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0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 (第十一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环保行业的“威立雅”模式可行吗 我国环保行业10万亿投入九成来自民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1-02  浏览次数:111
核心提示:环保行业的“威立雅”模式可行吗 我国环保行业10万亿投入九成来自民资
中国给水排水 云直播

2020年中国无废城市建设及固废资源化利用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大会
 

环保行业的“威立雅”模式可行吗

威立雅在技术上的种种创新恰好 说明了在环 保这样看似“公益”的领域引入商业因素的可持续性。资本的“逐利性”,恰恰逼迫了企业在服务质量和技术创新上的步伐。


然而,仔细考察环境问题的原因,似乎主体责任者又并不在社会大众,而在于企业。显然,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企业排污是污染排放的主要来源。据环保部公布的数据,2014年,全国工业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1974.4万吨;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2078.0万吨。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25620万吨,工业污水排放超过220亿吨……虽然排放总量与过去相比略有降低,但面对这些依旧庞大的污染来源,清理的工作绝非依靠公众零散的力量所能完成。
2015年年初,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就像穿过北京雾霾的一颗子弹,击中了公众的心灵。人们猛然从经济高速增长的陶醉中醒来,反思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柴静在片子里鼓励民众参与,每个人例行节约,过一种低碳环保的生活。这似乎成为了公众心目中改善环境的一条捷径。就像口号里喊的:“爱护我们的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我曾把柴静的片子拿给欧美的记者观赏,很有意思的,对方却并未对环保过程中“发动群众”的策略表示赞许。这很正常,在欧美国家,环境保护的最大推进动力不是民众参与,而是环保企业的发展,一些具有行业积淀的环保企业用先进的治污技术和管理方模式支持各国的环保事业。在这些环保行业的跨国企业中,国人较为熟知的是法国的威立雅(Veolia)。其在中国长期的深耕经营,值得我们探讨这种商业模式的普适性。

1853年,威立雅成立于法国,其最初的业务主要是为农田灌溉和法国城镇供水。目前,威立雅在全世界五大洲多个国家都有环保服务业务,员工近20万,涵盖了水务,废弃物和能源管理三大环保业务。在上世纪90年代,威立雅成为进入中国市场的“鲶鱼”,为中国水务市场的原有格局带来不小的冲击。有业内人士表示,其先进的水务处理技术,让当时中国的供水系统只有仰望学习的份。

当年,在中国水务行业内部,供水和污水处理是两个截然相反的行业,污水处理是环保部门的责任,供水属于自来水公司的天下,而“水务”,则涉及所有与水的开发利用处理相关领域。威立雅水务在中国是最早尝试全面市政水务服务的商业运营商。2002年签订的浦东项目则标志着威立雅水务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参与包括制水、配送和客户服务在内的全面水务服务。水务一词也开始逐渐被社会和企业接受。

对于威立雅来说,把环境治理作为一项“服务”来经营,早已是商业上的一种本分、一种本职工作。然而,对于商业大环境截然不同的中国来说,我们却长期轻视环保业的“服务”精神,一度避免将环境事务纳入到“资本”的范畴。认为这只是政府某个部门来“治理”的事情。但很显然,如果在治污和环保领域不引入资本的杠杆作用,我们已经看到,治理方自身根本不可能具有多么高的动力和创新热情。

国外环保企业之所以能发展壮大,便是基于这样一种由资本所激发的、保持创新的热情,或者说,这就是经济学大师约瑟夫·熊彼特所说的“商业创新精神”。资本的逐利性使得企业力求将生产服务由单纯的增量变为质的变量,在环保行业的体现便是服务和技术的创新。

说回到威立雅,在研发废弃物创新管理方案之上,威立雅注重将废弃物品循环再利用,使其多次利用达到废弃物的可持续。商业的本质,是把产业链条做长,把盈利链条做短,这在环保企业也能得到体现。比如为某个城市提供废弃物管理,国内的普遍思维是垃圾末端的处置,比如把城市垃圾直接填埋或者焚烧了事,不会设法把产业链做长,而威立雅却从开始就把整个城市从源头到末端都考虑进去,延展了整个废弃物管理的产业链。在英国伦敦的萨瑟克区,威立雅为其量身订制了一个综合的垃圾管理方案,从源头的减量分类,到垃圾分选再到综合处置,把整个城市的垃圾进行了有机的科学的管理。污染和废弃物,在环保产业的语境中不是无用的东西,而是一种获利的基础资源,就像是经济学中的基本生产函数。

在丹麦,威立雅即将建造的比隆生物精炼污水处理厂,把废水污泥和有机废物转化成当地消费的生物气体、农用邮寄土壤改良剂和生物塑料。在新能源方面,威立雅通过和其他行业跨界合作,研发新型能源提供设施以及新型能源的开发;在水务服务上,该企业也是如此,通过不断研发创新的污水处理方式,威立雅目前也为世界各地区提供高质量的饮水和供水服务。

种种技术上的创新恰好说明了在环保这样看似“公益”的领域引入商业因素的可持续性。资本的“逐利性”,恰恰逼迫了企业在服务质量和技术创新上的步伐。因为只要你稍一落后,马上就会有竞争力更强的治污新企业取而代之。

但是,相比国际环保行业的发展水平而言,我国的环境保护行业还有很大落差,虽然发展历史已有二十多年,但整个行业体系还显得稚嫩,也没有形成几家类似威立雅的行业先导企业。最重要的,还是缺乏一种踏实做好服务的精神。回头看看国内最近二十年的各种环境问题,远在《穹顶之下》播出以前,清洁的空气、干净的生活用水供应早已成一种奢侈,这不由得让人怀疑、反思我们过去做环保的既定思路。

作为最近两年颇受关注的新型企业运营模式“PPP模式”(公私合伙模式),威立雅早年间在中国市场的成功运作,也成功为我们自己的企业试水“PPP”树立了典范,证明了该模式操作上的可行性。为社会公共服务寻找一个好的服务供应商,不仅是企业责任,更是社会责任。我们不能因为雾霾而遮蔽双眼,无视以下的事实:最近几年,国内的环境问题逐渐得到改善,这和引入资本的要素是离不开关系的,以威立雅为代表的跨国环保企业在这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把环境问题由一个有关部门纯粹的行政问题转变为高品质的商业服务,这正是资本告诉我们的故事。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未来五年,我国环保行业10万亿投入九成来自民资。这当中,像威立雅这样的代表性外企,无疑起到了带头的作用。在对威立雅模式的效仿下,中国的环保企业也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集群。近年来,国内的环保行业“迎来春天”已是一个普遍共识。国内的环保企业发展很快,势头强劲,得益于外部条件,比如政策法规和大环境的支持,之后更多需要做的是加强内功。

在未来,环境问题依然会随着人口攀升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加快受到影响,因此,具有资源整合优势的企业将充分享受行业红利。只有当企业、公众和监管者三方根据自身的特性,分别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时,“威立雅模式”才具有真正的现实意义。我始终相信,被规则和法律驯化的资本并不是邪恶的,相反,它能为我们所用。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