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鼻炎患者的暴击:拖着不治可能变成哮喘
世界过敏性疾病日|过敏性鼻炎老是好不了?专家为你来支招→
鼻子痒、连续性打喷嚏、同时流清涕……
在我国患病率达到约1/6的变态性鼻炎
也称过敏性鼻炎
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之一
严重的患者
鼻塞严重时会引起头昏
没有精神,很难集中注意力
对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
为什么过敏性鼻炎老是好不了?
今年7月8日
是第19个“世界过敏性疾病日”
专家为你来支招~
医学指导:
王磊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
避免接触变应原是治疗的第一步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 AR),指的是由变应原激发、由IgE介导的鼻部炎性疾病。
变应性鼻炎的典型表现是鼻子痒,连续性打喷嚏,喷嚏一打起来一般超过三个以上,多的甚至能连续打十几二十个,同时会流清水一样的稀鼻涕。这是变应性鼻炎典型的临床症状,常伴有鼻塞,甚至会引起眼睛又红又痒等眼部症状,如果在变应性鼻炎的基础上又继发了细菌感染,就会出现黄绿色的脓鼻涕。
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第一步,就是让变应性鼻炎的患者避免接触变应原。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而引起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的种类花样繁多、各种各样,不同的患者要根据自己是对什么敏感,来想办法和变应原避免接触,尽量脱离有变应原的环境。
比如是对霉菌过敏的患者,要想办法让家居的环境干燥清爽,减少霉菌的滋生;
如果是对猫狗的毛发过敏,就尽量不要养小宠物并且少到有猫狗的地方去;
对各种花粉过敏的患者,在这种花开花的季节,尽可能的带过滤效果比较好的口罩,在家里关门窗,并且用PM2.5过滤装置的空气过滤器;
对螨虫过敏的患者,尽可能的把家居环境的卫生定期彻底清洁,避免灰尘的积聚,经常清洗空调滤尘网,床上用品最好能定期用80度以上的热水清洗,太阳下暴晒……
理论上变性鼻炎治疗第一步——脱离变应原如果做得好,能够完全脱离变应原,往往变应性鼻炎就自然而然好了,不会再发作了。
但现实生活中变应原是漂浮在空气里的,细微到肉眼根本看不见,而且像螨虫之类的变应原除之不尽,几乎无处不在。想要完全脱离变应原,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要体内的变态反应还在,只要一遇到变应原刺激,就会鼻子痒、不断的打喷嚏、流鼻涕,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药物治疗中喷鼻药水非常重要
治疗的第二步也就是药物治疗。能够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药物有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抗白三烯药、色酮类药、鼻内减充血剂、鼻内抗胆碱能药物和部分有缓解症状作用的中药等。儿童和老年人的治疗原则与成人相同,但应特别注意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妊娠期患者应慎用各种药物。
在变应性鼻炎的治疗里,喷鼻药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往往在病情比较重的时候,医生会给喷鼻的药水再加上口服的药一起使用,在症状控制得比较好的时候,医生会慢慢的把口服药停掉。而喷鼻子的药水,一定是建议患者再坚持使用一段时间,等到症状完全控制了以后,才逐渐停掉。
医生会根据变应性性鼻炎患者症状的轻重程度,持续时间的长短,给予一个适当的治疗方案,只要患者能够正确的执行医嘱,坚持定期复查,不要自行停药,一般用药期间都可以取得一个不错的效果。
常年发作?试试免疫治疗
对于常年发作的变应性鼻炎患者来说,往往有一个体验就是,吃一段时间的鼻炎药,喷了一阵子的鼻药水的时候,鼻炎控制得很好,但是一停药就会容易复发。
有些人反复很多次以后自己都失去了治疗的信心,认为这个病是治不好的,不能根治的。新的研究发现,针对那些常年性发作的严重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还有另外一个比较有效的,有希望能够获得长久疗效的手段,那就是免疫治疗,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脱敏治疗。
免疫治疗就是利用提纯的变应原,从小剂量开始给药,一点一点的,逐渐加大剂量,加大浓度,并且维持很长一段时间,这个治疗的过程一般不小于两年。最终让身体的免疫系统习惯并且接受这种变应原的刺激,不再对它过度敏感。免疫治疗的过程是很漫长的,一般需要二年甚至更久的时间。
目前比较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比较成熟的就是针对尘螨导致的变应性鼻炎的免疫治疗,经过变应原血清检测或者是变应原皮试检测,确定是粉尘螨或者屋尘螨过敏的患者,有舌下含服和皮下注射两种免疫治疗方法。
免疫治疗的起效都比较慢,一般半年左右才开始逐渐起效,所以刚刚开始治疗的时候还是要同时配合第二步讲的那些药物来对症治疗一段时间,一般等到症状逐渐消失的时候,就可以慢慢停对症治疗的药了,继续坚持免疫治疗直至疗程结束。不管是舌下含服还是皮下注射,总的疗程都是漫长的2-3年,而且目前也做不到所有的患者都可以2-3年的疗程结束之后达到长久有效的目标。有些患者还是要定期再进行短期重复的免疫治疗,以加强巩固疗效。也有文献建议患者终身定期进行免疫治疗的。
有些患者完成了标准疗程的免疫治疗,疗程结束发现仍然是无效的。针对小部分的这种免疫治疗无效的重症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需要提醒的是,手术治疗应在正规医院就诊,结合医生的问诊情况下进行。
答疑区
Q1:由于这个病的表现跟感冒很类似,所以很多患者一来看病就说:“医生,我这个鼻子就没好过,我几乎天天感冒,好多年了都治不好…”
A:单纯就鼻子的症状来讲,感冒跟变应性鼻炎非常相似,但区别也很明显。感冒是由流感病毒等引起的,得过一次以后,短时间内人体会对病毒有一定的抵抗力,不会在短期内反复不停感冒。而且感冒的全身症状比较重,不但会引起鼻子的问题,往往同时会出现喉咙痛,怕冷,发烧,全身乏力,而变应性鼻炎就很少有这些全身症状,往往反反复复不断的发作,持续好几年甚至几十年。
Q2:喷鼻药水的正确姿势?
A:一支新的喷鼻药水准备使用的时候——
第1步,打开盖子,保持喷嘴竖直向上,看一下说明书上的参考图,用正确的方法拿稳,先对着空气,干脆而果断的猛按两下,直到看到有均匀的水雾喷出来,为的是把新药瓶里面喷嘴内部的空气排干净。(接下来每次使用时,就不用再重复第一步对着空气喷的过程了)
第2步,往鼻子里喷药,这个时候一定要头轻轻的往前倾,让鼻孔竖直向下,把喷嘴插到鼻孔里,一厘米左右。让药瓶保持竖直向上的角度,让喷嘴朝同侧眼睛外眼角方向稍微倾斜,为的是更好地把药喷到最重要的鼻腔外侧壁、中鼻道的位置。如果你实在把控不好,那就保持住最基本的姿势,那就是喷嘴竖直向上,喷药水的动作一定要干净利索,果断压到底,猛地一下把药水喷出来,这样才能达到均匀、足量,而且药水雾化的效果会比较好,更容易碰到鼻腔的深处。
在喷药水的同时,可以同时做一个深吸气的动作配合。喷完药水后,仰高头,用手捏捏鼻翼,做几次短促而用力的抽气动作,目的也是让药水更容易进到鼻腔的深处,而不是很快就从前鼻孔流下来浪费了。然后喷对侧鼻孔。
两侧都喷完以后,把喷嘴用干净的纸巾擦干净,盖上盖子,最好装在盒子里,放在阴凉遮光处。
来源:广州卫健委
得了花粉过敏性鼻炎 如何进行药物治疗?
日期:2023-03-22 来源:北京协和医院
过敏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花粉过敏可能引起患者流涕、喷嚏、鼻堵、鼻痒、眼痒、眼红等鼻结膜炎症状。花粉传播期间,患者可使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多种药物控制症状。近年来,新兴的生物靶向药物也能够很好地减轻花粉季中患者的过敏症状。今天,就跟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医生一起来看看这些治疗措施的优缺点吧——
问:什么是抗组胺药?
答:抗组胺药俗称抗过敏药,通过阻断H1组胺受体,可有效缓解组胺介导的过敏症状。
花粉过敏患者常用的抗组胺药分为口服、鼻喷、滴眼三种剂型。
问:如何选择抗组胺药?
答:抗组胺药分为一代和二代。
口服推荐使用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奥洛他定等。因其使用方便,每天服用1片疗效可持续1天,并且不会像第一代抗组胺药(如扑尔敏,苯海拉明)一样有镇静、嗜睡的副作用,对患者工作、学习的影响较小,儿童中长期使用也具备安全性,是治疗花粉过敏的一线用药。
第一代抗组胺药因其会引起嗜睡、口干、眼干、尿潴留、便秘等症状,不推荐用于治疗花粉过敏。据报道,长期使用强抗胆碱能特性的一代抗组胺药还与痴呆风险升高有关。
二代鼻用或眼用抗组胺药可有效减轻鼻眼局部的过敏症状,且起效迅速,可以在给药20分钟内发挥作用,全身性副作用(如嗜睡)也很小。
问:可以使用鼻喷糖皮质激素吗?
答:中重度花粉过敏的治疗推荐首先选用鼻喷糖皮质激素,它能够全面控制花粉过敏患者的喷嚏、流涕、瘙痒、鼻堵等各种鼻炎症状,尤其是鼻堵症状,还能缓解眼痒、眼红、流泪的眼部症状。
多项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鼻喷糖皮质激素的疗效显著优于抗组胺药,也优于另一种常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因此,对于症状较为严重,影响生活的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应首选鼻喷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问:鼻喷糖皮质激素有什么副作用?
答:鼻喷糖皮质激素在鼻部仅有轻微的副作用,如鼻干、灼热感、刺痛、鼻衄等,长期使用不会导致鼻粘膜萎缩。
因其仅在鼻黏膜局部作用而不易进入外周血循环,因此导致全身不良反应的风险很小,在儿童中使用长达1年也未观测到生长发育迟缓的现象。
问:孟鲁斯特也是抗过敏药吗?
答:孟鲁斯特确实有对抗过敏性炎症的作用,但与前述的抗组胺药并不相同,主要通过阻断白三烯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来发挥抑制过敏炎症的效果,可同时减轻鼻部和气管的过敏症状,包括鼻堵、咳嗽、喘息等,因此尤其适用于鼻炎伴咳嗽喘息的患者。
虽然药品上市后出现了一些神经精神不良事件的报告,但较为罕见。
问:色苷酸钠类药物有哪些优缺点?
答:色苷酸钠类药物通过稳定肥大细胞的胞膜,阻止其释放过敏炎症介质,从而减轻患者的过敏症状。
优点是具有很好的安全性,色苷酸钠滴眼液在必要时可用于妊娠期女性,缺点是鼻用色苷酸钠疗效较弱,且药效持续时间较短。
问:总是鼻堵,每天都需要用通鼻药物,长期使用有害吗?
答:临床上常用的通鼻药物实际上是减充血剂。
鼻用减充血剂包括伪麻黄碱、羟甲唑林等,能够收缩鼻部血管,快速缓解患者的鼻堵症状。
但因其可能会导致α-肾上腺素受体的快速耐受,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药物性鼻炎及停药后的反弹性鼻粘膜水肿,使得鼻堵更加严重,长期使用会形成恶性循环及药物依赖。因此,鼻用减充血剂应当按照需要间断使用,连用不应超过5天。
口服减充血剂也能缓解鼻堵,但可能引起较为明显的全身副作用,包括心悸、烦躁、震颤性失眠、头痛、尿潴留等,因此也需慎用。
问:有治疗花粉过敏性鼻炎的新药吗?
答:抗IgE单克隆抗体是一种靶向生物制剂,是近年来可用于治疗花粉过敏性鼻炎的新药。
目前在临床中应用的抗IgE单抗为奥马珠单抗,能够与游离IgE结合,阻止其结合到效应细胞表面的高亲和力受体上,从而避免后续效应细胞释放过敏介质,引起过敏症状。
有研究表明,奥马珠单抗能够显著降低花粉过敏患者的鼻结膜炎症状,同时减少前述对症药物的用量。该药品使用方便,患者每2~4周来医院注射1次即可,无需每日用药,缺点为价格昂贵。
问:如果使用抗过敏药或鼻喷激素,仍然无法控制症状,应该怎么办?
答:如果单药治疗效果欠佳,不足以很好地控制过敏症状,可以考虑联合用药。
既往研究表明,鼻喷抗组胺药与鼻喷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鼻喷抗组胺药,也优于单独使用鼻喷糖皮质激素。有研究总结了3000余名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数据,发现鼻喷氮卓斯汀(抗组胺药)与鼻喷氟替卡松(糖皮质激素)的联合制剂使患者总鼻部症状评分下降的幅度显著高于鼻喷氟替卡松单药,也高于鼻喷氮卓斯汀单药。
值得一提的是,多项研究结果提示,联合使用鼻喷糖皮质激素及口服抗组胺药的效果并不优于单用鼻喷糖皮质激素,因此该指南不推荐联用鼻喷糖皮质激素和口服抗组胺药来作为12岁及以上人群的花粉过敏性鼻炎的初始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