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九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厦门市澳头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1.0万吨/日)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公示 多模式A2/O 鼓风曝气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0-09  浏览次数:281
核心提示:厦门市澳头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1.0万吨/日)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公示 发表时
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九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九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厦门市澳头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1.0万吨/日)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公示
发表时间:2013/9/5   来源:建设单位:厦门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作者:环评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1. 建设项目概况
1.1 基本情况
澳头污水厂厂址位于厦门市翔安区澳头村北,张埭桥水库东侧,西侧至规划纵二路、北侧为规划路、东侧至规划新城中路、南侧至规划滨海东大道,用地面积约为44hm2
一期工程规模为1万m3/d,主要土建构、建筑物按2 万m3/d建设、设备按1 万m3/d 配置,总平面按近期4 万m3/d 布置,远景总平面按68万m3/d规模布置。
通过方案比选和论证,本工程污水处理工艺推荐采用“多模式A2/O 鼓风曝气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污泥处理工艺采用“重力浓缩、机械板框脱水工艺”,除臭采用生物除臭法。
污水厂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B 标准,经杀菌消毒后尾水拟通过管道排至澳头南侧10m深以上水域。
1.2 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1.2.1 与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的关系
根据《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拟选排放口位于刘五店港口航运区内,其用途管制:保障港口用海,兼容不损害港口功能的用海。所以本工程排污功能与港口航运功能可兼容。
1.2.2 与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的相符性
根据《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2011-2020年)》,本工程拟选排放口位于四类区,主导功能为港口、一般工业用水,辅助功能为中华白海豚保护、纳污,近期执行三类海水水质标准,见图2.8.2。本工程排污口符合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
1.2.3 与厦门市环境功能区划的符合性
根据《厦门市环境功能区划》(第三次修订,2011年7月),本项目位于2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和2类声环境质量功能区,本工程建设符合厦门市环境功能区划。
2.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初步结论
2.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20136月14日20日监测结果表明:评价范围内PM10日均浓度占标率最大值为0.57,PM2.5日均浓度占标率最大值为0.73。SO2、NO2监测值较低,SO2日均浓度占标率最大值为0.16,NO2日均浓度占标率最大值为0.19。特征污染物NMHC的现状监测值较低,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值占标率为0.03。所有监测项目均未出现超标现象。总体而言,评价范围内的大气环境现状质量良好。
2013年6月10日17日对评价区内的硫化氢、氨特征污染物的现状监测结果表明,本污水厂现状及周边氨、硫化氢监测值都符合(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2.2声环境质量现状
拟建污水厂现状用地为菜地,环境噪声以自然噪声为主,由污水厂厂区拟建用地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厂界昼夜间噪声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区标准。
2.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2013年6月16日进行地下水水质的现状监测,监测数据表明:各测点监测值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
2.4评价海域水质质量现状
监测结果表明,2013年4月18日(小潮期)评价海域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各测站均超过预定标准,2013年4月27日(大潮期)评价海域无机氮超标率92%、活性磷酸盐超标率68%,除了上述无机氮、活性磷酸盐超过各测站预定标准外,其他指标符合各测站的预定水质标准,各测站测值相对较低。
2.5评价海域沉积物质量现状
2013年4月27日沉积物监测结果表明,所有监测指标测值均符合GB18668-2002《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表明海域沉积物质量良好。
2.6海洋生物质量现状
在调查海区采集叫姑鱼、褐蓝子鱼、红虾、赤虾和紫蛤5种生物进行生物质量监测。紫蛤中铜、铅、锌、镉、汞和砷含量符合国家生物质量一类标准,总铬和石油烃含量符合国家生物质量二类标准。红虾和赤虾各监测参数含量均符合《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中规定的相应标准值。叫姑鱼和褐蓝子鱼中铜、铅、锌、镉、汞含量均符合《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中规定的相应标准值。
2.7海洋生态现状
1)叶绿素a及初级生产力
春季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海域表层叶绿素a的平均值为2.10mg/m3,变化范围介于0.83~3.80mg/m3之间;底层叶绿素a平均值为1.68mg/m3,变化范围介于0.83~2.48 mg/m3之间。表层叶绿素a高于3.00mg/m3的相对高值区位于翔安沿岸的7号、13号、18号站,低于1.00mg/m3的相对低值区位于湾口的8号站。底层水柱叶绿素a的平均含量较之表层有所下降,总体分布趋势基本一致。
春季调查海域初级生产力的平均值为168.7mgC/m2d,变化范围在40.9~340.4mgC/m2d之间,高于250.0mgC/m2d的相对高值区位于翔安沿岸的7号、13号、5号站,低于50.0mgC/m2d的相对低值区位于湾口的8号站以及大嶝岛附近的2号站。本次调查的初级生产力的分布总体上与叶绿素a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
从调查海域90年代至今的历史资料来看,本次调查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与往年同时期相比下降明显。分析表明,叶绿素a与温度、盐度和真光层深度等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初级生产力与温度和盐度亦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但与真光层深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光照条件可能是影响初级生产力的重要因子。
2)浮游植物
本调查区浮游植物种类不多,共记录浮游植物2门22属41种(类),硅藻主导型群落,有18属36种(类),为浮游植物群落优势种群的构成者,优势种有中肋骨条藻、新月菱形藻、星脐圆筛藻。调查海区浮游植物密度总量平均为30.51×103cells/L,表底层密度在内测水域较大,底层密度在外侧水域较大。调查区主要优势种在水体表、底层集中为单一物种。中肋骨条藻密度极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指数表明物种不多,种类组成匮乏,优势种单一,群落结构不稳定。
3)浮游动物
本次调查已记录到种的浮游动物共有56种,此外,还记录了若干类阶段性浮游幼虫和底栖端足类等。种数百分比中以水母类和桡足类共占优势,个体密度则以阶段性浮游幼虫最占优势,其次是桡足类、毛颚类和水母类。优势种有拟细浅室水母、肥胖箭虫、真刺唇角水蚤、齿形海萤、精致真刺水蚤和百陶箭虫。此外,双生水母、瘦尾胸刺水蚤、细颈和平水母和球型侧腕水母等个体密度也相对较大。
本区浮游动物总生物量(65.8~1221.5 mg/m3)和总个体密度(19.1~563.9 ind/m3)平面分布趋势一致,量值均呈现从测区中部分别往东部和西部方向渐减的态势。与2002年同期的调查结果相比,本次调查中浮游动物生物量均值(346.8mg/m3)和总个体密度均值(181.4 ind/m3)都明显较低。
调查期间浮游动物物种多样性指数H′(均值2.39)和均匀度J′(均值0.73)与2002年同期调查结果较为相近。
4)鱼卵、仔稚鱼
本次调查共记录浮性鱼卵和仔稚鱼21种(含未定种),主要种类为鲱科。调查期间本海区鱼卵的平均数量为97.1 ind/100m3, 仔稚鱼平均为12.1 ind/100m3。分布上,鱼卵(1.3~206.9ind/100m3)高数量密集区分布在测区的西部和南部的湾口水域;仔稚鱼(3.1~55.6nd/100m3) 以调查区西南部湾口水域丰度最高。
(5) 潮间带底栖生物
4个潮间带断面共有生物7门80种。其中多毛类最多,有34种;其次是软体动物,有27种,二者占总种数的76.3%,是构成厦门澳头潮间带生物的主要优势类群。还有甲壳类12种、藻类2种、纽形动物2种、星虫动物1种和脊索动物2种。
4个潮间带断面的平均总生物量为97.5 g/m2,平均总密度为728 ind/m2
潮间带生物的优势种和主要种有:藻类肠浒苔;多毛类短鳃树蛰虫和不倒翁虫;软体动物凸壳肌蛤、光滑河篮蛤、菲律宾蛤仔、缢蛏、刀明樱蛤、珠带拟蟹守螺、粗糙滨螺和短拟沼螺等。
生物物种多样性比较低。
(6)潮下带大型底栖生物
本次调查所获样品,经初步鉴定共有大型底栖生物151种,以环节动物所占种类数最多,有80种,占总种数的53.0%;其次甲壳动物有37种,占24.5%,软体动物有22种,占14.6%;棘皮动物和其他动物分别有4种和8种,分别占2.6%和5.3%。
底栖生物平均栖息密度达531个/m2。在平均总密度组成中,以环节动物居第一位,其平均密度达303个/m2,占平均总密度的57.1%;其次甲壳动物平均密度112个/m2,占21.1%。
底栖生物平均生物量为57.19g/m2。在平均总生物量组成中,以棘皮动物居第一位,其平均生物量达16.24g/m2,占平均总生物量的28.4%;其次是其他动物平均生物量为16.07/m2,占28.1%。
与周边邻近海域相比,本海域底栖生物物种比较丰富,多样性指数处于较高水平;平均密度处于很高水平,平均生物量处于中等水平。
(7)游泳动物
本次调查共记录游泳动物105种,隶属于18目54科79属,其中鱼类13目34科45属52种(软骨鱼类2种,硬骨鱼类11目32科43属50种),占49.52%。从适温性上看,在52种鱼类中,暖水性种有40种,占76.92%,暖温性种有12种,占22.95%;从生态类型上看,底层鱼类有34种,占65.38%,近底层鱼类有14种,占26.92%,中上层鱼类和岩礁鱼类都只有2种,占3.85%。
调查区13个站位渔获重量和尾数分别为165.80 kg、14036 ind.(换算成单位时间),平均每网渔获量为12.75 kg/h,1078 ind/h。其中鱼类平均每网5.94 kg/h、307 ind./h,甲壳类平均每网6.21 kg/h、749 ind./h,头足类平均每网0.60 kg/h、24 ind./h。
根据相对资源密度估算公式,结果显示,重量相对资源密度以鱼类为最高,为129.30 kg/km2,其次为蟹类,为60.41 kg/km2,、头足类、虾类和虾蛄类较少,为13.43 kg/km2、14.86 kg/km2和12.10 kg/km2;尾数相对资源密度以蟹类为最高,为6632 ind./km2,其次为鱼类,为6310 ind./km2,其余依次为虾类、虾蛄类和头足类。总重量相对资源密度为230.10 kg/km2,总尾数相对资源密度为17368 ind./km2
根据多样性指数计算公式,调查站位游泳动物多样性指数为:种类丰富度指数范围D为2.18~4.11,平均3.14;均匀度指数J,范围为0.66~0.84,平均0.75;种类多样性指数H,范围为2.02~2.92,平均2.56。数据表明,调查海域生物多样性比较低。
(8)粪大肠菌群
将本次调查结果与相同季节邻近的九龙江下游河口流域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本海区粪大肠菌群的平均丰度明显低于九龙江下游河口流域。本海域水质在1-3类海水水质达标率也高于九龙江下游河口流域;同时在生食贝类养殖水水质达标率也明显高于九龙江下游河口海域。显示本调查海区水质较九龙江下游河口流域的水质更好。
3. 环境影响预测分析初步结论
3.1水环境影响分析初步结论
1)施工期
本项目施工期废水主要来自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建筑类施工废水。根据预测,这两部分污水的水量较小,再经统一收集处理后对周边的环境产生影响较小。
2)营运期
根据潮流场和污染物扩散的三维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在澳头排放口排放时,由于该排放口位于湾口,而且海域水深宽阔,水动力条件较好,在澳头排放口排放污水量1.0×104m3/d,正常排放时,污水排放引起COD、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浓度增量均相对较小,是个比较理想的排放口。由于该排放口附近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的背景值均以超过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已经没有容量允许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的排放。因此在该排放口排放污水时注意除磷脱氮工艺的选择,以减少氮磷排放造成的环境压力。
3.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初步结论
(1)施工期
施工期间,由于厂区路面开挖,水泥、砂石及弃土的运送,必然造成沿途的尘土飞扬,致使围环境空气中降尘和TSP的增加,使环境空气质量在短期内下降。除此之外,施工过程的施工场地粉尘影响也是主要因素之一,施工场粉尘影响主要决定于起尘量和天气条件,扬尘量与施工强度、土壤湿度、粒径、风速、施工方法和施工管理、产尘控制措施有关。一般在风速大于3.0m/s时容易产生起尘扬尘,粉尘影响一般在下风向200m、上风向100m范围。
(2)营运期
根据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推荐的估算模式(SCREEN3模型)对污水厂恶臭影响进行预测,预测计算结果表明,本工程建成后污水厂恶臭无组织排放中H2S最大地面浓度增量为0.02329μg/m3,最大占标率(Pmax)为0.23%,距污染源下风向132m处;NH3最大地面浓度增量为1.281μg/m3,最大占标率(Pmax)为0.64%,距污染源下风向132m处。预测结果表明,本工程建成后主要恶臭源经采取加盖、恶臭气体收集、生物滤池+活性炭吸附的除臭措施后排放臭气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不大。
根据以上SCREEN3计算结果表明:
①不利工况下的无组织排放时,H2S和NH3在项目厂界的最大浓度均未超过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表5中的厂界排放限值(二级标准H2S 0.06 mg/m3,NH3 1.5 mg/m3)。
②不利工况下的无组织排放时,H2S和NH3产生浓度最大值均出现在下风向91m处,项目H2S无组织排放产生的最高浓度为0.0008 mg/m3,未出现超标点;NH3无组织排放产生的最高浓度为0.0427 mg/m3,未出现超标点。本项目厂外不需设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③按GB/T3840-91《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中规定的方法来确定污水厂一期工程卫生防护距离,由于本次评价规模小,并且工程采取了高效的除臭措施,正常排放时源强小,经过公式计算出来的卫生防护距离为0。
3. 3声环境影响分析初步结论
(1)施工期
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昼间噪声限值为70dB,夜间的噪声限值为55dB。根据预测,昼间施工机械噪声施工场界达标距离约为40m,夜间施工场界施工机械噪声达标距离约在150m以外。由于工程东南侧有布厝村,要求施工场地选择尽量远离村庄,并且高噪声机械施工应安排在昼间作业和采取施工时段避让。
(2)营运期
根据污水厂平面布置和隔声减噪特点,由噪声影响预测计算知,污水厂一期工程建成后,昼夜东、西、南、北厂界噪声均可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区标准。污水厂的设备噪声对声敏感目标的影响较小,厂界噪声可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
3. 4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
1)施工期
本项目实施工期的主要固体废物为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及一些施工建筑垃圾等。建筑垃圾可由有资质的单位统一回收处理或再利用,其余固体废弃物经收集后由市政统一处理,对环境基本不产生影响。
2)营运期
本项目的固体废物主要有栅渣、沉砂池沉淀的泥砂、生活垃圾和剩余生物污泥,前三类固废可作一般的城市垃圾处理,对外环境影响不大。由于污泥成分的复杂,鉴于城市污水厂不断产生的污泥进行卫生填埋将占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以及卫生填埋一系列的限制条件,有关部门应成立专题对区域污水处理厂的污泥综合利用进行规划和研究,可以考虑污泥焚烧处理,从资源的综合利用考虑,也可以考虑利用污泥进行制砖等。
污泥在运输过程应避免跑、冒、洒、漏等二次污染,更不能在厂区内或其它地方随意堆放,应有专人负责污泥的处置和管理工作,污泥的运输处置应实施.“污水处理厂污泥转运联单制度”,对污泥的交接、运输、处置过程留有记录,落实各方责任,以防污泥处置过程的二次污染事件发生。
3. 5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1)施工期
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废污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及施工废水等,而且产生量较小,这部分污水经统一收集处理后其对项目区的地下水环境影响很小。
2)营运期
本污水厂正常运营时,对项目区的地下水环境影响相对较小。但是为了防止污水厂营运过程中污水渗入地下,污水厂还应在厂区及设备区采取必要防渗的措施。
3. 6 环境风险分析
污水厂的风险事故主要表现:污水厂进水浓度超过设计进水水质对污水处理工艺的冲击,污泥膨胀、地震对构筑物的破坏、事故排放对受纳水体环境的污染影响、电力故障、维修时人员H2S中毒等。但风险事故的预防着重在于加强管理,从设施建设、设备预留及制度保障上等来加以防范。污水处理厂应按规范配置风险防范设施,编制应急预案,并根据本报告书、安全评价提出的要求,做好风险防范。
4. 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要点
4.1 确保污水厂正常运转和尾水达标排放的环保措施
(1) 强制按设计要求对本工程污水汇水区进行截污。保证按规模收集污水量,形成正常运行的污水规模。为此,应强调厂外污水管网、泵站的建设应同时甚至先于污水厂的建设。
 (2)对入网污水应有明确的接管要求。污水处理厂应根据有关环保法律法规、标准,制定入网污水管理办法,对有毒有害重金属废水和对管道有腐蚀作用的酸碱废水,应严格控制,并有相应的要求,以避免含重金属等重污染物水质对污水厂生物处理工艺的冲击,保证出水水质达标排放。
(3) 高度重视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应建立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中应包括岗位职责与监控措施。岗位原始记录应作为规章制度管理的重要内容。有关“规章制度”列入“三同时”检查的内容之一。
(4) 确保每天一次的设施运行分析频率,以及时发现问题和纠正设施不正常运行的状态,保证有分析数据控制下的设施正常运行条件,发挥污水处理厂良好的运行效益。没有运行分析数据的盲目运行或较长时间才间段分析的运行,往往是污水处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的重要原因,这是应引起足够重视的。
(5)加强排污口、排污管网及泵站的管理
①排污口、排污管网、泵站均应设立专门的工作岗位,专职管理,按班操作,并应有完善的岗位制度和详细的操作规程,应有检查考核责任制。确保排污口、排污管网、泵站正常发挥作用。
②排放管口处应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标明管口离岸距离,防止小船撞击事故。并明确告知排放方式。
(6)本工程采用A2/O工艺,本身具有脱氮除磷功能,设计单位应根据出水水质总氮、氨氮、总磷、活性磷酸盐指标要求,选择好工艺设计参数,保证出水水质氮、磷指标能满足GB18918-2002中一级B标准要求。
4.2 防范事故性排放的措施
(1)厂方应加强与环保主管部门的联系,发现问题及时向环保部门汇报,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保证污水排放达到污水厂进水水质要求。
(2)在总进、出口处设置监测井,对进、出水水质进行在线监测,密切注意水质变化,并及时向厂部汇报;设置计量装置,以确定处理水量。
(3) 建立一套民众参与监督制度,民众一旦发现事故排放而上报时,应给予奖励。
(4)污水厂处理工艺设计参数以及处理设备选择方面应留有余地,减少事故发生概率。
(5)确保电力的正常运用是防止事故排放的关键,厂方应建立一套用电安全措施,如自备发电机等。
4.3 减轻污水厂恶臭影响的环保措施
(1) 污水厂运转过程产生的恶臭影响,经常是污水厂周围居民投诉的热点,由于本工程规模不大,并且工程各恶臭源构筑物拟采取封闭和生物除臭等措施,经计算无需卫生防护距离、大气防护距离。但由于澳头污水厂规划规模较大,污水厂的建设应做远期规划,为了避免污水厂恶臭可能对周边布厝村等的影响,厂界四周应留有一定宽度的绿化隔离带,可建设抗污能力综合值较大的乔木,如榕树、芒果、麻楝、女贞等作为绿化防护带;厂区内在主要臭气发生源如曝气沉砂池、污泥处理单元等四周加强绿化,可种植抗害性较强的乔灌木。
(2) 加强管理,定期清洗污泥脱水机,格栅截下的格栅及时清运。
(3) 运行调试阶段培养污泥时选取臭气浓度较低的营养物如啤酒糟等,不宜采用粪便,以减轻调试期恶臭对环境的影响。
(4) 污水厂各种池子停产修理时,池底积泥会暴露出来散发臭气,应采取及时清除积泥的措施来防止臭气的影响。
(5)为避免生物污泥恶臭对周围居民的影响,污泥经脱水后,应按要求及时外运,不得在厂区随意堆放。
(6)由于污水厂的建设与厂外诸多污水管网、污水泵站系统的建设是紧密相关的,整个污水系统的工程量大,牵涉的部门多,有关部门的用地规划上,应充分考虑到污水厂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的需要,对污水厂厂界外一定范围的地块进行规划控制,在该规划控制范围内不得新建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住宅、学校、医院等设施。
(7)为避免除臭设施因故障或除臭设备检修时臭气未经处理外排,建议工程配备必要的应急除臭设备。
(8)污泥堆棚等污泥处理构筑物内可配套简易的植物液喷洒装置,污泥装车后,先在污泥表面喷洒少量植物液,然后采用密闭车辆进行污泥运输,尽可能减少臭气散发。
(9)为避免污泥运输过程对沿线村民造成影响,应尽量选择交通流量少、道路两侧人口较少的运输线路,运输时段避开运输高峰期。
(10)污水厂臭气影响与污水厂管理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厂方在采取除臭措施后,也应足够重视污水厂恶臭源日常管理,保证除臭设备正常运转,污泥的及时处理等。
4.4 减轻噪声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与建议
(1) 选择低噪声先进设备,降低设备噪声排放强度,从源头削减噪声。
(2) 合理进行平面布置,加强厂区和厂界四周的绿化,提高其抑尘降噪功能和营造厂区绿化景观。
(3) 根据噪声设备的不同特点,对于主要噪声源设消音、吸声设施;机组设分离基础和橡胶垫片减震(如水泵、污泥脱水机基础设橡胶减振垫片);水泵吸水管和出水管上加设曲绕橡胶接头;污水泵、污泥泵采用潜污泵等,减少噪声影响。
 (4)加强管理,在不影响机械设备正常运转情况下,机房的门窗应紧闭,建议高噪声设备的机房的门窗朝向厂区中部,减少厂界噪声排放量。
4.5 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
(1) 污水处理厂格栅所过滤的栅渣与初沉池沉砂、生活垃圾及时清运,由环卫部门作相应处置。
(2)工程产生的固废应由专人负责管理,对于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生物活性污泥,应根据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进行必要的处理。
(3)污水处理厂统一负责污泥销售和运输,统一配置污泥装运车辆,运输车辆应符合不洒、不漏的要求,在运输过程中要加强管理,保持车辆完好,不使车子有漏孔,不得中途乱倒污泥,车辆装载量要合适,不要超载,并尽量绕开闹市区,以确保污泥运输过程不发生二次污染。
(4)在污泥的消纳出售方面,污水处理厂应与购方订立购销污泥“谁使用、谁负责、谁污染、谁赔偿”的环保及环境卫生责任内容。应订立服务承诺、服务方式、责任义务等协议,制定有关污泥进出登记、交接、运输、制砖消纳检查、监控管理制度等,追踪生物污泥的去向,以防止因管理上的脱节,造成污染转嫁、迁移。
(5)厂方应随时跟踪污泥合理利用的信息和动向,扩大污泥综合利用的途径,使生物污泥得以无害化处理。
(6)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建城[2009]23号)相关规定“经济较为发达的大中城市,可采用污泥焚烧工艺。鼓励采用干化焚烧的联用方式,提高污泥的热能利用效率;鼓励污泥焚烧厂与垃圾焚烧厂合建……”。污泥处理应优先考虑采用污泥焚烧的方法。
4.6 景观绿化要求
随着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强,污水厂恶臭影响问题越来越成为企业和居民之间产生纠纷的源由之一,要求污水厂建成后,要加强厂区景观绿化建设,厂区四周尤其是靠近村庄的厂界内应留有一定宽度的绿化隔离带,可选择种植抗污能力综合值较大的乔木。
厂区内有较大水面面积的曝气沉砂池、初沉池、污泥处理系统等四周加强绿化,可种植抗害性较强的乔灌木。厂区绿化生态建设方案建议请园林设计部门设计后再实施。
要求污水厂一期工程建成后,整个厂区的绿化率须在30%以上。
 
5. 环境影响评价初步结论
厦门市澳头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与厦门市环境功能区划、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2011-2020年以及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年)要求相符合。工程的建设对于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减少陆域污染物入海总量具有积极意义,工程施工期和营运期产生的环境污染在严格采取本报告提出的环保工程措施和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前提下是可以得到有效防治的,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本工程建设是可行的。
6. 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厦门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厦门市莲前西路157号水务大厦
项目联系人:杨工                      
电话:(0592)5907576-801
环评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通讯地址:厦门市大学路178号 邮政编码:361005
项目联系人:陈工
    话:0592-2195513 
    真:0592-2195513  
电子信箱:gzcy06@sina.com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污泥处理处置论坛(上海)(6月4日全天) 同期举办世环会-污泥处置主题展 2025年6月4-6日 (请提前扫描二维码免费报名,限200人;会议现场抽大奖——华为手机等) 康碧热水解高级厌氧消化的全球经验和展望 直播时间:2025年4月11日(周五) 14:00—16:00 2025-04-11 14:00:00 开始
WaterInsight第14期丨水中新污染物高级氧化降解机制探索 直播时间:2025年1月25日(周六)10:00-11:00 2025-01-25 10:00:00 开始 直播报告题目:城市更新政策背景下的供排水设施建设改造技术方向 1、城市更新由来 2、城市更新政策导向 3、供排水设施建设改造技术方向 3.1供水条例与排水条例要求 3.2供排水管网建设改造技术路径 3
直播:《新国标下饮用水典型嗅味物质管控:在线识别、逐级强化、精准控制,保障供水安全与品质》 臭和味,是饮用水水质中的敏感指标,常引发用户投诉。自新标准《GB5749-2022》实施以来,要求饮用水臭和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2024年排水年会 直播时间:2024年11月30日(周六) 08:30—18:00 2024-11-30 08:30:00 开始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研究生课程环境工程技术前沿系列讲座:环卫设施异味控制研究与实践 直播时间:2024年11月27日(周三)13:30—15:00 2024-11-27 13:30:00 开始 报告题目:未来城乡生态环境低碳可持续发展对策与绿色技术研究进展   报告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  马军  教授
因泥制宜选择污泥干化技术 直播时间:2024年11月26日(周二)14:00 2024-11-26 14:00:00 开始 11月14日上午丨2024粤港澳大湾区环境水务博览会 直播时间:2024年11月14日(周四)10:00-13:00 2024-11-14 10:00:00 开始
中国水协团体标准《城市供水企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技术规程》宣贯会通知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直播:中国水协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城镇水环境专业委员会2024年年会 直播时间:2024年11月1日(周五) 08:30—18:00 2024-11-01 08:30:00 开始
全球水务前沿科技创新技术研讨会 直播时间:2024年10月31日(周四) 10:00—12:00 2024-10-31 10:00:00 开始 直播:2024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系列活动“城市水安全与绿色可持续循环发展”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10月27日(周日) 09:00—17:00 2024-10-27 09:00:00 开始
城市有机固废(餐厨厨余、污泥和渗滤液)技术现况及发展趋势 直播时间:2024年10月23日(周三)13:30 2024-10-23 13:30:00 开始 直播|沙特全球水务创新奖路演发布会 直播时间:2024年9月27日(周五)10:45—12:15 2024-09-27 10:45:00 开始
苏伊士工业园区绿色低碳环境治理方案 直播时间:2024年9月30日(周一)9:30—11:30 2024-09-30 09:30:00 开始 主 讲 人:江峰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讲报告:硫基生物技术助力废水低碳处理  时间:2024年9月14日(周六),10:00-11:00          主讲人:江峰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水质安全与高品质供水研讨会 直播时间:2024年8月30日(周五)13:30—17:30 2024-08-30 13:30:00 开始 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6)| 紫外线水处理技术探索与实践 直播时间:2024年8月31日(周六)上午10:00-11:00 2024-08-31 10:00:00 开始
肖威中博士--美国污水处理概述 直播时间:2024年9月2日(周一)20:30—22:00 2024-09-02 20:30:00 开始 北京市科协青年科技人才跨界交流活动--活动主题:AI时代的污水资源化应用创新  涉及领域:污水资源化、人工智能、物联网  召集人:曹效鑫 博士  活动时间:8月21日下午  活动地点:北京未来设计园区
报告人:程忠红,苏伊士亚洲 高级技术推广经理 直播题目:污泥干化技术的选择  内容: 	不同干化设备的特点及适用性 	污泥干化系统的选择依据 	干化在污 中国水协团体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碳减排评估标准》宣贯会通知  报告人:王秀蘅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直播时间:2024年7月17(周三)14:00-16:00 2024-07-17 14:0
苏伊士 程忠红 :反硝化滤池在污水脱氮中的差异化应用 直播时间:2024年7月2日(周二)14:00—16:00 2024-07-02 14:00:00 开始 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5)|低碳型装配式污水厂探索与实践 直播时间:2024年6月29日(周六)上午10:00-11:00 2024-06-29 10:00:00 开始
吴迪   博士: 百年持续迭代,新型生物膜工艺在提质增效、督察常态化背景下的典型应用 直播时间:2024年6月20日(周四)14:00—16:00 2024-06-20 14:00:00 开始 Paul Westerhoff院士、王鹏教授等人领衔空气取水学术与科技高端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6月8日(周六)08:50 2024-06-08 08:50:00 开始
报告题目:《湖南省排水系统溢流控制技术导则》解读及相关技术探讨  报告人简介:  尹华升,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湖南省非开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排水协会副秘书长; Water & Ecology Forum: 水与生态新起点 直播时间:2024年5月24日(周三)14:30 2024-05-24 14:30:00 开始
中国水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直播时间:2024年5月28日(星期二)14:00—16:00 2024-05-28 14:00:00 开始 5月22日下午丨《城镇排水管网系统诊断技术规程》宣贯会 直播时间:2024年5月22日(周三)14:00-16:00 2024-05-22 14:00:00 开始
双碳背景下污泥处置资源化路径探索--杜炯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第四设计院总工程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上海土木工程学会会员、复旦大学资源 JWPE 网络报告/用于快速现场废水监测的折纸微流体装置 直播时间:2024年5月13日(星期一)19:00 2024-05-13 19:00:00 -杨竹根  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教授、高级传感器实验
紫外光原位固化法管道修复全产业链质量控制倡议 直播时间:2024年5月7日(星期二)9:00-16:30 2024-05-07 09:00:00 开始 华北院 马洪涛 副总工: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应与不应——海绵城市建设正反案例1 直播时间:2024年4月30日(周二)9:30 2024-04-30 09:30:00 开始
高效纳滤膜:中空纤维纳滤膜的特点与应用 直播时间:2024年4月27日(周六)10:00-11:00 2024-04-27 10:00:00 开始-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4) 聚力水务科技创新、中德研讨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特邀德国亚琛工业大学Max Dohman 直播时间:2024年4月14日(周日)15:00 2024-04-14 15:00:00 开始
康碧热水解高级厌氧消化的全球经验和展望 | 北京排水集团高安屯再生水厂低碳运营实践与探索 直播时间:2024年4月10日(周三)14:00—16:00 2024-04-10 14:00:00 开始 世界水日,与未来新水务在深圳约一个高峰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3月22日(周五)08:30—17:30 2024-03-22 08:30:00 开始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直播时间:2024年3月14日(周四)14:00 2024-03-14 14:00:00 开始    题目:占地受限情况下的污水厂水质提升解决方案 主讲人:程忠红, 苏伊士亚洲 高级 华北设计院:高密度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效果巩固提升要点分析 直播时间:2024年3月4日(周一)9:30 2024-03-04 09:30:00 开始
2月23日|2024年“云学堂科技学习周”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与分享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2月23日(星期五)9:00—17:00 2024-02-23 09:00:00 开始 2月22日|2024年“云学堂科技学习周”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与分享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2月22日(星期四)9:00—18:00 2024-02-22 09:00:00 开始
2月21日|2024年“云学堂科技学习周”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与分享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2月21日(星期三)9:00—18:00 2024-02-21 09:00:00 开始 大湾区青年设计师论坛直播预告(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论坛)  “醒年盹、学好习、开新篇”2024年“云学堂科技学习周”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与分享论坛
山东日照:“乡村之肾”监管装上“智慧芯”    日照市生态环境局农村办负责人时培石介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被称为“乡村之肾”,对于农村水环境的改善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工湿地国际大咖/西安理工大学赵亚乾教授:基于人工湿地技术的污水净化之路 直播时间:2024年1月30日(星期二)19:00 2024-01-30 19:00:00 开始
马洪涛院长: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统筹推进的一些思考 直播时间:2024年1月25日 10:00 2024-01-25 10:00:00 开始 2024年水务春晚 直播时间:2024年1月18日(周四)18:00—22:00 2024-01-18 18:00:00 开始
《以物联网技术打造新型排水基础设施》 直播时间:2024年1月11日(星期四)15:00 2024-01-11 15:00:00 开始--刘树模,湖南清源华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 WPE网络报告:作者-审稿-编辑视野下的高水平论文 直播时间:2024年1月10日(星期三)19:00 2024-01-10 19:00:00 开始
核心期刊:中国给水排水》继续入编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中国给水排水核心科技期刊 直播丨《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宣贯会 直播时间:2023年12月27日 09:30—11:00 2023-12-27 12:00:00 开始
【直播】【第五届水利学科发展前沿学术研讨会】王浩院士:从流域视角看城市洪涝治理与海绵城市建设 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3)|水回用安全保障的高效监测技术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城镇水环境专业委员会2023年年会暨换届大会 直播时间:2023年12月16日(周六)08:30—18:00 2023-12-16 08:30:00 开始 第二届欧洲华人生态与环境青年学者论坛-水环境专题 直播时间:2023年12月9日(周六)16:00—24:00 2023-12-09 16:00:00 开始
JWPE网络报告:综述论文写作的一点体会 直播时间:2023年11月30日(星期四)19:00 2023-11-30 19:00:00 开始 WaterInsight第9期丨强志民研究员:紫外线水消毒技术 再生水
水域生态学高端论坛(2023)热带亚热带水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会议 直播时间:2023年11月29日(周三) 09:00—17:40 2023-11-29 09:00:00 开始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智慧水务与科技创新高峰论坛 直播时间:2023年11月25日(周六) 13:30 2023-11-25 13:30:00 开始
中国水协团体标准《城镇污水资源与能源回收利用技术规程》宣贯会通知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2023年11月14日9:00线上举行直播/JWPE网络报告:提高饮用水安全性:应对新的影响并识别重要的毒性因素
直播主题:“对症下药”解决工业园区污水处理难题   报告人:陈智  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直播时间:2023年11月2日(周四)14:00—16:00 2023-11-02 14:00:00 开始 10月29日·上海|市政环境治理与水环境可持续发展论坛
BEST第十五期|徐祖信 院士 :长江水环境治理关键      直播时间:2023年10月26日(周四)20:00—22:00 2023-10-26 20:00:00 开始 《水工艺工程杂志》系列网络报告|学术论文写作之我见 直播时间:2023年10月19日(周四)19:00 2023-10-19 19:00:00 开始
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技术研讨会 直播时间:2023年10月20日13:30-17:30 2023-10-20 13:30:00 开始 技术沙龙 | 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2) 直播时间:10月14日(周六)上午10:00-12:00 2023-10-14 10:00:00 开始
直播题目:苏伊士污泥焚烧及零碳足迹概念污泥厂 主讲人:程忠红 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内容包括: 1.	SUEZ污泥业务产品介绍 2.	全球不同焚烧项目介绍 3.	上海浦东污泥焚烧项目及运营情况 中国给水排水第十四届中国污泥千人大会参观项目之一:上海浦东新区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工程
《水工艺工程杂志》系列网络报告 直播时间:2023年9月26日 16:00  王晓昌  爱思唯尔期刊《水工艺工程杂志》(Journal of Water Process Engineering)共同主 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八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同期召开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排水管网大会  (水环境综合治理)  同期召开中国给水排水 2024年
海绵城市标准化产业化建设的关键内容 结合项目案例,详细介绍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技术体系及标准体系,探讨关键技术标准化产业化建设的路径,提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 报告题目:《城镇智慧水务技术指南》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平台: 主讲人简介:  简德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总院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信息技术委员会副主
第一轮通知 | 国际水协第18届可持续污泥技术与管理会议 主办单位:国际水协,中国科学院  联合主办单位:《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 等 技术沙龙 | 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1) 直播时间:8月19日(周六)上午10:00-12:00 2023-08-19 10:00:00  广东汇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湛蛟  技术总监  天津万
中国水业院士论坛-中国给水排水直播平台(微信公众号cnww1985):自然—社会水循环与水安全学术研讨会 WaterInsight第7期丨掀浪:高铁酸钾氧化技术的机理新认知及应用 直播时间:2023年8月5日(周六)上午10:00-11:00 2023-08-05 10:00:00 开始
直播:“一泓清水入黄河”之山西省再生水产业化发展专题讲座 直播时间:2023年7月23日(周日 )08:00-12:00 2023-07-23 08:00:00 开始 珊氮自养反硝化深度脱氮技术推介会 直播时间:2023年7月21日(周五)
欧仁环境颠覆性技术:污水厂扩容“加速跑”(原有设施不动,污水处理规模扩容1倍!出水水质达地表水准IV类标准!),推动污水治理提质增效。  诚征全国各地污水厂提标扩容工程需求方(水务集团、BOT公司、设 直播预告|JWPE网络报告:自然系统中难降解污染物去除的物化与生化作用及水回用安全保障 中国给水排水
直播题目: 高排放标准下污水中难降解COD的去除技术     报告人: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程忠红 WaterTalk|王凯军:未来新水务 一起向未来  For and Beyond Water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以网络会议形式举办“水与发展纵论”(WaterTalk)系列学术报
5月18日下午 14:00—16:00 直播  题目: 高密度沉淀池技术的迭代更新 主讲人: 程忠红 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大纲:  高密池技术原理 不同型号高密池的差异和应用区别 高密池与其他 BEST|绿色低碳科技前沿与创新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翔教授  直播时间:2023年4月30日 14:00—16:00 2023-04-30 14:00:00 开始
日照:“碳”寻乡村振兴“绿色密码”  凤凰网山东    乡村生态宜居,乡村振兴的底色才会更亮。我市坚持乡村建设与后续管护并重,市、区、镇联 BEST论坛讲座报告第十三期(cnwww1985):全球碳预算和未来全球碳循环的不稳定性风险 The global carbon budget and risks of futur
国际水协IWA 3月17日直播:3月17日 国际水协IWA创新项目奖PIA获奖项目介绍分享会 直播时间:2023年3月17日 9:00—11:30 2023-03-17 09:00:00 开始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云中漫步-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及云计算的威立雅智慧水务系统Hubgrade 直播时间:2023年3月15日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平台会议通知 | 2023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清华大学王凯军教授团队等) 中国污水千人大会参观项目之一: 云南合续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海口市西崩潭水质净化中心
中国给水排水 Water Insight直播:刘锐平  清华大学 环境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高浓度硝酸盐废水反硝化脱氮过程强化原理与应用 会议时间:2023.1.7(周六)10:00—11:00 智慧水务的工程全生命周期实践分享 直播时间:2023年1月6日 15:00-16:00 对话嘉宾:窦秋萍  华霖富水利环境技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总经理 主持人:李德桥   欧特克软件(中国)有限
苏伊士 直播时间:12月30日14:00-16:00直播题目:污泥处理处置的“因地制宜和因泥制宜” 主讲人:程忠红,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特邀嘉宾:刘波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二院总工 教 苏伊士 直播时间:12月27日14:00-16:00;复杂原水水质下的饮用水解决方案    陈智,苏伊士亚洲,技术推广经理,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熟悉市政及工业的给水及污水处理,对苏伊士
曲久辉  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基于模拟仿真的污水处理厂数字化与智慧化:现状与未来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28日(周三)9:30—12:00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