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 (第五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两难与双赢 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非常有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0-09  浏览次数:93
核心提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两难与双赢 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非常有限
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中国排水管网大会(水环境综合治理)邀请函(污水千人大会同期会议)

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两难与双赢

2014-10-08 天人环境
 

中国经济30多年来持续高速增长,助推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与此同时,当前中国也是全世界城市人口最多的国家、能源消费最高的国家。直到2012年,工业在中国的产业结构中一直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中国目前仍处在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阶段。第二产业大量消耗资源、能源,中国的环境和资源压力将继续而且长期存在。

经济高速增长、能源资源大量消费产生了大量污染物。在资源耗竭、生态退化、环境污染的背景下,经济成就不再那么令人欣喜。两者相比,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能力远远低于我们发展经济的能力。这种高度的不对称性为今后发展的可持续性提出了严重警告。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是区域发展不平衡,表现为中部和西部的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相伴而生的是环境、资源、能源区位的不平衡。西部经济落后,但是中国资源、能源最重要的蕴藏地,今天西部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已经达到全国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一,其污染物排放强度已经远远超过东部。同时,西部的环境污染会随着大气、水流影响到中部、东部乃至全国。

由此可见,中国的节能减排不仅仅是环境保护,更是一个保障中国经济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财政收入的增速达20%,但投入公共服务分配不完善,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非常有限,用于污染物控制和生态保护的资金很少,用于可再生能源的资金更少,因此,亟须优化资金的分配结构。只有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使用更多的可再生资源,才能破解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两难,从而达到双赢。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