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0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 (第十一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智慧城市为魂,一带一路为桥 协同发展,共创人类文明 吴维海 博士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 执行总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1-20  浏览次数:395
核心提示: 智慧城市为魂,一带一路为桥 协同发展,共创人类文明 吴维海 博士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 执行总监
中国给水排水 云直播

2020年中国无废城市建设及固废资源化利用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大会
 智慧城市为魂,一带一路为桥
协同发展,共创人类文明
吴维海 博士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 执行总监
智慧城市为魂,一带一路为桥 协同发展,共创人类文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上午好!
很高兴参加这次论坛!
    在初冬乍寒的日子,我们相聚在人民大会堂,共同探讨:智慧城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关系。
    希望透过寒冷的冬天,凝聚智慧和能量,寻觅春天的花香。
    关于智慧城市和一带一路之间的关系,我的研究观点是:智慧城市为魂,“一带一路”为桥,协同发展,共创人类文明!
    相信在座各位,非常关心当前的宏观形势。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表示:2015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877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近日媒体宣称:“十三五”期间我国GDP年均增速可能6.5%左右,看到上述数据和新闻,想必大家会平添几丝忧虑:中国的经济将走向如何?我们的商机在哪里?
各位朋友,尽管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速放缓,但是,我国经济社会的基本面仍然是平稳发展的。从另一个角度看,经济的适度放缓,正是大家调整发展思路,发现和把握新的商机的最佳时机!
各位朋友,想必你们每天都体验着智慧城市带来的工作、生活便利:轻轻点击鼠标,订单就送到身边;发一个微信,朋友就能分享你的产品或微笑。在智慧城市和达数据时代,地球已经成为一个大村庄,我们都是地球村的村民!
    智慧生活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每一天、每个家庭!!
    “智慧城市”这个概念,2008年由IBM第一次提出,短短7年,就在我国和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响应和传播。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表示要发展智慧城市,保护和传承历史、地域文化,加大公共设施建设。这是“智慧城市”一词首次写进国家层面政府工作报告。
    智慧城市是应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大数据、社交网络等方法,实现城市各个行业,全面透彻的感知、泛在、互联、智能融合及可持续创新。
    从国家战略来看,智慧城市是党中央、国务院、国家部委适应经济新常态,基于全球化战略而确立的重大、前瞻性的高端布局。它使我们在大数据和信息时代,能够追赶,甚至超越某些西方发达国家,成为全球新规则的参与者和制定者,使我们站在全球竞争的前列。
    从智慧城市的战略高度看,智慧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灵魂,是转变我国城市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客观要求,让城市生活更健康、更和谐、更美好。截至目前,我国已有数百个城市提出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其中: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等已经成为我国智慧城市的领跑者。
    “十八大”以来,国家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将城市推到了政治、经济和技术的核心地位,以智能化为特征的城市发挥着经济转型的主导作用。
    从全球产业来看,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全面实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这既给智慧城市发展带来了新的协同,也为智慧城市建设带来了新的、千载难逢的机遇。“一带一路”是我国与沿线国家实现互联互通和智慧城市实现国际化、融合化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从协同性来看,智慧城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存在五个方面的协同: 
    一是战略协同。智慧城市建设,目的是通过信息技术应用和管理精细化,应对粗放、传统、高能耗、低回报的经济发展模式,显著提高城市管理和主导产业的发展质量,改善人们的工作、生活水平,为全球发展提供更多的示范和贡献。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目的是适应全球新形势,立足中国新常态,应对美国主导的TPP战略等挑战,凝聚沿线国家共识,通过互利共赢,赢得更多发展中国家的认可和参与,实现中国优势产能输出、跨区域资源与技术互通,提升我国和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质量,带动沿线国家的技术进步和人民共同富裕;
    二是内容协同。智慧城市建设,其战略核心是通过信息系统和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三网融合”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市管理和各行各业的智能化、泛在化。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倡导中国和沿线国家的政策通、设施通、货币通、贸易通和民心通---“五通”。要做到“一带一路”战略的互联互通,首先要构建中国单个城市和各个城市之间的智能化与信息共享、互联,这就需要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实现国内各城市自身和不同城市之间的信息共享、互联、互通。进一步来讲,通过智慧城市和大数据,拓展国内城市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信息互通、共享。从这一视角来看,智慧城市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之间存在高度的战略协同;
    三是机制协同。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城市和各个产业的诸多领域,涉及多个参与者和利益攸关者,需要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各方参与的机制和体系,才能够有序推进和取得新的进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基于中国和沿线60多个国家、地区之间的政策、设施、贸易、货币和民心的互联互通,各个国家的政策、法律、文化、经济、基础设施等差异大,需要制定各方认可的规则和行为模式,探索、构建和推动各个国家之间的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和相关各方参与的机制与体系,通过互惠互利,互信合作,才能实现重大项目或特定市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总体来看,两者具有较强的机制和体系的相同性、协同性。
    四是技术协同。智慧城市建设,实现了信息共享和资源优化,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行业和技术的融合与创新。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需要相关技术的应用和创新,需要将有竞争力的技术应用到沿线国家和合作项目,需要构建国内、国际共享的技术研发平台或者在海外设立技术研发中心,设立海外工厂等,实现技术输出和跨国技术合作,两者在技术研发、技术应用、技术分享和技术输出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协同性。
    五是市场协同。通过智慧城市,夯实“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基础,使城市管理者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参与者,实时、动态的跟踪市场需求和产业趋势,分析自身的优势,判断发展方向与重大项目,选择潜在的合作伙伴,实现不同城市之间,产业价值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优势互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案例,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复制和移植到沿线国家和地区,帮助他们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智能化水平。同时,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和重大工程,引进了欧美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智库机构、跨国企业参与,各个领域都有海外机构的技术、工程合作,比如:IBM、麦肯锡、安永等海外咨询机构,承揽了我国政府、企事业单位很多的信息化和智慧城市项目,他们在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中占据了相当的份额,获得了可观的收入。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体现了很强的开放性、透明性、共享性、多元性和包容性。
    从发展机遇看,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智慧城市的“国际化”搭建了沟通之桥、合作之桥、发展之桥,并且带来了五大机遇:
    一是经验复制。通过智慧城市建设,积累实践经验和典型案例,将智慧城市建设从我国特大型城市和东部沿海城市,复制到技术、人才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等,延伸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帮助这些国家培养专业人才,提高信息化和城市管理水平,拓展海外收入和国际市场,增进我国不同地区之间、我国与沿线国家,友好城市之间的项目合作;
    二是信息传递。通过大数据、信息系统互联等信息平台,向经济和交通落后地区传递有效需求和技术信息,传导特定项目的资金需求和先进理念,进一步拓展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充分传递和沟通我国的政策、需求、文化、技术和信息,促进我国和这些国家的城市管理、项目合作、货币互通和文化互通,进而提高沿线国家对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现场体验、相互理解和彼此合作;
    三是创新驱动。通过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国内城市和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推动特大城市、东部城市与国内“一带一路”战略的中西部枢纽城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技术和项目合作,提高国内外信息需求的共享性和流动性,提高我国科技创新和核心技术的控制力,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四是品牌传播。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提高相关城市管理水平,推动我国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塑造我国城市管理的良好品牌,扩大我国优势资源、传统文化和先进技术的外向型发展,推动我国优势产业、文化旅游、互联网+等具有比较优势项目和产业的海外扩张,吸引国内外投资人和游客前来投资、旅游,为地方政府和企业带来更多的资金、旅游收入、市场机会和海外合作的项目;
    五是要素整合。智慧城市建设本身就是城市各类管理信息系统和各产业之间的优势资源、核心要素的整合。也是智慧城市和智慧产业对于落后产业或企业的要素和资源的并购、整合。通过“一带一路”的桥梁,国内外城市、产业和企业之间,在特殊定规则和机制的框架下,相互之间可以进行要素、资源整合或战略合作,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要素优化和资源分配,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要素配置效率和发展水平,提高沿线国家的文明程度。
    各位朋友,各位来宾:
   “一带一路”战略,为我们打开了通向世界的窗口,构建了中国和丝路国家互联互通的桥梁。智慧城市作为中外合作的灵魂和重要载体,有效嫁接“一带一路”战略,既是我国城市文明的重大驱动力,也是凝聚和传播智慧和人类文明的创举。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面临事业腾飞的新机遇,我们满怀激情。
    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让我们以本次论坛为契机,以智慧城市为魂,以“一带一路”为桥,抓住机遇,超前布局,抢位发展,与丝路沿线国家携手,互联互通,传播友谊,共享人类文明,共创辉煌、灿烂的新纪元!
谢谢!






智慧城市为魂,一带一路为桥
协同发展,共创人类文明

10-20-38-76-70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上午好!

我是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吴维海,我们中心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办公室执行单位,是国家发改委直属正厅级事业单位,是国家发改委核心智库之一。

很高兴参加这次论坛!

今天,我们相聚人民大会堂,共同探讨:智慧城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关系。希望透过瑟瑟的深秋,凝聚智慧和能量,迎接寒冬的洗礼,寻觅春天的温暖。下面,我与大家分享的话题是:智慧城市为魂,“一带一路”为桥,协同发展,共创人类文明!

相信在座各位,非常关注当前的宏观形势。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表示:2015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日前多家媒体报道:“十三五”期间我国GDP年均增速6.5%左右,看到上述新闻,想必大家会平添一些忧虑:中国经济将走向何方?我们的商机在哪里?

各位朋友,尽管当前我国经济出现了一些困难,但是,放眼全球,我国经济社会基本面仍然是平稳发展。我国经济在一段时间的适度放缓,正是地方政府、企业家调整各自战略,发现和把握商机的最佳时机!

各位朋友,想必你们每天都体验着智慧城市带来的便利:轻轻点击鼠标,订单就送到身边;发一个微信,朋友就能分享你的产品或微笑。在智慧城市和大数据时代,地球已经成为一个大村庄,我们都是地球村的村民!智慧生活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每一天、每个家庭!!(“智慧城市”2008年由IBM第一次提出,短短7年,就在我国和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响应和传播。)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发展智慧城市,保护和传承历史、地域文化,加大公共设施建设。这是“智慧城市”一词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智慧城市是应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大数据、社交网络等方法,实现城市各个行业,全面透彻的感知、泛在、互联、智能融合及可持续创新。

关于智慧城市和产业协同,今年4月份我在国家发改委《全球化》杂志发表了8000多字的文章,文章观点也是以人为本,产业融合,这和中国互联网协会高(新民)副理事长(刚才)的观点高度一致。

从国家战略层面看,智慧城市是党中央、国务院适应经济新常态,基于全球化战略而确立的重大、前瞻性的布局。它使我们在大数据和信息化时代,能够追赶,甚至超越某些西方发达国家,成为全球新规则的参与者和制定者,使我们站在全球竞争的前列。

从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看,智慧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灵魂,是转变我国城市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客观要求,它让城市生活更健康、更和谐、更美好。截至目前,我国已有数百个城市提出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等已经成为我国智慧城市的领跑者。

“十八大”以来,国家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将“城市”推到了政治、经济和技术的核心地位,以智能化为特征的城市已经发挥了经济转型的主导作用。

从全球产业链来看,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全面实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既给智慧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智慧城市的海外发展开辟了崭新的渠道和桥梁。通过全球产业链构建与延伸,智慧城市依托“一带一路”这个传承友谊和发展的桥梁,将会成为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合作、智慧共享的重要载体。

从产业协同来看,智慧城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存在五个方面的协同:

一是战略协同。智慧城市建设,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管理精细化,改变我国传统的粗放、高投入、高能耗、低回报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断提高城市管理和经济发展质量,改善人们的工作、生活水平,为全球发展提供更多的示范和贡献。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目的是适应全球新形势,立足经济新常态,应对美国主导的TPP等挑战,凝聚沿线国家共识,通过互利共赢,实现中国优势产能输出、跨区域资源与技术互通,提升我国和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带动沿线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二是内容协同。智慧城市建设,核心是通过信息系统和物联网技术,通过“三网融合”和基础建设,实现城市管理和各行业的智能化、泛在化。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倡导中国和沿线国家的政策通、设施通、货币通、贸易通和民心通---“五通”。要做到互联互通,必须构建中国国内单个城市和各个城市之间的智能化与信息共享,积累经验,通过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经验的输出和海外应用,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智慧城市示范工程,推动我国和海外国家的智慧城市项目合作,探索和实现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信息共享,确保智慧城市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度协同;

三是机制协同。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城市和各个产业的诸多领域,涉及多个参与者和利益攸关者,需要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机制和体系。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基于中国和沿线60多个国家、地区之间的互联互通。各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政策法律、宗教文化、发展基础差异很大,需要本着“求同存异,共谋发展”的宗旨,制定各方普遍认可的行为规则,构建各国之间,政府、市场、企业和相关各方参与的运行机制,通过互惠互利,互信合作,实现智慧城市等重大项目或目标市场的健康发展,体现智慧城市建设与“一带一路”战略的高度协同性。

四是技术协同。智慧城市建设,实现了信息共享和资源优化,推动了技术应用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行业和技术的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需要将关键、核心技术应用到沿线国家和项目,构建共享的技术研发平台,通过设立海外工厂和智慧城市项目,实现技术输出和跨国合作,两者在技术研发、应用、分享和输出等方面有较高的协同。

五是市场协同。通过智慧城市,夯实“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基础,使城市管理者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参与者,实时、动态的跟踪市场需求和产业趋势,分析自身的优势,判断发展方向与重大项目,选择潜在的合作伙伴,实现不同城市之间,产业价值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优势互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案例,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复制和移植到沿线国家,提高其城市管理和智能化水平。同时,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和重大工程,引进了欧美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智库机构、跨国企业参与,各个领域都有海外机构的技术、工程合作,比如:IBM、麦肯锡、安永、印度软件公司等海外咨询机构,承揽了我国政府、企事业单位很多智慧城市项目,他们在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中占据了相当的份额,获得了可观的收入。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体现了很强的开放性、透明性、共享性和包容性。

从发展机遇看,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智慧城市的“国际化”搭建了沟通之桥、合作之桥、发展之桥,带来了五大机遇:

一是经验复制。通过智慧城市建设,积累经验和案例,将智慧城市建设从我国特大型城市和东部沿海城市,复制到技术、人才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等,延伸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帮助这些国家和地区培养专业人才,提高信息化和城市管理水平,增进我国不同地区之间、我国与沿线国家,友好城市之间的项目合作;

二是信息传递。通过大数据、信息互联等服务平台,向经济、交通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传递有效需求和项目信息,传播先进的管理理念,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递和解读我国的经济政策、产业优势、文化交流、技术创新等,促进我国和相关国家的城市管理、项目合作和文化互通,提高沿线国家对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体验、理解和合作;

三是创新驱动。通过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国内城市和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推动特大城市、东部城市与中西部城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技术和项目合作,提高国内外信息需求的共享和流动,提高我国科技创新和核心技术水平,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四是品牌传播。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推动我国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塑造我们国家和城市在海外的良好口碑、品牌,扩大我国优势资源、传统文化和先进技术的外向发展,推动我国优势产业、文化旅游、互联网+等有比较优势项目和产业扩张,吸引国内外朋友前来投资、旅游,为各地政府和企业带来更多的投资、业务收入、市场机会和海外项目;

五是要素整合。智慧城市建设实现了城市各类信息系统和各产业之间的资源互补和要素整合,推动了落后地区、传统产业或传统企业的要素和资源的兼并、整合。通过“一带一路”桥梁,实现国内外城市、产业和企业之间,遵循特定的规则和框架,进行要素、资源整合或战略合作,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要素优化和资源重组,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要素配置效率,提高沿线国家的文明程度。

各位朋友,各位来宾:“一带一路”战略,为我们打开了通向世界的窗口,构建了中国和丝路国家互联互通的桥梁。智慧城市既是中外合作的灵魂,又是展示城市形象的一张名片。智慧城市嫁接“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城市文明的强大驱动力,也是凝聚和传播人类智慧和文明的一大创举。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面临事业腾飞的新机遇,我们满怀激情!

各位朋友: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让我们以本次论坛为契机,以智慧城市为魂,以“一带一路”为桥,抓住机遇,超前布局,抢位发展,以百倍的信心和豪情,与丝路沿线国家携手,共叙友谊,共享人类文明,共创辉煌、灿烂的新纪元!

谢谢!

本次人民大会堂举办的智慧城市论坛,主办方经济日报和经济杂志社长和有关领导、工信部原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部领导)、全国工商联院副主席沈建国、中国互联网协会高新民副理事长等作了致辞或发言。

本次论坛会议日程安排:



吴维海博士简介:

现任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执行总监、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高级经济师,中国人民大学MBA企业导师、客座教授、国务院国资委“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课题组负责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生态文明课题组专家、地方政府顾问。曾供职中国工商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等单位,承担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工信部、住建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北京、上海、广东、山东、重庆、河北、贵州、福建、浙江、内蒙古、新疆、香港、澳门、海南、甘肃、四川、江苏、安徽、广州、大连、深圳、佛山、贵阳、济南、潍坊、珠海、青岛、唐山、保定、淮安、聊城、亳州等省市和城市,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国家级新区、各类产业园等政府规划、产业园规划、企业战略等重点项目。

研究领域:政府规划、产业园规划运营、融资上市等。

主要专著:《产业园规划》、《政府规划编制指南》、《政府融资50种模式及操作案例》、《企业融资170种模式及操作案例》等。
在国家级核心期刊等发表经济管理类文章300余篇,《大型国有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研究》2011年8月得到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苗圩部长好评并推荐应用。《政府规划编制指南》2015年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原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教授作序推荐并出版。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