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行业标准《污泥脱
水用带式压滤机(修订征求意见稿)》
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附件下载
ICS 25.040.30
CCSX XX
|
CJ/T 508-20XX
代替CJ/T 508-2016
|
CJ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行业标准
Belt-filter press for sludge dewatering
(修订征求意见稿)
|
|
20XX-XX-XX发布
20XX-XX-XX实施
目 次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CJ/T 508-2016《污泥脱水用带式压滤机》,与CJ/T 508-2016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适用范围;
b) 增加了“带式浓缩压滤一体机”和“转鼓浓缩带式压滤一体机”的术语、型式及示意图及基本参数要求;
c) 删除了液压系统相关内容;
d) 增加了“智能化控制”、“空载试验”、“负荷试验”相关要求及试验方法;
e) 删除了“组批与抽样”,修改了型式检验规则。
本文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市政给水排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无锡市通用机械厂有限公司、江苏天雨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南通华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通爱可普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浙江联池水务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德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宝利、孙永利、崔诺、范波、顾红兵、潘庆权、黄建、刘茜、张宏庆、陆建国、张维、曹霞、张健、俞希。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99年首次发布为CJ/T 80-1999,2016年第一次修订为CJ/T 508-2016;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污泥脱水用带式压滤机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污泥脱水用带式压滤机(以下简称“带式压滤机”)的术语和定义、型式、型号和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给水排水工程及其他涉及固液分离领域的带式压滤机的制造和检验。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
GB/T 3767 声学 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和声能量级 反射面上方近似自由场的工程法
GB/T 4208-2017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4942-2021 旋转电机整体结构的防护等级(IP代码) 分级
GB 5226.1 机械电气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 7932 气动 对系统及其元件的一般规则和安全要求
GB/T 8923.1 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 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 第1部分:未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
GB/T 10894 分离机械噪声测试方法
GB/T 13306 标牌
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 18613-2020 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JB/T 5936 工程机械 机械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
JB/T 5943 工程机械 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JB/T 7217 分离机械 涂装通用技术条件
JB/T 10967 带式过滤机 织造滤带
SJ 20893 不锈钢酸洗与钝化规范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带式压滤机 belt-filter press
基于接触过滤和机械挤压原理,用滤带将污泥脱水的固液分离设备。
带式浓缩压滤一体机 belt thickening and filter press
由滤带式浓缩段及滤带式压滤段两部分组成的一种连续的一体式固液分离设备。
转鼓浓缩带式压滤一体机 rotary drum thickening and belt filter press
由转鼓式浓缩段及滤带式压滤段两部分组成的一种连续的一体式固液分离设备。
3.4
驱动辊 driving roller
提供动力的辊子。
3.5
纠偏辊 correction roller
纠正滤带跑偏的辊子。
3.6
张紧辊 tensioning roller
使滤带张紧的辊子。
3.7
卸料辊 discharge roller
将滤饼从滤带上卸除的支撑辊子。
3.8
滤带 filter cloth
用于过滤介质、传递压榨力和输送滤饼的宽幅带状编织物。
3.9
滤带宽度 belt width
带式压滤机滤带的有效工作宽度。
3.10
滤饼含水率 moisture content of cake
滤饼中所含液体的质量百分数。
3.11
滤液含固量 solid content of filtrate
单位体积滤液中的固体质量。
带式压滤机分为带式压滤机和一体式带式压滤机,一体式带式压滤机有带式浓缩压滤一体机和转鼓浓缩带式压滤一体机两种形式。带式压滤机结构型式示意图见图1,带式浓缩压滤一体机结构示意图见图2,转鼓浓缩带式压滤一体机结构示意图见图3。
标引序号说明:
1——机架; 7——清洗装置;
2——张紧装置; 8——驱动装置;
3——滤带; 9——气控装置;
4——集液装置; 10——卸料装置;
5——纠偏装置; 11——辊子。
6——布料装置;
图1 带式压滤机结构型式示意图
标引序号说明:
1——机架; 7——清洗装置;
2——张紧装置; 8——驱动装置;
3——滤带; 9——气控装置;
4——集液装置; 10——卸料装置;
5——纠偏装置; 11——辊子。
6——布料装置;
图2 带式浓缩压滤一体机结构型式示意图
标引序号说明:
1——机架; 7——清洗装置;
2——张紧装置; 8——纠偏装置;
3——滤带; 9——气控装置;
4——集液装置; 10——辊子;
5——转鼓浓缩系统; 11——驱动装置;
6——搅拌罐; 12——卸料装置。
图3 转鼓浓缩带式压滤一体机结构型式示意图
产品型号按下列方式标记:
改型代号:A、B、C等
机架代号:G——碳素结构钢,S——不锈钢
滤带宽度,mm
产品代号:DY——带式压滤机,DNY——带式浓缩压滤一体机,GNY——转鼓浓缩带式压滤一体机
示例:滤带宽度为2000mm,机架是不锈钢材料的A型带式浓缩压滤一体机标记为:DNY 2000-SA。
带式压滤机的基本参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一体式带式压滤机的基本参数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1 带式压滤机的基本参数
处理能力(干污泥) kg/h |
滤带宽度 mm |
滤带速度 m/min |
滤饼含水率 % |
滤液含固量 mg/L |
75~100 |
500 |
1.5~7.5 |
≤80 |
<3000 |
150~200 |
1000 |
|||
225~300 |
1500 |
|||
300~400 |
2000 |
|||
375~500 |
2500 |
|||
450~600 |
3000 |
|||
注:进泥含水率≤97% |
表2 带式浓缩压滤一体机和转鼓浓缩带式压滤一体机基本参数
处理能力(干污泥) kg/h |
滤带宽度 mm |
浓缩段转鼓转速 r/min |
浓缩段滤带速度 m/min |
压缩段滤带速度 m/min |
滤饼含水率 % |
滤液含固量 mg/L |
75~100 |
500 |
1.5-7.5 |
4.5~20 |
1.5~7.5 |
≤80 |
<3000 |
150~200 |
1000 |
|||||
225~300 |
1500 |
|||||
300~400 |
2000 |
|||||
375~500 |
2500 |
|||||
450~600 |
3000 |
|||||
注:进泥含水率>97% |
5.1.1 带式压滤机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并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5.1.2 材料和外购件应有合格证或质保书,如无合格证和质保书,应经检验部门出具产品合格的检测报告才能使用。
5.1.3 带式压滤机紧固件应使用与介质相适宜的耐腐蚀材料。
5.1.4 所有零、部件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装配。
5.1.5 带式压滤机机械无故障工作时间应大于3000h,主机正常使用寿命不应小于10年。
5.2.1 驱动装置应具有无级调速功能。
5.2.2 减速器应密封可靠,无泄漏。
5.2.3 空载运行时,轴承外圈的温升不应大于20℃,最高温度不应大于60℃。
5.2.4 电动机能效等级应达到GB 18613-2020中2级标准的规定。
5.3.1 焊接件的焊缝应平整光滑,不应有裂纹、咬边等缺陷,焊接件的制造与验收应符合JB/T 5943的规定。
5.3.2 焊接机架的任一水平或垂直的矩形断面,其对角线长度偏差不应大于1.5/1000。
5.3.3 机械加工件的质量及技术要求应符合JB/T 5936的规定。
5.4.1 滤带的材质应耐污泥腐蚀,材质和型号应符合JB/T 10967的规定。
5.4.2 滤带的尺寸偏差应符合JB/T 10967中压带偏差值的规定。
5.4.3 滤带接头强度不应小于滤带断裂强力的85%,接头钉扣排列应整齐平整,涂胶应均匀平滑。
5.4.4 滤带使用寿命应大于4 000h。
5.5.1 驱动辊、纠偏辊的外表面应衬胶处理,橡胶层厚度不应小于5mm,与主体金属表面结合应紧密、牢固。橡胶材质应耐污泥腐蚀,邵氏硬度应为70 HD~85 HD。
5.5.2 相邻辊子的轴线平行度公差和辊子径向全跳动公差均不应低于GB/T 1184-1996中10级精度的规定。
5.5.3 直径大于300 mm的辊子应做静平衡试验,其不平衡力矩不应大于2.5 N·m。
5.5.4 辊子装配后应转动灵活、平稳。
5.5.5 辊轴承箱(座)应具备自动调心功能,结构应防水密封。
5.6.1 宜做静平衡试验,不平衡力矩不应大于2.5 N·m。
5.6.2 传动轴轴径、支撑轴轴径(由外圆柱面)相对于公共轴线的径向全跳动不应低于GB/T 1184-1996规定的10级精度。
5.6.3 装配式过滤介质与转鼓体的贴合应紧密、牢固、可靠。
5.7.1 滤带应设张紧装置,可用气动系统调节滤带的张紧力。
5.7.2 张紧装置的气源压力应大于0.5 MPa,当气源压力小于0.5 MPa时,应自动停机并报警。
5.8.1 带式压滤机应设置滤带自动纠偏装置及滤带极限位置自动保护装置。
5.8.2 带式压滤机的纠偏装置动作应灵敏、准确、可靠。滤带相对于辊子的跑偏量不应大于40 mm,当大于40 mm时应能自动停机并报警。
5.8.3 滤带超偏急停间隔时间应大于8 h。
5.9.1 集液装置的零部件应采用耐腐蚀材料制作。
5.9.2 集液装置的结构设计应易于用水清洗。
5.9.3 布料装置的梳泥板或梳泥耙应紧贴滤布,不应有腾空现象。
5.9.4 卸料刮刀的刀刃应平行于卸料辊的圆柱素线且与滤带紧密接触,接触压力应可调。
5.10.1 带式压滤机应设置滤带清洗装置。
5.10.2 滤带清洗装置应稳定可靠、清洗彻底,喷嘴等元件应便于调整和更换。
5.10.3 应配置冲洗泵,其压力宜采用0.4 MPa~0.6 MPa,其流量宜按2.7m3~6.5m3/m(带宽)·h*滤带宽度*滤带数量计算。
5.10.4 当冲洗水压力小于0.4 MPa时,应能自动停机并报警。
5.11.1 气动系统应符合GB/T 7932的规定。
5.12.1 动力线路与保护电路对机架的绝缘电阻应大于2 MΩ。
5.12.2 电动机和电控设备应有良好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5.12.3 电动机防护等级不应低于GB/T 4942-2021中规定的IP55,电气设备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GB/T 4208-2017中规定的IP45。
5.12.4 电气设备的保护、控制电路和控制功能应符合GB 5226.1的规定。
5.12.5 带式压滤机两侧应设有防护门、急停开关及各种警示标志。各管线应合理布置、固定及标识。
5.12.6 带式压滤机工作时,噪声声压级不应大于70dB(A)。
5.13.1 不锈钢件应进行酸洗、钝化或喷砂处理,酸洗和钝化方法应符合 SJ 20893的规定,水喷砂处理应符合GB/T 8923.1中规定的Sa2 1/2级。
5.13.2 碳钢金属涂装前应严格除锈,除锈质量应符合GB/T 8923.1中喷射或抛射除锈等级的 Sa2½级。
5.13.3 涂料应耐污泥腐蚀,涂层应均匀连续、平整、光滑,不应有漏涂、针孔、起泡、流挂、起皮等缺陷,涂装质量应符合JB/T 7217的规定。
5.13.4 涂层前应进行热喷锌处理,锌层厚度不应小于80μm,涂层干膜厚度不应小于200μm。
5.14 智能化控制
5.14.1 可配备具有预先处理数据和集中传输数据能力的PLC及通讯网络,带有如下功能模块:
a) 可具有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功能,实现集中和独立工作方式,尤其是在独立控制时能与相邻控制器实现数据交换;
b) 可具有通信功能、容错功能、自动诊断功能和触摸屏本地操作功能。
5.14.2 可在线监测进料浓度及进料流量,并自动设配絮凝剂的投加量,实现絮凝剂的精准投加。
5.15.1 带式压滤机的基本参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带式浓缩压滤一体机和转鼓浓缩带式压滤一体机的基本参数应符合表2的规定。
5.16.1 带式压滤机运转应平稳、无异常,各系统动作应灵活、准确、可靠。
5.16.2 电气设备、保护装置、急停器件的动作应正确、可靠。
5.16.3 滤带自动纠偏装置动作应灵敏、正确、可靠。
5.16.4 气动系统动作应灵活、正确、可靠。
5.16.5 滤带速度应符合设计参数要求,调速方便、正确、稳定。
5.16.6 转鼓的转速应符合设计参数要求,调速方便、正确、稳定。
5.16.7 气动系统应不泄漏。
5.16.8 滤带应不打褶。
5.17 负荷要求
5.17.1 滤带通过清洗装置后应清洗干净。
5.17.2 测定以下数据,应达到设计要求:
c) 生产能力:进料量、绝干污泥产量;
d) 浓缩效果:浓缩物料的固含量;
e) 过滤效果:滤饼含液量、滤液的固含量;
f) 耗能指标:耗电、耗水量。
6.1.1 检验减速机的合格证明文件,目测减速器的密封。
6.1.2 空载运行时,用温度检测仪检验减速器外壳温度。
6.1.3 检验电动机的合格证明文件和能效等级。
6.2.1 用目测和通用量具,按JB/T 5943的规定检验焊接件的外观、尺寸和质量。
6.2.2 用通用量具测量机架水平和垂直矩形断面的对角线长度并测算偏差。
6.2.3 按JB/T 5936的规定检验机械加工件的质量。
6.3.1 检验滤带的合格证明文件。
6.3.2 用通用量具测量滤带的尺寸和偏差。
6.3.3 按JB/T 10967的规定检验滤带的接头强度,目测接头钉扣排列和涂胶质量。
6.4.1 用目测和通用量具检测辊子的衬胶厚度和质量,用邵氏硬度计测量橡胶硬度。
6.4.2 用通用量具测量和计算相邻辊子的轴线平行度公差,测量全跳动公差。
6.4.3 用静平衡机检验辊子的静平衡。
6.4.4 目测辊子转动情况和轴承箱(座)的结构。
6.5.1 目测和手动检验张紧装置。
6.5.2 手动降低气源压力,检验自动停机与报警功能。
6.6.1 用目测和通用量具检验纠偏装置的性能和跑偏量。
6.6.2 在负荷试验中目测检验滤带超偏急停时间,8h内不应出现超偏急停现象。
6.6.3 在卸料辊处,以辊子端面为基准,测量上、下滤带的跑偏量,取其中的最大值作为该机的滤带跑偏量。
用目测法检验集液、布料与卸料装置。
6.8.1 目测检验冲洗泵参数和清洗装置的清洗效果。
6.8.2 手动降低冲洗泵压力,检验自动停机与报警功能。
6.9.1 按GB/T 7932的规定,检验气动系统的设计和气动元件的质量证明文件。
6.10.1 用500V绝缘电阻表测量动力线路和保护电路对机架的绝缘电阻。
6.10.2 用500V绝缘电阻表测量电动机和电控设备接地点的绝缘电阻。
6.10.3 按GB/T 4942-2021和GB/T 4208-2017的规定,检验电动机和电气设备外壳的防护等级。
6.10.4 按GB 5226.1的规定,检验电气设备的保护功能和控制电路的控制功能。
6.10.5 目测检验带式压滤机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识等。
6.10.6 打开清洗装置,将水压调到最大设计值,按GB/T 3767的规定测试带式压滤机的噪声声压级。
6.11.1 按SJ 20893的规定,检验不锈钢件的外观和钝化膜附着力。
6.11.2 按GB/T 8923.1的规定,目视评定钢材涂装前表面除锈质量。
6.11.3 目测或用四倍放大镜,按JB/T 7217的规定检验涂装质量。
6.11.4 用涂层测厚仪测量锌层厚度和漆膜的干膜度。
6.12 智能化控制
6.12.1 目测检查有无数据采集存储模块,用模拟运行测试相邻控制数据交换功能、本机通信功能、容错功能、自动诊断功能。
6.12.2 目测检查有无进料浓度计及进料流量计,用模拟运行测试絮凝剂投加量。
6.13.1 用卷尺测量滤带的宽度。
6.14.1 在滤带最高工作速度和最大工作张力下进行空载试验,连续运行2h,检验各系统运行状况和功能。
6.14.2 电气系统操作3次,检查系统动作的灵活性、准确性、可靠性。
6.14.3 观察气压系统压力表的压力降,同时目测检查系统各零、部件外露面和连接处的密封性。
6.14.4 用涂肥皂水的方法检查气动系统各零、部件外露面和管接头处的密封性。气动系统连续操作3次,检查系统动作的灵活性、准确性、可靠性。
6.15.1 负荷试验应在空运转试验合格后进行,试验物料为实际使用的物料。
6.15.2 在滤带最佳速度和张力条件下进行负荷试验,连续运行8h,按附录A规定的检测方法测定滤饼含水率和滤液含固量。
6.15.3 打开清洗装置,将水压调到设计要求的压力,检测机器噪声,按照GB/T 10894的规定进行检测。
6.15.4 在滤带边缘作一标记,测定滤带运行三圈所用时间,计算出滤带速度。
6.16.1 在正常运行中,称量10min的滤饼重量,根据滤饼含液量计算出绝干污泥产量(kg/h)。每间隔30min测量一次,共测量三次,取算术平均值。
6.16.2 正常运行过程中检查单位时间电表上的电度示值,测量用电量,仪表准确度不应低于1级。
6.16.3 正常运行过程中检查单位时间水表或流量计上的用水量示值,测量用水量,仪表准确度不应低于1级。
产品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2.1 每台产品均应进行出厂检验,检验合格并出具合格证书方可出厂。
7.2.2 检验项目及检测方法按表3的规定。
表3 检验项目及试验方法
检验项目 |
出厂检验 |
型式检验 |
要求 |
试验方法 |
|
驱动装置 |
√ |
√ |
5.2 |
6.1 |
|
焊接及加工 |
√ |
√ |
5.3 |
6.2 |
|
滤带 |
√ |
√ |
5.4 |
6.3 |
|
辊子 |
√ |
√ |
5.5 |
6.4 |
|
转鼓浓缩 |
√ |
√ |
5.6 |
6.4 |
|
张紧装置 |
√ |
√ |
5.7 |
6.5 |
|
纠偏装置 |
√ |
√ |
5.8 |
6.6 |
|
集液、布料与卸料装置 |
√ |
√ |
5.9 |
6.7 |
|
清洗装置 |
— |
√ |
5.10 |
6.8 |
|
气动系统 |
√ |
√ |
5.11 |
6.9 |
|
安全 |
√ |
√ |
5.12 |
6.10 |
|
涂装 |
√ |
√ |
5.13 |
6.11 |
|
智能化控制 |
√ |
√ |
5.14 |
6.12 |
|
整机性能 |
空载 |
√ |
√ |
5.15、5.16 |
6.13、6.14 |
负荷 |
— |
√ |
5.17 |
6.15、6.16 |
|
注:“√”表示检验项目;“—”表示非检验项目。 |
7.3.1 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项目见表3。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定型或老产品转厂生产时;
b) 产品工艺、结构或材料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产品停产2年后,恢复生产时;
d) 出厂检验的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7.3.3 判定规则
7.3.3.1 检验结果应符合第5章的规定。
7.3.3.2 任一检验项目不合格,应调整、返修或更换相应零、部件,直至产品检验合格为止。
产品标牌应符合GB/T 13306的规定,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a) 产品名称及型号;
b) 主要技术参数:滤带宽度(mm)、滤带长度(mm)、滤带速度范围(m/min)、功率(kW)、外形尺寸(长×宽×高)(mm)、主机质量(kg);
c) 出厂编号;
d) 制造日期;
e) 制造厂名。
8.2 包装
8.2.1 带式压滤机包装前,所有易锈零、部件外露加工面,现场安装的装配面,应涂防锈油或封存油脂,所有外露油、气孔和法兰密封面应封闭。包装应符合GB/T 13384的规定。
8.2.2 包装箱上的标志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
8.2.3 随机文件应包括:
a) 装箱单;
b) 产品合格证;
c) 产品说明书(包括主要配套附件使用说明书);
d) 随机备件、附件清单。
8.3.1 带式压滤机的运输应符合水、陆路运输的要求。
8.3.2 产品在包装后方可运输,装运过程中不应翻滚和倒置。
8.3.3 带式压滤机应在通风、干燥、无腐蚀介质的库房或遮蓬内贮存。
(规范性)
A.1.1 取样位置和方法:在卸料辊处,分别在滤带中部、两边部各取相同数量试样混合成一份,每份不少于50g。
A.1.2 测定方法:3份滤饼试样经混合后,用万分之一精密天平称重后放入烘箱内,烘干温度随污泥不同按有关规定。经1.5h烘干,用万分之一精密天平称重后,再放入烘箱继续烘干。每隔0.5h取出称重,直至两次称重之差小于2mg为止。滤饼含水率按式(A.1)计算:
Y=(1-m1/m2)*100%……………………………(A.1)
式中:
Y——滤饼含水率,%;
m2——试样烘干前质量,单位为毫克(mg);
m1——试样烘于后质量,单位为毫克(mg)。
A.1.3 测定次数:按不同时间测三次,取算术平均值,间隔时间不小于5 min。
A.1.4 不宜烘干的滤饼,可采用液相色谱、原子色谱或其他高精密的方法测量滤饼含水率。
A.1.1 取样位置和方法:在压滤机的滤液总排放口取滤液试样,每份不小于100mL。
A.1.2 测定方法:3份滤液试样经混合后,取体积为100mL滤液用快速定性滤纸过滤,滤纸连同滤出的滤饼放人烘箱内,烘干温度随污泥不同按有关规定。经1.5h烘干,用万分之一精密天平称重后,再放入烘箱继续烘干。每隔0.5h取出称重,直至两次称重之差小于2mg为止。滤液含固量按式(A.2)计算:
Z=(g1-g2)/V…………………………(A.2)
式中:
Z——滤液含固量,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g1——滤纸及固体烘干后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
g2——过滤前预先烘干的滤纸质量,单位为毫克(mg);
V ——滤液体积,单位为升(L)。
A.1.3 测定次数:按不同时间测三次,取算术平均值,间隔时间不小于5 min。
A.1.4 不宜烘干的滤液,可采用液相色谱、原子色谱或其他高精密的方法测量滤液含固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