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三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问答 » 水文化 » 正文

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什么 《出版人》是一本传记,讲的是出版业的一位传奇人物,时代周刊的创始人亨利卢斯的一生。

已关闭 悬赏分:30 - 提问时间 2019-01-24 11:04
 

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什么

96 
悠谜 
 来源 :https://www.jianshu.com/p/c0bb949d6cf9

《出版人》是一本传记,讲的是出版业的一位传奇人物,时代周刊的创始人亨利卢斯的一生。

 
出版人——亨利·卢斯和他的美国世纪

这本书的作者是哥伦比亚大学的美国史教授,也是小有名气的历史学家,有过好几本与历史相关的作品,在这本书中,作者重现了亨利卢斯的一生。

亨利卢斯是传媒业的颠覆性人物,他创办的企业就是现在全球最大的传媒集团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前生。他这一生创办过4本家喻户晓的杂志,分别是《时代周刊》、《生活》、《财富》和《体育画报》,几乎涵盖人们生活方方面面,记录和影响一代美国人,甚至世界上更加广泛的人群。为什么卢斯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如何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如何打造一个有影响力的企业,为什么是他而不是别人建立了这样的商业帝国,他的成长轨迹是怎样的,有什么特质?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能从卢斯的一生中借鉴学习到什么。

这本书从卢斯父亲那一辈开始说起。卢斯的父亲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是19世纪末耶鲁大学的本科生,也是来到中国的基督教传教士。卢斯父亲作为当年耶鲁大学的学生,家庭小康,本来可以在美国过安逸的中产生活,但他却选择来到中国传播基督教教义。因为在他看来,基督教的教义是可以拯救当时水生火热的中国,也通过当时中国这片大灾区,最有效率得让世界变得更好。尽管在来中国之前他就在知道,他的前辈们在中国用了18年的时间,只发展了一名基督徒。当时在中国的传教士,常常是有生命危险的,但卢斯的父亲没有被这种情况吓倒,他在中国一呆就是一辈子,一直都在努力改变中国的境况。即使是短暂的离开,也是为了基督教事业筹款去了。对他来说,拯救世界可不是一句空话,他是倾注了自己的一生来做这个事情的,信念极其坚定。正是这种对于信仰的坚定追求,在幼小的卢斯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所以,你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请先从自己的身上做起。你的行为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卢斯的童年是在中国的山东度过的,生活环境比较舒适和封闭。绝大部分的时间和其他的外国商人和传教士住在一个社区里。社区围墙里面一切井然有序,还种了很多花花草草,可是围墙外面的世界却爱殍遍野。这是这样强大的反差让卢斯从小就知道,人是一定要有信仰的,否则就会像围墙外面的那些人一样,把生活过得一团糟。从童年开始他给自己的定位就是成为一个为改善世界做贡献的人,他认为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就是他为改变这个世界做了多少贡献。卢斯十几岁出头就独自去另一个城市的寄宿学校上学,后来又独自一人去美国上私立高中,接着顺利在耶鲁读了本科。学生时代的卢斯有几个特点。一是争强好胜,什么事情都要睁着做得最好。二是积极乐观。他刚到美国时不太受同学们待见,但他认为所有的不顺心都是用来磨砺他的,丝毫没有让他气馁。三是极度自律,他的时间表,几乎没有个人娱乐休闲的时间。四是有很强的求知欲,非常主动,持续学习。

大学毕业后的卢斯才华横溢,但是没有什么社会背景的他有些英雄无永无之地。他去杂志社工作过,但是当时的杂志社并不需要这么有想法的人。离开杂志社,卢斯经历了一段低谷时期,而且他爱上了一个姑娘家事显赫,姑娘的父亲不允许女儿嫁给一个没钱没地位的屌丝青年。就在这时,卢斯的合伙人出现了,他是卢斯高中以来的同学,生长在纽约一个富裕的家庭里。学生时代这两个人就是亦敌亦友的竞争关系,相互都不服谁,又觉得不得不服对方。他邀请卢斯一起创办一份新的杂志时,在当时是一个非常疯狂的想法。启动资金10万美金,即便是现在都不是一笔小数字。当年可不像现在这么浓的创业氛围,只要你项目好,是不差钱的。他们当时只能靠自己筹钱,而且基本上都是几百美元,几百美元凑起来的,不断地去参加社交活动,逢人就讲他们的创业计划。还好卢斯是传教士的儿子,传教士这一生做的最多的一个事情就是找人募捐,卢斯总算是继承了一些基因。花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终于把启动资金筹集得差不多了。可是他们要如何竞争过那些老牌的报刊杂志呢,人家几十上百的记者团队,更不必说庞大的编辑队伍。只有破坏性的创新能给他们带来出路。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定位非常明确,杂志的受众是年轻新贵,是像他们这样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阶层。这是美国最重要最有趣的阶层,不仅身体年轻,精神年轻,也有年轻的世界观。他们希望杂志的读者可以凝聚成一个精英俱乐部。二是内容创新,当时的报刊杂志文章通常是长篇大论,语气严肃。时代周刊却用了生动夸张的语言,而且每篇文章都控制在400字以内。又因为自己没有记者团队,他们就从别的报刊杂志中搜罗信息作为文章信息来源,对这些信息再加工成为自己的文章。三是把握新的需求,当时的美国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信息量大大增加,时间成为越来越稀缺的资源,年轻新贵们希望用更少的时间获取更丰富的讯息。时代周刊就充当了这样的筛选器,从别的报刊冗长的文章中提炼出精简有趣的信息。第四点是观念的创新,以前的编辑工作就只是给记者整理文字资料的,而时代周刊允许编辑往文章里加入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这就使得新闻具有明显的舆论导向性。顺便说一句,我们现在看到的媒体报道,多半都是反映了编辑的个人观点的。所以,当我们想要去了解一个事情的真相时,如果只是去网上搜索一些报道来看,很难判断有多少反映了真实情况,因为毕竟编辑也只能看到他们想看到的世界。时代周刊这种编辑制度也遭到了很多非议,很多人认为这是很糟糕的,因为新闻变得不真实了。但卢斯也说了,我从来就没说过我们家杂志是真实客观的,你爱看不看吧,反正我就这风格。时代周刊从初期的多元观察,变成一个表达观点的平台,甚至到后期把新闻业变成了教育业,因为很大程度上向大众传达了卢斯自己的观点。第五点是拥抱变化。卢斯问自己,我们应当怎样迎接这个富足的时代,富足本身能引以为豪吗?还是我们提供给人们不一样的精神层面的东西。每一本新杂志的推出都是为了适应当时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比如《体育画报》的产生,就是因为当时中产阶层有了很多娱乐休闲的需求,而这个杂志的出现正是为了丰富运动游玩方面的内容。

书中用了很大的篇幅讲了卢斯的政治主张,他提出了“美国世纪”的概念。他觉得美国应当把自己先进的生产力和技术实力输送给其他国家,进一步改善世界。他认为美国应该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领导力,承担世界警察的责任,成为全世界思想的发源地。卢斯自然也想了很多办法,让他的杂志帮助他发声,在更广的范围内表达他的思想。他成功的利用自己的杂志当作载体用自己的价值观影响着世界。当然,这也让他成为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人,有人说他是当时美国的思想毒瘤,也有人说他是美国的意见领袖。

卢斯的传媒帝国之所以这么成功,除了他本人的特质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时代大机会。当时正是美国中产阶级的崛起的时候,人们的收入提高,消费能力释放,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全面提升。反观现在的中国,也是如此,正在经历类似的时代性的机会,中产阶级壮大,需求升级,在各个领域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在这个时代面前,我们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站在浪潮之巅,也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当我们真正能够为这个世界带来价值的时候,财富就会自然地流向我们。

卢斯从小就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而他也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家庭长大的孩子。而在卢斯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在他的情感生活中也会有这样的困惑:在满足野心的同时,哪些道德底线是一定要坚守的。他的出版帝国,真的让这个世界变好了吗?他的个人生活真的保持了他以前追求的正直诚实了吗?他和第一任妻子离婚,选择了后来的妻子,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影响力,这也或多或少给他带来了长久的负疚感。

书里说卢斯有时候觉得自己没有爱,没有真正的朋友,没有能力去体会心中的喜悦,是一个孤独的人,唯一的慰藉就是工作。也许在很多人看来,卢斯的生活挺没有情趣的,但毕竟这是他的人生,他享受其中就好。我想,让他在失望中坚忍得活下去的,不只是名声、权力和财富,还有他的天赋才华。

阅读传记,我们可以以旁观者的心态去了解当时的历史,借鉴主人翁的成长轨迹,评价他的一生,但我们永远也无法体验当事人的心境,我们所谓的评价也只是让自己感觉好而已。如此,也是极好的事情。

问题补充:
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什么 《出版人》是一本传记,讲的是出版业的一位传奇人物,时代周刊的创始人亨利卢斯的一生。
95 次关注     提问者: 匿名  


[ 知识问答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问题搜索
     
相关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