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3年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七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研究报告 » 正文

城市非点源污染控制-低影响开发(LID)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7-05  浏览次数:408
核心提示:低影响开发(简称LID)技术与传统城市非点源控制技术相比,具有可持续、分散化、节省投资、与场地开发和景观设计相结合等特点,近年来在国外城市雨洪控制利用和非点源污染控制中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中国给水排水2023年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七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中国给水排水2023年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七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如何对城市非点源污染进行有效控制已成为环境保护、水利工程、城市规划、市政工程、景观设计等专业人员必须重视的一个重大课题。降雨是城市非点源污染的直接驱动力,对降雨形成的径流和城市下垫面的相互关系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是城市非点源污染控制的核心和关键。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城市对于城市降雨径流仍以防洪排涝控制为主导思路,以简单、直接的方式将雨水汇入城市管网系统,这样做无疑增加了城市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如何解决好雨水排放和非点源污染控制的矛盾,降低城市污染控制的经济成本,将是我国未来城市化进程面临的重大课题。低影响开发是发达国家在城市暴雨管理和非点源污染控制基础上提出的城市雨洪水综合管理方法,其特点是继承了传统非点源污染控制技术,同时融入到城市规划、景观设计中,成为目前绿色基础设施体系核心构成。
一般而言,LID包含了以下设计原则:①尽量维持原有水文条件;②减少建设项目的不透水铺装;③充分利用入渗,延长径流时间,减轻开发建设项目对自然状态的冲击。与城市传统非点源控制思路对比,LID更符合非点源污染产生范围广、迁移途径随机性强等特点。LID从基本理念上主要针对城市发展所带来的下垫面改变,强调增加透水铺装面积,利用生态、工程方法维护雨水自然流动通道、延长并控制径流汇流时间,同时通过改变下垫面的土地覆盖物过滤径流或增加径流下渗,从而达到尽量维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循环过程。可以说,与传统措施相比,LID是一系列景观结合的源控制措施,从理念上更符合生态学原理和城市非点源分散排放的特性。
就具体技术措施而言,LID包括了传统的非点源污染控制与雨水处理措施,同时结合一些新的技术措施,如绿色屋顶、可透水路面、雨水花园(生物滞留池)、植草洼地等,具体技术的详细介绍可参考相关文献。目前,国外大量的研究集中在单个LID技术消减洪峰、去除污染物的机理研究方面。根据LID单个措施的技术特点,可利用建筑-道路-公共开发空间,形成点、线、面合理分布的空间布局,从非点源产生、迁移的过程上合理设置LID措施,最终形成社区层面的雨水综合利用工程。具体而言,可设置绿色屋顶对雨水进行滞留和过滤收集,同时在建筑周围具有一定的汇水面积的区域铺设不透水铺面并设置生态过滤带(如植草洼地或沟渠),从源头上尽可能地收集、入渗、过滤场内雨水;对于透水性较差地面,如停车场,应尽量使用透水型铺装,并结合渗透沟渠和雨水花园等措施加强雨水滞留,以减少源头的污染物冲刷。在流域层面,LID技术更强调自然排水系统的作用。具体措施主要包括生态走廊、生态公园、自然保护区大中型雨水塘或湿地等。
我国的城市非点源污染控制与管理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与经验,结合我国降雨特征与本土城镇化发展特点,深入开展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目前着重需要关注以下三个大的方面。(1)从政策层面,应尽快出台相应的法规和管理办法,促使开发商在建设项目的同时,建设LID设施。借鉴国际经验及现行的国内相关法规,建议:①要求涉及到流域水文敏感区域的综合开发项目,应首先编制LID雨水综合利用规划,进行LID工程设计和建设;②将LID 措施作为常规的环境保护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③利用经济杠杆逐渐征收雨水排污费或水资源费,对实施LID 项目的建设项目,政府可免收相关税费;④将LID措施作为绿色建筑的重要评估内容,对于通过相关评估的建设项目,政府给予一定的财鼓励。(2)从城市管理层面,新城建设,首先应在规划阶段充分考虑非点源污染控制的目标,结合当地的
土地利用状况、水文特征、土壤类型、气候和降雨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源头措施和集中处理设施的类型,以源头管理和生态处置技术为主,最大程度地模仿自然的雨水生态排水管理理念。老城改造,应因地制宜开展改造工作,重点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使市民和相关工作人员更好地接受和理解低影响开发理念,确保新的雨洪利用设施的正常运行。(3)从研究层面,首先,要深入开展单个LID技术消减洪峰、滞留污染物的机理研究,特别是相关技术的本土化研究;其次,结合现有研究,制订基于定量化指标的LID 评估体系,在社区层面对SUSTAIN或BMPDSS进行修正和提高,使之适应我国实际;再次,在流域层面,建立一套基于水文学和环境科学的评估技术与模型,以准确分析源头措施、排水管网、集中处理设施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制定流域相对最优的整体方案。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