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俞孔坚教授领衔的北京大学和“土人设计”团队为中国贵州六盘水市设计的“让水流慢下来:六盘水明湖湿地公园”获得今年ASLA综合设计类荣誉设计奖。
六盘水城市生态海绵工程
2014年9月30日,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公布了素有景观设计领域奥斯卡之称的景观设计协会年度奖(ASLAAward)。由知名专家组成的评审团从600个参赛作品之中,最终选出了34个作品分获:综合设计,住宅设计,分析和规划,交流,设计研究,以及地标设计等奖项。获奖者将于11在丹佛举行的ASLA年会及博览会上被授予奖项。10月发行的《景观设计》杂志(LAM)对获奖项目进行详细报道,同时亦在各大媒体公布。
由俞孔坚教授领衔的北京大学和“土人设计”团队为中国贵州六盘水市设计的“让水流慢下来:六盘水明湖湿地公园”获得今年ASLA综合设计类荣誉设计奖。这是俞孔坚教授和他领导的北京大学和“土人设计”团队获得的第11个备受世界瞩目的ASLA奖项。
六盘水明湖湿地公园目位于贵州六盘水市中心城区水城河畔,项目提出并实践了城市生态海绵的理念,将河道生态改造、城市开放空间的系统整合与城市滨水用地价值的提升有机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河道景观做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综合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过近3年的设计和施工建设,项目一期改造工程接近尾声,昔日被水泥禁锢且污染严重的城市“排水沟”,已然恢复了人们记忆中那碧波荡漾、流水潺潺的母亲河景象。
评委的获奖评语是:“设计师用非常少的投入,来恢复湿地,却不乏诗情画意。它看起来不像个湿地,你可以从中看到设计师的妙手。他们实际上在通过设计净化水体。"Withlittlefunding,thedesignersofthiswetlandrestorationprojectwerestillabletomakesomethingpoetic...Itjustdoesn’tlooklikeawetland–youcanseethehandofthedesigner.Youcantellthey’reactuallycleaningthewaterwiththedesign"(ASLAAwardJury)
六盘水是一个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建立起来的工业城市,以其凉爽的高原气候而著称,城市被石灰岩的山丘环抱,水城河穿城而过。城市人口密集,在60km2的土地上,居住了约60万的人口。作为改善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市政府委托景观设计师制定一个整体方案以因对城市所面临的多项挑战,包括:
1)水污染:作为建于冷战时期发展起来的主要重工业城市之一,六盘水以煤炭、钢铁和水泥行业为主导产业。因此,长久以来,民众长期受到空气和水污染的困扰。数十年来,从工业烟囱排出的污浊空气中的颗粒物沉积在周边的山坡上,并随着雨水径流被带入河流,来自山坡上农田的化学肥料以及散落的居民点的生活污水也一同随地表雨水径流汇入了水体。
2)洪水和雨涝:由于坐落在山谷之中,该城市在雨季容易受到洪水和涝灾的危害,而由于多孔石灰岩地质,到了旱季又易遭受干旱灾害。所以,季节性雨水的滞蓄和利用非常重要。
3)母亲河修复:20世纪70年代,为了解决泛溢和洪水问题,水城河被水泥渠化。从此,原来蜿蜒曲折的母亲河变成了混凝土结构的、死气沉沉的丑陋河沟,它拦截洪水及环境修复的功能也丧失殆尽。同时,渠化的河道将上游的雨水直泄入下游河道下游,引发了下游更为严重的洪水问题。
4)创建公共空间:由于城市人口激增,导致了城市休闲和绿色空间的不足。曾经作为城市福音的水系统已经变成城市废弃的后杂院、垃圾场和危险的死角。因此,在人口密集的社区与生态修复后的绿色空间之间建立起人行通道极其必要。这一设计的关键技术在于减缓来自山坡的水流,建造一个以水过程为核心的生态基础设施来保存和改善雨洪管理,使水成为重建健康生态系统的活化剂,提供自然和文化服务使这个工业城市变为宜居城市。
六盘水明湖湿地公园项目占地90hm²,是该城市规划的综合生态基础设施中首要且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了构建完整的生态基础设施,景观设计师同时关注水城河流域和城市本体两方面。首先,河流串联起现存的溪流、坑塘、湿地和低洼地,形成一系列蓄水池和不同承载力的净化湿地,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雨水管理和生态净化系统,一个绿色海绵体系。这一方法不仅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城市的雨涝危害,而且保证雨季过后任然有水流不断。第二,拆除渠化河渠的混凝土河堤,重建自然河岸,使河岸恢复生机,使河流的自净能力大大提高。第三,建造包括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的连续公共空间,增加通往河边的联接通道。这些绿道将城市休憩和生态空间一体化。最后,项目将滨水区开发和河道整治结合在一起。生态基础设施促进了六盘水的城市更新,提高了土地价值,增强了城市活力。
作为六盘水生态基础设施的主要项目之一,明湖湿地公园的场地位于水城河上游区域,河道被渠化、被垃圾和污水恶化的湿地区域、废弃的鱼池及管理不善的山坡地,垃圾遍地、污水横流。作为生态基础设施项目的示范项目,项目设计的第一步是重建生态健康的土地生命系统,包括改善雨水水质,恢复原生栖息地,建造通向高品质开放空间的游憩道,最后促进整个城市的发展。为实现这些目标,工程的具体策略包括:
(1)拆除混凝土河堤,回复滨水生态地带。为各种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提供生境。沿河建造曝气低堰,以增加水体含氧量,促进富营养化的水体被生物所吸收。
(2)建造梯田湿地和陂塘系统,以削减洪峰流量,调节季节性雨水。梯田的灵感来源于当地的造田技术,通过拦截和保留水分,使陡峭的坡地成为丰产的土地。它们的方位、形式、深度都依据地质因素和水流分析而设定。根据不同的水质和土壤环境种植了乡土植被(主要采用播种的方式)。这些梯田状栖息地减缓了水流,水中的过盛的营养物质成为微生物和植物生长所需养分来源,从而加快了水体营养物质的去除。
(3)人行道和自行车道沿着水系铺展,在湿地梯田之间形成网络。设有大量座椅、凉亭和观光塔的休息平台融入设计的自然系统中,便于所有人进入,促进了学习、娱乐和景观审美体验。并设计了一个环境解说系统以帮助游客理解这些地方的自然和文化含义。场地中最具标志性的建筑物是暖色的彩虹桥,它与当地常见的凉爽湿润天气形成对比。这座长堤连接中心湿地(湖)的三岸,创造出令人难忘的散步及聚人的场所。这里迅速成为了备受当地民众和远近游客喜爱的社交和休闲环境。
通过这些景观技术,衰退的水系统和城市周边的废弃地被成功转变为高效能、低维护的城市前厅。它巧妙地调蓄雨水、净化地表污水、修复原生栖息地,并吸引了广大的居民和游客。2013年它被官方指定为“中国国家级湿地公园”。
关于ASLA
(AMERICANSOCIETYOFLANDSCAPEARCHITECTS)成立于1899年,已有100多年历史,是一个世界性的专业协会。景观设计学是关于土地的分析、规划、设计、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它与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共同构成人居环境建设的三大学科。景观设计师的终身目标是将人的活动,包括城市、建筑、水利和交通等人类工程,与生命的土地和谐相处。
六盘水城市生态海绵工程
六盘水城市生态海绵工程
六盘水城市生态海绵工程
六盘水城市生态海绵工程
六盘水城市生态海绵工程
六盘水城市生态海绵工程
六盘水城市生态海绵工程
六盘水城市生态海绵工程
六盘水城市生态海绵工程
六盘水城市生态海绵工程
六盘水城市生态海绵工程
六盘水城市生态海绵工程
六盘水城市生态海绵工程
六盘水城市生态海绵工程
六盘水城市生态海绵工程
六盘水城市生态海绵工程
六盘水城市生态海绵工程获2014全美景观设计大奖
curamaka 发表于:2014-10-9 来源: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六盘水水城及明湖湿地景观
doxyaodude47 发表于 2013-07-24 16:47 浏览:6319 下载:61人次
Liupanshui city and siminghu wetland landscape
位置: 其他
分类:园林景观
内容:实景照片
图片:25张
安装图酷APP可以免币下载无水印高清大图,点此了解详情
- 下载原图
标签:园林景观实景照片
本项目位于贵州六盘水市中心城区水城河畔,项目将河道生态改造、城市开放空间的系统整合与城市滨水用地价值的提升有机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河道景观做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综合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过近3年的设计和施工建设,项目一期改造工程接近尾声,昔日被水泥禁锢且污染严重的城市“排水沟”,已然恢复了人们记忆中那碧波荡漾、流水潺潺的母亲河景象。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西部云贵高原腹地,水城河发源于钟山区窑上,流经市区,潜入三岔河,城区段绵延13公里,是水城盆地内地表水排泄的唯一通道。作为城市的母亲河,水城河见证了六盘水城市的发展历程。老城自古水拱城垣,春夏多雨,水如沧海,城池则宛若荷叶般浮立水中,故名“水城”,也叫“荷城”。农耕时代的水城河蜿蜒流淌,与城相依。1966年,六盘水地区工业建设指挥部建立,大规模的城市工业化建设拉开了帷幕;1975年,水城河治理工程动工, 1980年整治竣工。至此,悠悠蜿蜒的河被打造成了标准的人工渠化笔直的河道。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渠化的驳岸使河道的洪涝调蓄与生态自净能力遗失殆尽,水环境不断恶化。垃圾堆砌与污水排放,将昔日的母亲河变得满目疮痍。
从2009年起,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决定全面实施水城河生态景观环境改造工程。我院从宏观与微观尺度系统性梳理水城河及流域,力图全面恢复水城河生态、休闲、社会效益。
宏观上从流域与城市尺度进行规划。首先,恢复流域的雨洪调蓄与净化功能,将沿河径流、鱼塘、低洼地作为湿地纳入整个雨洪调蓄与净化系统,缓解城市内涝,回补河道景观用水,形成分级雨洪净化湿地;而后,恢复河道的自然驳岸,恢复河道生态状况与自净能力,重现河道的生命力。再后,将城市休闲游憩与河道生态环境的建设相结合,建立连续的慢行网络,并改造断面形式,创造更多的亲水空间;最后,将滨河土地开发与河道整治相结合,以河道景观为契机引导城市内部更新,提升土地价值,增强城市活力,促进滨河景观与城市宜居环境协同发展。
微观上依据总体规划的定位对具体河段进行设计。位于河道上游的一期工程由硬质河道的生态改造与明湖湿地公园两个部分组成,合计31.2公顷。河道充分利用滨河有限的15至20米绿带空间及陡坎高差,建立滨河梯级景观带,实现河岸的生态化改造。湿地公园的设计中,结合场地高程及鱼塘肌理,构建梯级湿地系统,调蓄与净化山区流出的溪流。同时,为彰显城市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煤炭钢铁工业基地的“钢城”文化,建设了蜿蜒卧浮于湿地之上的“钢化飞虹”步行景观桥。此外,设计倡导野草之美与低碳景观,大量应用了低维护成本的乡土植被,野花烂漫,水草繁茂,珠链碧河,漫步其间,人们仿若又回到了昔日蜿蜒流淌的母亲河畔,它即将承载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代文明继续前行。
六盘水水城及明湖湿地景观-2
- 下载原图
六盘水水城及明湖湿地景观-3
- 下载原图
六盘水水城及明湖湿地景观-4
- 下载原图
六盘水水城及明湖湿地景观-5
- 下载原图
六盘水水城及明湖湿地景观-6
- 下载原图
六盘水水城及明湖湿地景观-7
- 下载原图
六盘水水城及明湖湿地景观-8
- 下载原图
六盘水水城及明湖湿地景观-9
- 下载原图
六盘水水城及明湖湿地景观-10
- 下载原图
六盘水水城及明湖湿地景观-11
- 下载原图
六盘水水城及明湖湿地景观-12
- 下载原图
六盘水水城及明湖湿地景观-13
- 下载原图
六盘水水城及明湖湿地景观-14
- 下载原图
六盘水水城及明湖湿地景观-15
- 下载原图
六盘水水城及明湖湿地景观-16
- 下载原图
六盘水水城及明湖湿地景观-17
- 下载原图
六盘水水城及明湖湿地景观-18
- 下载原图
六盘水水城及明湖湿地景观-19
- 下载原图
六盘水水城及明湖湿地景观-20
- 下载原图
六盘水水城及明湖湿地景观-21
- 下载原图
六盘水水城及明湖湿地景观-22
- 下载原图
六盘水水城及明湖湿地景观-23
- 下载原图
六盘水水城及明湖湿地景观-24
- 下载原图
六盘水水城及明湖湿地景观-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