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 (第五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十三五”规划》 全文 发布实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5-27  浏览次数:151
核心提示:《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十三五”规划》 全文 发布实施
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中国排水管网大会(水环境综合治理)邀请函(污水千人大会同期会议)

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
 

《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十三五”规划》发布实施

2017-05-26 同济规划TJUPDI

经国务院同意,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的《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日前正式发布实施。这是首次编制国家级、综合性的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规划》围绕基本民生需求充分保障、城市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市安全水平显著提升、绿色智慧引领转型发展、城市承载能力全面增强等,提出了24项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发展指标。明确了“十三五”时期12项任务,根据规划任务,提出了相应的12项重点工程,明确了各项重点工程的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


 

《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十三五“规划》发布实施

 来源: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经国务院同意,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的《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日前正式发布实施。

《规划》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编制工作,城镇水务与工程研究分院牵头,城市交通研究分院、风景园林和景观研究分院、西部分院等部门联合组成《规划》编制组。在一年半的时间里,编制组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按照“理念要新、定位要准、站位要高、研究要深、内容要精、措施要实”的编制要求,出色的完成了《规划》编制任务。

 

5月25日下午,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举行《规划》新闻发布会


本次《规划》编制,按照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关于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树立城市系统思维的要求,改变了以往按各个专业分别编制规划的做法,对市政基础设施各专业进行系统集成,是首次编制国家级、综合性的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涵盖市政基础设施的各个专业。

《规划》针对我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存在的总量不足、标准不高、发展不均衡、管理粗放等问题,统筹城市交通系统、地下管线系统、水系统、能源系统、环卫系统、绿地系统、智慧城市等7个方面,提出了“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规划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是指导“十三五”时期我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依据。

《规划》提出,市政基础设施是新型城镇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改善、公共服务提升和城市安全运转的基本保障。“十三五”时期,要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作为支撑“十三五”时期城镇化健康发展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树立城市系统思维,着眼长远、统筹规划,加快补齐短板,优化空间布局,提高运行效率,促进市政基础设施的增量、提质、增效,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基础。

《规划》提出,到2020年,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备、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城市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并围绕基本民生需求充分保障、城市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市安全水平显著提升、绿色智慧引领转型发展、城市承载能力全面增强等方面,提出了24项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发展指标。

《规划》提出了“十三五”时期12项规划任务,分别为:加强道路交通系统建设,提高交通综合承载能力;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促进居民出行高效便捷;有序开展综合管廊建设,解决“马路拉链”问题;构建供水安全多级屏障,全流程保障饮用水安全;全面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强化水污染全过程控制;建立排水防涝工程体系,破解“城市看海”难题;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现城市建设模式转型;优化供气供热系统建设,提高设施安全保障水平;完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提升垃圾资源利用水平;促进园林绿地增量提质,营造城乡绿色宜居空间;全面实施城市生态修复,重塑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推进市政设施智慧建设,提高安全运行管理水平。根据规划任务,提出了相应的12项重点工程,明确了各项重点工程的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

《规划》指出,城市人民政府作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履行职责,编制或完善本地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做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各项具体工作。并从明确责任主体、科学实施规划、保障资金投入、加强科技支撑、强化监督管理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规划》编制过程中,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城建司司长张小宏、城建司副司长章林伟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领导长杨保军、党委书记兼副院长邵益生等领导多次听取《规划》编制组的汇报并做重要指示,保障了《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下一步,中院将配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继续做好《规划》实施的相关工作。


昨日,住建部和发改委联合发布《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国务院同意,现将《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一起来了解下详细内容。

  住建部和发改委联合发布《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

  【市政建设十三五规划发布,综合管廊成重点】由住建部、发改委组织编制的《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十三五“规划》正式发布实施。根据规划,我国将实施城市路网加密、轨道交通、综合管廊、黑臭水体治理、排水防涝设施、海绵城市建设等12项市政基础设施重点工程。规划提出,在城市新区、各类园区和成品开发区域,新建道路必须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老城区也要因地制宜推动综合管廊建设,同时,规划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区域,所有管线必须入廊。市政建设十三五印发市政建设十三五印发机构指出,管线直埋、高空架设为城市带来了“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和管线事故等问题,城市综合管廊凭借其优越性可以解决以上问题。结合各省份建设规划,预计我国五年内将完成约1.2万公里长度的综合管廊,城市综合管廊市场容量为万亿级别。券商研报认为,主营防水材料的东方雨虹(002271)、主营塑料管道的伟星新材(002372)有望受益综合管廊建设;宏润建设(002062)等施工企业有望通过综合管廊建设,积极拥抱PPP模式进行扩张。

  【医疗健康确认为雄安重点发展产业相关公司受关注】日前,河北雄安新区筹委会临时党委副书记党晓龙出席座谈会时表示,生物健康是雄安新区规划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将鼓励发展生物医药研发、中医药、现代医疗等医疗健康相关的高端服务业。希望国药集团抓住新区建设这一历史机遇,结合新区发展规划,充分利用新区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发挥自身产业优势,共同发展雄安新区医药大健康产业。业内表示,雄安新区的定位是创新驱动引领区,通过集聚科研院所和发展高端高新产业,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创业载体,吸引高新技术企业集聚,打造京津冀体制机制高地和协同创新重要平台。生物健康被明确为雄安新区重点发展产业,为相关公司加快布局提供了明确指向。多家医疗公司在互动平台表示参与雄安新区建设的意向。千山药机(300216)表示已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就雄安新区的相关政策进行研讨,就进驻雄安新区开展业务进行可行性论证。不排除在当地设立子公司。福瑞股份(300049)25日表示公司与阿里健康共同和保定卫计委签下的合作协议正在按步骤的进行,公司保定网络医院覆盖保定下属区域。公司将积极探索雄安新区的商业机会。

   【我国打造京津冀等三大世界级机场群雄安将成有力支撑点】据媒体报道,中国民航局局长冯正霖25日在北京召开的“2017中国民航发展论坛”上表示,中国民航力争打造世界级机场群,为服务中国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做好服务。目前中国城市群总面积约占全国的25%,集中了全国62%的人口,吸引了70%的固定资产投资、98%的外资,创造了80%的经济总量。与之相对应,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也形成了三大机场群。“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建设为世界级城市群。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而交通一体化将为之插上有力“翅膀”。“十三五”期间,京津冀三地机场将重点打造世界级机场群,河北省将投资400亿元完善省内机场网络,还将建设30个以上通用机场。雄安新区的设立,标志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关键一步。雄安新区建设将成为打造京津冀机场群的一个新的有力支撑点,必将给通用航空产业带来全方位的机遇。威海广泰(002111)已与首都机场集团、河北机场管理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受益通用机场建设。

   【加快打造“云上河北”,雄安新区三县法院率先启用“数字法庭”】据河北法制报报道,河北将“电子送达系统”、“庭审智能语音识别系统”等率先应用于雄安新区三县法院,大幅提升法院保障新区建设能力。雄安新区将利用便携式数字法庭系统,开设水上巡回法庭,实现白洋淀全地域无线数据加密传输。此外,保定还出台了《为雄安新区建设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的实施意见》,制定27项措施,积极主动服务新区建设。

  近日召开的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要求,今年河北省将以“大智移云”为重点,进一步做大信息产业、做强数字经济。加快打造“云上河北”,推动业务应用系统“云”上部署,启动建设全省统一的政务数据开放平台。而雄安新区建设七个方面重点任务中,第一条就是建设绿色智慧新城。上市公司中,华宇软件(300271)数字法院业务应用系统是公司全新一代数字法院综合解决方案的核心,业务覆盖河北各级人民法院。雄安新区三县人民法院司法公开诉讼网均由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公司在全国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党政办公等细分市场具有领先优势,连续多年市场占有率第一。公司表示,将积极参与雄安新区与公司业务相关的建设。久其软件(002279)全资子公司华夏电通拥有数字法庭业务,并积极拓展智慧法院业务,推出了庭审智能巡查和智能语音庭审系统。

  【电力央企支持雄安新区发展,大唐集团有望10底前锁定新能源项目】大唐集团新能源透露,公司已成立“雄安新区新能源”项目开发领导小组,并组织专人赴雄安新区进行分布式能源建设调研。公司表示,雄安新区的设立,为公司拓展区域发展空间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下一阶段公司将继续跟踪了解新区综合规划和能源规划,争取10月底前根据新区规划进展锁定新能源项目。上市公司中,华银电力(600744)控股股东为大唐集团,在全国有多个风能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并且公司已成为碳排放权交易所第二大股东,在开展新能源项目中具有优势地位。东方能源(000958)负责组建和管理国家电投雄安代表处。公司此前收购大股东国家电投旗下两家光伏发电企业,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增加7万千瓦。

   【中国首发城市市政基础设施五年规划,明确城市新区须建地下管廊】住建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召开的发布会透露,《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十三五”规划》正式发布,这是我国首次针对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制定的五年规划。规划提出:城市新区新建道路必须同步建地下综合管廊,特大城市防涝能力达到50年一遇以上。2017年,住房城乡建设部计划将新开工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据住建部测算,使用寿命为50年及100年的地下综合管廊,每公里建设运行成本分别为1.6亿元及2亿元,总投资规模约3000亿元。在政策推动下,预期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将进一步提速。相关概念股包括青龙管业(002619)、龙泉股份(02671)等。 

《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十三五”规划》发布实施
 
 

  

  经国务院同意,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的《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日前正式发布实施。这是首次编制国家级、综合性的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规划》针对我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存在的总量不足、标准不高、发展不均衡、管理粗放等问题,提出了“十三五”时期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发展目标、规划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是指导“十三五”时期我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依据。作为首次编制国家级、综合性的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在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树立城市系统思维的要求的同时,改变了以往按专业分别编制规划的做法,对市政基础设施各专业进行系统集成,既强调各专业系统内的统筹,又考虑各专业系统间的协调,从而整体推动市政基础设施的增量提效,系统解决交通拥堵、马路拉链、城市看海、垃圾围城等各类“城市病”。

  《规划》提出,市政基础设施是新型城镇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改善、公共服务提升和城市安全运转的基本保障。“十三五”时期,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作为支撑“十三五”时期城镇化健康发展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树立城市系统思维,着眼长远、统筹规划,加快补齐短板,优化空间布局,提高运行效率,促进市政基础设施的增量、提质、增效,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基础。

  《规划》要求,到2020年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备、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城市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围绕基本民生需求充分保障、城市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市安全水平显著提升、绿色智慧引领转型发展、城市承载能力全面增强等,提出了24项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发展指标。

  《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时期12项任务,分别为:加强道路交通系统建设,提高交通综合承载能力;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促进居民出行高效便捷;有序开展综合管廊建设,解决“马路拉链”问题;构建供水安全多级屏障,全流程保障饮用水安全;全面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强化水污染全过程控制;建立排水防涝工程体系,破解“城市看海”难题;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现城市建设模式转型;优化供气供热系统建设,提高设施安全保障水平;完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提升垃圾资源利用水平;促进园林绿地增量提质,营造城乡绿色宜居空间;全面实施城市生态修复,重塑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推进市政设施智慧建设,提高安全运行管理水平。根据规划任务,提出了相应的12项重点工程,明确了各项重点工程的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

  《规划》指出,城市人民政府作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履行职责,编制或完善本地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做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各项具体工作,并从明确责任主体、科学实施规划、保障资金投入、加强科技支撑、强化监督管理5个方面提出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17.05.26 吴国文 孙宇枫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