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九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问答 » 水文化 » 正文

习近平引用的古典名句 习近平讲话引用的古语名言50例

已关闭 悬赏分:20 - 提问时间 2017-12-14 21:02
 

习近平引用的古典名句

 

 

2015年03月16日09:5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原标题: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围绕这一宏大主题,本刊特别策划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主题阅读,与读者朋友共同分享。

习近平引用的古典名句

习近平总书记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善于向古人借智慧,常以“适当的引经据典”阐明透彻的思想。他引用过的古典名句,对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均有参考价值。

修身篇

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最要在“速改”上著力。

——习近平在河南兰考县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3月18日)

典出: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二十一

释义:意识到自己不善的言行,就应该立刻改正从善。最要紧的是在“速改”上下大工夫。

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13年3月1日)

典出:《诗经·小雅·小旻》

释义:(君子修身讲究谨慎)犹如脚踩在薄薄的冰面上,或站在悬崖边上一样,时时唯恐失坠。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习近平《之江新语·追求“慎独”的高境界》

典出:《礼记·中庸》

释义:从最隐蔽、最细微的言行上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所以,君子要学会慎独。

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

典出:《春秋榖梁传·僖公二十二年》

释义: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能言语。如果不能言语,何以称为人?言语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能表达承诺。如果言而无信,言语再多也没有意义。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3年5月4日)

典出:《国语·周语下》

释义:顺从良善如登山一样艰难,屈从邪恶如山崩一般迅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习近平《摆脱贫困·从政杂谈》

典出:《论语·子罕》

释义:军队的将领可以被俘虏,但男子汉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慧者心辨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

——习近平《摆脱贫困·从政杂谈》

典出:《墨子·修身》

释义:聪明人心如明镜却不过多言语,能干实事却不邀功争赏,这就是他们名扬天下的原因。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13年3月1日)

典出:《孟子·滕文公下》

释义:(真正的大丈夫)富贵不能使之腐化堕落,贫贱不能使之改变志向,武力也不能使之屈服。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习近平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上的讲话(2014年1月20日)

典出:《吕氏春秋·诚廉》

释义:石头再怎么破碎,依然是坚硬的;丹砂无论怎么磨损,依旧是红色的。

君子检身,常若有过。

——习近平《之江新语·做人与做官》

典出:《亢仓子·训道篇》

释义:君子检点自身,随时反省,就像常有过失一样。

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

——习近平《之江新语·做人与做官》

典出:宋·王安石《洪范传》

释义:要先修心治身,充实德行,而后才能从政。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的讲话(2014年5月4日)

典出:清·郑燮诗《竹石》

释义:竹子任凭风雨的打击磨砺,依然不改坚劲本色。

为学篇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13年3月1日)

典出:《论语·为政》

释义: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惘;只思考、不学习,思考也会陷入困境。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13年3月1日)

典出:《论语·雍也》

释义:懂得一种知识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能从中得到乐趣的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习近平《之江新语·要善于学典型》

典出:《论语·述而》

释义:与众人相处,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13年3月1日)

典出:《礼记·中庸》

释义:博学,学习要广泛涉猎;审问,有针对性地提问请教;慎思,学会周全地思考;明辨,形成清晰的判断力;笃行,用学习得来的知识和思想指导实践。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13年3月1日)

典出:《荀子·大略》

释义:读书人不一定都要做官,但为官者必须坚持学习。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5月4日)

典出: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释义:不学习就难以增长才干,不立志就难以学有所成。

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

——习近平《之江新语·要善于学典型》

典出:汉·刘向《说苑·建本》

释义:要想增加才干,就要学习;要使刀刃锋利,就得勤加磨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习近平在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上的致辞(2013年3月22日)

典出: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释义:多阅读(以增长才学),多游历(以增加见识)。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

——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3年5月4日)

典出:清·袁枚《续诗品·尚识》

释义:学习就像拉开的弓弩,才能就像箭头,还要用见识来引导,射出去的箭才能击中鹄的(达成目标)。

治学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09年5月13日)

典出:清·王国维《人间词话》

释义:这是国学大师王国维论治学的三种境界。习近平认为,领导干部读书学习也应该有这三种境界:首先,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有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其次,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舍得付出,百折不挠,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再次,要坚持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这三种境界启示我们,读书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有不移的恒心,还要提高读书效率和质量,讲求读书方法和技巧,在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中提高思想水平、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自我超越。

民本篇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

典出:《尚书·五子之歌》

释义:祖先早就传下训诫,人民是用来亲近的,不能轻视与低看;人民才是国家的根基,根基牢固,国家才能安定。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3年12月26日)

典出:《管子·牧民》

释义:政权之所以能兴盛,在于顺应民心;政权之所以废弛,则因为违逆民心。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习近平《之江新语·为民办实事成于务实》

典出:《孟子·梁惠王下》

释义:统治者如果乐于做民众喜爱的事情,民众也会与统治者同乐;统治者担忧民众担忧的事情,民众也会为统治者分忧。

善为国者,爱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

——习近平《摆脱贫困·给宁德地直机关领导干部的临别赠言》

典出:汉·刘向《说苑·政理》

释义:善于治国的人对待民众,就像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兄长爱护自己的兄弟一样,听到他们遭受饥寒,为之感到哀伤;见到他们劳苦的状态,为之感到伤悲。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习近平在河北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的讲话(2013年7月11日)

典出:汉·王充《论衡》

释义:知道房屋漏雨的人在房屋下,知道政治有过失的人在民间。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2012年12月29、30日)

典出:清·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释义:在县衙的屋子里听风雨中竹子来回摆动的声音,仿佛听见了民间百姓在这种天气里忍受疾苦的声音。对我们这些小小县官来说,民众一枝一叶的小事都牵动感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

典出:《孟子·梁惠王上》

释义:敬爱自己家的老人,也敬爱别的老人;呵护自己的孩子,也呵护别人的孩子。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习近平《之江新语·主仆关系不容颠倒》

典出:《老子·第四十九章》

释义:圣人以民心为己心,不私心自用,无所厚薄。

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

——习近平《之江新语·主仆关系不容颠倒》

典出:《晏子春秋·内篇问下》

释义:最高尚的意愿,莫过于爱民;最低贱的行为,莫过于戕害百姓。

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习近平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上的讲话(2014年1月20日)

典出:《史记·殷本纪》

释义:人在水中可以照见自己的样子,在民众中可以看出政治治理的状况。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习近平在同菏泽市及各县区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上的讲话(2013年11月27日)

典出:河南南阳内乡县衙对联

释义:这首封建时代官吏所写的对联,生动写出了地方官的定位与责任。对官吏来说,虽然名为“父母官”,但百姓才是官吏真正的“衣食父母”。同时,“郡县治,天下安”,地方官承担着中国最基层治理的重任。在习总书记心中,像焦裕禄那样,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才算是尽到了责任,才能“遂了平生意”。在任上为百姓真正做实事、造福一方,才是每个基层干部应当追求的目标。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习近平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上的讲话(2014年1月20日)

典出:清·万斯大《周官辨非》

释义:圣人治理天下所用之道,但凡是于民有利的事情,一丝一发也要推行;于民有害之事,一毫一末也必须革除。

官德篇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习近平《之江新语·做人与做官》

典出:汉·张衡《应闲》

释义:不要担心职位不够高,而应该想想自己的道德是不是完善。

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

——习近平《之江新语·不兴伪事兴务实》

典出:汉·荀悦《申鉴·俗嫌》

释义:不听不真实的话,不相信不切实际的方法,不谋取浮华的名声,不做虚伪的事。

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

——习近平《摆脱贫困·廉政建设是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典出: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

释义:如果想安定天下,必须先端正自身。

清、慎、勤。

——习近平《摆脱贫困·秘书工作的风范——与地县办公室干部谈心》

典出:宋·吕本中《官箴》

释义:清廉、谨慎、勤勉。

治理篇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

典出:《老子》

释义:做事,要在尚未发生以前就着手;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习近平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2014年4月1日)

典出:《老子》

释义:谋划大事难事,要从小处和容易处考虑。天下的难事,都是先从容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微的小事做起。

官之至难者,令也。

——习近平《摆脱贫困·从政杂谈》

典出:明·海瑞《令箴》

释义:最难做的官是县官。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5月4日)

典出:《管子·牧民》

释义:如果礼义廉耻不能得到推行,国家就会灭亡。

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

——习近平《之江新语·弘扬法治精神,形成法治风尚》

典出:《商君书·画策第十八》

释义:国家都是有法律的,但是没有能保证这些法律一定得到遵遁的法。

治乱绳,不可急。

——习近平《摆脱贫困·从政杂谈》

典出:《汉书·龚遂传》

释义:解开一团乱麻般的绳子,不能着急,需要慢慢理清头绪。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新华社2013年12月31日电)

典出:汉·王符《潜夫论·释难》

释义:大鹏冲天飞翔,不是靠一根羽毛的轻盈;骏马急速奔跑,不是靠一只脚的力量。

子产治郑,民不能欺;子贱治单父,民不忍欺;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

——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

典出:《史记·滑稽列传》

释义:子产治理郑国,百姓没法欺骗他;子贱治理单父,百姓不忍心欺骗他;西门豹治理邺,百姓不敢欺骗他。

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

——习近平《摆脱贫困·从政杂谈》

典出:宋·包拯《致君》

释义:只要依法治国法令畅通,纪律和风气自然清正,那样就不会有治不好的国家,也不会有顽固不化的百姓。

诚欲正朝廷以正百官,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要义。

——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

典出:清·顾炎武《与公肃甥书》

释义:要兴国安邦正百官,首先必须除恶扬善,扶正祛邪,弘扬正气。

天下篇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习近平在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上的致辞(2013年3月22日)

典出:《左传·隐公六年》

释义:与邻者亲近,与邻邦友好,是我们的国宝(也是我们坚持的原则)。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习近平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的谈话(2013年3月19日)

典出:《邓析子·转辞》

释义: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的快车也难追上。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习近平在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上的致辞(2013年3月22日)

典出:《论语·学而》

释义:有朋友从远方过来,怎么能不高兴呢。

国虽大,好战必亡。

——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2014年3月28日)

典出:《司马法》

释义:国家即便再强大,如果喜欢战争也必然会灭亡。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习近平在墨西哥参议院的演讲《促进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2013年6月5日)

典出:《论语·卫灵公》

释义:如果自己不喜欢或做不到,不要强加于别人。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2014年3月27日,巴黎)

典出:《孟子·滕文公上》

释义:物品千差万别,这是客观情形,自然规律。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2013年4月7日)以及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2014年3月27日)

典出:《古今贤文》

释义:只有一支花朵开放,不能算是春天,只有百花齐放的时候,满园都是春天。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时的主旨讲话《携手合作共同发展》(2013年3月27日)

典出:晋·葛洪《抱朴子·博喻》

释义:如果两人志趣相同,他们不会因为有山海阻隔而感到彼此距离很远。

不畏浮云遮望眼。

——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3月27日)

典出: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释义:高瞻远瞩的人,不怕被浮云遮蔽住眼睛。

人生乐在相知心。

——习近平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的演讲《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2013年3月25日)

典出:宋·王安石《明妃曲二》

释义:人生中最快乐的事,就是有知心人。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3月27日)

典出:《孟子·尽心上》,

释义: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得到帮助和利益。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14月3月27日)

典出:《礼记·中庸》

释义:万物同时生长而不相妨害;日月运行四时更替而不相违背。

(《新湘评论》2015年第05期)

【特别关注】习近平讲话引用的古语名言50例(下)
 
 
2013年05月31日14:07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编者按:习近平主席31日上午乘专机离开北京,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墨西哥进行国事访问并赴美国举行中美元首会晤。这是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后第二次出访。首访中,他稳重的风格、生动的语言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纵观习近平历次重要讲话发现,他曾数次引用古典诗句、谚语阐述思想。谆谆告诫,语重心长;殷殷期望,寄意深远。本期特别关注全面盘点习近平从去年初出访美国至今的讲话所引用的经典古语和名言,展现他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人格魅力。

【特别关注】习近平讲话引用的古语名言50例(上)

【二十六、积土为山,积水为海

讲话情景:2013年3月19日 习近平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

讲话原文:

“积土为山,积水为海。”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推进中非合作,就一定能不断取得更大成果。我想指出,中非合作是全方位合作。中国重视同所有非洲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无论大小、强弱、贫富。不管是资源富集国还是资源贫瘠国,中国都平等相待,积极开展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我们将抓紧落实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成果,推动双方关系全面均衡向前发展,造福中非人民。[详细]

出处:《荀子·儒效》

【二十七、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讲话情景:2013年3月19日 习近平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

讲话原文:

中国已经多次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们说话是算数的,实践已经证明中国是说到做到的。我们也希望世界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共同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详细]

出处:《论语·颜渊》

【二十八、“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讲话情景:2013年3月19日 习近平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

讲话原文:

中国有句古话,“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我们现在的干部遴选机制也是一级一级的,比如,我在农村干过,担任过大队党支部书记,在县、市、省、中央都工作过。干部有了丰富的基层经历,就能更好树立群众观点,知道国情,知道人民需要什么,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各方面经验和专业知识,增强工作能力和才干。这是做好工作的基本条件。  [详细]

出处:《韩非子·显学》

【二十九、“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讲话情景:2013年3月19日 习近平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

讲话原文:

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社会的日常运行,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执政党的建设管理,都有大量工作要做。对我来讲,人民把我放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记人民重托,牢记责任重于泰山。这样一个大国,这样多的人民,这么复杂的国情,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  [详细]

出处:《诗经·小雅·小旻》

【三十、“偷得浮生半日闲”

讲话情景:2013年3月19日 习近平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

讲话原文:

尽管工作很忙,但“偷得浮生半日闲”,只要有时间,我就同家人在一起。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也是体育爱好者,喜欢游泳、爬山等运动,年轻时喜欢足球和排球。巴西再度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我表示祝贺。体育竞赛特别是足球比赛的魅力就在于不可预测。 [详细]

出处:(唐)李涉《题鹤林寺壁》

 

 

【特别关注】习近平讲话引用的古语名言50例(上)
 
 
2013年05月31日14:07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编者按:习近平主席31日上午乘专机离开北京,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墨西哥进行国事访问并赴美国举行中美元首会晤。这是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后第二次出访。首访中,他稳重的风格、生动的语言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纵观习近平历次重要讲话发现,他曾数次引用古典诗句、谚语阐述思想。谆谆告诫,语重心长;殷殷期望,寄意深远。本期特别关注全面盘点习近平从去年初出访美国至今的讲话所引用的经典古语和名言,展现他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人格魅力。

【特别关注】习近平讲话引用的古语名言50例(下)

【一、逢山开道,遇水搭桥。

讲话情景:2012年2月14日 习近平出席美国副总统拜登及国务卿克林顿举行的欢迎午宴

讲话原文:

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建设新型合作伙伴关系是一项具有重要和深远意义的开创性工作,既没有先例可循,也没有经验可鉴。双方只能如邓小平先生所言:“摸着石头过河”;或者如克林顿国务卿所言:“逢山开道,遇水架桥”。中国有首流行歌的歌词这样唱道“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习近平说。 [详细]

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楔子

【二、风物长宜放眼量。

讲话情景:2012年2月14日 习近平和美国副总统拜登共同出席中美企业家座谈会

讲话原文:

善于识别和把握时机。当前,中美都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两国经济议程高度互补和契合,合作空间广阔。希望两国企业家把握机遇,把众多合作潜力全面转化为互利共赢的实际成果。“风物长宜放眼量。”企业家的眼界决定境界、作为决定地位。 [详细]

出处: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三、不畏浮云遮望眼。

讲话情景:2012年2月14日 习近平和美国副总统拜登共同出席中美企业家座谈会

讲话原文:

希望企业家们“不畏浮云遮望眼”,不因一时一事的干扰因素而裹足不前,而应着眼长远,拿出更多、更好适合两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详细]

出处:王安石《登飞来峰》

     【四、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讲话情景:2012年2月20日 习近平在中国—爱尔兰经贸投资论坛上的讲话

讲话原文:中国将继续以负责任的方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支持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欧央行为应对欧洲债务问题所作的努力,继续加强同欧盟的政策沟通和协调,促进中欧经贸、投资和金融合作,参与国际社会对欧洲和欧元区的支持行动。我们相信欧洲有智慧、有能力、有办法克服困难,迎来新的发展。中国有句谚语叫作:“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详细]

出处: 《汉书·董仲舒传》

五、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

讲话情景:2012年2月20日 习近平在中国—爱尔兰经贸投资论坛上的讲话

讲话原文:

爱尔兰也有句谚语说得好:“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今天的中国—爱尔兰经贸投资论坛,既是两国企业家的聚会,也体现了两国工商界齐心协力、抓住机遇、共迎挑战的信心和决心。我深信,只要中爱两国政府和工商界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携手奋进,中爱双边经贸合作一定能乘势而上、大有作为,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详细]

出处:爱尔兰谚语

 

【特别关注】习近平总书记“五四讲话”中的引经据典
 
 
2013年05月06日08:59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编者按:五四青年节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参加“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主题团日活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中引经据典,妙语如珠,催人奋进。【讲话原文】

【一、“长江后浪推前浪” “一代更比一代强”】

讲话原文:

展望未来,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规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出处:宋·刘斧《青琐高议》:“我闻古人之诗曰:‘长江后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换旧人。’”

【二、“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讲话原文:

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

出处:《尚书-周书》中有云: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三、“学如弓弩,才如箭镞”】

讲话原文:

古人说:“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说的是学问的根基好比弓弩,才能好比箭头,只要依靠厚实的见识来引导,就可以让才能很好发挥作用。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出处: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中国〕袁枚 《续诗品·尚识》

【四、“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讲话原文:

广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

出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选自中国儒家经典—《大学》,该章为《大学》的第三章。

【五、“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讲话原文:

广大青年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勇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上下求索、开拓进取,树立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的雄心壮志,“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意志,为了创新创造而百折不挠、勇往直前。要有探索真知、求真务实的态度,在立足本职的创新创造中不断积累经验、取得成果。

出处:李大钊《青春》

【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讲话原文:

广大青年一定要矢志艰苦奋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发展繁荣,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靠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出处:《警世贤文·勤奋篇》

【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讲话原文:

广大青年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要不怕困难、攻坚克难,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要勇于创业、敢闯敢干,努力在改革开放中闯新路、创新业,不断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

出处:来自于“清谈误国”。该说法应该源自明朝末顾炎武先生的总结。

八、“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讲话原文:

要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要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带头学雷锋,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热诚关爱他人,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

出处:左丘明《国语·周语下》





198 次关注     提问者: 匿名  


[ 知识问答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问题搜索
     
相关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