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琪院士团队在污泥减量领域取得创新性成果
发布时间:2013-12-27
哈工大报讯(肖克/文)因系统评价了现有的污泥原位减量技术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原位污泥减量系统具有指导意义,我校任南琪院士团队在污泥原位减量化工艺的综述性论文近日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生物技术进展》(Biotechnology Advances)(5年影响因子为11.850、2012年度影响因子为9.599)上。据悉,该论文是目前我国在污泥减量领域发表的最高影响因子的学术论文。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员、市政学院青年教师郭婉茜。近年来,在团队负责人任南琪的指导下,郭婉茜作为剩余污泥处理及资源化科研项目的技术骨干,面向国家对强化污水污泥同步原位处理的重大需求,致力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强化污水处理与原位污泥减量耦合系统,并深入探索其内在机制,开展剩余污泥减量化、能源化的尝试,取得了创新性成果。
据了解,近年来任南琪院士团队研究开发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强化污水处理及原位污泥减量耦合工艺,该工艺可有效降低减低污泥产量,在保障系统出水水质的同时,有效解决了目前污水处理系统普遍存在的氮磷去除率低的问题。该团队同时开展了剩余污泥能源化的尝试,构建了超声协同臭氧耦合污泥减量化技术,使污泥处理过程以“减量化”为处置重点,以“资源化”作为发展目标,将污水处理中产生的剩余污泥通过不同的污泥处理处置途径达到“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统一。污泥减量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为未来我国污水厂新建和改造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