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3月7日北京市首例“3合1”的水影响评价报告通过技术审查之后,北京市大批单位与项目将陆续进入水影响评价范畴。3月18日,市水务局颁布并施行《北京市水影响评价审查专家库管理办法(试行)》,加强水影响评价审查专家库的管理,并规定专家对自己给出的审查结论须终身负责。
去年10月,北京市出台规定,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办理流程进行了调整,将“水影响评价审查”作为建设项目立项的前置条件,并在朝阳、海淀、丰台、通州、大兴五区进行试点。
哪些专家有资格对水影响报告进行打分,如何保证专家的打分客观公正呢?这次出台的《办法》有了明确要求。
《办法》规定,市级专家库由相关专业专家构成,包括水资源论证(评价)审查专家(含给排水专业)、水土保持方案审查专家、洪水影响评价审查专家和水行业管理专家。具体到某一项目技术审查工作的专家人选,由评估中心根据专业需要在专家库内随机抽取并征求专家本人意见后确定。
入选市级专家库的专家,主要应具备几个条件:一是在水影响评价涉及的专业或者行业中有较深造诣和较高声誉,熟悉其专业或者行业的国内外情况及动态;二是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从事相关专业领域工作三年以上,在相关领域有突出专业特长或管理经验的可适当放宽技术职称要求;三是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掌握规划和建设项目水影响评价审查技术规范和要求。原则上年龄不超过70岁,特殊需要的专家可适当放宽。
专家在审查过程中,需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实事求是、保质保量地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审查意见,并对自己给出的审查结论终身负责;同时要严格遵守有关的保密规定,对参与的水影响评价审查工作成果和有关资料,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转交他人或者外传;专家若与审查项目利益相关,则要告知评估中心并主动回避。
市水务部门介绍,专家入选市级专家库,可采取个人申请或单位推荐方式向评估中心申报,专家库实行动态管理,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专家库专家聘期二年,经“资格审查小组”审核,符合条件的可续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