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 (第五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骆建华(环境商会) 水污染治理技术创新与产业化方向 王家廉(产业协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9-22  浏览次数:462
核心提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骆建华(环境商会) 水污染治理技术创新与产业化方向 王家廉(产业协会)
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中国排水管网大会(水环境综合治理)邀请函(污水千人大会同期会议)

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骆建华(环境商会)
l  政策动向:发改委推动第三方治理,财政部力推PPP,未来工业治污会向第三方治理转化,污染者付费、专业化治理;相关规划目前看已经报到国务院,可能这个月开改革小组会议,之后出台,是近期重要的环保相关政策,对治污会有很大推动。
l  污染治理:(1)城市方面经过十多年努力后初步控制住,包括污水厂、焚烧厂等;(2)农村比较难,刚起步;(3)工业是污染严重根源,目前还没有控制住,加上此前执法、标准不到位,统计数据中的90%多达标率参考意义不大,或者是标准有问题,或者是达标率本身有问题,根据部分电力脱硫企业微观反映,相关设备本身能够达标的比例只有20%,运行能达标也只有30%;在市政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如果工业市场能够打开,并由提供设备向运营服务转型,则会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l  三点意义:有利于环保部门监管(对象范围缩小),有利于排污企业治污效率提高(专业人做专业事),有利于环保产业快速发展。
l  四项基本原则:污染者付费(价格怎么定是个问题,跟市政不同)、责任共担(排污企业承担主体责任,环保公司承担合同约定范围的责任,双方共担,实际操作中工艺等经常发生变化,因此边界责任界定很重要)、集中治理(集中到园区)、全过程监控(在末端治理基础上往前端延伸,提供服务)。
l  两类模式:(1)对存量:老设施的托管运营服务型;(2)对新增量:新建、改扩建的委托治理服务型。
l  案例:2006年燕山石化和威立雅合作(从供水、污水到再生水回用做锅炉补给水,吨水直接费用比用新鲜水低2元/吨,每年节约成本600多万元);2001年上海化工园区与中法水务合作;巴斯夫走到哪里,苏伊士就跟到哪里,提供配套环保服务;神华宁煤集团污水处理委托了万邦达;对大的企业、园区比较适合推行,而小的企业风险可能比较大。
l  五类障碍:(1)责任转移:能否将排污企业治污法律责任转移到环境服务公司,“谁产生、谁负责”改为“谁排放、谁负责”,需要在法律层面加以解决;(2)税收障碍:以前作为成本,不用交税,如果治污项目委托给第三方后,治污补贴涉及到双重征税问题,例如脱硫电价,以后如果改为由脱硫公司和电网直接结算可以避免此类问题;(3)融资障碍:环保企业缺少抵押品,收费权质押不明确;(4)经济风险:工业企业经济风险较大,不像政府合同有保障;(5)技术障碍:环保企业工业治污技术上仍有加强提高,研发投入也较为有限,GE每年环保研发投入占收入比例为6%~7%,重庆长寿工业园区原来是国内一家企业中标的,后来觉得化工废水难处理而退出,最后苏伊士接手。
l  路径:环境诊断->治理方案设计->谈判与签署->项目投资或运营,后续可能还存在->纠纷仲裁->合同变更与终止。
l  政策建议:设立国家环保基金,建议500亿元,3年时间用于第三方治理投入,贷款形式,利率比市场低一半、期限长一倍,如果直接投给地方,可能环保公司拿不到,这种形式不是太好;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增值税即征即退,第三方治理企业所得税15%,免征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应收账款、收费权质押等);拓展融资渠道;完善治污费用支付方式(第三方支付,排污企业可以把钱存入指定账户,如果达标排放就支付过去);实施环境保险制度(在发生环境突发事件时,由保险机构负责对污染损失提供经济补偿);建立诚信档案制度(黑名单);强化政府责任、严格执法;加快相关立法(明确监管部门、排污企业和环境服务公司三者的责任和义务,明确排污企业和环境服务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
l  环保企业:国内环保公司此前可能更多事做规模,还没做内涵式提升,以后可能更多是拼技术(以前可能关系更重要),并购是一个重要途径,好的技术直接买过来。
l  激励措施:正向激励方面,是把成本打入价格,例如电价、水价等;反向激励主要是指市场化的领域,提高排污费、环境税,目前还是低于治理成本。
水污染治理技术创新与产业化方向 王家廉(产业协会)
l  行业结构:截至2011年底,规模以上水处理企业6,153家,其中服务业4,992家企业,产品制造业2,336企业,环境保护应该是隶属于服务业的,或制造性服务业;2011年行业收入1,932亿元,利润207亿元,2013年例行统计收入为2,300亿元;2011年水污染治理上市公司为79家,占行业总企业数据1.29%。
l  相关投入:“十一五”水相关投入规划为7,400亿元,全部投资需求1.7万亿元,规划总的兑现率最后达到7成可能也就不错了。
l  研发经费:2011年水污染研发投入经费42亿元,企业自有资金83%,政府资金11%,金融机构融资贷款5%,其他占1%;大多数环保公司是比较小的,研发投入也不会太大;水务企业一般没有自己的特有技术,更多是资本运作,而中小企业如果不搞研发就没有立足之地,因此要有前瞻性。
l  “水十条”:计划投入2万亿,预计实现2.6~3.0万亿的环保产业销售收入;核心是关注饮用水安全和水源地保护,治理工业废水、污泥、农村污染等,一手抓水体水质保护,一手抓污染减排治理;水污染比大气污染严重得多,大江大河一半处于IV类、劣V类水体,地下水80%被污染,河湖水库富营养化,由有机污染向长效化学品、重金属毒物、激素等类型污染演化,工业园区问题也比较大,企业纳污场所,畜禽养殖行业污染也不容忽视;“水十条”已经报到国务院,10月可能不行,预计11月出台。
l  资金筹集:重点项目以地方政府投入为主,中央政府予以适当支持,落实企业整理污染责任;多元化资金投入,鼓励金融机构增加信贷等。
l  发展方向:可能会普遍实行一级A,集中式污水厂追求高品质出水(例如IV类、V类),提高废水回用率,工业废水在政策高压下向“零排放”靠拢,治理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是从末端治理走向清洁生产及过程控制,开发经济实用的“整体解决方案”。
l  工业治污:(1)造纸行业会提新的国标,要求达到80mg/L,现在也就200~300mg/L,目前企业的利润空间可能支撑不了,因此需要从生产工艺上革命,工业企业必须转变思路,如果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作革命性变化,过往的发展是以环境为代价换来的;(2)电路板行业清洁生产核心技术包括蚀刻液在线循环技术、铜银凝胶贯孔技术等,集成性实用技术包括微蚀刻液处理技术、漂洗水回用技术、氨气净化回收技术、电路板下脚料回收利用技术等,可以实现污染物“零排放”,减少95%以上的原物料消耗,降低45%以上的生产成本;(3)过滤、分离、提纯是现代工艺的短板,如果不升级换代、光靠末端治理是不行的,降解氧化不如分离利用,形成清洁生产技术。
危险废物及其处理处置技术  王琪(环科院固废所)
l  定义: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大部分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以及环保治理中产生的飞灰、污泥等。
l  特性:传染性(感染性),腐蚀性,反应性,易燃性,毒性(包括急性毒性,三致毒性,浸出毒性,生态毒性,占比80%~90%),当然很多都是复合性的,例如蚀刻废液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
l  特点:工业危险废弃物为主,形态复杂(一半是液态),种类繁多,产生广泛;危害严重。
l  全国年产量:口径一:2012年全国危废产生3,465万吨(2011年为1,000多万吨,统计口径变化);口径二:2007年全国污染物普查为4,573万吨,其中医疗废物为45万吨;口径三:危废约占工业固体废物3%~5%,按3%比例和2012年32.9亿吨工业固废废物估计,危废约1亿吨。
l  市场情况:我国的危废市场也是近几年才形成的,始于2002年的非典,之前的规划投资也还没有完全落地,各地起步阶段,技术基础比较薄弱,管理也不成熟,因此数据大多不太可靠,但行业发展趋势已经出来了。
l  处置去向:2007年污染物普查统计口径,综合利用35.96%,贮存17.76%,处置47.94%,倾倒丢弃0.08%;2012年环境统计口径,综合利用57.85%,储存24.44%,处置20.15%,倾倒丢弃0.0005%;50%~60%的综合利用比例还是可以参考的。
l  处理能力:2011年统计,644个危废处置厂,设计处理能力为10,576万吨/年,处置负荷在不断提高。
l  行业分布:2010年普查数据更可靠,化学原料和制品(25%),有色金属冶炼和加工(11%),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11.1%),有色金属采矿(10%),造纸和纸制品(8%),黑色金属冶炼和加工(7%),通信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6%),非金属采矿业(6%),化学纤维制造业(3%),金属制品业(2%),医药制造业(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1%),电力和热力生产(1%),仪器仪表(1%),其他(3%)。
l  区域特点:山东、新疆、青海和湖南等矿产地区,广东、江苏和浙江等工业发达地区产生危废较多。
l  危废类型:废碱(21.7%),石棉废物(20.5%),废酸(11.3%),有色金属冶炼废物(8.0%),无机氰化物(3.2%),废矿物油(3.0%),其他危险废物(32.4%)。
l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规定危废品种占实际废物10%不到,还有很多需要完善。
l  污染方式:偷排、倾倒等不恰当的处置方式;收集、运输、处理处置过程产生二次污染。
l  污染形式:视觉污染、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
l  处理方式:分类、再利用和资源化、物理化学处理、焚烧、填埋;其中,焚烧主要是有机物氧化分解、无机物熔融固化,热能利用很少;炉型多为10~30吨/日小炉子,超过100吨/日的很少,烟气中酸性气体含量高,容易产生二噁英,烟气成分复杂,燃料工况控制和污染控制较难;总体来看,危废技术看似简单,但真正运用好很复杂。
l  焚烧炉类型:旋转窑焚烧炉,流化床焚烧炉,炉排炉焚烧炉,热解气化焚烧炉,危险废物水泥窑协同处理(优点是废物能量可以充分利用,废物可以替代部分水泥原料,缺点是不能处置重金属、氯和硫含量高的废物)。
l  填埋处理:一是贮留功能,二是隔断功能;分为柔性构造和刚性构造;主要处理无机废物,难以焚烧处理有机物和固态废物,长期来看可能是受限的一个技术。
l  美国危险行业情况:2011年统计,产生量3,433万吨,处置量3,903万吨,处置设施1,389多个;德克萨斯州、路易斯安那州危废产生量最多;全美最大的50家企业处置的危险废物占总量的85%,第三方商业化处置比例只占15.8%,第三方处置中最大的50家专业化企业接收处置的危险废物占总量的72%。
l  美国危废行业变化:1984年颁布土地处置限制计划;1999年相比1984年,危废生产企业从5万家减少到2万家,危险废物经营企业由3万余家减少至2,000余家,危险废物填埋量减少94%;地下灌注是最常用的方式,但国内不现实。
l  日本危废情况:2011年,危废产生量为306万吨,第三方委托处置量占64%;危废处置机构共22,868家,其中收集运输数量占96.2%,单独中间处置占3.4%,单独最终处置占0.23%,中间处置+最终处置占0.12%;焚烧处理能力持平,填埋容量逐年减少,1997年至今没有建设新的危险废物填埋场(1997年45座,2010年32座)。
东江环保(002672.SZ
l  江西布局:江西康泰运营现有处置中心,核准处理规模29,600吨/年,其中焚烧处理废物4,400吨/年,固化填埋15,000吨/年,物化处理废物10,000吨/年,含汞废物收集、贮存200吨/年,拥有600家客户,收购它是为了提前介入江西市场,利用其用户及网络基础为新项目做准备,也会进行改扩建;江西丰城项目是危废无害化处理,投资3.5亿元,总处理能力8.1万吨/年,焚烧1万吨/年,物化处理3.3万吨/年。
l  江西泰康亏损原因:规模只有2.9万吨/年,运行效率不高,从去年开始才慢慢开始运转起来,属于私人经营,在运营管理技术投入上欠缺;引入东江先进管理模式和技术整改,能够承接高级需求,收费标准会高于广东地区,产能目前达到满负荷运营,预计明年能够盈利。
l  江西后续安排:与政府积极沟通,争取扩建、适当提高江西泰康处理能力,未来有可能资源化处理能力扩充到20万吨/年,以应对江西省较大的危废处置需求;新的处置中心建成后,两边将进行整合;后续将形成江西南北的布局,对江西省市场形成较大控制力。
l  环境工程服务:上半年加大投入与力度,取得了比较多的合同量,主要是工业废水为主,订单量1亿元,收入5,500万元,占比6%左右;后续也将走出原有的广东区域,比如浙江、江苏;行业层面从传统电子拓展至印染、纺织等;水领域也会考虑向市政领域拓展,公司引入的匈牙利生物技术效果很不错,近期中标河源两个BT市政项目,加上之前城南项目,上半年有7,000万左右收入。
l  近期行业变化:政府更加认识到废物性质及危害程度,管理思路有所改变,对于后续达标更加强化,原来低成本运行生存的企业难以生存,市场竞争趋于良性;资源化采购价格逐月往下走,江苏地区含铜、含镍废液采购折扣回落到六折,已经跟广东差不多了。
l  危废资质:国内企业废物规模达到一定规模,可以自行建立处理设施,在石化行业比较常见(例如克拉玛依有一家很小,但运行欠佳);很多危废企业无法自己上规模处理,都会交给第三方处理;公司也在考虑在一些大型客户厂区,建设并委托运营危废处理设施,进行危废在线回收,多限于资源化业务。
l  下一步工作:福建省处于起步阶段,设施严重不足,获得批准产能只有10万吨,规划依托厦门绿洲项目,辐射全省;新疆以克拉玛依为基础,适当去争取扩展到两到三个危废点;广东省无害化设施严重不足,各地在规划设施;业务拓展是并购为主,但需要整改和整合时间,自建会相对更慢一些,但起点基础和设施会好很多,两者会互相结合;人才内部培养和晋升机制很灵活,但不能满足人才需求,会从并购对象,输出管理模式,发现和改造优秀团队。
l  小贷公司:目前已有1万家客户,短期融资需求较为强烈,3亿元资本金明年会放贷60%~70%。
首创股份(600008.SH
l  公司战略:2000年上市,定位环境产业并拿到了北京和深圳代表性的供水项目,但公司2006年进入房地产领域,错过了2007~2010年水务行业大发展机会,2011年公司反思之前战略并重新聚焦环保产业;2009年进入固废领域,收购了香港新环保能源,更名首创环境,今年开始盈利。
l  经营业绩:2014年水务领域营收20多亿,利润总额5~6亿元,归母净利润3亿;固废主要填埋为主,一年利润2,000万;京通路每年3.3亿收入,还剩14年经营期,新大都饭店账面值2个亿,每年还亏损1,000万,道路+酒店合计1个亿利润;每年还有2个亿补贴,还剩4年;同时逐步清退土地开发业务,合计每年净利润6个亿。
l  转让京城水务:水价十几年没有调整、收益较低、7.21事件导致的政治层面等诸多因素,转让京城水务为无奈之举,获得了20多亿资金;后续有很多资金需求和投资,水务资产投入今年计划200万吨,明年300万吨;低效资产换成高效资产,后面一些规模不大的整体资产也会进行整合。
l  苏州嘉靖:收购苏州嘉靖后,签署了有10个亿元合同(含嘉靖5亿合同),江苏地区大的合同10亿元,小的也有5个亿;嘉靖最大的优势实际上是在0.5吨到2,000吨的设备,它有两套系列,大概八个产品,现在正在突破2,000~5,000吨污水处理设备,5,000吨以上会建议做构筑物;嘉靖是日本生物净化槽技术,日本已经用了四十多年了。
l  污水&供水机会:一是大中城市的提标改造,一级B到一级A提标改造成本600~700元/吨,公司通过引入欧洲生物处理技术,希望能控制在500元/吨以内;二是村镇污水处理项目,浙江、山东、北京、上海这些地方的建制镇大部分都在全面推进,今年浙江就要做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全覆盖污水控制。
l  小城镇项目:独立财政在县层面,基本思路是以县城为单位,整体打包,县政府担保,提供财政支持;建制镇规模在3,000~4,000吨/日;公司采用DBTO(设计,建设,移交,运营)模式运营小城镇项目、远程监控、无人值守,一个县最少8个人(巡检+维修),不超过12个人,每2个月做一次污泥处理;未来重点在华东、珠三角、京津冀推动,云南3年也要搞500个建制镇,今年希望签10亿元,明年希望50亿元,一般签下来3~5年能完成。
l  农村项目:农村市场还在探索之中,设计不赚钱,大设计院不愿意做,真正赚钱还是在建设环节;签订委托运营8年,8年总水量和报价后面不再变化;8年以后过程可能会有再一次改造建设,如果不做特许经营,利润还体现在建设。
l  困难:工程管理(太分散、土建等需要本地合作商)、模式还在探索、收付费等。
l  固废领域:污泥、固废都会放入首创环境;收购新西兰废物年内不会有任何考虑,未来看运营收益和技术,目前看条件不错;董村项目已经复工,电子拆解项目也还可以;污泥业务放在哪里做,目前还不明确。
津膜科技(300334.SZ
l  基本情况:公司是从天津工业大学的膜分离研究所产生的,本身是走技术路线今年6~8月份是最艰难的3个月,并购一个设计院失败,资本市场有预期落差,但大家还是表现对公司的认可,未来业绩增速会逐季好转。
l  行业布局:煤化工主要担忧支付能力,石化稍微好些,其次在印染;未来希望进入医院、除废水处理以外的工业膜应用等领域(例如气体、透析等);目前类似房地产前几年的黄金时间,要加快周转,迎来好的资本运作机会;“水十条”中提标、节水/再生水都是重点,微观感觉地方有规模的水务公司提标改造需求会集中释放,用膜概率较大,公司也会考虑与其合作,投资建设2年后卖还给水务公司;东营项目工程利润不会少于5,000万元,运营期回报也会不错。
l  并购方向:公司是技术出身,并购标的选择更加重视特色技术,不追求体量,纯工程的不在收购范围,带有资质的设计院可以考虑;负债率只有20%多,融资能力是较强的。
l  膜产品:生产了国内第一支中空纤维膜,公司技术仍然是最好的,膜组件分为外销和内销,公司外销量也很大,去年7,000多万元,预计今年还会有30%~40%增长;超滤微滤领域,国内目前和国外在通量、断丝率上差异不大;会加大新产品研发,例如NF、RO等;与东丽就平板膜MBR等领域也会合作推广。
l  人事变化:人事新增3个高管,徐总原来是海德能总代理,目前负责销售;吴总有17年污水行业从业经验,负责工程;郝总原来是做房地产行业,目前担任董秘和副总经理;销售、运营的架构上这半年已然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对销售人员更换,同时重新制定了激励制度,今年开始慢慢的会体现出来它的作用。
l  浙江津膜科技子公司:江浙地区印染行业非常好,未来几年会处于集中释放期,之前有合作方,对方管理出现诚信问题,但强力调整后基本解决,今年中报有了600万收入确认。
l  印染行业需求:浙江印染未来每年需求不少于30家企业(不含工业园&印染园),需求非常明确;从工程反馈来看, BOO的商业模式较为理想,后面会对资本由一定需求;若印染集中释放的话,上市公司具有现金优势。
l  印染行业格局:印染类企业单子700~800万是常态,1,500~2,000万算大的了;当地竞争对手主要是是天创、开创,从当地项目反馈来看公司工程质量好于对手;印染企业是3个月建设期就能完工,后续运营管理赚钱,占据先发优势做“批发商”就能够未来赢得三年的江浙市场。
万邦达(300055.SZ
l  公司优势:水处理系统全方位供应方案上比较优秀,拥有清晰成熟的商业模式,全部针对高难度污水,技术要求高,处理难度大;关注技术革新和未来市场变化,与国际巨头都有良好的应用合作,侧重煤化工、石油化工和工业水等比较大的领域。
l  核心技术:SH-A节能型强化生物脱氮工艺,CBR-R工艺,污水零排放技术,高浊污水多层碟盘震动式成套化过滤器的研发,高毒性煤化工废水的处理,同时硝化厌氧氨氮化工艺的无纺布生物转盘反应器,好氧硝化颗粒污泥的制备与修复方法,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等,公司独家从美国引进了震动膜,这些技术研发项目是为零排放等工程服务的。
l  膜技术(MBR: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把膜技术应用到水处理,膜技术的劣势是成本高(一次性投资成本高、运营成本高)、使用寿命低、易堵塞,而优势在于对水质标准有保证,COD可达60~80mg/L,与东丽公司在MBR方面展开合作,提高水质稳定标准。
l  零排放技术:零排放的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由发达国家提出的,因为火电厂耗水量大,因此率先在火力发电厂的开展零排放,我国的标准解释是企业或主体单元的生产用水系统达到无工业废水外排;零排放技术其中比较关键的一步是浓盐水再浓缩工艺,实现零排放;其中DTRO、DM技术,广泛应用于浓盐水处理;公司在浓盐水浓缩方面目前用的是DM膜技术,技术和产品全部进口,与国外的公司进行合作,未来使用的膜技术可能有所改进。
l  煤化工零排放:公司非常重视煤化工领域,认为市场规模会继续扩大,在“十二五”期间新建了十五个煤化工示范项目,总用水量非常巨大,年产的20万吨的甲醇装置每小时排的废水就上百吨,神化宁东煤化工基地循环水装置的最大处理量就超过北京城区的1.6倍,公司与中煤集团有很多业务往来和联系;中国煤化工主要集中在在西北地区,缺水导致技术创新、技术引进和做实验都很困难;零排放技术即使对于大公司也有难度,要求技术高,对公司实力要求高,中国到目前为止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零排放,因此这一市场是有很大潜力的。
博天环境(预披露)
l  公司业务:一是工业污水处理,主要是在煤化工和石化做的比较多,之前覆盖过屠宰废水、食品饮料,医药和造纸废水等其他行业,目前也在寻找工业新区,生活水和工业水混用项目;二是装备制造,目前也在生产中空纤维膜;三是环境修复,2011年成立博大科技,和美国的美化集团战略合作,做土壤修复和环境修复,今年已有新疆重金属污染异位修复项目在执行,规模在几千万。
l  公司战略:全国建立了21个分公司,按区域整合为五大事业部,总经理都是在公司工作7、8年时间,充分授权;集团只做财务和法务垂直管理,制定激励制度,希望每个事业部都能独立发展成为小博天;其中只有一个事业部主要做煤化工,其他都在针对各自区域内废水,医药废水,高端纸业,普通化工和市政污水等拓展;公司会判断未来几年国家政策,来提前做好规划,未来几年会朝水资源综合利用发力;并购会选择特色装备公司。
l  煤化工观点:从2013年开始,设计院订单开始下降,对大型煤化工批复下降,今年煤制气项目停批了,批准的项目有的是遗留的,有的是给了路条但未核准的;煤制甲醇,煤制烯烃已经从鼓励名单中取消,陕煤化,中煤,神华上的煤制烯烃上台后MTP和MTO行业会基本饱和;主要问题是煤化工对水消耗太严重,节水是未来煤化工的核心指标之一,未来西部会鼓励精细化工、重化工等;能源局今年开始到目前,开了很多次会议,总体观点是煤化工行业要规范有序发展,不能停止发展,不宜过热发展,不能无序没有规律发展,要达到一定规模(煤制油100万吨/年、煤制气20亿立方米/年)。
l  市场情况:提标改造是趋势,包括工业、市政等;城市污水厂的污泥、除臭问题需要解决,市政污水循环利用供给工业,城市水资源整体规划等;工业方面,医药废水提标改造、造纸废水、石化等。
l  订单情况:去年新签订单18亿,今年目标是20~30亿,1~9月完成60%~70%,还是按计划推进;大型煤化工项目延后,但还是会开标的;模式上在拓展EPC+EC,通过持续设计服务获取运营服务,去年已经拿到7、8,000万元合同。
l  员工人数:2013底900人,现在为1,300人;其中设计院团队300人,因为一个单子上亿或者几个亿的话,施工图设计就要几十号人。
l  应收账款较少:选的对,选好客户,目标行业前十优质客户;管的严,内部审计管理的严格;做的好,工程质量过关,总体解决方案最优。
中信观点
l  总体感受1)市场需求启动确定性高:与城市和农村相比,工业是造成我国污染现状的重要根源(此前的达标率数据实际参考意义不大),因此蕴含着广阔市场空间,并有望在严格执法、标准提高、反向激励(排污费/环境税)等因素驱动下逐步释放,而大气治污领域的《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刚刚公布,对于东部、中部地区新建及存量燃煤机组实现超低排放的要求便将助推进一步提标改造需求兴起;2)第三方治理趋势明确:目前发改委在主导推动,预计相关政策有望后续落地(或包括差别化税收/财政扶持措施),推动“污染者治理”向“污染者付费、专业化治理”转化,国家还有望成立环保基金以低息、长期贷款形式支持第三方治理推广,当然,排污企业和环保公司责任如何界定、税收存在障碍等因素有待进一步厘清;3)环保公司微观感受较为明显:以浙江为例,部分环保公司认为其印染纺织等行业治污需求非常明确,很可能出现4~5年的集中释放期,提标改造等订单(EPC/BOO/BOT等)有望持续落地。
l  综合来看,我们维持工业治污有望成为后续环保板块行情演绎重要主线之一的判断,后续政策催化剂将来自第三方治理、水污染计划、环境税等,而微观层面企业订单及并购亦有望持续活跃,具体投资主线包括:
——废水:重点推荐万邦达、津膜科技、碧水源,建议关注中工国际、东江环保、维尔利、中电环保、中滔环保等
——危废:重点推荐东江环保,建议关注桑德环境、维尔利、万邦达、格林美等
——废气:重点推荐龙净环保、菲达环保,建议关注中电远达、国电清新、龙源技术、京运通等
——监测:建议关注聚光科技、先河环保、雪迪龙等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