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环评公示信息
乌审旗华祥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现已委托北京中咨华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对乌审旗图克镇生活垃圾填埋场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按照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规定,便于公众了解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情况,现将有关信息公布如下:
1.建设项目名称及概况
名称: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图克镇生活垃圾填埋场项目
概况:图克镇生活垃圾填埋场连接线于阿小线交汇处路东北侧。建设内容包括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系统。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包括生活垃圾转运车辆。建设规模为:填埋场总占地面积150亩,处理能力日均为90T/d,使用年限18年。填埋区建设库容为70×104m3。
该项目各垃圾转运站供电由就近居民区380/220伏供电线路引入。垃圾处理场供电电源拟由北侧道路旁10KV电网供给。生活垃圾填埋场供水由厂区北侧打一眼自备井供给。本项目总采暖面积812.0m2,拟建一台0.2T /h的热水锅炉,加热交换装置兼供浴室热水。
该项目工程建设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的主要污染源为:渗滤液、垃圾填埋气与恶臭、设备噪声和扬尘等。
2.主要环保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2.1主要环保措施
(1)废气
扬尘绿化:为防止轻质垃圾在风较大时飞散造成二次污染,采用压缩式密封车运输,随填随压、覆土等措施,配备保洁洒水车辆,对作业面、道路及取土场经常进行洒水防尘等,种植绿化隔离带。为控制飞尘扩散;在场区四周设置防飞散网550.0米,高度6.0米;网围栏690.0米,高2.5米。
垃圾填埋气:本工程填埋气采用垂直导气管导排系统。排气系统采用分散排放方式,即每根导气管设一根排气管,有利于有害气体的扩散,并设置导气石笼38个。在填埋场封场后,导气竖管应高出最终覆土层上表面100cm以上。
臭气:填埋场臭气主要来源于填埋作业区和调节池。填埋场填埋作业时应严格执行作业单元逐日及时覆土填埋,尽量减少裸露面积和裸露时间。调节池池顶在池顶采用1.5mmHDPE膜作浮动盖,防臭及防止蚊蝇的滋生。
锅炉废气:本项目拟建供暖锅炉房一座,配备一台0.2t/h自然通风环保锅炉(燃煤型)供冬季采暖使用,加热交换装置兼供浴室热水。经工程分析可知,SO2、NO2、粉尘等污染区排放浓度均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类区Ⅱ时段标准要求。因此不需要上脱硫除尘措施。
(2)废水
渗滤液:本工程渗滤液经收集后进入调节池定期回灌于垃圾填埋场不外排。项目拟建一座V=30m×20m×2.0m,坡度为1:2;有效容积为800.00m3的调节池,能够满足渗滤液处理的需要。
生产生活废水:生产冲洗地面和车辆废水经收集后进入调节池,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也进入调节池定期回灌于垃圾填埋场作为回灌用水。
(3)噪声
生产设备进行基础减振,并进行合理设计和布置,以减小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各类供、排水泵等采用基础减振等措施并置于构筑物内。在主车间和厂区周围种植绿化隔声带。
(4)防渗
本工程采用人工水平防渗,库区底部防渗工程采用单层复合衬层结构。防渗采用短纤非织造土工布+HDPE土工膜+厚压实粘土+原土层,渗透系数为10-11M/S;防渗能力近似于1m厚。
(5)灭蝇措施及环境监测
蚊、蝇、鼠防治药物喷洒、消毒等垃圾及时覆盖及压实,在场区门口设消毒池,用于冲洗进出车辆,有效防止垃圾车辆进出夹带苍蝇,消除积滞污水等。本项目在填埋区南北侧30米布置两眼污染扩散井。填埋区东侧30米一眼本底井,填埋区西侧30米、50米两眼污染监视井。
2.2环保措施可行性分析结论
(1)扬尘可行性分析结论
采取上述治理措施场界颗粒物浓度小于1.0mg/m3,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颗粒物场界排放限值要求。环保措施可行有效。
(2)填埋气可行性分析结论
本工程填埋气采用垂直导气管和水平导气横管导排系统收集、导排填埋气。目前国内外多采用此种处理方法,从技术、经济分析,排放处理措施是可行的。
(3)臭气可行性分析结论
工程采取的及时覆盖、渐进修复作业工艺、绿化等一系列措施以及渗滤液调节池表面加盖,可达到减少臭气排放的目的,适用于北方降雨量少的地区,措施是可行的。
(4)噪声
经优化设计、隔声降噪处理、厂房墙贴屏障、空气吸收、距离衰减后,对厂界的影响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2类限值要求,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
(5)防渗
填埋场防渗处理设施能够达到《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标准》要求,措施可行。
3.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3.1水环境
① 雨水环境影响结论
经各项雨污分流措施,可以避免雨水带出垃圾中的有害物质污染地表水,填埋区的雨水不会对周围地表水环境造成污染。
② 渗滤液外排对地表水体影响评价结论
根据工程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章节可知,工程渗滤液处理工艺为经收集调解沉淀后全部回灌垃圾填埋场的处理工艺。
乌审旗图克镇多年平均降水量315.7mm,多年平均蒸发量2425.8mm,约年降水量的7倍,垃圾渗滤液通过回灌过程中挥发损耗作用,可以做到不排放。
因此渗滤液不会对周围地表水环境造成污染。
③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根据地勘报告,拟选场址勘察范围内未见地下水,场址区域地下水埋深较深。建设项目如能严格按照填埋场建设要求进行设计施工,可防止渗滤液通过填埋场渗漏污染地下水环境。
3.2大气环境
根据估算模式计算结果,填埋废气中H2S和NH3下风向最大浓度分别为0.0008mg/m3和0.0023mg/m3,最大地面浓度占《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表1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限值分别为7.7%和1.16%,最大浓度出现在下风向306m处,对周围环境有一定影响。据周边环境保护目标的现状监测结果表明该地H2S和NH3的本底浓度较低,因此评价认为本项目恶臭气体H2S和NH3对周边居民居住区的影响不会超出《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表1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限值。
3.3声环境
垃圾填埋场主要噪声设备均为移动设备,并且多为单独作业,作业时间为昼间一班制,主要作业地点为垃圾填埋场填埋区。由上表可知,各作业机械对场界贡献值为较小,可以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II类标准(昼间60dB)要求。
3.4生态环境
工程所在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已经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区域内及附近没有自然保护区及珍稀动植物资源,加之工程绿化等措施的实施,而且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工程的实施不会对区域内生态环境产生明显影响。项目运营期对周围的景观影响程度较大,封场后景观影响较小。
3.5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本次工程建设施工内容主要有场区内的土地平整、基础层铺设、堤坝工程、道路工程、生产生活管理区等的建设;该部分工程土建及设备安装时间约为半年,施工期期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施工噪声和施工扬尘。因工程距居民区较远,影响较小,但应采取必要措施,将影响程度减到最小。
3.6厂址选址合理性结论
场址选择符合《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要求。工程环保措施切实可行;污染物能够达标排放并符合总量控制要求;经预测,工程投产运行后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不利影响;附近公众同意该项目建设和选址。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建设从全镇整体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分析看,有巨大的社会和环境效益。因此,在切实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和加强施工管理的条件下,该工程建设从环保角度考虑是可行的。
4.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乌审旗华祥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人:刘祥
电话:13847379667
Email:Lx860505@yahoo.cn
5.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评价单位:北京中咨华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人:王福麟
电话:0471-5259956
传真:0471-5259865
Email:tkz1@163.com
6.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⑴ 征求公众意见内容:
本次公示主要征求公众对于工程拟建厂址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的看法;对目前区域范围内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的认识;对项目选择在现厂址建设是否认可;重点关心的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对本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对本次公众意见调查工作的建议。
⑵ 公示地点、方式:
本次公示主要采取在网上公示的形式。
6.公示期和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在本次信息公示期为自发布日起10工作日内,期间公众可通过发送电子邮件、电话、传真、信函或者面谈等方式发表关于该项目建设及环评工作的意见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