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MB1886763/2023-14695 | 分 类 | 批前公示 |
发布机构 | 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发布日期 | 2023-09-12 |
标 题 | (经开)横林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扩建工程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批前公示 | ||
文 号 | 主 题 词 | ||
内容概述 | |||
时 效 | 长 期 |
(经开)横林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扩建工程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批前公示 |
![]() |
![]() |
附件:横林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扩建工程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批前公示0911.pdf |
常州经开:治水有“决心”,更要有“手段”,以水为笔绘就生态画卷
“水变清了,再也没有以前那股臭味了。”每天晚饭后,家住常州经开区戚墅堰街道湖港名居的曹新莲都会沿着宛沿河散步消食,最近,河道的变化让她很欣喜。
宛沿河曾是一条断头浜,沿线坐落着圩墩公园和3个居民小区,生活污水直排入河,河底污泥淤积严重,阵阵异味让周边居民叫苦不迭。2020年,总投资300万元的宛沿河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完工,宛沿河彻底摘下了黑臭河道的帽子,恢复了水清岸绿。同年底,包含宛沿河在内的经开区52条黑臭河道实现“清零”。
近年来,经开区大力开展水环境整治和水污染防治,不仅让一条条河道旧貌焕新颜,还打造了河道“升级版”,建成了革新河、鹅颈湾、宋剑湖生态湿地,增加了区域内的亲水平台。
说起宋剑湖的变化,家住宋剑湖畔的居震民颇有感触:“这里原本是臭水塘,附近小作坊经常往里面排废水,周围村民也把它当作垃圾场,经过都要捂着鼻子走。经过几轮整治,小作坊不见了,水清了,打开窗户就能看见美景,我们都很高兴。”
2017年至2021年,宋剑湖生态湿地改造提升一期、二期、三期整治工程如期完成,从搬迁“散乱污”企业到整治清理“厂中厂”,从河道清淤、环境绿化到修建步道、举办马拉松,从大刀阔斧的整治到锦上添花的修补,宋剑湖实现步步见绿、转角见景,宋剑湖生态修复案例还成功入选江苏省首届“最美生态修复案例”。
大江大河焕发生机,整治后的小微水体也如明珠闪烁在经开区各个角落。奚巷、狄坂、洪庄相继创成常州市小微水体示范村。漫步横山桥镇奚巷村梅家河边,3000平方米的水域干净清澈,补植了水生植物,河边安装了木栅栏,挂起了红灯笼,呈现出一派秀美景象。在整治水体的同时,村庄实施了道路“白改黑”、公厕改造、绿化造林等工程,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治水要有“决心”,更要有“手段”。
改建调节池、改造生反池、加装粉末活性炭自动投放系统……2021年,总投资约2693万元的横林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竣工,执行更严格的排放限值标准,通过源头管控,有效改善了区域水质。
据悉,横林污水处理厂位于京杭运河五牧断面上游,2021年底,京杭运河五牧断面提前一年实现增Ⅲ目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为此,常州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特别向常州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发来贺信。
在遥观镇前杨工业园,集中式工业废水预处理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通过政府参与、多元投资建设生态“绿岛”,统一收集、统一处理企业污水,实现“共享治污”。“工业园附近工业废水点源多、水量小、水质复杂、浓度高,而工业园内外的中小企业又面临处置污染物资金不足、转移不及时、处置不规范等难题,生态‘绿岛’可有效解决矛盾,为中小企业治污开辟‘绿色通道’。”项目负责人高培说。
贯彻“532”发展战略,常州经开区将继续念好“治水经”,积极谋划建设生态中轴,沿三山港建设生态廊道,构建龙潭湖、鸡笼山—鹅颈湾、革新河—大运河、宋剑湖等重要生态节点,绘就“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态画卷。(记者 徐千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