90岁称《耄耋》之年、100岁称《期颐》之年、77岁是称《喜寿》、88岁称《米寿》、99岁称《白寿》、108岁称《茶寿》。非常重视养生之道,养生涉及领域很广,群众归纳为一些数字,简单易记:
一个中心:老年以健康为中心。
二个基本点:1活得糊涂点、2活得潇洒点。
三个忘记;1忘记年龄、2忘记过去、3忘记怨恨。
四个基础:世界卫生组织提出:1心理平衡、2合理饮食、3适量运动、4戒烟限酒。是健康的四大基础。
四个自己:98岁的钱伟长老先生认为:长寿靠药补,靠食疗,这些都只能是一些辅助的措施。他认为:长寿关键靠自己。1要相信自己:首先应充满自信。自信的力量是长寿的一个重要的源泉。
2要说服自己: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生活中的坎坷势必造成感情世界中的大起大落,控制不好就要损寿。3要发现自己:一个能够发现自己的人,就能不断地调整自己、改造自己、更新自己,从而发展、壮大和巩固自己。就能战胜困难,战胜疾病,最终赢得长寿。
4,要征服自己:羡慕他人,仿效他人,忽略自己的社会角色,这是人们最常见的缺陷。只有征服了自己,才能任凭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才能用顽强的生命力去面对挫折、疾苦和不幸。
五个要:1要唱、2要笑、3要俏、4要睡觉、5要健康苗条。
五个难:101岁的药王孙思邈提出:
1名利不去难长寿、2喜怒不除难长寿、3声色不去难长寿、
4滋味不绝难长寿5神虑精散难长寿。
五个快: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身体健康的标准为五快:1吃得快:说明人体新陈代谢功能好,有食欲、易吸收;2便得快:明胃肠消化好,大小便通畅,便于排毒;3睡得快:说明神经系统功能好,入睡快、醒后精力充沛;4说得快:说明人的思维能力好,大脑反应灵敏;5走得快:说明人的心肺功能好,生命力旺盛,俗话说:“看人老不老,先看手和脚”、“有病腰先病,人老腿先老”。腿脚是健康的基石。
五个有: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为五有:1有乐观向上人生奋斗目标;2有适应社会和自然环境能力;3有良好而和谐的人际关系;4有健全而稳定的人格人性;5有自知之明,能克制、调整和完善自已。
六个不要:1不要饿了才吃、2不要渴了才喝、3不要累了才歇、4不要困了才睡、5不要病了才检查、6不要老了才后悔。
六个通:1,怒通肝、2喜通心、3忧通肺、4悲、思通脾、5恐通肾、6惊通心、肝。
六个解:1怒伤肝,忧胜怒,以恐解之。2喜伤心,恐胜喜,
以怒解之。3忧伤肺,喜胜忧,以怒解之。4思伤脾,怒胜
思,以喜解之。5恐伤肾,思胜恐,以忧解之。6惊伤胆,忧胜惊,以恐解之。
七个然:1遇事处之泰然、2得意处之淡然、3失意处之坦然、
4艰苦视之必然、5挫折感悟超然、6生活顺其自然、7一生过得悠然。
七个应当:1体力上应当服老,学习上不应服老;2应当乐观向上,不应悲观消沉;3对过去不愉快的事应当忘却,对未来新事物应当接受;4生活上应当安于现状,思想上不应满足现状;5对小事应当不计较,对大事不应悲观;6应当学会放松,不应松懈;7应当对社会多做奉献,不应当多行索取。
八个得:1看得远、2想得开、3吃得好、4睡得香。5走得慢、6练得勤、7笑得多、8气得少。
九个老:1老心要强、2老身要健,3老伴要亲,4老本要保、5老家要看、6老友要聚、7老趣要养、8老书要读、9老天要谢。
九个也: 93岁赵朴初老先生写的《宽心谣》:
1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2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3少荤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4新旧衣裳不挑拣;好也御寒,赖也御寒;5常与朋友聊聊天,古也谈谈,今也谈谈;6全家老少互慰勉,穷也相安,富也相安;7内外儿孙同看待,儿也喜欢,女也喜欢;8早晚操劳勤锻炼,忙也乐观,闲也乐观;9心宽体健养天年;不似神仙。胜过神仙!
十个爱:孔子说:“仁者寿”,又说:“仁者爱人”,什么是
爱呢?1爱是奉献给予、并非占有索求,2爱是甘心情愿,并非被迫强求,3爱是共同欢乐、并非独自享乐,4爱是真心实意、并非虚心假意,5爱是大公无私、并非损人利己,6爱是肝胆相照、并非勾心斗角,7爱是雪中送炭、并非锦上添花,8爱是同甘共苦、并非甘聚苦散,9爱是风雨同舟、并非见异思迁,10爱是生死相依。并非朝秦暮楚。
十个忌:98岁季羡林老教授提出《老年十忌》:一忌:说话过多、二忌:倚老卖老、三忌:思想僵化、四忌:不服老、五忌:无所事事、六忌:提当年勇、七忌:自我封闭、,八忌:叹老嗟贫、九忌:老想到死、十忌:愤世忌俗。(也就是“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常宜放眼量”)。
十个老叟:     《十叟长寿歌》
昔有行路人,海滨遇十叟,年皆百余岁,精神加倍有。
诚心前拜求,何以得高寿?一叟拈须曰,我弗嗜烟酒。
二叟笑莞尔,饭后百步走。三叟颌首频,淡泊甘蔬糗。
四叟拄木杖,安步当车久。五叟整衣袖,服劳自动手。
六叟稳回旋,太极朝朝走。七叟摩巨鼻,空气通窗牖。
八叟抚赤颊,沐日令颜黝。九叟理短鬓,早起亦早休。
十叟轩双眉,坦坦无忧愁。善哉十叟辞,妙诀一一剖。
若能遵以行,定卜登高寿。
注:1.戒烟限酒, 2运动, 3多吃蔬菜, 4步行, 5劳动, 6练太极拳,7,呼吸新鲜空气, 8日光浴, 9早起早睡, 10乐观,心怀坦荡荡。
十一个朋友:人老了,离开工作岗位,离开集体、老伴总有一个要先走的,子女各自成家了,无人交流思想、无处寄托感情,老人往往感到孤独寂寞,如果能与朋友谈心,是老年的一大乐趣。人一生可能贫困,再贫困不能穷得没有朋友,人一生可能富有,即使再富有 也不能富得忘了朋友。 什么是朋友?1朋友是与我们真诚相见、无话不说、肝胆相照、患难与共的人。2朋友是我们痛苦时第一个想要找的人。3朋友是打扰我们不用说对不起的人。4朋友是帮助我们不用说谢谢的人。5朋友是我们步步高升也不用改变称呼的人。6朋友是让我们深深依恋的人。7朋友是我们互相信任的人。8朋友是对我们的优点和成功衷心祝贺、而从不忌妒我们的人。9朋友对我们的失败不鄙视、敢于大胆批评我们缺点、而不怕我们生气的人。10朋友是能倾听我们诉说烦恼并给予有益建议、而不泄露我们隐私的人。11朋友是能在我们需要时给予我们无私帮助而不求任何回报的人。
只有真正的朋友会告诉我们的脸脏了, 并主动帮我们擦掉。朋友不是十全十美的,也不可能与我们思想完全一致,只要开诚布公,畅所欲言,心灵相通,休戚与共,就可以截长补短,携手前进。无论我们征程多么艰苦和遥远 ,在黑夜里和风雨中孤寂时。始终有人为我们照亮、撑伞、抚慰,这就是朋友。真正的友谊:无远近、无性别、无年龄、在天涯如在咫尺。马克思和恩格斯几十年并肩战斗,互相帮助的感人事迹,就是友谊的光辉典范。
十二个年岁:0岁出场亮相、 10岁快乐成长、20岁春情荡漾、
30岁进入沙场、 40岁激烈对抗、50岁创造辉煌、60岁告老还乡、 70岁老当益壮、80岁常常健忘、90岁晒晒太阳、100岁摇摇晃晃、110岁挂在墙上。
十五个宜:日本百岁女寿星:1 发宜常梳、2面宜常擦、3目宜常运、4耳宜常弹。5舌宜舔腭、6齿宜常扣、7津宜常咽、8背宜常暖、9胸宜常护、10腹宜常摩、11肛宜常提、12肢宜常摇、13足心宜常搓、14皮肤宜常干、15大小便时宜不说话。
二十个乐:1知足常乐、2助人为乐、3自得其乐、4夫妻之乐、5天伦之乐、6友谊之乐、7学习之乐、8电脑之乐、9忘年之乐、10聊天之乐、11互助之乐、12宽容之乐、13文体之乐、14劳动之乐。15音乐之乐、16书画之乐、17旅游之乐、18棋牌之乐、19宠物之乐、20花鸟之乐、
二十二个多少:生活:1多施少欲、2多爱少恨,3多笑少怒、
4多乐少愁、5多眠少烦、6多行少言、7多让少争。8多浴少
衣、9多步少车。饮食:10多粗少细、11多菜少粮、12多鱼
少肉、13多素少荤、14多果少糖、15多薯少肥、16多茶少酒、
17多酸少盐、18多鲜少陈、19多软少硬、20多温少凉、21
多淡少浓、22多餐(每天吃三四顿饭,多嚼)少吃(每顿饭
吃七八分饱)。
三,为何老年要以健康为中心呢?
希腊神话《斯芬克斯之谜》,讲怪兽斯芬克斯提出一个谜语:“有一种动物,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傍晚三条腿走路,问是何物”?如谁答不出来,怪兽就要把他吃掉,英雄俄狄普斯一语道破,谜底是人。这神话说明人从婴儿的四肢爬行,到长大的两腿走路,到老年的拄杖行走,经历了三个阶段。人生的中心也有三次变化:即青少年的中心是学习,中年的中心是工作,老年的中心是健康。因为老人已离退休,没有工作任务,如果生病,不但自己受罪,而且给别人添麻烦,1953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健康是金”,对老年尤为重要。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包括:身体的、心理的、社会人际关系的、道德上的四个内容,身强力壮,但违法乱纪,也不算一个健康的人。
四,为何要活得糊涂点,活得潇洒点呢?
所谓糊涂点,是清朝郑板桥写的名言:“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也就是对国家人民的大是大非,坚持原则,毫不马虎,对个人名利小事,不屑于计较。退让不是懦弱逃避,而是蓄势待发,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难得糊涂,是人屡经世事沧桑之后的成熟和从容。这种糊涂与不明事理的胡搅蛮缠完全不同,而是大智若愚。只要对人民有益的事,明知自己吃亏,也不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任劳任怨,埋头苦干,只问耕耘,不问报酬,即使个人受到打击迫害,甚至有生命危险,宁肯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这种人品德高洁,正气凛然,威武不屈,富贵不淫,贫贱不移。俯首甘为孺子牛,对人民无私奉献。他们是真正的大仁大智大勇。曾经沧海,阅尽兴衰,从人生百味中,体验到争强好胜的无聊,争名逐利的无耻,从而淡泊功名利禄,一切都淡然处之,以静养心。此即诸葛亮所说:“非淡泊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难得糊涂”是一种人生感悟,从“精明”到“糊涂”是一种思想飞跃,意味着要有所扬弃。对于多数人来说,舍弃名利和地位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只有经过痛苦磨炼,才能使灵魂升华,大彻大悟,才能得到高洁的心灵。因此才称之“难得”。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要有高尚的理想,博大的仁爱,和高超的智慧。而且勇于光荣独立,不趋炎附势,不随俗浮沉。做人切忌恃才自傲,咄咄逼人。锋芒毕露,易遭嫉恨,更容易树敌。经常处于烦恼和忧愁状态中,不仅会加速衰老,而且容易生病。当你处于困境时,“糊涂”一点能使你精神愉快,还可消除身心的痛苦和疲惫。因此这种“糊涂”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所谓潇洒点:是说工作干得漂亮出色,生活过得轻松愉快。不当苦行僧,不做守财奴。与亲友相亲相爱,与众人和谐相处,既不奴颜婢膝,也不盛气凌人,有人说人生有三个阶段,在青少年时代,对人生充满美好的憧憬与幻想,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进入社会以后,发现世间竟如此黑暗和险恶,不但幻想破灭,而且身受到打击,有人悲观失望,有人随俗浮沉,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经过痛苦磨难以后,有人大彻大悟,认识到世上既有腥风血雨,也有灿烂阳光,只要执着追求,人间自有真情在。从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苏轼说:“古人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只有胸怀远志,举重若轻,才能进退自如,潇洒愉快。
五,何谓健康四大基础?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的维多利亚宣言中 提出健康的四大基础:第一,心理平衡,第二,合理膳食、第三,适量运动,第四,戒烟限酒。作为文明生活的准则。WHO认为如果能抓好这四大基石,可使脑中风减少75%,高血压减少55%,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33%,人类寿命可延长10年。现在我们分述如下:
第一:心理平衡(善于养心)
(一),如何看待心理健康问题:养心不但要保养好健康的心脏,而且要保持好健康的心理。对人体有害的毒素有:1外来之毒:包括病菌病毒、大气污染、饮水污染、食物污染、化学药品、农药激素等等。
2内在之毒:包括人体内的自由基、宿便、尿酸、乳酸、废气、淤血、脂肪、胆固醇等等。毒素是造成人体衰老、生病和死亡的根源。人体也有自动排毒的功能,如通过淋巴排毒、肺脏呼吸、肾脏排尿、肝脏分解、大肠排便、皮肤出汗、等渠道排毒。而且各脏器都有固定的排毒时间,如每天晚上21-23点淋巴排毒、23-凌晨1点肝脏排毒、凌晨1-3点胆排毒、半夜-凌晨4点脊椎造血、凌晨3-5点肺排毒、早晨5-7点大肠排毒。在排毒期间,人要充分休息,可见夜间正常睡眠和通便十分重要。如果不能正常排毒,人就会生病。
根据统计老人90%是病死的,所以防病和治病是长寿的关键。在人体内的免疫系统,它对外来入侵的敌人(如病菌、病毒等),能进行识别,并加以消灭。从而防治疾病,恢复健康。以第一杀手-癌症为例,医学家研究: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每天体内有3000-5000个正常细胞突变成癌细胞,而人体24小时自动产生1亿个以上免疫细胞抗体,来控制和杀伤癌细胞,(用放疗和化疗治疗癌症,虽能杀伤癌细胞,但也同时伤害好细胞,从而造成病人体力衰竭;而免疫功能则只杀伤癌细胞,而不破坏好细胞),只要人的免疫功能正常,有的疾病可能自愈。而如果免疫功能低下,癌细胞就迅速发展,从而致人于死地。而免疫功能又与人体激素和心情有密切关系。医学研究证明:人脑内有一百多种激素,其中有两大类,一类是好激素(如脑内吗啡类等),一类是坏激素(如肾上腺素类等)。美国菲尔斯博士研究发现,脑内吗啡大量分泌时,免疫细胞就十分活跃,免疫力随着提高,从而防御疾病,保持身体健康。人自身具有高超的自然治愈力,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制药厂”。由快感神经(A10神经)来掌握,控制快感神经的关键性物质是脑内吗啡激素。实践证明:想好事、乐观、愉快就分泌好的激素(如脑内吗啡等),能把血流量和神经细胞,调节到最佳状态。特别欢笑能调节神经,改善内分泌功能,促进心肌运动,加强血液循环,增进新陈代谢,促使呼吸畅通,驱散愁闷。心理状态良好的人,心神安定,气血调和,身体机能和谐;生理活动正常,从而减少疾病,健康长寿。马克思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付良药更能解决生理的疲惫和痛苦”。反之,如果整天患得患失,愁眉苦脸,钩心斗角,争权夺利,甚至违法作案,即使一时侥幸得逞,依然心惊肉跳,日夜不安,但迟早要被逮住,那将痛苦终生。也有人心胸狭窄,爱生闷气,容易愤怒发火,当愤怒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心跳明显增快,可达220次/分,呼吸可达23次/分,因为发怒,大脑分泌坏的激素(肾上腺素等)猛增,这时氧气就变成有害的活性氧。同时,血压上升,血液凝块加快,免疫功能下降,降低消灭细菌、病毒和抗癌的能力,使抗体分不清敌我,大量杀伤自身的好细胞,大大削弱抗病能力,必然导致疾病缠身,美国斯坦福大学做了个很有趣的实验,用鼻管接收人的喘气,然后再把鼻管放在雪地里十分钟。人心平气和,冰雪不改变颜色;人心情不畅,冰雪变白;人生气发怒,冰雪变紫。把那紫色的冰雪抽出1~2毫升给小老鼠注射,1~2分钟后小老鼠就死了。说明生气产生的紫冰雪有毒性。生气10分钟,会耗费人体大量精力,相当于一次300米赛跑。生气时的生理反应十分剧烈,分泌物具有毒性。因而生气、忧愁,会造成未老先衰,“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愁白了头”的故事,生动说明心理状态对身体的明显影响。情绪长期抑郁,慢性非传染性的“心身疾病”,(如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精神病、肝胆病、癌症等疾病)就会不期而至。世界卫生组织对心身疾病患者在人群中比例估计:17世纪中叶每500人中有1人;19世纪末,每200人中有1人;20世纪初,每100人中有1人;20世纪90年代每10人中有1人;进入21世纪,这种比例还在增加。这种疾病多半是由恶劣情绪、不当饮食、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因此“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生气催人老,快乐变年少。”“忧则天地皆窄,怨则到处为仇,哀则自己束缚,怒则大敌当头。”“忍片刻,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莫要恼  (清)石成金
莫要恼,莫要恼,烦恼之人容易老。
世间万物怎能全,只有痴人愁不了。
任你富贵与王侯,年年处处埋荒草。
放着快活不会享,何苦自己寻烦恼。
莫要恼,莫要恼,明月阴晴尚难保。
双亲膝下俱承欢,一家大小都和好。
粗布衣,菜饭饱,这个快活哪里讨?
富贵荣华眼前花,何苦自己讨烦恼。
不气歌  (清)闫敬铭
  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 
  倘若生病中他计,气下病来无人替。
  请来医生将病治,反说气病治非易。 
  诚恐气病将命废,气之为害大可惧。
我今尝过气中味,不气不气真不气。
由此可见,要健康长寿,就必须减少疾病,减少疾病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提高免疫功能。而提高免疫功能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心情快乐,(此外合理营养、适度运动、充足睡眠也能提高免疫功能)。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苏轼诗云:“月有阴阳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因此我们必须妥善对待人生路上遇到的的一系列烦恼问题,才能保持心理平衡,达到快乐健康长寿。
  周一良教授说:长寿要“四得”,即“吃得进,拉得出,睡得着,想得开”。想得开就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主要从“仁”和“智”两方面入手。“鲁哀公问于孔子曰:“智者寿乎?仁者寿乎?”孔子对曰:“然”。“ 子路见孔子.孔子曰:“智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对曰:“智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子曰:“可谓士矣。”子路出,子贡入,问亦如之。子贡对曰:“智者知人,仁者爱人。”孔子曰:“可谓士矣。”子贡出,颜回入,问亦如之。对曰:“智者自知,仁者自爱。”孔子曰:“可谓士君子矣。”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静,智者动;仁者寿,智者乐;仁者不忧,智者不惑;仁者自爱自重,宽厚爱人,并被人所爱;智者有自知之明,知人善用,并为人所知。孔子认为仁与智是做人的根本,也是长寿的基础。“仁”者何也?孔子多次答弟子问仁,如答颜渊曰:“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答樊迟曰:“爱人”等等,孟子则把爱人推及爱物,并把仁义并列,强调:“居仁由义”。儒家教人行仁从善,忠恕中和。为何仁者能长寿呢?所谓仁者是品德高尚,大公无私,心地善良,服务社会,关爱别人,能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谋私利,与人无争,因此易于与人和善相处,善于助人为乐。美国心理学家认为:“同情与帮助他人,也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也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爱,就是能够并愿意让你所关心的人根据他们自己的意愿处世做人,而不强求他们满足你的意愿。如果你不能给他人以爱,你也决不可能得到他人之爱。长寿老人多数慈祥可亲,和蔼善良,心情愉快。但为何有人常常不快乐呢?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快乐的钥匙”,但有人却把它交给了别人掌管。人们常说:“别人对我非议,使我不愉快”。认为别人的看法比自己的看法更重要。是外界事物或其他人使得你精神不愉快。其实,使你不快的,正是你自己。对别人正确的意见,当然要虚心接受,对非议污蔑,则一笑置之,不必计较。必须把快乐的钥匙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千万不要让别人来左右我们的情绪。虽然有人也知道忧愁和生气不利于健康,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可见战胜自己,比战胜敌人还难。要想保持快乐的心态,首先就要克制自己,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和“仁者寿,智者寿”,是有深远意义的。如何成为仁者?首先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广大人民过上幸福、平等、自由的生活,是我们最大心愿。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我们多年追求的崇高理想。多少烈士为此而献出他们的宝贵生命。只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与人民大众融合在一起,就会成为一个有仁爱之心,襟怀坦荡的人。如何成为智者?就是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不断提高自己,就会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
(二),如何对待疾病问题?为何智者也会长寿呢?智者不但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还有灵活的智慧,站得高,看得远,掌握生命的规律,和科学的养生方法,知道平时如何防病,有病如何治疗,因而能够长寿。知识是健康的钥匙,想要有健康的身体,就要有健康的知识。地位是暂时的,荣誉是过去的,金钱是带不走的,只有健康是自己的。愚蠢的人制造疾病(大吃大喝、吸烟、酗酒、吸毒、嫖赌、荒淫无度等);普通的人等待疾病(病重才去医院检查);聪明的人预防疾病。有人讳疾忌医,不敢正视自己的疾病,采取掩耳盗铃的态度,自欺欺人,贻误病机,使病情加重。有人乱找庸医,迷信邪教,明明可以治好的病,结果误诊而亡。钟道恒博士说:“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在精神病院里,既有许多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病人,也有受过高等教育的病人。衡量智慧的标准,不是看学历的高低,而是看你能否用智慧创造出幸福的生活。 古希腊名医西波克拉底认为:“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你何处不舒服?在什么情况下最难受?唯有自己最清楚。一般人都知道高血压要少吃盐,高血糖要少吃醣,但对你来说,少到什么程度才最合适?降压药有很多种,究竟你吃什么药最有效?大夫给你开出药方,还得靠你亲自去摸索,才能得出最正确的治疗方案。提高自己的体力和免疫功能,是健康的根本。这也要靠我们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许多老年人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适于自己的养生保健方法,形成了固定的生活规律,因而使自己健康长寿。说自己是最好的医生,是指你要掌握预防生病和自我保健的方法,即所谓“久病自成医”。但并不意味着有了病也不去医院,全由自己来解决。相反,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有病必须立即去医院诊治。有的肿瘤病人由于治疗及时,能够转危为安;也有的病人,由于贻误时机,不治而死,常言道:“养病如养虎,虎大必伤人”,只有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早痊愈。所以要密切注意自己的身体情况,定期检查身体,发现异常,要及时诊治。即使在名医指导下,也需要靠自己细心理解病情和医嘱,才能配合治疗,早日康复。被誉为药王的名医孙思邈,不仅精通医术,济世救人,利于当代,在100岁时还写下了《千金翼方》等医书,造福千秋。他用自己101岁高龄的实践,树立了“智者长寿”的楷模。         
   养生铭 (唐)孙思邈
  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神疲心易疫,气弱病来袭。
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
亥寝鸣天鼓,寅兴漱玉津。妖气难侵犯,精气自全身。
  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
寿夭休论命,修行在本人。若能尊此理,平地可朝真。
(三),如何看待老化问题?衰老是正常的自然规律,我国古书《内经素问》指出:“男子五八(40岁)肾气衰,发堕齿搞。六八(48岁)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56岁)肝气衰,形体皆极。八八(64岁)则齿发去。”“女子五七(35岁)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42岁)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49岁)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随着岁数的增长,我们心态也在不断变化,过去不仅生活拮据,而且是精神紧张。我们许多人吃过苦、受过累、打过仗、还有人负过伤、挨过整、蒙过冤,身心有过很深的创伤。我们忍辱负重,终于顶住压力,熬过来了。经历了人生漫长的跋涉之后,步入了老年。这是人生的一大转折。退休之后,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戛然而止,过去每天忙忙碌碌,而今终日无所事事,接我们班的人,后来者居上,原来是我们的下级,级别比我们低,工资比我们少,现在一下子,级别比我们高,条件比我们好,待遇比我们高,有人会顿生失落感;有的新领导盛气凌人,趾高气扬,对我们很冷漠,会觉得“人一走茶就凉”、和“人一阔脸就变,”产生厌恶感;昔日诸多的社交活动,日益减少和终止,生活空间突然狭窄,特别失去亲人和好友的人,又遇到不孝的子女,会产生孤独感;有人老来多病,或经济困窘,或无人照顾,似乎只能无可奈何地参加“老年等死队”,坐以待毙,会产生危机感,有人甚至产生“不如一死了之”的悲观绝望念头。有人出现了《离退休综合症》,这种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却不利于我们的健康。古语说:“70不留宿,80不留饭”,(过一夜或吃顿饭,老人身体都可能出毛病,)说明老人的时间很紧迫,要十分珍惜。人老了:“活一天,老一天”;“过一天,少一天;”“乐一天,赚一天。”抓住的时间是黄金,抓不住的时间是流水。应当把每一天的黎明,当作生命的起点,把每一天的黄昏,当作生命的小结。人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爱后悔的人,老沉醉在昨天,昨天已然过去,活在昨天,咳声叹气。爱奢望的人,老盼望着明天,明天依然是谜,活在明天,忧心忡忡。务实的人,认真对待今天,快快乐乐过好今天,只有抓住今天,才能欣赏人生。有人形容老人“坐着打瞌睡,躺着睡不着”,“想记记不住,想忘忘不掉”,“哭时无眼泪,笑时泪横流”。有人说老人的四化是:“年龄老化,知识退化,思想僵化,等待火化”。这种看法显然太悲观了,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但不同态度,有不同的结果,“人老心不老,老而不老;心老人不老,不老亦老”。我们该服老之处就要服老,不要逞能,做力所不及的事,如果造成身体事故(如登高摔伤骨折),反而给别人添麻烦。遇事莫恼,走路莫跑、吃饭莫饱。两条腿走路不行就用三条腿(拄拐杖),三条腿不行就四条腿(坐轮椅)。一切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但不该服老之处就不要服老,学习就无时间限制,“活到老,学到老”,是一代伟人周恩来的金玉良言。要成为智者,关键在于学习。“树老怕空心,人老怕松心。”现在形势变化飞快,一日千里,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我们要根据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也可写写回忆录,总结自己的一生。在学习中,值得一提的是老人学电脑,电脑是足不出户的广阔天地,它可提供古今中外的历史、地理、科学、艺术、军事等各方面的信息,也可与海内外的亲友和网友聊天谈心,了解国内外大事,关心人民生活,使用电脑不但能丰富精神生活,而且能延缓大脑衰老和防止老年痴呆。进入老年,必须调整好心态。年轻时,充满幻想,总觉得来日方长;而老了之后,才知道来日苦短。年轻时有个好胃口,但吃不到好东西;现在老了,有好吃的东西,却没有了胃口。瑞典有句名言:“我们老得太快,却聪明得太晚”。聪明的老人,能认清形势,放下包袱,激流勇退,一切从零开始,把过去忘掉,不要计较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更不去和人盲目攀比,常言说:“人比人,气死人”。不管达官贵人,还是亿万富翁,到头来,也和老百姓一样,都回归自然,只留下一把骨灰。无论成功与失败,欢乐与痛苦,荣耀与羞辱,都逝如流水,只有宁静致远。漠视金钱、享受、权力、地位、荣誉等等诱惑,只要自己清清白白,问心无愧,就能吃得香,睡得稳,就能抛开失落,远离伤感,活得自在,活得潇洒,活得快乐,活得长寿。忘却一切烦恼,安安稳稳过日子,平平淡淡就是福。即使经济上不富裕,却拥有内心的充实。人到老年,能坦然地面对自己的平凡生活。学会在现实中生活。在职务上战士与将军有很大距离,在财产上平民和富豪也有很大差别,但在人格上,是一律平等的,人本无高低贵贱之分,只要在建设祖国的大厦中,我们追求过、奋斗过,曾经尽过自己最大的努力,尽心尽力, 问心无愧,就是做了贡献,这就足矣,本来就不图回报,没有回报又何妨? 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 高寿不如高兴, 高兴就是快乐,快乐就是幸福。我们要会欣赏人生的夕阳美景。青春年华虽然亮丽,但它会很快流逝。而“青春的心态”才能永远伴随我们一生。人到老年,不再有少年的狂妄,青年的浪漫,中年的忙碌,更多的则是对人生的回味,一生中历尽了风风雨雨,尝遍了甜酸苦辣,赏够了春花秋月,饱经了升降沉浮,待到白发苍苍,回首往事,都会生出许多感叹。如果停留于感叹,郁结于心,而不能进入感悟之境,就可能陷于“剪不断理还乱”的困扰之中。从感叹到感悟,是一次飞跃,将“感叹”升华为“感悟”,需要宽大的胸怀,也需要超脱的智慧。胸怀要变得像大海一样宽阔,装得下四海风云,容得下百年恩怨。做到“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心底无私天地宽”。中国有许多善于感悟人生的智者,为我们留下许多开启心灵的钥匙。“悟己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这是陶渊明“向前看”式的感悟。“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这是王羲之“往后看”式的感悟。由于他们对人生有了感悟,才能摆脱世俗名利的困扰,安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生涯。总之,自己要善于发掘人生乐趣,诗歌棋画,兴趣广泛,珍惜良辰,欣赏美景,日子过得有劳有逸,有声有色,潇洒自如,怡然自乐。人到老年,更加明白,看人看事不像过去那么简单。世间之事并非黑白分明,在黑白之间往往有一系列模糊不清的中间颜色。人到老年,更加明白,自己的人生之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脑袋是长在自己的肩上,不必管别人说三道四。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人到老年,更加明白,真金不怕火炼,只要自己守身如玉,坚贞不屈,一切诬蔑、打击、迫害、在历史的长河中,都会烟消雾散,“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人到老年,更加明白,如何正确对待自己,并且学会了在漫长黑夜中,为自己点起一盏希望之灯。人到老年,更加明白,衰老不是从年岁大了开始,而是从对生活的厌倦开始。真正可悲的,不是年岁的增大,而是希望的减少,希望少了,生活的动力就少了,欢乐和兴趣自然也就少了。人老之后,失去了许多晋升的机会,和物质的享受,但万万不可失去希望和理想。失去希望和理想,就像大海航行,失去罗盘和舵手,就像黑夜里走路,失去了指路明灯。人到老年,更加明白,没有完全合男人心意的女人,也没有完全合女人心意的男人,家庭需要理解和爱心。有的人失去老伴,心情难受,人之常情,但让不能死人拖住活人,活着的人要愉快地活下去,继续享受人间的快乐。人到老年,更加明白,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人,对人要宽厚和热情,才能获得爱情和友谊。 人到老年,更加明白:天有阴晴,月有圆缺,人生也有苦乐,苦恼是难免的,苦恼往往是我们的欲望得不到满足而造成的。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欲望是痛苦的根源”。如果我们能找出苦恼的根源,就可以避免苦恼,并且把苦恼转化为快乐。快乐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我们自己去发掘,去创造。人生是有很多快乐的,如家庭、夫妻、朋友、聊天、互助、宽容、学习、电脑、运动、劳动、文娱、音乐、书画、旅游、棋牌、宠物、花鸟等等方面都可以找到快乐,可谓快乐到处皆有,就看我们会不会寻找。在各种快乐中,知足常乐和助人为乐、是最重要的快乐泉源,知足是“最大的财富”,需求越少,快乐越多;奢望是“人为的贫穷”,奢望越多,幸福越少。身在福中要知福。欣赏音乐不仅可使人心里愉快,而且减轻忧愁,并可治疗失眠、神经衰弱、忧郁症等疾病。人老了喜欢怀旧,故地重游,与亲人相聚,共同追忆童年的趣闻乐事,与老朋友重温年轻时的梦、能找到那份真情。我们辛苦了一辈子,晚年要给自己宽宽心,和家人、老友一起旅游,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也是一件人间乐事。我建议去长寿地区,如海南三亚、广西巴马等地去旅游和考察,一定会有所收获。人生在世,不可能十全十美,苦苦追求十全十美,反而自己受累。喜爱的就想占有,讨厌的就会排斥,患得患失,烦恼就来了,不如面对现实,随遇而安,快乐一生。任凭外界风浪起,自己稳坐钓鱼船,就可以断除烦恼。幸福和快乐是一种感受,关键在于自己的心态。美好的生活应该是时时拥有一颗轻松自在的心。在生活中,一定要让自己豁达些,因为豁达的自己才不至于钻入牛角尖,而苦不自拔,也才能乐观进取。因为豁达的自己才有可能把快乐带给别人,让生活中的气氛显得更加和谐和幸福。幸福的老人,要有宽阔的胸怀,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扩展它的宽度。我们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但可以时时展现笑容。我们不能妄望控制他人,但可以好好掌握自己。我们不能全然预知明天,但可以充分掌握今天。我们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可以做到事事尽心。我们不能达到理想的美满,但可欣赏今天已得到的幸福。老年人不要把自己关在小屋里,离群索居,与世隔绝,这是蛹茧自缚,如果身体允许的话,应当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大世界中去,就会发现在弱势人群中,我们还能贡献一些微薄力量,在希望工程、阳光工程、捐助失学的儿童和困难的病人,奉献爱心,我们付出了代价,但内心得到助人之乐。如果把我们自己的心和老百姓的心,紧密地连在一起,就不会再感到孤独和凄凉,反而会得到温暖和甘甜。正道是“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人生苦后甜”呀!  老年有没有第二春天?还能不能老有所为呢?“信心是半个生命,冷漠是半个死亡。”有信心,才能激发拼搏精神,产生顽强的意志。便会出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喜人局面。就会产生第二个春天的活力,尽最大努力,只争朝夕,发挥自己的潜力,为人民多做一点奉献。同时也有利于自己长寿。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老年时象青年时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他们的晨曲;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们的夜曲。”人生如远行。老年就是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不要老是念念不忘往事,在新境界中创造新生活吧!长期躺在病床的长寿是不可取的,我们要健康的长寿,在身体容许的条件下,还能干些事情。实践证明,过了60岁的老人,智力还可能出现一个新的高潮,还可能出现第二个春天。据统计:1902年至1983年,有11位75岁以上的老人摘取了诺贝尔奖金桂冠。英国维利克斯93岁得图灵奖、美国劳斯87岁,奥国佛利斯86岁、美国希钦斯83岁得诺贝尔奖,德国文学家歌德82岁时完成了文学巨著《浮士德》。西班牙大画家毕加索在85岁那年画了165幅画,特别是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虽然只上过三年学,但他在84年的一生中,创造发明专利1328项,而且在80岁以后,还获得了297项的发明专利。他创造的经济价值高达157亿美元,被美国人评为第一发明家。大作家冰心提出“生命从八十重新开始”,冰心80岁时,写了《空巢》小说,得了全国优秀小说奖。贝时璋院士80多岁还搞科研,并取得可喜的成果。2005年度中国科技最高奖的两位得主:叶笃正(89岁)、吴孟超(83岁),也都是高龄老人。科学家竺可桢83岁时完成了《中国近5000年来气候变迁》, 2010年94岁的老革命家李锐,还执笔书写痛斥时弊的战斗檄文,2001年我的导师清华大学李宪之教授95岁出版了《寒潮·台风·灾害论文集》,受到中外学术界的高度赞誉。105岁的老科学家周有光,至今每年还用电脑写书。2009年110岁我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郑集教授,出版《不老的技术:百岁教授养生经》的养生书。1978年延安市政协委员140岁的吴云青、开始学习英语,他142岁时仍然可肩挑40多公斤的水。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教授,和大作家巴金都受到过沉重打击,依然坚持真理,写下很多著作,都活到100岁,这些生动的事实,正如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在词中,写到:“今朝盛事,人间八十最风流”, 宋代爱国诗人陆游,在85岁写下《示儿》名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岛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传诵千古。 说明老年大有所为,老年确有第二个春天。关键是要保持一颗无私奉献的赤子爱心。100岁的孙毅老将军参加过长征,劳苦功高,本来可以坐享清福,但他离而不休,主动辅导青少年,进行革命教育,并把自己的离休金,捐献给失学的儿童,一生把爱心无私奉献给人民,是仁者长寿的典范。总之,长寿的重要关键之一在于养心,养心就是要培养仁爱之心(爱人民、爱真理),和智慧之心,有健康知识、保健才智),做快乐健康的长寿老人。
(四),如何对待子女问题?年轻时,认为养儿可以防老,一切都寄托在儿女身上,老了之后,才认识到养老,更多的要靠自己和老伴。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限的;子女对父母的爱是有限的。子女有病, 父母揪心;父母有病, 久病床前无孝子,子女能“常回家看看”就知足了。父母的家就是子女的家;但子女的家却不一定是父母的家。儿孙独立就是福。莫与儿孙作远忧。有的子女很孝顺,关怀父母,问寒问暖;也有的子女亲情淡薄,“娶了媳妇忘了娘”,也有的子女,或工作太忙,或远在海外,也指望不上。我们应把对子女的付出视为义务和乐趣,不图回报:一心想回报,只会自寻烦恼。
(五),如何看待金钱问题?在当前泛滥的《一切向钱看》的恶浪中,许多人都削尖脑袋向钱眼里钻,其实钱并不是万能的,钱可以买到高楼大厦,但不一定能买到温馨家庭。钱可以买到山珍海味,但不一定能买到健康长寿。钱是身外物, 生不带来, 死不带走。存在银行里的钱,你死后就不是你的了,对钱不要看得太重, 更不必斤斤计较, 我们一生,为事业,为家庭、为子女,付出了很多,如今剩余的时间不多了,也该为自己的健康下下功夫啦。我们要转变陈旧观念,剩下的生活愈是短暂, 愈要过的愉快,告别苦行僧,不做守财奴,要善待自已,该花的时候就花,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人老了,怎样开心就怎样过,做你想过又能做的事,不管别人怎样说,我们不是为别人的好恶而活的。如果有人需要我们帮助,慷慨解囊也是一大乐趣。聪明人做金钱的主人,不做它的奴隶。2000年,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与妻子设立盖茨基金会,捐款提高医疗、教育水平和消灭贫困。2008年盖茨退休后,宣布将把自己的580亿美元家产全部捐赠给盖茨基金会,全身心投入慈善事业。盖茨曾先后提供9300万美元帮助中国防治艾滋病、戒烟、和防治结核病。盖茨号召中国富豪也捐款投入慈善事业。
(六),如何看待成败问题?要成功,要有朋友;要更大成功,要有敌人;要非常成功,要战胜自己。要成功,就要学会放弃。放弃眼前小利,才能获得以后大利。成功易使人骄傲,骄必败。
   得与失  王寒
有得必有失,有失亦有得。得时莫高兴,失时勿低落。
患得又患失,自我空折磨。烦恼从何来?祸根皆在我。
因祸可得福,得福能招祸。忘我看红尘,海空天辽阔。
《淮南子》中《塞翁失马》的寓言故事,很富有哲理:“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带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举入塞,丁壮控弦而战,塞上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这得失的反复变化,正如老子所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充满了辩证思想的光辉。失败当然令人不快,但可以获得教训,使继续前进少走弯路,所谓“失败乃成功之母”。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若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司马迁说:“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失败会使我们痛苦、但也磨炼我们的意志。吸取教训,可以转败为胜。吴王夫差战胜越国是得,但失去警惕,骄傲自满,从而亡国,因福得祸;越王勾践败于吴国是失,但他得到教训,卧薪尝胆,终于灭了吴,因祸得福。福与祸,得与失并非等同的,可能得大于失,也可能失大于得,而且矛盾的转化也有条件的,对于知理善悟的人,吃一堑长一智,能因祸得福;但对执迷不悟的人来说,不思悔改,小祸可能酿成大祸。世间的阴阳、得失、福祸、成败、荣辱、喜忧、多少、快慢、好坏、上下、高低、利弊、进退、强弱、大小等矛盾,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是常有的事。因此不能因一时一事的得失福祸,而大喜大悲,只有登高望远,才能临危不惧,遇乱不惊。人的烦恼往往由于患得患失而引起的,而患得患失的根源皆在于念念不忘一个“我”字,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心胸自然开阔。因此,懂得成与败,得与失的辩证关系,胜不骄,败不馁,才能乐观向上。
(七),如何看待死亡问题?“人生自古谁无死”这是人生一条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真正懂得这个道理的人,便会消除对死亡的惧怕,能够泰然处之。“留取丹心照汗青”,老年更加珍惜生命存在的价值,到了生命的尽头,不管是大官?还是小兵?是富豪?还是平民?即使有万贯家财和万亩土地,最后占有的只不过2平米的墓穴。美貌、荣誉、名利、地位等等生前苦苦追求和恋恋不舍的一切,都将灰飞烟灭。因此我们在生前要想的:不是我们从社会得到什么?而是我们给社会留下了什么?不是我们生前认识多少人?而是我们死后有多少人还会怀念我们?我们在生前要多做善事,乐善好施尽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弱者人群。我们在生前,一定告诫子女,丧葬一定要从简,有人“活时不孝,死后胡闹”,有人趁着老人去世,大肆挥霍,趁机“摆阔”和“敛钱”是极其恶劣的行为。有人把遗体捐献给医院,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第二,合理饮食
所谓“合理”就是指饮食营养的供给量正好符合人体的需要量,和保持恰当的平衡比例,只有这样才保证健康长寿。生病吃药,理所当然,但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我国自古就认为“民以食为天”“医食同源”。《素问》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唐名医孙思邈指出:“夫为医者, 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说明药疗不如食疗,治病不如防病。人是靠食物的营养来维持生命的,饮食不仅味美可口,而且要必须讲究营养科学。     
正常体重与肥胖者的疾病发生率(%)
体重
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病
冠心病
胆石病
糖尿病
多发性骨关节病
正常
28
18
25
1.5
1.5
7.8
肥胖
52
60
47
7
36
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5-14%时,则死亡率增加22%;超过标准体重15-25%时,死亡率增加44%;超过标准体重25%时,死亡率增加74%。说明饮食营养是一把双刃剑,古代人的短命多因饥馑和营养不足造成的;而现代的“富贵病”(如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等),则往往由于饮食不当和营养过剩吃出来的,可见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都不利于健康长寿。饮食不仅要注意数量,而且要讲究质量,既要满足7大营养素的需要,还要掌握食物之间的比例关系和营养平衡,食物之间既有相辅作用,又有相克现象,(如鲜蘑与豆腐同食相辅:能增强降脂和降压作用;鸡蛋与韭菜同食相辅:能增强补肾和止痛作用。而猪肉与茶同食相克:易产生便秘;猪肉与豆类同食相克:易形成腹胀和气滞等等)。
1,热量营养素平衡: 碳水化合物(醣)、脂肪、蛋白质均能给机体提供热量,故称为热量营养素。平衡膳食的关键不仅取决于这三大营养素的摄入量,也取决于它们之间比例平衡。一般认为,蛋白质占热能10~15%(每日每公斤体重蛋白质摄入量1~1.5克,如65公斤体重的男性约65~70克,女性约55~60克):脂肪占20~25%(每日每公斤体重脂肪摄入量1克以下):醣占60~70%(老人1800-2000千卡)比例适当,并考虑到不同营养素产生能量之区别(1克蛋白质和1克醣各产热4千卡,1克脂肪产热9千卡),食物中三营养素摄入量的比例为:醣︰蛋白质︰脂肪=6︰1︰0.7。当膳食中脂肪热量提供过高时,将引起肥胖、高血脂和心脏病。蛋白质热量提供过高时,则造成蛋白质消耗,影响体内氮平衡。相反,当醣和脂肪供给不足时,就会削弱对蛋白质的保护作用。三者一旦出现不平衡,将会影响健康。一日三餐热量的合理分配是:早餐占30%,午餐占40%,晚餐占30%。
2,酸碱平衡:正常情况下人的血液pH值保持在7.3-7.4(偏碱性)。我们常吃的精米、细面、鸡、鱼、肉、蛋、生猛海鲜、都是酸性食物,长期只吃这些酸性食物,就会使血液变酸、粘度增加,同时还会增加体内钙、镁、钾等离子的消耗,变成酸性体质,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肾脏病等很多慢性病就随之而来,严重时还会引起酸中毒。因此要搭配吃碱性食物如甘薯、蔬菜、豆类、水果、海带、牛奶等,进行酸碱平衡。                                         食物酸碱度
酸性食物
蛋黄
大米
鸡肉
白面
鲤鱼
猪肉
牛肉
啤酒
酸度mmol/100g
-18.0
-11.6
-7.0
-6.5
-6.4
-5.6
-5.0
-4.8
碱性食物
豆腐
黄豆
土豆
苹果
香蕉
甘薯
菠菜
海带
碱度mmol/100g
+0.2
+5.2
+ 5.2
+8.2,
+8.4,
+10.3
+12.0
+14.0.
3,氨基酸平衡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人体所需8种必需氨基酸的比例是:色氨酸 1.0,蛋氨酸 3.5,苏氨酸 4.0 ,异亮氨酸 4.0 ,缬氨酸 5.0 ,赖氨酸5.5 ,苯丙氨酸6.0,亮氨酸 7.0 ,食物的氨基酸比例越与人体所需氨基酸比例接近,生理价值(利用率)就越高。例如:人奶100%、鸡蛋100%,牛奶95%,黄豆74%,甘薯72%,大米67%,花生65%,小米63%,小麦53%,芝麻50%,生理价值100%时,即100%被吸收,就称为全部氨基酸平衡。多数植物性为主的膳食氨基酸不平衡,应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如将谷类与豆类混食,制成黄豆玉米粉、黄豆小米粉等,以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4,营养素平衡:人体需要七大营养素:(即1蛋白质、2脂类、3碳水化合物、4无机元素、5维生素、6水、7膳食纤维)。各种营养素存在各种食物之中,他们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并且不同的生理状态、不同的活动,营养素的需要量也有所不同,因此中国营养学会制定了各种食物的每日供给量。以达到各营养素间的比例平衡。以一般轻体力活动的老年男人(女性少些)为例,每天最好能吃到20种以上的食物,包括:谷类及薯类3种,约250~400克;豆类50克;动物性食物125克(鱼虾类50克、禽肉50~100克、蛋类25~50克,奶类250克;蔬菜3~4种,400~500克,其中至少1/3以上为绿色、黄色、红色等深色蔬菜;水果1~2种,约200克;菌藻类食品1种,10克;坚果类食品1种,30~50克;植物油15克,水2500毫升(约8杯水)。
5,维生素平衡:成人日需要量:维生素A:0.5毫克、维生素B1:1. 2毫克、维生素B2:1.2毫克、维生素B3:50毫克、维生素B6 :1.2毫克、维生素B12:2微克、维生素C:100毫克、维生素D:0.02毫克、维生素E:12 毫克、维生素K:100毫克。彼此存在协同和拮抗作用。
6, 无机元素平衡:人体必需无机元素为27种。其中含量占生物体总质量0.01%以上的元素称“大量元素”,如碳、氢、氧、氮、磷、硫、氯、钾、钠、钙和镁等11元素,共占人体总质量的99.97%,是构成人体器官的主要成份。占生物体总质量0.01%以下的元素称“微量元素”。如铁、锌、铜等。这些微量元素占人体总质量的0.03%左右。缺了也会影响健康、成人日需要量:氯化钠(食盐)4.5克,钠2.8克,钾2.5克 ,氯:1.7克, 钙:800毫克,磷::800毫克,锌:15毫克, 铁:12毫克,锗:10毫克, ,硅:8毫克,锡::3.5毫克 ,镁:2.5毫克, ,铜::2毫克, 氟:1毫克,,镍:0.5毫克 ,钼:100微克,, 硒::55微克, 铬:30微克,,锰:12, 微克, ,钒:3微克, 钴:2微克,。各种元素在人体中并不是孤立地发挥生理作用,是元素间的相互协同或拮抗发挥。如膳食中磷酸盐过多,膳食纤维过多或脂肪过高或蛋白质缺乏, 都会影响钙的吸收。食物中含草酸、植酸较高时,可影响钙、铁、锌等的吸收。锰是超氧化物歧化(SOD)酶的激活剂。硒是过氧化物(GSH-Px)酶的组成部分, 铜,铁、硅、硒、碘、铬和锗等7种微量元素,也与衰老有密切关系。而必需微量元素“过量”同样引发细胞畸变。钴、锰、锌、铬等摄入不足时,和镉、铜等摄入量过多,都可导致心脑血管病增高,锰、镍摄入过多,和硒、钼摄入不足,都可能导致肿瘤的多发。广西巴马1982年调查表明,长寿老人头发中具有高锰(22.47ppm)、低铜(6.9ppm)的特点,各种元素在人体中相互协同或拮抗发挥作用,要吃多种食物才能满足人体对各种元素的需要。
7,脂肪酸平衡:
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1;1;1。
8,洪昭光教授建议饮食应注意:
“一”每天1袋奶,中国人90%缺钙,喝奶可补钙。
“二”每天250-350克主食。(要粗细粮搭配)。
“三”三份高蛋白:1两瘦肉或1个鸡蛋,2两豆腐等。
“四”有粗有细、不咸不甜、三四五顿、七八分饱。
“五”每天吃500克蔬菜和水果。
“红”:西红柿、红枣等红色食品,有益健康。
“黄”:胡萝卜、黄心甘薯、南瓜等,可防夜盲和抗癌。
“绿”:绿茶、甘薯绿叶、绿色蔬菜,可抗氧化,防衰老。
“白”:白薯、燕麦、大蒜等,白薯燕麦能降血脂和通便。
“黑”:每天吃5-10g黑木耳有降脂作用,甘薯含有提高
免疫功能和抗癌的物质,日本研究几十种食物中,甘薯抗癌
作用列为首位。黑紫薯含花青素,有强抗氧化、抗衰老作用。
调查发现百岁老人少数人服用过蜂王浆、蜂胶、灵芝、虫草
等增强免疫功能的补品。但千万不要吃不卫生的食物,如含
铅食品、腌制食品、霉变食物、腐败油脂(产生过氧脂质)
等,这些食物都不利于健康。
第三,适量运动
古人早就提出“不动则衰”。“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生命在于运动”,“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生物学家证明人的肌体“用进废退”。百岁老人多数是热爱劳动的。劳动和运动不仅强健肌体,而且益寿延年。所谓适量,就是符合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老人运动与青年不同,主要是活动血脉,而不是锻炼肌肉,因此要注意适量,不可过度,适量如何掌握?要因人而异,一般来说,每次锻炼30分钟左右,身体稍感有些累,但不过度疲倦,即为适量。身体好时,可多练;身体差时,则少练。锻炼要由简入繁,持之以恒。运动种类很多,由自己选择。
1,散步: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散步是最好的运动。
2,太极拳:是中国传统瑰宝,不仅能增强体力,而且能调节神经系统,平衡功能,还能陶冶情操,正在全世界推广,美国调查练太极拳的人,骨折少50%,年轻3-10年。
3,综合锻炼法:在祝总骧教授提出的“三一二锻炼法”的基础上,结合其他锻炼方法,进行综合锻炼。
(1),通经络:人体正如电灯系统一样,是一个互相有联系的整体,人体器官如灯泡、经络如电线、和穴位如开关,当人生病时(如灯泡不亮),可能是血气不足(如没电)、可能器官有病(如灯泡坏了)、可能穴位阻塞(如开关坏了)、也可能经络不通(如电线坏了)。如果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不能彻底治好病根,而应当辩证诊治,如增强血气,提高自身免疫功能,疏通经络等等,人体有14条经络,和365个正穴,常用穴位有: 1合谷穴:位于第一二掌骨中间,用于头部保健和止痛。2内关穴:位于手腕横纹向后三横指,在两筋之间。主要心胸部保健。3足三里穴:膝眼下3寸旁开一横指,为长寿穴。能增强人体免疫力。4涌泉穴:脚底前掌凹陷处,引血下行,可调节血压。5阿是穴:根据中医“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原理,哪里疼痛。就按摩哪里。使血脉畅通。如腰痛就按摩腰眼(肾俞穴)。每天早晚按摩两次,每次100下。
(2)挠头皮:每日早晚以十指向后梳搔头皮100次。再用双手搓掌至发热,揉面部100次,可促进脑部血流通畅。
(3)深呼吸:即腹式深呼吸:可以平卧,也可以端坐,要求全身放松,意念集中守丹田(脐下三指)。早晚两次,每次5分钟。要消除杂念,胸部不动,呼吸放慢,开始每分钟10次,以后减少到每分钟5次,用鼻吸气,气归丹田,小腹慢慢鼓起,少停片刻,把气呼出,腹肌收缩,小腹凹下去。一般吸气4秒钟,憋气16秒钟,呼气8秒钟,横膈膜上下运动,对心肺等内脏按摩,还可使血液充分利用氧气,推动淋巴系统排毒。
(4)抚胸腹:用左右手交替,从胸部向下至腹部,再向上至胸部,上下左右按揉胸腹部100次,可改善消化、生殖系统。
(5)伸手脚::平卧两手伸张,再握拳,同时脚掌前后摆动100次。有利于舒筋活血。
(6)练双腿:练的方法有散步(每天30分钟走3公里(8000步左右)、打球、踢毽、游泳、打拳等等。
第四,戒烟限酒
一,戒烟:烟有很多有害的成分,主要的有尼古丁、烟焦油、一氧化碳、氯氰酸等。(1)尼古丁:一支香烟里的尼古丁能杀死一只老鼠,能产生10万个危害人体的自由基,使小血管收缩,从而可引起心血管病变。此外,还可以直接削弱心脏的收缩力和损害脑细胞,导致记忆减退、头痛、失眠等。(2)一氧化碳:冬天使人发生“煤气中毒死亡“的就是它。经常抽烟,就会降低血液的带氧能力,造成组织缺氧,从而影响大脑的活动能力。(3)氯氰酸是致癌物质,长期抽烟使肺癌的发病率提高。据调查吸烟者比不吸烟者的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危险增加90%,冠心病的发病危险增加2.2倍;癌症死亡危险增加45%,总死亡增加21%。90%的肺癌,75%的肺气肿,25%的冠心病都与吸烟有关,吸烟能造成性功能衰退,妇女流产和胎儿畸形。全球每13秒钟就有1个人死于吸烟,可见烟是人类的无形杀手。应坚决戒烟。
二,限酒:少量饮酒可舒筋活血,但是过量酗酒,则容易得肝
炎、肝癌、皮癌、胃癌、便秘、神经紊乱等病症。还容易发生
车祸和行凶。烟酒并用,危害更大。饮酒必须少饮:一般白酒
每天不应超过1两;葡萄红酒和果酒每天不应超过4两;啤酒
每天不应超过1瓶。                        
   长寿要诀 刘惠荣
寿
有短
也有长
早衰可防
运动是秘方
讲卫生防肥胖
戒烟少酒身健康
坦荡无忧心情舒畅
情绪稳定乐观又开朗
遇怒不要恼遇难莫急躁
遇喜不要激动逢急不慌张
早餐好午餐饱晚餐少饭定量
生活有规律健康长寿相得益彰
                 长寿之歌  王寒
要想人长寿,养心最重要。常助人为乐,知足乐逍遥。
红黄绿白黑,五谷薯莫少。一二三四五,食疗重药疗。
按摩通经络,抚胸挠头脑。坚持深呼吸,散步练双脚。
坚决戒吸烟,红酒饮要少。与民共呼吸,夕阳无限好。
最后,让我们满怀信心,保持一颗无私奉献的赤子爱心,与人民同欢乐、共呼吸,高唱长寿之歌,携手向百岁进军吧。
  
海军航空兵老干部服务管理中心  涂锁庚  焦旗国
  不凡的人生经历,豁达的人生境界、光辉的长者风范、达观的处世态度,以及个性化健康之道,构筑了《向百岁进军》的基本精神框架。这是构筑经验的积累,也是人生感悟的结晶。这也见证作者多年付出的心血和走过的艰辛,凝聚了王老的一片爱心,通篇充满了人生的哲理和文化的底蕴。读来通俗易懂,受益良多。
人生苦短,力争百年。如果一个人始终拥有健康的身体,享受甜美的生活,用豁达的心态笑对人生,那么,幸福和快乐将天天与你相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均寿命明显延长。但由于生活、环境、饮食等生活等元素的巨大变化,各种常见病日见增多,并长期困扰着老同志。我们有必要花些时间学点长寿保健知识,有意识地进行自我保健养生的锻炼,把健康的钥匙掌握在自己手中,从而享受更加健康美好的人生。
其实,长寿保健知识并不深奥,它们往往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只要你日积月累,科学实践,就一定能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延年益寿。
王老这本小册子就是这样一本通俗易懂,献给广大离退休的实用保健指南,他从人的衰老原因、长寿因素、养生之道、心理保健、营养保健、环境保健、运动保健、再到防病、治病等多方面细致周密地介绍了长寿保健知识。
在工作中我们发现现有的领导干部,一旦从繁忙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难以很快地适应心得生活环境,容易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各种心理及生理的疾病已成为困扰离退休干部的痛疾,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离退休综合症”。发挥老干部的余热,激发他们的生活热情,疏导和克服他们的心理障碍,增强他们的营养知识,帮助他们从科学意义上理解养生、长寿与医疗保健,饮食营养,文体锻炼,及其一切有益于身心健康诸因素的内在关系,是我们这些老干部工作者的份内之责。基于此,我们愿与大家共同分享《向百年进军》这本小册子。愿大家在阅读本书后,个个成为长命百岁的老寿星。
最后,对关心支持我们工作的原海军航空兵政治委员单大德同志,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敬祝老友健康长寿     2009年4月
140 次关注     提问者: 匿名  


[ 知识问答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问题搜索
     
相关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