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0年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破解餐厨垃圾监管难题——论餐厨管理现状与技术应用 餐厨信息化建设效益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3-18  浏览次数:126
核心提示:破解餐厨垃圾监管难题论餐厨管理现状与技术应用2014-03-18广东省环境卫生协会一、传统餐厨垃圾管理模式缺陷  餐厨垃圾因为其组
中国给水排水 云直播

中国给水排水2020年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
 

破解餐厨垃圾监管难题——论餐厨管理现状与技术应用

2014-03-18 广东省环境卫生协会

一、传统餐厨垃圾管理模式缺陷

  餐厨垃圾因为其组成部分性质的特殊性及极高的资源回收价值,决定了相应收集、运输、处置、管理工作的特殊性,也为餐厨垃圾的规范化、全面化、科学化管理带来了相应的难度。

  在传统餐厨垃圾管理模式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产生环节是地沟油的“发源地”,不少餐饮企业以营利为目的将餐厨垃圾销售给食品加工厂或者牲畜饲养场,非正规的市场化单位私自收集餐厨垃圾而谋取利益,承诺餐厨垃圾“上缴”餐饮企业中仍存在产生量与收集量不匹配的现象。

  在暴利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商贩回收餐厨垃圾产生过程中的潲水,通过加热,过滤,蒸馏等一系列手段提取油脂,卖给一些食品经营点、餐馆等来牟取暴 利。经过提炼得到的地沟油含有杂质,沾染黄曲霉素、苯等有毒物质,长期食用会造成肿瘤等慢性疾病的发生,如胃的肿瘤、肝的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

  对于餐饮企业的无害化回收而言,长期以来各地餐饮服务企业向养猪人或油脂加工作坊有价销售餐厨废弃物,形成了一条稳固的利益链。而如果反过来向餐馆收取一定处理费用,参与者积极性并不是很高,甚至私下偷偷“交易”,为餐厨垃圾的收运率带来困难。

  我国餐厨垃圾的管理模式改革目前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垃圾分类的工作也处于大力推广时期,餐厨垃圾的分类投放、专用桶密闭收集普及率有待提高。 从感观性状来说,餐厨垃圾表现为油腻、湿淋淋,影响人的视觉和嗅觉的舒适感和生活卫生。从健康角度出发,很高的含水率和有机组分,使得其成为微生物存在的 “天然乐园”,餐厨垃圾堆放场所极易滋生蚊虫,招引害虫而传播疾病,长期堆积将产生一系列组成复杂的醛、酸等具有恶臭的物质,污染大气,恶化居住环境。

  运输环节中收集车不密闭导致餐厨垃圾遗撒,甚至随意倾倒,对市容市貌带来不良影响,同时餐厨垃圾收运企业存在非法倒卖餐厨垃圾的可能,甚至通过在运输过程在餐厨垃圾中掺水而获得更高额的补贴费用,使得餐厨垃圾管理难度加大。

  处置环节中,对于餐厨垃圾收集量与处置量缺乏有效监管,无法核实收集量的合理性、收集量与实际进厂量之间的偏差。“量”作为衡量餐厨垃圾实际管 理效率的一大重要指标,必须实现溯源管理、终端管理两种方式的结合。餐厨垃圾处置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排放物质如烟气、废水等不达标,而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处 置过程的规范操作与安全也是该环节管理的重点与难点。

二、 信息技术在餐厨垃圾管理中的应用

  餐厨垃圾处置终端能力的提升为实现餐厨垃圾的全面管理与科学化处置提供可能,保障处置能力的合理化甚至全面化利用需要加强对产生、收集、运输的 监管,才能使终端强化工作的有效性得以体现。通过加强对终端处置全过程的监管,实现处置全过程规范化操作、餐厨垃圾真正无害化处置。

  餐厨垃圾信息化监管是基于当前餐厨垃圾管理与处置现状量身打造的,其中信息化监管平台旨在解决当前餐厨垃圾收运处置过程中掺水、漏收等违规行 为,从而有效规范餐厨垃圾流程,提升餐厨垃圾管理水平。系统基于M2M理念,运用RFID电子标签实现餐厨垃圾专用桶“身份”标示,餐厨垃圾收运车辆收运 过程中使用电子标签手持机快速读取专用桶数据并实时传输至服务端,同时实现抓拍、垃圾车视频以及定位等功能,完善收运信息,将餐厨垃圾监管的范围从终端处 置延伸到现场收集、运输监管全过程,从而辅助对餐厨垃圾收运进行规范管理,规避违规收运等问题。

  餐厨垃圾管理信息系统以视频流媒体平台为核心,实现对所有监控资源的控制和管理。整个系统采用分布式体系结构,平台提供视频资源的分级分权共享,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效能、可靠性和性价比,同时可以实现用户的多种应用功能。

  信息化技术在苏州餐厨垃圾管理得到了很好的运用,苏州市环卫处作为苏州餐厨垃圾统一管理机构,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加强对餐厨垃圾收集、运 输、处置的全过程监管,确保餐厨垃圾收运处的规范及高效的运转,实现餐厨垃圾的智能化管理,打造了餐厨垃圾管理“苏州模式”。苏州餐厨垃圾信息化管理系统 作为“十二五”阶段加强餐厨垃圾监管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确保了餐厨垃圾的全过程规范化管理及末端无害化处置,大大提高了餐厨垃圾收运量,保证了收集、运 输、处置过程的规范化作业,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大大弥补了传统管理方式的弊端,成为苏州市餐厨垃圾管理的重要手段。

三、 餐厨信息化建设效益分析

  杜绝“抛洒滴漏”等现象:从餐厨垃圾产生源头至处置终端实现全过程多角度监管,有效杜绝随意倾倒、不密闭车厢、抛洒滴漏等影响市容的现象,确保餐厨垃圾不会污染道路环境、民众居住环境,保障市容环境的干净整洁。     

    打击“地沟油”等黑色价值链:对餐厨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置过程进行监管,实现前端收集量和运输路线的实时监控,以及二次产物的合理化利用,彻底截断“地沟油”产业的后路。

  助力实现餐厨垃圾资源化[1]:利用餐厨垃圾生产的产品有生物柴油、蛋白饲料和沼气,并实现了整体工艺零排放,利用餐厨垃圾生产的二次能源物质,取得相应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餐厨垃圾的资源化提供了可能。

  提升政府的执政形象:在餐厨垃圾重视程度空前的今天,信息化助推餐厨垃圾监管,城市市容和周边环境明显改善,居民正常生活得到保障,政府的重复清运成本明显降低,市民对政府工作满意度提高。

四、 结论

  迅猛发展的餐饮业导致食品废物产量迅速增长,以餐厨垃圾产生量为平均每天每人0.1千克计,每年全国城镇餐厨垃圾产生量6000万吨左右。餐厨 垃圾现状及引发的危害已引起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对城市餐厨垃圾的处理予以规范,从而完善城市市政功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已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

  从职能层面看,餐饮垃圾的收运、处理涉及到政府部门职能较多,权责不清,管理力度不够, 从业务层面看,餐厨垃圾管理的覆盖面广,涉及对象及潜在管理漏洞多,收运处任何一个环节的监管都必须到位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高效性。

  保证餐厨垃圾收运环节收集率及后期的安全处置率是餐厨垃圾工作的目标,人为的监管随着作业区域的扩增及监管细节的繁多而逐渐无法满足管理需要。随着科技的发展,餐厨垃圾的监管寻求与信息化的结合已成为必然。

  在我国餐厨垃圾信息化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及管理模式转型的关键时期,环卫市场化、第三方监管等将成为行业的主流发展趋势,积极探索“餐厨垃圾信 息化管理”打破了传统的管理思路,为行业内餐厨垃圾管理方式提供了新的方向标。“苏州模式”取得的建设效益同时也证明了餐厨垃圾管理走向信息化的可行性与 必要性,开了餐厨垃圾数字化管理时代的同时,也为其它城市乃至全国餐厨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思考。(来源:环卫科技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