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三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中国已建海水淡化工程136个 海水利用业年增加值达14亿元 中国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24日在北京发布《2017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显示,中国海水淡化工程总体规模稳步增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1-18  浏览次数:106
核心提示:中国已建海水淡化工程136个 海水利用业年增加值达14亿元 中国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24日在北京发布《2017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显示,中国海水淡化工程总体规模稳步增长
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三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
 

中国已建海水淡化工程136个

来源 :新华社客户端  



原标题:中国已建海水淡化工程136个 海水利用业年增加值达14亿元

中国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24日在北京发布《2017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显示,中国海水淡化工程总体规模稳步增长。截至2017年底,全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36个。

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36个,日均产水规模118.91万吨,最大海水淡化工程规模为日均20万吨,主要采用反渗透和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技术。海水直流冷却、海水循环冷却应用规模不断增长,年利用海水作为冷却水量达1344.85亿吨,新增用量年均143.49亿吨。

截至2017年底,全国海水淡化工程在沿海9个省市分布,主要是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沿海城市和海岛。北方以大规模的工业用海水淡化工程为主,主要集中在天津、山东、河北等地的电力、钢铁等高耗水行业,南方以民用海岛海水淡化工程居多,主要分布在浙江等地,以百吨级和千吨级工程为主。

报告显示,海水淡化水的终端用户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工业用水,另一类是生活用水。截至2017年底,海水淡化水用于工业用水的工程规模为日均791385吨,用于居民生活用水的工程规模为日均393745吨,占总工程规模的33.11%。

2017年,海水利用业全年实现增加值14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3.6%。海水利用标准体系进一步健全,新发布标准20项。

报告提出,要以海水淡化民生需求及产业发展为导向,将海水淡化与海岛生态岛礁建设相结合,强化海水淡化水对常规水资源的补充和替代,因岛制宜、加强规划、合理布局,加快打造一批海岛海水淡化工程。在辽宁、山东、青岛、浙江、福建、海南等沿海省市,通过3至5年重点推进100个左右海岛的海水淡化工程建设和升级改造,有效缓解海岛居民用水问题,改善人居环境。(记者 阮煜琳)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