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环保能带来什么
为环保工作提供专家型智慧决策,让执法工作有的放矢
发表时间:2013-07-23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6版
中国环境报记者 刘秀凤
孙越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环境事业部总经理
7月23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在北京开幕,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将此次参展主题确定为“智慧环保”。什么是智慧环保,会给当前环保工作带来哪些改变?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环保监测对象和监测因子越来越多,地方环保部门的监管工作也更加繁忙和复杂。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环境事业部总经理孙越告诉记者,智慧环保平台可以为环保工作提供专家型的指挥和决策,让工作人员在执法检查工作中更加有的放矢。据他介绍,杭州市环保局的智慧平台系统正在建设中。
构建环保windows
智慧平台不能等同于物联网,能为环保部门提供专家型服务
“我们不仅是做环保监测的,聚光现在做的是环保管理。”孙越告诉记者,他们要为各地环保部门提供整体规划方案,不只是简单的设备和监控平台,而是将整个业务流程进行整合、集中在一个平台上。这个平台,被其称之为“智慧型平台”。通俗地说,聚光科技就是要构建一个环保“win-dows”,让环保部门的业务工作都在这个平台上运行。
孙越告诉记者,不能将智慧平台等同于物联网,物联网只能算作智能化。物联网实现了人机互动,在引入物联网后,我们不仅能看到监测数据,还能了解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并进行远程指挥操控。“智慧与智能的区别在于,智慧不只是人机互动,还能通过系统中的模型运算进行专家型指挥和专业型的政务工作,从而形成专业型的监管执法。”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环境意识增强,环境监管的范围在扩大,力度在加强。然而,面对众多企业,很多地方环保部门却是力不从心。这些企业的治理工况不一样,工作人员很难详细了解每一家企业的生产工艺、主要参数等,给监管带来了困难。现在的监控平台可以查看企业各种排放数据,但这也只是一个数据展示,现场性不够,如果没有专业知识,很难从这些简单的参数中看出问题。有环保部门负责人戏言,这样的结果就是“监察变视察、视察变考察”,吃顿饭就回来了。
孙越说:“在智慧平台中,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工艺模型。通过专业模型计算可以直白地告诉监管者问题在哪儿,是否存在偷排、漏排问题,减排效率是多少,是否与总量控制要求一致等,从而将过程监控变成专家型监控,既能威慑造假者,也能提示在检查中要重点关注哪些问题、该怎样去查,从而帮助工作人员成为专家,进行更专业的监察,也能促使环保部门的决策更加专家化。所以,我们提供的不仅是数据信息,而是一个智慧型的专家。”
全面监管工业园区
不仅关注常规污染因子,更重视特征污染物,提供预警预报系统
现在,全国各地各种工业园区层出不穷,承载着当地经济发展的希望。但是,如果监管不到位,工业园区就有可能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甚至成为集中排污区。
孙越说:“工业园区是资源、生产、科技、人才等多种要素的聚集地,这种聚集会产生叠加放大的效果,从而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随着园区越来越密集,对环境的影响也愈加显著。某种程度上,园区也是环境、安全的高风险聚集地,尤其是化工园区,涉及的环境、安全、健康问题更为引人关注。”曾经有专家称,围墙内是安全事故,蔓延到围墙外就变成了环境事故。为此,聚光科技研发了工业园区环境安全监管平台。
一些地方在环保监管中多侧重于常规污染因子的监测,而在工业园区的监管中,VOC、恶臭、重金属等特征污染物更不能忽视,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对周边环境和健康也会产生重大影响。这个监管平台实现了安全、环境和健康监控的三位一体,还能进行预警预报。很多污染事故的发生,都是过程中一点一滴的隐患累积造成的。因此,在这个监管平台中,可以通过过程分析、排放趋势预测等对可能发生的污染事故进行预警,从而促使相关部门和企业及时消除隐患。
据介绍,聚光科技为湖南株洲清水塘工业区建设的污染监控体系就是实践案例之一。“这个体系是两年前做的,主要以环保为主,实现了智能化监测。现在,我们可以更上一层楼,建设成智慧型平台。”
因为重金属污染事故频发,相关环境监测问题备受关注。孙越告诉记者,在重金属监测方面,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实力。比如,五大电力集团开始着手汞监测和减排工作,聚光科技的汞监测设备也已经投入市场。孙越说,汞监测市场目前还是自发性的,政府部门还没有特别明确要求,但五大电力集团已经开始主动提高自我要求,环保公司也在研究脱汞的问题。
平台营销提高竞争力
不仅要做环境监测技术专家,更要做环境管理规划师,难就难在做规划
“聚光科技是以设备概念上市的,但实际上,我们是一家提供综合服务的公司。”孙越告诉记者,市场上设备型企业很多,有些企业在技术、资金实力等方面都很强,聚光科技通过将软硬件结合,进行一站式平台型服务营销,可以极大地提高自身竞争力。
做出这样的选择,与环保监测设备行业的特点有关。这个行业中很多仪器设备的创新空间很小,因为在有关认证要求中,已经提出了规范性、标准化的要求。比如,进行水质COD监测的仪器就要采用化学方法,其他方法不予认证。在这种情况下,留给企业技术创新的空间就很少了。这样一来,商业模式、营销模式的创新就变得尤为重要。
进行平台型服务营销,就要求企业不仅关注设备质量、数据准确性,更要做出整体环境管理规划;不仅要做技术专家、行业专家,还要做规划师。孙越坦承,“我们这样做也蛮辛苦的,不仅要知道环保部门目前需要什么,还要了解将来的管理要求和战略发展需要。我们要确保,我们的平台系统能够符合环保发展需要,甚至要适当超越当前地方发展进度,才能起到引导提升作用。”他强调,做模型、进行信息化编程都不难,难在做管理规划。
政策推动之外,雾霾、水污染等环境事件频发,加之公众环境意识增强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环境监测行业的发展。而在这个市场中,从来不乏竞争者,企业该如何取胜?平台型服务营销是聚光科技选择的方式之一,因为这一平台能帮助政府实现工作管理的智慧化,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
智慧环保平台打造 新型环保管理方案
访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环境事业部总经理孙越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光科技)于2002年1月注册成立于浙江省杭州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9年完成股份制改造,2011年4月上市。通过十多年的发展,聚光科技在公司规模、研发实力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排名都居国内行业首位,成为中国分析仪器行业和环保监测仪器行业的龙头企业,并成为中国在环境与安全检测分析仪器领域重要的创新平台与产业化基地。
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环保监测对象和监测因子越来越多,地方环保部门的监管工作也越来越繁忙和复杂。7月23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在北京举行,聚光科技以“智慧环保”为主题参加了此次展览。智慧环保平台可以为环保工作提供专家型的指挥和决策,让工作人员在执法检查工作中更加有的放矢。为更多了解“智慧环保”,《水工业市场》杂志采访了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环境事业部总经理孙越先生。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环境事业部总经理 孙越
水工业市场:什么是“智慧环保”?聚光科技对于环保管理主要是以怎样的模式进行?这种模式具备哪些特点和优势?
孙越:聚光科技不仅做环保监测,现在还做环保管理。要为各地环保部门提供整体规划方案,不只是简单的设备和监控平台,而是将整个业务流程进行整合,集中在一个平台上,这个平台被称之为“智慧型平台”。通俗地说,聚光科技就是要构建一个环保“windows”,让环保部门的业务工作都在这个平台上运行。
不能将智慧平台等同于物联网,物联网只能算作智能平台。物联网实现了人机互动,在引入物联网后,我们不仅能看到监测数据,还能了解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以判断和保证监测数据的有效性,为环境质量分析评价、预警预报、应急指挥提供管理工具。智能远程控制能将现场操作远程化,大大提高执法监督的工作效率。智慧平台不只是人机互动,还能通过系统中的模型运算进行专家型指挥和专业型的政务工作,这就是智慧平台与智能平台的区别。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公众环境意识增强,环境监管的范围在扩大,力度在加强。然而,面对众多企业,很多地方的环保部门却是力不从心。这些企业的生产工艺、治理工况不一样,工作人员很难一概而论,也没有精力和能力详细区分,这给监管带来了困难。通过现在的监控平台可以查看企业的各种排放数据,但也只是一个数据展示,现场性不够,如果没有专业知识,很难从这些简单的参数中看出问题。有环保部门负责人戏言:“这样的结果就是‘监察变视察,视察变考察’,吃顿饭就回来了。”
然而在智慧平台中,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工艺模型。通过专业模型计算可以直白地告诉监管者问题在哪儿,是否存在偷排、漏排问题,减排效率是多少,是否与总量控制要求一致等,从而将过程监控变成专家型的,既能威慑造假者,也能提示工作任务在检查中要重点关注哪些问题、该怎样去查,从而帮助工作人员进行更专业的监察,使环保部门的决策更加专家化。所以,我们提供的不仅是数据信息,而是一个智慧型的专家。
水工业市场:目前,我国工业园区的环保监管存在诸多问题,聚光科技对于工业园区的排污监测是怎么做的?有哪些实际的运用案例?
孙越:现在,全国各地各种工业园区层出不穷,承载着当地经济发展的希望。但是,如果监管不到位,工业园区就有可能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甚至成为集中排污区。
工业园区是资源、生产、科技、人才等多种要素的聚集地,这种聚集会产生叠加放大的效果,从而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随着园区越来越密集,对环境的影响也愈加显著。从某种程度上看,园区也是环境、安全的高风险聚集地,尤其是化工园区,涉及的环境、安全、健康问题更为引人关注。曾经有专家称,围墙内是安全事故,蔓延到围墙外就变成了环境事故。为此,我们研发了工业园区环境安全监管平台。
一些地方在环保监管中多侧重于常规污染因子的监测,而在工业园区的监管中,对VOC、恶臭、重金属等特征污染物更不能忽视,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对周边环境和健康也会产生重大影响。这个监管平台实现了安全、环境和健康监控的三位一体,还能进行预警预报。很多污染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一点一滴的隐患造成的。所以,我们在这个平台上通过过程分析、排放趋势预测等对可能发生的污染事故进行预警,促使相关部门和企业及时消除隐患。
两年前的湖南株洲清水塘工业区建设的污染监控体系便是公司所做的实践案例之一,主要是以环保为主,实现了智能化监测。现在,我们可以更上一层楼,建设成智慧型平台。
因为近年来重金属污染事故频发,相关的环境监测问题备受关注。在重金属监测方面,聚光科技已经具备一定的实力。比如,随着新修订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开始实施,五大电力集团开始着手汞监测和减排工作,聚光科技的汞监测设备也已经投入市场。虽然目前汞监测的市场还是自发性的,政府部门还没有特别明确的要求,但五大电力集团已经开始主动提高自我要求,很多环保公司也在研究脱汞的问题。
水工业市场:作为一家主打环境监测的高新技术企业,聚光科技有着怎样的研发实力?主要的技术核心是什么?
孙越:聚光科技是分析仪器行业内唯一获得国家发改委认定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环保部认定的“国家环境保护监测仪器工程技术中心”的企业,是发改委认定的“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并设立了“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公司先后承担了国家重大水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发改委科学仪器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科技部火炬计划项目等。其中,2009年聚光科技作为牵头依托单位中标,承担“十一五”国家重大水专项——环保部重大水专项课题“水环境监测现代装备研发与技术突破”项目和住建部重大水专项课题“智能化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仪开发与应用”项目;2011年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合作,承担了6项国家重大仪器专项。
聚光科技拥有专业的研发团队,在500多人的团队中,研发硕博人员占60%,其余40%为本科学历,覆盖光学、化学、工艺质量、数学、机械、电子、软件等关键专业。公司每年投入8%的销售收入到研发。
公司自主创新的激光气体在线分析仪和原位抽取热湿法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内首创的大气、烟气重金属在线分析系统获“科学仪器优秀新产品奖”。除此之外,公司还荣获“中国专利金奖”、“BCEIA金奖”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三十余个奖项。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已获授权专利182项(其中发明专利6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85项。
聚光科技在技术方面的核心是“三相、五毒、四手段”:“三相”即公司的技术主要解决“水、气、土壤”三大领域的问题;“五毒”即方案涵盖国家要求严控的五种重金属:铬、汞、砷、铅、镉的污染;四手段指主要利用在线分析、便携分析、实验室化验分析和移动监测车等四种手段进行以上领域的检测。
水工业市场:我们知道,环境监测市场竞争也很激烈,聚光科技除了有强大的技术实力支撑外,在市场营销端又靠何种竞争优势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孙越:虽然以设备概念上市,但实际上聚光科技是一家提供综合服务的公司。市场上来自国内外的设备型企业很多,有些企业在技术、资金实力等方面都很强,而聚光科技通过将软硬件结合,进行一站式平台型服务营销,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竞争力。
做出这样的选择,与环保监测设备行业的特点有关。在这个行业中,很多仪器设备方面的创新性很小,因为在有关的认证要求中,已经对监测方法等提出了规范性、标准化的要求。比如,进行水质COD监测的仪器就要采用化学方法,其他方法不予认证。在这种情况下,留给企业技术创新的空间就很少了。这样,商业模式、营销模式的创新就变得尤为重要。
进行平台型服务营销,就要求企业不仅关注设备质量、数据准确性,更要做出整体环境管理规划;不仅要做技术专家、行业专家,还要做规划师。做规划师的难处在于不仅要知道环保部门目前需要什么,还要了解将来的管理要求和战略发展需要。我们要确保平台系统能够符合环保发展需要,甚至要适当超越当前地方的发展进度,才能起到引导提升作用。做模型、进行信息化编程都不难,难在做管理规划。
除了政策推动之外,雾霾、水污染、重金属污染等环境事件频发,公众环境意识的增强等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环境监测行业的发展。在这个被看好的市场中,从来不乏竞争者,平台型服务营销是聚光科技选择的方式之一,因为这一平台能帮助政府实现管理工作的智慧化,有效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