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探讨深层隧道排水新思路
专家建议尽快开展相关规划研究,提出可行方案
(记者 赵慧娴 通讯员 卢绍琨 肖嘉琳 )为了探索适合广州治理城市内涝和雨水利用新思路,7月20日广州市召开深层隧道排水系统对策研究论证会。市水务局邀请了9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对广州市提出深层隧道排水系统对策进行了论证。专家认为,广州市探索深层隧道排水新思路具有前瞻性,建议尽快开展深层隧道排水系统规划研究,与相关规划衔接,通过深化研究提出可行性方案。
据市水务局介绍,经过亚运水环境整治后,广州市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中心城区大力推进排水改造,200多个水浸点也得到了缓解。但是,广州市排水标准偏低,强暴雨造成的水浸街问题还没得到根本解决,同时,水环境还受到初期雨水的污染。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广州市水务部门今年以来借鉴国外城市排水成功范例,开展了深层隧道排水系统的对策研究,广州市市政设计研究院7月份提交了一份广州市深层隧道排水系统对策研究报告。
专家认为广州市降雨量大、暴雨频繁,城市空间拥挤,中心城区在现有浅层排水系统改造困难极大的情况下,建设深层隧道排水系统是一种有效手段,符合广州老城区的排水特征,该项对策具有较好的前瞻性。
据市政设计院介绍,针对广州市老城区“截污”、“初雨污染”和“内涝”三方面的排水问题,在保留并充分发挥现有排水系统和河涌水系作用的基础上,通过深隧道排水技术的应用,可以达到充分改善河涌水质,提高排水、排涝以及河涌水系排洪系统标准的目标,保障城市水安全。研究报告建议广州市应科学推进深层隧道排水建设,包括做好规划研究,推进试点工程施工,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和管理统一部署,开展广州初期雨水径流污染研究,开展深层基础地质资料勘察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杰认为,广州市用深层隧道排水系统和现有排水系统相结合,来解决河涌水环境治理和内涝治理问题是可行的。北京工业大学周玉文教授表示,广州市提出城市深层隧道排水系统是一个大胆的设想,支持广州市进行前瞻性的探索。他还认为城市深层隧道排水系统着眼于解决未来城市化发展中的水安全问题,其好处在于对造成城市内涝的雨水进行蓄洪、疏导,同时也可解决初期雨水对是环境的污染。
市水务部门本次论证会也邀请了市发改委、市建委、规划国土及市人大、市政协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市民代表参加。
国内外深层排水系统典型范例
美国芝加哥隧道及水库隧道工程
芝加哥的城市环境与广州相类似,芝加哥隧道水库工程规划(TARP)减轻了芝加哥地区的水浸和污染,保护了密西根湖。芝加哥地区城市合流制改造和内涝灾害控制工程是世界上最早、最成功的采用地下深邃技术的范例。芝加哥的成功经验在美国大部分城市得到推广应用。
英国伦敦泰晤士深层隧道工程
为解决泰晤士河沿岸合流制溢流污染现状,改善泰晤士河道水质,伦敦于2007年启动泰晤士深层排水隧道工程的建设。采用“泰晤士深层隧道”方案。工程建成后,大幅提高污水收集能力,有效减少合流制溢流带来的污染,有效地改善了泰晤士河的水体环境。
香港荔枝角雨水排放隧道工程
香港采用在上游建造雨水隧道分流高地雨水的方法,减少上游高地雨水流入市区排水系统,减低深水埗、长沙湾、荔枝角等地势较低处的水浸风险。防洪将可抵御50年一遇的大雨,从而有效减低水浸风险及对公众、交通及商业活动的影响。

广州市深层排水隧道规划咨询会议召开
[广州深隧要有前瞻性 工期费用要明确] [广州深隧建成后老城区排涝能力将升10倍]
[黑涌该怎么治? 专家:管好管道挖深隧] [广州水务局深隧建设工程获市政协支持]
[广州首次详细披露“深隧”建设计划] [专家称深隧“非常适合广州 花费也非常经济”]
广州深隧东濠涌试点预算可控 拆迁资金约六千万
[广州东濠涌深隧方案再邀专家把脉] [东濠涌深隧试验段开专家咨询会]
[广州深隧东濠涌试验段环评获批] [东濠涌“深隧”试点给力治水]
[广州市深隧东濠涌初步方案] [东濠涌深隧预计12月动工]
全球专家聚首规划:中国首个地下40米深层排水隧道
摘要:广州作为全国首个建深层隧道排水系统的城市,在多次召开专家论证会和座谈会后,10月20日再次召开深隧规划咨询会,来自中国工程院多名院士以及美国芝加哥和日本等国内外20名隧道、水利、排水、环境工程等方面的专家为广州的深隧规划把脉、支招。深隧的整体规划方案首次披露将建8条深层隧道、地下40米总长86公里。
中国首个地下40米深层排水隧道
10月20日,广州再次召开深隧规划咨询会,来自中国工程院多名院士以及美国芝加哥和日本等国内外20名隧道、水利、排水、环境工程等方面的专家为广州的深隧规划把脉、支招。
据了解,广州作为全国首个建深层隧道排水系统的城市,已多次召开专家论证会和座谈会。
咨询会上,广州深层排水隧道规划的设计单位广州市市政设计院有关负责人首先介绍了广州的深隧规划。广州市市政设计院制作的深隧规划广州将在地下四十多米的地方挖一种大型的排水管道,这一被称为深层隧道的排水系统。系统共86.4公里,提供165.2万立方米的调蓄容积,并结合竖井建设5座排涝泵站。
据悉,深隧的整体规划方案首次披露,将建成一主七副和一厂,隧道总长86.42公里。深隧建成后,司马涌、西濠涌、东濠涌、沙河涌、猎德涌、深涌流域内及广园路渠箱等排水干渠排水标准提高到(市政)10年一遇排水标准。多位专家在听取设计单位的介绍后,提出建议如何彻底告别水浸街。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如桂在听取专家意见后指出,深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对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至关重要。
整个深隧将修建“一主七副”8条深层隧道,在珠江前航道临江处建一条西起大坦沙、东至大濠沙岛的主隧道,沿重要河涌建7条分支隧道,7条分支隧道分别是:1.9公里的荔枝湾涌分支隧道、3.6公里的西濠涌分支隧道、2公里的东濠涌分支隧道、8.3公里的沙河涌分支隧道、4.1公里的猎德涌分支隧道、6.1公里的车陂涌分支隧道;还有一条石井河分支隧道因为条件较好将修建29.4公里浅层渠箱。此外,还将在黄埔区大濠沙岛建一座大型初雨处理厂,处理深隧收集的大量雨水。
设计单位介绍,旱季和小雨时,深层隧道作为部分污水输送通道;中等雨量时,深隧系统发挥调蓄治污功能;大暴雨时,深隧系统发挥防洪排涝功能。在进一步完善浅层排水系统的同时,建设深层隧道排水系统,预期达到的目标是:缓解广州市城区“内涝”问题,提高相应流域城市排水干渠排水标准,由现在的0.5到1年一遇提高到5到10年一遇。对合流制地区,为提高污染收集系统的截流倍数提供条件,大大缓解合流制溢流污染;对分流制地区,调蓄10毫米初期雨水径流,缓解初雨径流污染,总得来说削减流域70%以上的初雨径流和合流制溢流污染。
中国工程院院士认为在深隧工程上马前,应该先改造和完善广州的浅层排水系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也认为,深隧的建设要以浅层排水系统的改造为前提,如果浅层排水系统的改造没做好,他担心出现内涝时出现的积水水不能排到深隧里去。
深隧规划的设计单位市政设计院副院长解释,广州市老城区的建筑面积大,排水多,浅层排水的改造难度大,而且所需的费用比深隧建设更大,所以考虑进行深隧建设。但他同时也指出,无论是浅层排水和深层隧道,单独用其中一种方式都无法完全解决水浸问题,单独使用其中一种都无法让所有水浸点完成排水,所以广州老城区的排水将采取的是浅层排水和深层隧道相结合的排水方式。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认为,深隧建设不仅有必要,而且深隧的规模还要考虑得更远。
经过一天的讨论,与会的20名专家大多数认为,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极端气候条件变化的影响,广州作为特大城市所面临的内涝风险和水环境恶化两大问题日益突出。老城区由于受建筑密度大、浅层地下空间拥挤因素制约,仅依靠传统的浅层排水系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因此,《规划》在系统分析老城区排水特征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建设深层隧道排水系统,以实现提高河涌排涝标准、收集处理初雨和溢流污染、实现污水综合调度供能,有较强战略性和前瞻性,十分必要。并尽快开展东濠涌试验段的实施积累经验。
【五问深隧】
1 建深隧投入多少?
水务局曾透露初步估算,广州建设约90公里的深层隧道,投资在250亿元左右。如果按照本次公布的更准确的系统规划,隧道总长为86.42公里,投资额应该需要多少?此前市水务局提供的测算数据,东濠涌流域实施雨污分流需投资16.13亿元,建深隧投资将降至7亿元左右;西濠涌流域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则要花35亿元,建深隧只要9亿元。
2 深隧能否“一建就灵”?
在昨天的技术咨询会上,听完设计单位的介绍,香港顾问有限公司项目董事提出了他的疑问,“深隧对将来空间的利用会不会影响?”因为他了解到深隧可能对它上面地下空间甚至地面的发展造成一些影响,有些东西就不能建了。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说:“深隧规划的目标要更加清晰,对关键性问题进行解惑。不要认为上了深隧就能彻底解决广州的内涝和水污染问题,只能是缓解,还要配合其他的措施。例如污染问题,还要结合面源污染,规划目标和市民的期望值不要有太大出入。”
3 深隧规划排水标准是否太低?
与会专家表示,深隧的建设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深隧规划排水标准是否太低?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认为,从更长远的眼光,(深隧规模)还是略有偏低,如果前景就按现在的标准,规模基本合适但略有偏小。工程院院士曲久辉也认为,城市发展加快,深隧5到10年一遇的规模“为什么不能更高”?
4 沿线污水厂是否需要全部拆掉?
按照最新规划,沿江主隧沿途的3个污水处理厂都将拆掉,并在黄埔区的大蚝沙岛上建设一座大型初雨处理厂。水务局此前透露的消息,搬迁沿线大坦沙、大沙地和猎德三个污水厂,可以腾出80万平方米建设用地,能赚300~400亿元资金,成为解决深隧资金问题的一个设想。
北京市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教授级高工认为,规划的污水处理厂与原来三座厂变化不大,有无必要把原来的污水处理厂都拆掉,改成预处理厂,原来的污水处理厂都能发挥作用。还要修一个很粗的管子,把污水引过去。
5 深隧对污染物有很强的削减能力吗?
按照规划,深隧能削减流域70%以上的初雨径流和合流制污水溢流污染,改善珠江水质。但由于国内并没有先例,这个70%削减量是依据美国的假设方法进行推算的,是否合理?不少专家也提出,对于珠江污染物减少的程度应该有更严谨的研究。
【他山之石】
芝加哥——建深隧后河流鱼类由2种增加到70多种
深隧技术在芝加哥、东京、香港等很多城市中都已得到了成功的应用,芝加哥的合流隧道系统有效减轻了城市内涝和水体污染,保护了密西根湖等水体环境。
芝加哥的深隧系统世界有名。据悉,芝加哥花了几十年时间、投资300亿美元建设的深隧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排水和污水处理工程。该工程项目是分期建设实施的,第一期项目从1975年开始投入建设,2006年底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绵延109.4英里的深层、大直径的岩石隧道,可以提供23亿加仑(8700万立方米)的容积;第二期项目主要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同时兼顾面源污染,主要项目是建设3个地面大水库。
咨询会上,原芝加哥大水务局负责人也介绍了芝加哥的经验,他表示,芝加哥与广州相似,也是雨污合流制的系统,也是有水系环绕整个城市。整个隧道建设在2005年就完成。而深隧的系统应该与整个水系和水循环系统结合,深隧只是防洪排涝和控制污染的一环,在芝加哥当时规划这一系统的时候,芝加哥只剩下两个种类的鱼可以在河里存活;系统建成后,鱼类增加到70多种。
【案例分享】国内首条深层隧道排水系统规划研究
小编导语:以下图文介绍了深层隧道排水系统的组成,功能,分类和影响因素,通过对香港、新加坡和英国深层排水系统隧道典型案例的描述,引出了具体的规划研究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广州深层隧道排水系统,重点讲述其总体布置、支隧规划、主隧规划方案,终端污水处理厂以及运行控制方案,清晰的展示了一些设计细节。希望此篇文章能给您带来启示和帮助。
本篇文章来自“第四届城市排涝与雨洪利用技术研讨会”中专家隋军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