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分析 如果所有污水厂都提标改造到准Ⅳ类
- 近年来,各地大力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作,一些地方要求将主要指标提升到地表水Ⅳ类标准。根据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数据(数据来源:行业主管部门全国城镇污水处理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基于产污系数法,测算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到准Ⅳ类水和改善污水收集管网两种情形下的污染物削减效能提升潜力以及相应的投入,并提出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的侧重点。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现状
根据全国城镇污水处理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剔除没有标明实际执行排放标准的、以及规模小于1万m3/d的污水处理厂进行了梳理(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并结合有公开报道的情况,对污水处理厂实际执行的排放标准进行了更新。经分析,截至2017年底,城镇污水处理厂不同排放标准的规模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1.2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潜能分析
根据表2,针对COD、氨氮两个主要污染物指标,分析污水处理提标改造到准Ⅳ类后的新增污染物削减效能,按照式(1)计算:
新增削减能力理论值=(现行排放标准-改造后排放标准)×城镇污水处理规模(1)
从表2可知,在不考虑征地、拆迁、土地、技术等工程可行性前提下,若将现有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提升改造到准Ⅳ类,按准Ⅳ类和GB18918—2002标准限值之差推断出新增COD削减能力为138.4万t/年、氨氮削减能力为77.8万t/年,看起来也是相当可观的,然而,在实际中由于运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监管的日益严格,实际运行中的污水处理厂出水污染物浓度普遍低于排放标准要求,大部分污水处理厂出水的年均COD和氨氮指标已经达到甚至优于准Ⅳ类标准(见表3),因此,不能简单用不同排放标准的差值,当作可新增的污染物削减能力。
为此,对现有污水处理厂排放情况作进一步分析,目前执行准Ⅳ类的污水处理厂尾水的加权平均COD和氨氮浓度分别仅有18.7mg/L和0.7mg/L,假设所有污水处理厂改造后都能达到这个水平,则按式(2)计算实际可增加的削减能力:
新增削减能力=(出水实际加权平均值-改造后可望达到的标准)×城镇污水处理规模(2)
单就COD、氨氮两项指标而言,继续进行提标改造到地表Ⅳ类,可分别新增COD和氨氮削减能力为33.0万t/年、6.4万t/年,相对于改造所付出的工程代价,污染物削减效能提升的幅度将十分有限,从技术经济角度已经不具备合理的投入产出效益。
1.3城镇污水管网提质潜能分析
当前,我国城镇污水的另一个特点是进水污染物浓度南北方地区差异很大。笔者曾另文对此进行过分析(相关阅读:合流制管网截流倍数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效能影响),由于南方地下水位高、河网丰富,客水进入污水管网稀释了污染物浓度,导致我国南方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的污染物浓度普遍偏低,侧面说明管网收集效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关于管网收集效能的研究方法有很多,若将整个城市看成一个封闭体系,污染物要么在管网、要么在污水处理厂、要么在城市环境当中。从总量平衡的角度,只要关心管网收集的污染物能达到多少即可,因此采用产污系数法分析较为适宜,这需要了解每个地区相对合理的进水污染物浓度应该是多少,而此方面我国开展的研究十分有限。2010年,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中曾给出过相对完整、准确的人均产污系数等基础数据,以下基于此数据开展分析。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中,根据气候和地理特征将全国划分为5个地区,其中一区包括北京、天津、辽宁、山西、山东、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二区包括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三区包括湖南、湖北、江西、河南、安徽;四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五区包括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同时,根据经济水平、人口等又将每个区中的城市划分为了5类,对每一类城市的人均污水日排放量、COD日产生量、氨氮日产生量等给出了具体数值,可以计算出该城市产生的生活污水COD和氨氮浓度,并考虑在污水管网输送过程中COD降解20%、氨氮基本保持不变,以此为基础,将每座污水处理厂按照其所在地“对号入座”,得到各厂理论上合理的进水污染物浓度,然后再按污水处理规模加权平均后,作为该省份的理论进水浓度,进而求出改善污水收集效能(管网质量提升)可能带来的污染物削减效能潜力,计算见式(3):
每省理论新增污染物削减能力=(进水污染物浓度理论值-进水污染物实际值)×该省城镇污水处理规模(3)
完善污水管网可带来的污染物削减效能如表4所示。通过完善污水管网,理论上可将COD和氨氮的年削减能力分别增加722.8万t和213.4万t,分别是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到准Ⅳ类可新增削减能力的21.9倍和33.3倍,由此可见,改造管网比单纯将污水处理厂提标到准Ⅳ类更高效。
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投入产出分析
2.1可行性分析
城镇污水处理水平应随着城镇化发展和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升,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提质增效的技术路线重点应放在污水处理厂提标还是污水管网完善上则应因地制宜,“厂网并重、厂网同改”当然是技术上最理想的考虑,然而从经济可行性,特别是对于工程实施后所能达到的收益而言,就必须要有所侧重。总体上,污水处理厂提标和管网改造的主要优缺点如表5所示。
在水环境质量改善方面,简单利用污水处理厂提标对水环境质量进行改善可能是杯水车薪,一方面,影响水环境质量(特别是城市黑臭水体)的成因非常复杂,在工业点源的直接排污、小散乱企业的偷排、农业面源的污染、城市面源的污染、应收未收的直排污水、合流制管网的溢流污染没有得到杜绝之前,将所有的工程重点都放在污水处理厂可能是舍本逐末;另一方面,一些南方水网地区,河道本身的水质都达不到地表水Ⅳ类标准,甚至是黑臭河,将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标准提到准Ⅳ类后再排到其中,是一种投资浪费。
因此,如果能认识到“表象在水中、根源在岸上”,通过完善污水管网系统,将直排、偷排、溢流的污水都查清、堵住,水环境将能得到立竿见影的改善,我国2015年开始的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中已经多次验证了这一技术路线的正确性。
在技术难度上,对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到准Ⅳ类,需要增加大量的工艺流程,国内很多地方采用了基于膜工艺的深度处理技术,这对材料技术发展产生了依赖性。而管网改造在技术上不存在太大难题,除了局部使用的非开挖修复等新工艺、新技术外,大部分管网改造采用传统工程做法、只要提高设计施工质量即可。
在配套要求上,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主要受限于是否有足够的预留用地空间;污水管网改造则涉及到大量的沿线征地拆迁等工作,且施工时道路开挖量大,对城市运转、居民生活影响较大,这也是许多城市虽然认识到管网改造的重要性、但却不愿意实施的重要原因。
在投入上,污水处理厂改造周期较短,一般1年左右即可完成,短期的投资强度高;管网改造需要分批、分段进行,且多随道路等其他工程逐步完善,周期长,投资强度不高。
在运行维护上,提标改造后的污水处理厂,由于膜工艺的大量采用,更新、维护成本很高;同时,对运行管理人员的要求更高,人才队伍建设、管理经验的积累都需要时间;管网改造后,只要维护费用投入跟上就可以保证较好的养护水平。
综合来看,管网的投入虽然是个“久久为功”的过程,但综合效费比是最优的(如图1所示)。
2.2投资效益分析
基于前述研究结果,对改造污水处理厂和改造建设污水管网的资金投入情况进行简单估算,估算投入不包括征地、拆迁等相关费用。
对于城镇污水处理厂从一级A提标到准Ⅳ类,按照平均单位水量投入500元估算;从一级B提升到准Ⅳ类,按照单位水量投入1000元估算;从二级及其他排放标准提升到准Ⅳ类,按照单位水量投入1500元估算。
对于改造管网的费用从几个方面考虑:一是对现有的合流制管网采取雨污分流、合流制溢流污染调蓄与处理控制措施,按照《2016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对现有城市、县的159735km合流制管网进行改造,按照《“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确定的合流制管网改造单位投资175万元/km进行估计;二是对建成时间超过30年的老旧管网进行改造,包括原位修复、局部更换等,这部分任务量和投资在《“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已有体现,总长度27708km、单位投资约180万元;三是现有雨污分流管网的查缺补漏、质量提升,针对正在服役的管网进行查缺补漏,封堵漏点、改造错接等,由于缺少管网质量情况的统计数据,暂按《2016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城市、县的312112km雨污分流管网的30%需要改造考虑,主要以原位修复为主,按100万元/km估算。
理想情况下的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投入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
根据估算结果,不考虑工程可行性和实施期限的前提下,污水处理厂全面提标到准Ⅳ类,投资需1557.5亿元,折合污染物削减能力费效比(提升单位污染物削减能力的投资额)为,COD33.0亿元/(万t/年),氨氮242.2亿元/(万t/年)。改造污水管网、提升收集效能的总投资是4230亿元,折合成COD削减能力费效比是5.85亿元/(万t/年),氨氮19.8亿元/(万t/年)。
技术路线选择的思考
尽管许多地方也都认识到水环境改善必须要抓好“控源截污”这个关键环节,“控源截污”的核心在于做好污水收集,但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到地表Ⅳ类仍然愈演愈烈,甚至连财力较为薄弱的部分西北地区都要以准Ⅳ类作为污水处理的排放标准。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现象,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环节。水环境治理是系统工程,系统工程不能用单一的工程思维和末端治理思维去考虑问题。污水处理的最终目的是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如果不能把污水产生、收集、处理、回用从全系统、全环节考虑,并和最终水环境质量挂钩,就可能过分强调某一个环节从而走向极端,高投入最后很可能会导致“就水论水、事倍功半”。
二是想当然地看待城镇污水收集、处理工程体系。理论上,传统的城镇污水收集、处理模式如图2所示。然而在现实中,特别是地下水位高、河网丰富且管网系统质量不高的地区,污水收集处理体系是“四水合一、首尾联通”的,原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污水处理厂往往被“短路”(如图3所示),发挥的作用大打折扣。加之管网属于地下工程,渗漏、混接、倒灌等问题难以及时发现。如果把资金投入和技术重点都关注在污水处理厂,无疑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根据估算结果,不考虑工程可行性和实施期限的前提下,污水处理厂全面提标到准Ⅳ类,投资需1557.5亿元,折合污染物削减能力费效比(提升单位污染物削减能力的投资额)为,COD33.0亿元/(万t/年),氨氮242.2亿元/(万t/年)。改造污水管网、提升收集效能的总投资是4230亿元,折合成COD削减能力费效比是5.85亿元/(万t/年),氨氮19.8亿元/(万t/年)。
技术路线选择的思考
尽管许多地方也都认识到水环境改善必须要抓好“控源截污”这个关键环节,“控源截污”的核心在于做好污水收集,但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到地表Ⅳ类仍然愈演愈烈,甚至连财力较为薄弱的部分西北地区都要以准Ⅳ类作为污水处理的排放标准。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现象,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环节。水环境治理是系统工程,系统工程不能用单一的工程思维和末端治理思维去考虑问题。污水处理的最终目的是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如果不能把污水产生、收集、处理、回用从全系统、全环节考虑,并和最终水环境质量挂钩,就可能过分强调某一个环节从而走向极端,高投入最后很可能会导致“就水论水、事倍功半”。
二是想当然地看待城镇污水收集、处理工程体系。理论上,传统的城镇污水收集、处理模式如图2所示。然而在现实中,特别是地下水位高、河网丰富且管网系统质量不高的地区,污水收集处理体系是“四水合一、首尾联通”的,原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污水处理厂往往被“短路”(如图3所示),发挥的作用大打折扣。加之管网属于地下工程,渗漏、混接、倒灌等问题难以及时发现。如果把资金投入和技术重点都关注在污水处理厂,无疑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三是标准的导向值得商榷。我国的污水处理标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升是必要的,过去的排放强度导向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污水处理水平已经到了新的阶段,标准提升的思路不应再重复排放强度导向、全国“一刀切”,更应注重“分类分区指导、环境质量倒逼”的思路,例如可借鉴美国采用的最大日负荷量TMDLs(TotalMaximumDailyLoads),按照水环境可接纳的最大日污染负荷总量,反推各类工程措施的治理要求、确定排放标准。
对策和建议
4.1建立水环境治理的系统思维
当前水环境治理的复杂性、艰巨性,都决定了工程技术人员要尽快从传统的“末端治理”转向“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在源头减排上,应运用海绵城市理念,从建筑小区、道路等雨水产汇流入手,一方面,尽可能将雨水原地消纳、滞蓄、利用,减少雨水进入合流制管网的水量,就能降低合流制管网溢流频次,减少污染;另一方面,将雨水带来的大气湿沉降、冲刷路面等城市面源污染,尽可能在源头消纳,减少进入水体。
在过程控制上,应把管网质量的改善作为重中之重,持之以恒地推进,既要防止污水“跑冒滴漏”进入环境,也要防止外水倒灌“鸠占鹊巢”。在系统治理上,应紧紧把握水环境改善这个“初心”,多专业协同、全环节考虑,从城市规划时就要保护好城市生态本底,先“梳山理水”,再“造地营城”;城市建设中要统筹考虑建筑、道路、园林绿地、污水收集处理、河流水体等,系统建设,避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在管理上要提升精细化水平,推动水环境治理从“工程导向、简单粗暴”向“效果导向、精雕细琢”转变,从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4.2管网改造应作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的核心内容
管网的改造是长期性的,难以一蹴而就,但要充分认识到管网对于污水收集的重要意义,并作为水环境治理的核心工作常抓不懈。对于南方河网地区,管网改造的重点是防地下水渗漏、防河水倒灌,特别是要谨慎采用沿河敷设大规模截流干管的方式;对于北方缺水地区,管网改造的重点是堵漏,防止污水外漏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此外,一些城市热衷于造坝拦水、抬高城市内河水位以营造景观,在制定排水与污水处理技术方案时,要认真分析人为抬高河道水位可能造成的污水管网倒灌等问题。
4.3污水处理厂提标应因地制宜
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标准不能盲目提高,要认真分析水环境治理的目标和需求,逐步建立以水环境容量倒推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的思路。对于具有土地空间、具备建设人工湿地等自然生态处理方式的地区,应鼓励将污水处理厂尾水经自然生态处理后达到准Ⅳ类,并作为生态景观用水加以利用;对于经济发达、干旱缺水、环境容量低、技术力量强的地区,可将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直接提升到准Ⅳ类,并用于河道景观、生态补水、市政杂用、工业用水等;对于经济实力强、水资源丰富、水质型缺水地区,可在综合分析污水处理厂提标、管网系统改造的技术经济性基础上,多管齐下,“厂、网、河”全方位提升;对于经济实力薄弱地区,应把近期工作放在污水管网“控源截污、查缺补漏”上,全面摸清污水管网状况,而不应盲目地把污水处理厂提标到准Ⅳ类放在优先位置。
微信对原文有删减。原文标题:基于产污系数法测算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的主要污染物削减效能提升潜力;原文作者:陈玮、徐慧纬、高伟、赵晔、程彩霞、张晓亮、梁雨雯;作者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北京分院。刊登在《给水排水》2018年第7期。


2018年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高级研讨会(第二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 鼎力打造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核心技术品牌生态圈
(请提前报名,限1000人)
时间:2018年9月3日-5日,3日报到,4日-5日会场研讨,6日参观
地点:世纪金源大饭店,安徽省合肥市滨湖新区徽州大道5558号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有限公司
赛莱默(中国)有限公司
湖北君集水处理有限公司
安徽国祯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青岛思普润水处理股份有限公司
珠海九通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裕隆环保有限公司
国美(天津)水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创业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华博水务有限公司
江苏兆盛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晟启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上海泓济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洛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亿昇(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景津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给水排水战略联盟
中国给水排水品牌委员会
《亚洲环保》
济南浦华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合肥市排水管理办公室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
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青岛欧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苏伊士水务技术与方案
中瑞(天津)环境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浦华控股有限公司
大连宇都环境技术材料有限公司
石家庄金士顿轴承科技有限公司
阿特拉斯·科普柯
南京磁谷科技有限公司
神美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沃尔德斯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省邦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泛湖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奥甘内卡水处理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深圳市清泉水业股份有限公司
泽尼特泵业(苏州)有限公司
安阳锦华中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桐乡市小老板特种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天津机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昊沧系统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芬尼克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法登阀门有限公司
上海世浦泰膜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战略合作微信平台:
(微信名称:water8848微信号:cnwater8848 )
(微信名称:中国给水排水 微信号:cnww1985 )
支持媒体:中国给水排水杂志、中国水业网( www.water8848.com )、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网站(www.watergasheat.com)、慧聪水工业网、中国水网、亚洲环保杂志 、水处理技术杂志 等
近年来,我国污水处理能力得到快速提高,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国设市城市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5027座,污水处理能力达1.88亿立方米/日。 在《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实施的大背景下,全国重点区域及重点流域均对污水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污水处理厂提标增效成为业内关注的热点。为了满足在高排放标准下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的技术需求,《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联合赛莱默(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中国建设科技集团、青岛思普润水处理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裕隆环保有限公司、国美(天津)水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创业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华博水务有限公司、广州晟启能源设备有限公司、青岛洛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亿昇(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给水排水品牌委员会等单位举办“2018年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高级研讨会”。届时将邀请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等有关单位领导,全国排水行业设计、科研、运营单位、建设单位的专家、学者、运行管理人员,解读行业政策,分享污水处理提标改造典型成功案例,研讨未来技术发展方向,搭建推介污水处理提标改造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平台。
一、大会运作原则和目标
本届大会按照专业化、高规格、高水平的要求,突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特色。
邀请污水处理提标改造各个研究方向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主流单位代表,办成中国规模和影响力最大、最专业的行业盛会。
二、大会形式
本届大会以会议研讨交流为主(约40多个专家报告)和现场参观典型工程为辅助的形式。
三、大会征稿主题:
1、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有关的政策、标准、技术和应用实例。
2、再生水有关的政策、标准、技术和应用实例。
3、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有关的政策、标准、技术和应用实例。
4、污水处理概念厂(新型污水厂)有关的政策、标准、技术和发展趋势。
5、村镇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及工程案例。
6、工业园区水环境治理及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
7、
8、中国污水处理提标改造、再生水与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投资运营管理公司(机构), 设计院(公司), 总承包公司,工艺技术专业公司,装备、材料、药剂供应商等单位名录汇编。
9、青年创新技术成果、专利 、解决方案等展示交流对接(利用 会议论文集 、网站 、微信平台 、会议现场展板等 )。
四、参会人员
1、政府管理部门:建设厅、城建局、各地建委、水务局、环保局(厅)、排水处、开发区管理部门、各地方河湖长单位等。
2、行业协会: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中国低碳产业联合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各地学会、协会等
3、设计单位: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中国市政工程西南南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动力供应站、广东首汇城建设计有限公司等。
4、高校(研究院): 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与科学学院、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
5、各地水务、污泥投资建设运营单位:天津创业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控水务集团、北京首创、北京碧水源、启迪桑德、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天津水务集团、成都市兴蓉环境、安徽国祯环保、深圳市水务(集团)、上海城投水务、重庆水务集团、东莞市水务投资、广州市水务投资集团、南京水务集团、杭州市水务集团、武汉市水务集团、沈阳水务集团、厦门水务集团、珠海水务集团、山东水务发展集团、青岛水务集团、济南水务集团、上海巴安水务、中环保水务投资、昆明滇池水务、云南水务、中国水务集团、中国水务投资、粤海水务、威立雅水务、苏伊士环境集团、中法水务投资、中国光大水务、贵州水务、海口市水务、华衍水务、天津华博水务、中环水务集团、成都排水、首创爱华市政环境、重庆康达环保、常州市排水管理处、天津生态城水务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云南城投碧水源水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
6、污水处理提标改造技术、材料和设备工程专业公司等。
五、企业赞助方案
1、联合主办单位(赞助费15-20万元)
2、协办单位 (赞助费6万元)
3、大会上发言(20分钟)/ 文章发表2-3篇/2个代表,发资料,现场易拉宝1,论文集前彩插广告1P等共计3万元。
4、会场外集中展示区展示桌(2万元每个,含2人参会费)。
5、其他赞助方式(如礼品、晚宴、抽奖奖品等),按实际发生金额支付。
6、会议论文集广告:封底15000元;封二12000元;封三10000元;前彩插首末页:12000元/页;前彩色插页:8000元/页。
7、政府部门、水务集团、设计院(集团)本单位团体 30人以上的,前30人按照2000元每人,超过30人的会议代表超过部分免费(同一单位,只收前30人会议费),但须提前回执到 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审核通过。
有意协办或在会上进行交流、宣传的水务、工程公司、设备厂家等可与编辑部联系(022-27835639,13752275003 王领全)。
六、参会和住宿
参会和住宿
会务费:
普通参会人员(设计院、水务公司、政府部门)为2300元/人(含会务、资料、场地、用餐、参观考察等费用);2018年7月20日前返回参会回执并汇款的普通参会人员为2000元/人;设备工程技术企业参会人员为2900元/人;2018年7月20日前返回参会回执并汇款的设备工程技术企业参会人员为2600元/人。注:需要现场或者提前领到发票的参会代表,请提前将会务费汇款到杂志社
(收款单位:《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有限公司;开户行:建行天津河西支行;
账号:1200 1635 4000 5251 9625)。
住宿:住宿和会场统一安排在世纪金源大饭店(地点:安徽省合肥市滨湖新区徽州大道5558号),费用自理。返回参会回执时注明预订房间类型和数量,也可自行安排住宿。
标间(双床):390元/天(1人含单早餐,2人入住含双早);
单间(大床):390元/天(1人含单早餐,2人入住含双早)。
套房(大床):570元/天(1人含单早餐,2人入住含双早)。
(酒店房间紧张,请提前回执、预订房间并付款。请7月31日前联系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的 金晟 会计18622273726,022-27836823 办理预定房间手续,请将预定住房首晚房费汇款至:金晟 6217 9002 0000 4602 885 中国银行天津分行;汇款时请注明入住参会代表姓名及单位名称)
组委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 : 王领全 孙磊 任莹莹 彭秀华 金晟 会计18622273726
电话:022-27835639 27835592 13752275003
E-mail:wanglingquan88@163.com cnwater@vip.163.com
传真:022-27835592 邮编:300070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路52号都市花园大厦21层
邀请函:2018年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高级研讨会刊登.doc
2018年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高级研讨会参会回执(复印有效)
请参会人员认真填写回执后,传真和E-mail传回,以便提前安排住宿。
传真:022-27835592 E-mail:wanglingquan88@163.com; cnwater@vip.163.com
单位 |
|
邮 编 |
|
|||||||
地址 |
|
|||||||||
姓名 |
性别 |
部门 |
职务 |
电话 |
手机 |
E-mail |
是否 住宿 |
房间类型和数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汇款 方式 |
可提前汇会务费 收款单位:《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有限公司 开户行:建行天津河西支行 账号:1200 1635 4000 5251 9625
|
|||||||||
发票 信息 |
请逐项填写发票信息,以便给您开具发票 普票:发票抬头 ;税号 专票:发票抬头 ;税号 开户行及账号 ;详细地址和电话
|
|||||||||


《中国给水排水》杂志基本情况:
《中国给水排水》(半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管、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和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办,她作为中国给水排水专业最具权威性的核心期刊,发表了许多科技含金量高、很有影响的文章,不少文章被国内外著名的信息检索中心收录,如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i)、美国化学文摘(CA),国际建筑文献数据库(ICONDA)、美国柯尔比科学文化信息中心(CICSC)、亚洲环境卫生信息中心学会(ESR)等。发展至今,她已成为专业工作者交流科技成果和设计经验、了解国内外技术动向和热点信息、展示先进生产设备的重要窗口。她被列为全国建筑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评为全国优秀期刊。2008年被科技部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全国共300种),是水行业唯一入选期刊。2013年7月,《中国给水排水》杂志成功入选“中国百强科技期刊”。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的统计结果,《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的影响力继续稳居水行业科技期刊的首位,被誉为“中国水行业的首席杂志”。
《中国给水排水》(半月刊)发行方式:每月1、17日出版,通过全国各地邮局公开发行。发行量:15 000 余册/期。
《中国给水排水》(半月刊)读者对象主要是自来水、市政排水、水与废水处理、建筑给排水等行业的工程总承包、工程设计、科研、教学、生产、管理、施工、信息、环评、分析、监测人员和大中专院校师生。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路52号都市花园大厦21层 邮编:300070
联系电话:022-27835639 27835592 13752275003 传真:022-27835592
E-mail:cnwater@vip.163.com 联系人:王领全 孙磊

1、广东省深圳市典型黑臭水体治理效果分析
李 晓1,宋桂杰1,邓佑峰2,杨至瑜3
(1.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深圳市龙华区治水提质指挥部办公室;3.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
2、厝上溪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实践与思考
邱于益
(石狮市水务处)
3、EC厌氧-改良AO-MBR-催化臭氧工艺处理煤化工废水
徐 鹏1,徐 皓1,韩洪军2
(1.湖南大学;2.哈尔滨工业大学)
4、超滤膜系统在高碑店再生水厂升级改造中的应用
陈 翔,侯晓庆,郭奏恺,颜欣欣,崔鹏飞
5、后置反硝化生物滤池工艺用于某市政污水厂提标改造
刘建威,叶昌明
(深圳市清泉水业股份有限公司)
6、山东省某地下污水及再生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设计及运行
秦桂海1,刘世德 2,崔洪升2
(1.烟台市城市排水管理处;2.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7、烟台套子湾污水处理厂一期升级改造工程工艺方案介绍
秦桂海
(烟台市城市排水管理处)
8、上海市石洞口污水处理厂污水提标改造工艺设计
胡维杰,周友飞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9、北方某污水厂升级改造运行效果分析
吴 迪,李闯修
(青岛思普润水处理股份有限公司)
10、浅析上海市城镇污水厂现状及提标改造潜力
朱 洁,曹 晶,陈和谦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11、基于再生水的两段式DN-BAF滤池深度处理城市污水厂尾水效能研究
赖后伟,刘丽红,刘 畅,刘 立,周秀秀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12、伊拉克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工作特点及经验
刘 强
(大连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13、九江市琵琶湖黑臭水体治理及景观提升工程设计探讨
李 玲,徐振军,许运良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14、平流斜管组合沉淀池在水厂改扩建工程中的设计与应用
屈柳俊,曹宇安,罗鹏程
(中山公用水务有限公司)
15、多级AO与多模式AAO工艺在宁河区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与对比
王舜和,李 朦,郭淑琴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16、悬浮填料SBBR在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中的应用
唐凯峰1,2,王 华1,赵乐军1,2
(1.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2.天津市基础设施耐久性企业重点实验室)
17、合肥市清溪净水厂PPP项目工艺设计
马 刚1,张 琦1,张 飞2
(1.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合肥市排水管理办公室)
18、污水深度处理技术在现况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中的的应用与实践
何 翔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19、滇池流域城区河道污染治理技术体系建立及工程应用
金竹静1,2,李金花2,张春敏1,杨逢乐1,赵海光1,周保学2,叶 海3
(1.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2.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3.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20、全地埋式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李 帅1,李新峰2
(1.临沂市环境保护局;2.临沂首创水务有限公司)
21、水解酸化/改良A2O工艺在工业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
李飞雄,谢润欣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22、大型平板膜MBR处理城镇污水工程实例:设计分析与通水调试
杨 柳1,庞新生1,蔡正科2,邢传宏3
(1.新乡市排水工程有限公司;2.上海众邦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3.郑州大学)
23、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中的认识误区
郝晓地,方晓敏,李天宇,吴远远
(北京建筑大学)
24、重庆市跨区域黑臭水体综合整治案例分析—以新华水库流域为例
靳俊伟1,2,毕生兰1,2,蔡 岚1,2,刘 杰1,2,潘终胜1,2
(1.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重庆;2.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5、枝江市城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设计
徐 恒,徐小乐,王 硕
(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26、青岛城阳某污水处理厂多级AO工艺的工程应用
李国金1,李 霞2,王继苗3,郭淑琴1,曲 勇3,周正印1
(1.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2.天津理工大学;3 青岛正阳水务有限公司)
27、北京市门头沟地下式再生水厂的设计要点
刘议安,王 平,冯 凯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28、水解酸化-CASS工艺在某污水处理厂改造中的应用
韩晋科1,2,罗艳丽1,倪停亭1,孙艳龙2,毕东海2,刘阳2
(1.新疆农业大学;2.嘉诚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29、铜陵翠湖公园水体污染生态治理
刘 顺1, 2,桂和荣2, 3,洪步林4,李冬生4
(1.安徽理工大学;2.国家煤矿水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宿州学院;4.安徽清环水工科技有限公司)
30、磁混凝沉淀池在某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中的应用
王旭阳,刘天顺,陈伟楠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31、地下污水厂通风除臭工艺的改进设计
李 胜1,何东岳2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广东分院)
32、多级AO工艺在北京碧水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董 洋,张 勇,余 波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33、A2/O不宜作为污水处理升级改造工艺
郝晓地,李天宇,吴远远,Mark van Loosdrecht
(北京建筑大学)
34、立体生态生物膜工艺在高排放标准污水处理运用中的实践分析
杨 凡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35、服务区污水生物生态协同处理技术的工程实践
刘学欣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36、印染废水为主的高比例工业废水污水处理厂提标工程设计
余 浩1,林晓东1,黄国贤2,沈 勤2
(1.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海宁紫薇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37、处理北方地区农村生活污水的生态稳定塘系统设计
张 巍1,路 冰1,2,刘 晋1,王坤元1,刁士民1,李晓东1,尤 涛1
(1.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2.辽宁大学环境学院)
38、北京某再生水厂工程生物池底板冬施方案探讨
肖 晶1,胡庭云2,王为民3
(1.光大水务<北京>有限公司;2.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3.光大水务北京工程项目部)
39、清河第二再生水厂的工艺设计及优化
钟志鹏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40、长江、沙湖水环境提升工程-新生路污水泵站第二通道规划
戴立峰,陈雄志,蔡云东
(武汉市规划研究院)
41、CWT组合工艺在工业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陈春生,刘纪成,付进南,张 勇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2、表面流人工湿地-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用于北方受污染河道水质净化
王 硕,刘 恋,熊 笈
(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43、奥贝尔氧化沟工艺提标改造设计技术要点
郭庆英,李 晶,吴 镝,刘世泽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44、传统污水处理厂“类四类水”提标改造工程实践
陈建平,毛云飞
(宁波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
45、无锡芦村污水处理厂精细化管理技术措施研究
叶亮1,杨敏2,李鹏峰2,隋克俭2,郭亚琼2,李家驹2
(1.无锡市排水有限公司;2.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46、MBR工艺在污水处理厂提质改造中的工程应用
刘 焘,党朝华
(湖南国祯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47、某实际规模再生水厂反硝化滤池脱氮性能与生物膜特征解析
邬甘霖1,任翔宇2,吴光学2
(1.深圳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48、针织印染废水处理及回用实例
刘慧清1,郑蓓2,李文涛2,张国成1
(1.常州旭荣针织印染有限公司;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49、浙江某电泳有限公司废水改扩建处理工程设计
葛 珉1 ,蒋胜韬2,3 ,王子波1, 刘文琦4 ,管玉江2 ,祝建中3
(1.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台州学院;3.河海大学;4.杭州博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50、综合医院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工程实例
田 葳1,吴 勃2,马晓义2
(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抚顺市清雨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51、转刷曝气双沟式氧化沟工艺升级改造
胡 前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52、大型半地下式污水处理厂设计及运行
戴仲怡1,李瑞成1,王建兴2
(1.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深圳市瀚洋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53、多段进水A2O工艺在城镇再生水厂高品质水提标改造中的应用
杜 蓉1,2,贾秀明1,2,刘 牡1,2, 史彦伟1,2,刘思沂1,2
(1.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2.北京市再生水水质安全保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4、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执行地表水准Ⅲ类水标准的探索
傅信党,龚向红
(义乌市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
55、一体化预制泵站格栅设计建议
王焕方
(山东地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56、小型污水厂A/O+硅藻精土工艺优化设计
雷培树,贺珊珊,陈才高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57、再生水厂CAST工艺脱氮性能优化研究
苏雪莹1,高永青1,程秋音2,曹 婧2,马 文2,阜 崴1,张树军1,马淑勍1,孙丽欣1
(1.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公司;2.北京北排水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58、膜法水处理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1.北京海普润膜科技有限公司;2.北京中和君益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