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良心工程——下水道(慕尼黑篇)
![]() |
像照片中的那样,每逢夏天,河边是市民最爱的去除之一。晒太阳,烧烤,游泳。等等。但你能够想象么,如此清澈的河水,有相当一部分也是来自于慕尼黑城每天所排进去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包括落在地面的雨水。有容乃大的Isar河海涵了这些“污水”而依然美丽的功劳归功于慕尼黑出色的市政排水系统和它背后的那个管理机构——Münchner Stadtentwässerung。
慕尼黑的市政排水系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11年,当时的执政官Karl Probst修了一条20公里的阴沟渠,将污水引向了Isar河。后来经过几代人的发展,到了二战前,慕尼黑市政排水有了里程碑式的发展,第一个污水处理厂Gut Großlappen在慕尼黑建成。而到了1989年,慕尼黑市的第二个污水处理厂Gut Marienhof落成。如果开车去安联体育场看球的朋友,在路过Studentenstadt后注意往右手边望一下,就不难发现Gut Marienhof这个慕尼黑现在最大最重要的污水处理设施。
![]() |
![]() |
![]() |
——如果慕尼黑遇到了突降暴雨怎么办?
从上图可以看到,在慕尼黑2434公里的排水管网中,布置着13个黄点表示的地下储存水库。这些地下储存水库,就好像是13个缓冲用的阀门,充当暴雨进入地下管道的中转站。当暴雨不期而至,地下的储水库用他们706000立方米的容量, 暂时存贮暴雨的雨水,然后将雨水慢慢的释放入地下排水管道,以确保进入地下设施的水量不会超过最大负荷量。
![]() |
![]() |
![]() |
![]() |
不管怎么样,如果暴雨不期而至,就算城市由于市政设施的保护可以幸免,毕竟雨水还是要流往Isar河的,Isar河会因此而泛滥成灾么?
和吕秀才那种把西凉河堤加高50米的方式不同,慕尼黑对Isar的水患有着自己的处理方式——水可以疏,不可以堵。
方法很简单——和国内侵占河道和湿地的情况相反,慕尼黑一直在不断的扩大滩涂,河两边的湿地和绿地。这样在河水高涨的时候,利用大面积湿地和植被对水的涵养能力,减少河水对两岸的压力。而在平时,大面积临水的绿地也为市民提供了很好的休闲的去除。一举两得。
![]() |
![]() |
![]() |
个人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http://www.douban.com/note/157902274/)
专家带你看欧洲污水处理—慕尼黑污水厂(组图)
中国城市污水处理概念厂欧洲之行,前往奥地利、德国、荷兰、丹麦四个国家参观10余个欧洲典型的污水处理厂,概念厂专家委员会部分专家组成员,联合国内知名水处理专家一道,会同各概念设计组的骨干科研人员。
考察团与污水厂的规划设计人员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以期对欧洲污水处理蔚然成风的能源自给理念有一个直观的近距离接触。同时,概念厂成员也将同欧洲同仁一道,探讨面向未来的污水处理事业的理念和技术。
欧洲时间7月25日,中国城市污水处理概念厂欧洲之行进行第三站考察。伴随着概念厂的欧洲行,我们将在微信平台上推出“专家带你看欧洲污水处理”的报道,对此行进行实时播报,第一时间为您展出由出访专家拍摄的参观照片及考察体验。
欧洲之行的第三站
慕尼黑Gut Grosslappen污水厂
德国大型污水厂,毗邻2006年世界杯赛场——安联体育场,是一座环境友好的污水厂,同时其在污泥厌氧消化、营养物去除、精确曝气控制技术也很突出。
Photo by 王凯军
消化池的昨天与明天,历史的交汇点——慕尼黑污水处理厂
Photo by 郑兴灿
慕尼黑污水处理厂,建—拆—建
Photo by 郑兴灿
慕尼黑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池系统
Photo by 许国栋
慕尼黑污水厂,看看它的地下管廊。
Photo by 陈珺
慕尼黑第一污水厂毗邻德甲豪门拜仁慕尼黑主场:安联体育场,环境很友好,污泥处理区没有什么味道。
Photo by 陈珺
办公楼进门处一块大石板,是早年前Imhoff池的一部分,Imhoff池早已成为昨日历史,石板留做纪念。
Photo by 陈珺
慕尼黑第一污水厂,预处理、曝气、厌氧消化很先进。
如果您有问题,也可以在我们的微信平台留言,我们可以在时差允许范围内向专家提问,开展互动。
原标题:【独家】专家带你看欧洲污水处理—慕尼黑污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