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 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二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政策催生市场机会 环保产业能否借风扬帆 哪些企业更能抓住机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4-24  浏览次数:100
核心提示:  导读: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环保产业发展。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向污染宣战,并
中国给水排水 云直播

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 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二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导读: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环保产业发展。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向污染宣战,并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完善考核机制等,这些利好政策信号都令环保产业界尤为兴奋。大好形势下,我国环保产业和企业将迎来哪些机会?还存在哪些不足?企业如何突破成长瓶颈?

如何解读政策信号?

新一届中央政府对环境问题给予了极高的关注。强化政府环境监管责任,改善环境管理体系,酝酿推动环境保护大部制改革等措施都十分令人期待。同时,中共中央组织部还前所未有地推出了《关于改进地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通知》,这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发点,都是深刻和切中要点的。如果都能落实,对于环境质量改善的促进作用将是长期和根本性的。

环境保护已成为国家意志,从国家相关部门制定规则、管理措施,做出资金安排,到市场规模和市场规制发生改变,再到环保产业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到现在为止,新一届政府在环境领域的改进措施,主要表现在改变管理措施和资金安排等方面,比如资金怎样调度,任务目标如何分解到位等。

按照当前顶层所释放出来的一系列政策信号,中国环境投资联盟理事长王世汶认为可以推断出以下几点:

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会大幅增加,或将远超“十二五”规划。如果把国内现有的环保、生态建设规划与计划加起来,现在的投入安排已经超5万亿元。因此,对环保产业来说,“十二五”最后两年的市场机会是很大的。

同时,环境管理的政策措施和组织体系正酝酿重大调整。环境管理目标将由总量控制向总量 质量控制过渡。这需要引起相关企业的注意,因为会从根本上改变竞争的环境和态势。

此外,应急性改善将成为未来几年区域环境管理的核心目标。例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四川盆地等区域,都有一些关于大气、地下水、农村等一系列治理应急性目标出现。而环境信息公开和强化监督处罚等将促进环保产业发展。

产业和企业还有哪些不足?

环保产业整体规模增长仍处于加速期,会维持相当长时间。一个成熟的产业,不会有现在这样15%甚至20%的高速增长,这属于产业还没到发展曲线顶端的现象。部分领域建设基本成型(如城镇污水处理基础设施),部分领域建设快马加鞭(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十分快),这个现象可能持续到“十三五”前期。

环保产业还有部分领域存量不小,但整体效果较差(如工业污染治理),部分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如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环境管控支撑体系尚不健全(如环境监测和数据预报),一些地方目前还存在数据不足、造假、混乱等现象,对投资、管理、治理体系等有相当大的损害。

此外,环境设施运营能力与需求差距很大,设施能力发挥不足。环境咨询服务尚处于稚嫩期,环境管理与污染现状不匹配。资本和关系在市场竞争中依然扮演重要角色。产业整体的技术进步和研发没有形成体系和进行实际投入。

最后,环保工作顶层设计依然不足,运动式治理现象依然严重。在相对和有限的投资情况下,怎样使环境效益最大化,这些都需要从制度上加以设计。

处在这一发展阶段,我国的环保企业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大企业对技术的拥有和储备不足。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没有普遍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这一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市场信号不强。如果我国的环境监管真正做到用质量和最后的效果说话,那么环保技术和相应的管理机制会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此外,环保企业轻质量重营销的思维普遍存在,急需加以解决。同时,很多企业内部人才梯队参差不齐,无法形成有效的合力,让企业的发展捉襟见肘。

企业提供区域性环境综合解决方案的能力明显不够,这一问题也值得注意。现在有不少企业提出做环境综合服务运营商,但业内分析认为能担当起这一角色的企业还不多。

哪些企业更能抓住机会?

我国环保市场的规模会持续扩大,尤其在“十二五”末期,市场规模将非常大。可以肯定,未来5年会是环保市场前所未有的好时机。同时,企业群体的两极分化现象将日益明显。这主要是由于产业规模、规制的改变。以重资产和新技术应用为特征的企业群体会占据市场先机。

未来两年中,并购依然频繁,会是国内环保产业的重要现象。而未来5年中,我国的环保产业会迎来一波较大的动荡和调整。专业运营服务市场将会出现在更多的细分领域。不仅在市政工程领域,将来还会扩展到农村、工业项目治理等领域,都能出现第三方的专业化运营,这是真正市场化改革的标志。市场的改变也会带来企业对复合型人才和专家型人才的争夺加剧。

专家分析,环保企业首先应该给自己定好位。既要懂得传统竞争策略又要尽可能掌握新的竞争手段。企业需要全方位拓展资源,这不仅包括市场资源,还要有战略资源。要设计灵活的机制以求能够固化资源。资源是有流动性的,不少企业、专家钻研的劲头有,但是怎样通过科学的机制将这些资源固化下来,还做得不够。

此外,企业要真正重视人才,尝试拓宽使用人才的方式。未来几年,技术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会不断提升,因此企业也要拓展视野、加强学习。同时,也要深刻理解合作之道,企业间加强合作也是最快的发展策略。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