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投了很多钱在水专项上,相信很多人跟小编一样,想知道水专项到底有哪些成果,有哪些示范工程,技术上有哪些突破?《给水排水》杂志2012年9月-2013年12月开设专栏,对水专项技术集成与示范进行连续报道。诸位看官且看好喽~~~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集成与示范”专栏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是为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我国能源、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设立的十六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旨在为中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水专项分三个阶段进行组织实施:
第一阶段目标主要突破水体“控源减排”关键技术——十一五,2006-2010年;
第二阶段目标主要突破水体"减负修复"关键技术——十二五,2011-2015年;
第三阶段目标主要是突破流域水环境"综合调控"成套关键技术——十三五,2016-2020年。
水专项“城市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两个主题,在太湖、海河、长江、黄河流域部署了90多个课题,投入总经费超过43亿元,初步构建了城市水环境系统理论框架和水污染控制技术体系,建立了“从源头到龙头”全流程的工程技术支撑体系和“从中央到地方”多层级的监管技术体系,编制了大量的技术指南和标准,许多优秀成果得到了国内外的认可。例如,全面突破城市污水处理厂深度除磷脱氮的核心工艺技术;突破了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全面提升了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能力;在重点流域建立了70多个饮用水示范工程/研发基地;形成了60多项水处理技术新标准和规范草案;为我国国庆60周年、济南全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及“5.12”四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等国内重大事件的供水安全提供了技术保障。
为了使广大读者更加深入了解“水专项”,促进“水专项”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本刊结合自身特点和报道重点,开设了“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集成与示范”专栏,报道“十一五”水专项已经结题的重要课题研究成果,从课题层面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凝练,重点报道标志性成果。
自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共计收录论文62篇,涵盖了“城市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两个主题,共计13个项目。
“城市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主题下设6个项目:
◇环太湖河网地区城市水环境整治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
◇海河流域典型城市水环境整治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
◇巢湖流域城市水污染控制及水环境治理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
◇三峡库区城市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
◇城镇水污染控制与治理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
◇城市水环境系统规划与管理技术研究与示范
“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主题下设7个项目:
◆饮用水安全保障管理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
◆饮用水水质监控预警及应急技术研究与示范
◆长江下游地区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
◆黄河下游地区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
◆珠江下游地区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
◆典型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共性技术集成与示范
◆典型村镇饮用水安全保障适用技术与示范
专栏所报道的“十一五”水专项主要在5个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为我国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一是重点突破了“控源减排”关键技术,为主要污染物减排提供了支撑。
二是突破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深度脱氮除磷关键技术,为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提供了支撑。
三是突破了一批饮用水安全保障关键技术,为自来水厂达标改造和应对水污染突发事件提供了支撑。
四是研发了一批关键设备和成套装备,有力地推动了环保产业发展。
五是综合集成多项关键技术,为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奠定了基础。
本专栏在筹备、组织过程中,得到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各项目及其课题组成员单位以及广大热心读者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随着“十二五”水专项的实施,《给水排水》杂志也会为广大读者刊登相关论文,敬请期待!希望“十二五”水专项的开展,可以突破水体"减负修复"关键技术,继续发挥水专项这一“应对水危机的利器”的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如果您尚未关注我们,请按本页上方标题下提示点击“给水排水”,关注即可。
转载本文请标明出处:转自《给水排水》杂志微信,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