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式厌氧发酵技术的原理和分类
本文来源:中持绿色
湿式厌氧发酵技术的原理
厌氧发酵是利用兼性菌和厌氧菌进行生物化学反应,分解有机废弃物中有机物的一种处理工艺。厌氧发酵是一个由多种细菌参与的多阶段生化反应过程,每一反应阶段都以某类细菌为主,其产物供下一阶段的细菌利用。厌氧降解过程的化学、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相当复杂,但是可以综合三阶段理论: 水解阶段 产酸阶段 产甲烷阶段
湿式厌氧发酵技术的分类
-
含固率:常规厌氧发酵,含固率3~5%;高含固厌氧发酵,含固率8~15%;
-
消化阶段数:
单相厌氧发酵,在同一个反应器内完成厌氧发酵的产酸和产甲烷阶段;
两相厌氧发酵,厌氧发酵反应分别在二个反应器内完成,分别完成产酸和产甲烷阶段;
-
投料运转方式:连续发酵工艺、半连续发酵工艺
-
发酵温度:高温发酵、中温发酵和常温发酵
厌氧发酵方法处理有机废弃物是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垃圾降解为甲烷、氢气和二氧化碳的生化过程,该方法最终产物恶臭味减小,并且产生的甲烷气体可以作为能源回收,同时达到减少垃圾容积,达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的,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是未来处理有机废弃物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