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 (第五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太阳能集成处理污泥技术国内首创 让处理污泥难题“迎刃而解” 这一项太阳能集成处理污泥技术也即将应用于余杭区200吨/天城市污泥处理项目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3-17  浏览次数:165
核心提示:太阳能集成处理污泥技术国内首创 让处理污泥难题“迎刃而解” 这一项太阳能集成处理污泥技术也即将应用于余杭区200吨/天城市污泥处理项目中
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中国排水管网大会(水环境综合治理)邀请函(污水千人大会同期会议)

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
 
 

  浙江在线12月10日讯(记者 孙璐)污泥,作为由水和污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固体沉淀物质,一直以来都让很多人头疼,一旦处置不当就易产生占地、产生温室气体的情况。如何找到一种合适的处理污泥的方式,已成为城市发展中所迫切需要的一种“渴求”。

  太阳能集成处理污泥技术 解决了让人头疼的难题

  今天,随着一场太阳能低温复合膜无害化与资源化处理污泥及温室种植集成技术鉴定会的召开,让太阳能集成处理污泥技术走进了大众视线,同时这一技术也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上的空白。

  参与本次鉴定会的企业及专家代表

  注意看,棚顶上覆盖着的黑色都是污泥哦

  棚内种植了多种植物

  据悉,这一技术主要是利用太阳能作为能源,干化过程中物料内水分的蒸发与冷凝均无动力消耗,且在处理过程中不需要添加其他任何辅助化学药剂。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曲久辉告诉记者,这一技术实际上就是在密闭的空间里面,利用输水材料,实现太阳能对污泥干化的高效利用。

  源源不断流出的蒸馏水

  “用太阳能发电的话,每吨污泥处置的电费是20元。”曲久辉说道,“一般处理这些污泥晴天的时候需要48小时,雨天则需要48-72小时。污泥处理完后,可应用到活性炭、建筑材料等。”

  跨省强强联合 制造业企业转型环保领域

  记者了解到,这一全新的处理技术由江苏金山环保工程集团研发而成。而在今年,来自浙江的南方泵业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收购了金山环保。

  为何一家来自浙江的制造业企业会收购来自江苏的环保企业呢?

  在今天的鉴定会现场,南方泵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沈金浩向记者道出了原委。

  “我们南方泵业是制造业企业,要转型的话关联最大的是环保领域,因为我们有技术、有施工人员、有设计人员。这一转型是很重要的一个亮点,同时它也能为环保行业注入新鲜力量。”

  南方泵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沈金浩

  另据记者了解,接下去这一项太阳能集成处理污泥技术也即将应用于余杭区200吨/天城市污泥处理项目中。

太阳能集成处理污泥技术国内首创 让处理污泥难题“迎刃而解”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孙璐



金山环保污泥处置实现环境治理与生态农业融合

我要评论
2015年12月14日   来源: 新华环保

  •  
    打印
  •  
    字大
  •  
    字小

    新华网北京12月14日电(张世祥)12月10日,由江苏金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山环保”)与E20环境平台联合主办的“‘污泥联盟系列活动’之金山环保太阳能低温复合膜无害化与资源化处理污泥及温室种植集成技术评定会”在江苏省宜兴市金山环保公司举行。

    在此次活动中,行业权威专家组对金山环保自主研发的“太阳能低温复合膜无害化与资源化处理污泥及温室种植集成技术”进行了技术成果评定。专家组成员包括: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曲久辉院士、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洪臣教授、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余刚教授、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北市政院郑兴灿总工、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李艺总工、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吴海锁院长、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唐建国总工、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邓志光总工、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兼北京大学环境学院E20联合研究院院长傅涛教授。

 

 

    技术迭代与创新:环境治理与生态农业的工程融合

 

    专家组听取了研发情况汇报,审阅了相关工作报告、技术报告,考察了示范工程现场。经过质询和讨论,专家们认为:针对污水处理厂污泥、餐厨垃圾和蓝藻问题,金山环保自主研发了集太阳能低温蒸发干化、污泥制备活性炭及温室种植为一体的技术系统。高透光性疏水材料太阳能直接干化密闭设备,实现无太阳能以外能耗的污泥、餐厨垃圾和蓝藻的干化处理;干化污泥制备成活性炭,实现了无害化与资源化;将污泥干化过程中收集的蒸发水用于温室大棚种植,实现了环境治理与生态农业的工程融合。

 

    目前,该成果已获授权专利13件,其中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11件,利用该技术成果所建的宜兴百吨级规模的污泥处理处置工程,为污泥处理处置提供了新技术和途径,在全国具有良好的示范意义。

 

    据开发此项技术成果的总负责人、金山环保钱盘生董事长介绍,该项技术的研发始于5年前。依托研究成果,公司于2013年与宜兴市万石镇人民政府签订了合计日处理能力50吨的餐厨垃圾及城市污泥项目,目前已经过二年多的稳定运行,达到了设计要求。在此基础上与宜兴市排水有限公司签订了污泥处理承包合同,在宜兴建立了100吨/天的太阳能低温复合膜无害化与资源化处理污泥工程项目,该项目投入运行以来,设备完好,运行稳定可靠,生化污泥处理量满足设计要求,处理冷凝出水水质COD小于30 mg/L、氨氮小于1 mg/L;处理后干渣含水率小于8%,符合设计和技术协议要求,实现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创新不一定总是发生在实验室里”

    在示范工程现场,考察的专家组成员和其他嘉宾都对技术的颠覆性创新表示惊叹:利用太阳能作为能源,采用低温复合膜技术将污泥(餐厨垃圾/蓝藻)低温蒸发深度干化,然后热解制成污泥基活性炭,实现污泥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将太阳能复合膜低温蒸发产生的污泥蒸发水,用于生态农业灌溉,进一步实现污泥的高效资源化处理。太阳能低温复合膜安装在地面两米以上,下面闲置空间可有效利用。

 

    该项目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将含水率80%~85%的脱水污泥均匀布入密闭的太阳能膜箱内,膜箱上表面为高透光率的太阳能低温复合疏水膜,在太阳光照射下膜箱内温度升高,与外界形成一定的温差,污泥吸收热能后实现水分蒸发,水雾在低温复合疏水膜表层冷凝成液态水并流至集水管,蒸馏出水可回用或直接排放,得到含水率低于8%的干化污泥。

    李艺总工考察之后评价说,从金山的实践可以看出,“创新不一定总是发生在实验室里”。

    王洪臣教授认为,该项技术与当前业界对环保工程的期待和要求是比较契合的,整个污泥处理过程基本没有味道,大棚内喝咖啡都没有问题,确实实现了环境友好。另外,从直接、间接方面都可以说是非常绿色的技术,是真正的低碳技术。低碳已经不再是口号,尤其是在污染治理工程方面,如果自己碳排放很大,那就很讽刺了。

    邓志光总工说,确实没想到,技术有很好的优化,把含水率80%~85%的脱水污泥的含水率能降低到8%。另外,还走通了活性炭的研究。

    唐建国总工说,该项技术的工艺布置非常巧妙,空间得到了有效利用;整个工艺的设备维护也比较方便;还实现了稳定化,为污泥处理产物的资源化奠定了基础;另外,这个技术还可以用于解决蓝藻和餐厨垃圾问题,这也是有特色的。

 

    系统组合的张力

 

    9位著名专家也对工艺系统详细数据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从推广、实现产业化的各个方面给出了中肯意见。最后,专家组经讨论一致通过评定,并认为该技术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强、绿色、循环、低碳、推广应用价值大,技术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曲久辉院士总结评论说,该技术总体是通过太阳能低温复合材料把污泥干化、资源化,也可以处理蓝藻。技术系统进行了生态农业与环境治理的融合,是集成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技术是太阳能低温干化,在低温条件下,密闭空间里,通过太阳能的照射和储存,水分更容易蒸发,温室大棚下面也是热的,比仅靠太阳能蒸发效率更高。该项技术最核心的方面就是密闭空间太阳能低温干化加疏水材料,同时又附加集成了生态农业、制活性炭技术。

 

    傅涛教授认为,金山的技术组合有两个方面的突破。首先它对传统的低温干化,进行了精细化、极致化的创新,激活了这个技术。比如疏水膜的设置,污泥的传输,和温室的结合等。其中,空间节省,疏水膜的角度,对太阳能的利用,对业界都有很大启发。

 

    另外,这个系统设计的延展度很大,金山环保当前的设计是和活性炭结合,还可以跟有机农业,跟肥料结合。处理蓝藻,还会有其他资源化组合。也就是说,这是一个生态化体系,可以根据商业需要,不同地域需要,有不同的实现方式。钱变成技术是科研单位的事,企业就是把技术变成钱,这是应用。金山的这个技术很好地反应了从市场导向,从污泥痛点导向,组合传统技术,来形成新的系统设计,产生的市场价值。他从商业挖掘上,商业模式创新上也给出了建议。

 

    该技术和示范工程吸引了不少权威专家前往,12月11日,原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杭世珺在出席金山环保承建的国家环境保护特种膜工程技术中心技术委员会会议时,专程考察了示范工程现场,称赞该项技术在污泥治理中彻底实现了无害化与资源化,与温室种植的技术集成设计构思独特,形成了闭环的生态系统,希望此项新技术在当前推行的我国城乡系统环境建设中大放光彩。

    

变污泥为种植土 金山环保国内首创

 
 来源:无锡日报  
 

 

 
本报讯原本难以处理的污泥,通过太阳能循环风干技术处理后,不仅除去了可能带有的有害致病物质,还成为“宝贝”用于温室种植。近日,由宜兴金山环保自主研发的“太阳能低温复合膜无害化与资源化处理污泥及温室种植集成技术”通过专家评定,正式对外推广。据了解,该项技术属国内首创。

此次研发的新技术利用太阳能作为能源,采用低温复合膜技术将污泥(餐厨垃圾/蓝藻)低温蒸发深度干化,然后热解制成污泥基活性炭,实现污泥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将太阳能复合膜低温蒸发产生的污泥蒸发水,用于生态农业灌溉,进一步实现污泥的高效资源化处理。值得一提的是,一般污泥中含有的寄生虫卵是无害化处理的一项难题,而这项技术通过复合膜技术,不需添加任何辅助化学药剂,使病原微生物等致病物质在密闭的膜箱空间内,被太阳光紫外线有效处理。

目前,该成果已获授权专利13件,同时,已在宜兴建立的100吨/天的太阳能低温复合膜无害化与资源化处理污泥示范工程项目中成功应用,实现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蒋梦蝶)
 

污泥处理需要一条生态产业链

 

 

2015年12月16日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污泥处理需要一条生态产业链

  一座占地70多亩的温室大棚里,草莓正在开花,绿萝和吊兰郁郁葱葱,水流从文竹、果树旁绕过。在大棚中间的一块较大空地上,设有茶座,坐下来喝一杯红茶,欣赏满眼绿色,有阳光从顶上的透光板照射下,即使在冬日,大棚里也是不冷不热,分外惬意。

  12月10日,在国家污泥处理处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单位江苏金山环保工程集团的基地,记者走进了这座并不普通的大棚。

  一块板和一张膜的妙用

  这座大棚的顶部是由太阳能低温复合膜和透光板组成。“太阳能低温复合膜无害化与资源化处理污泥及温室种植集成技术”技术成果总负责人、金山环保集团董事长钱盘生告诉记者,透光板能给大棚植物生长足够的阳光,而太阳能低温复合膜是使用了高透光性疏水材料制造的太阳能直接干化密闭设备。当含水率80%—85%的污泥,通过传输带均匀进入并分布在密闭的太阳能膜箱内,膜箱表面的高透光率低温复合疏水膜,在太阳光照射下膜箱内温度升高,与外界形成一定温差,污泥吸收热能后水分蒸发,水雾在低温复合疏水膜表层冷凝成液态水并流至集水管。

  “大棚植物的灌溉用水,以及绕棚的水流就来自蒸馏出来的水,这样的水可回用,也可直接排放。”钱盘生说,所得的含水率低于8%的干化污泥,再通过输送带自动运输到隔壁的炉子内,通过焙烧等技术得到活性炭,而工业污泥中重金属等物质会固化在碳吸附材料中,不会有二次污染的危害,同时实现了污泥的无害化和资源化;由于只占用了温室大棚的顶部,因此不会大量占用耕地,使环境治理与生态农业的工程融合为一体。

  作为“污泥联盟系列活动”,在江苏省宜兴市金山环保公司举行的“金山环保太阳能低温复合膜无害化与资源化处理污泥及温室种植集成技术”评定会上,联盟还邀请了9位业界权威专家对该技术进行评定。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曲久辉,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洪臣教授,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余刚,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北市政院郑兴灿总工、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李艺总工等组成的专家组一致认为,这是集太阳能低温蒸发干化、污泥制备活性炭及温室种植为一体的技术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强、绿色、循环、低碳、推广应用价值大,技术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利用该技术成果所建的宜兴百吨级规模的污泥处理处置工程,为污泥处理处置提供新技术和途径,在全国具有良好的示范意义。

  联盟执行理事长、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傅涛说,国家污泥处理处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首要任务就是“推动创新技术研发”。在2015年,联盟成员共实现5项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创新。

  除了金山环保的阳能低温复合膜无害化与资源化处理污泥及温室种植集成技术外,还对联盟成员单位的启迪桑德环境集团的“电渗透污泥高干脱水技术”、北京京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的“半干化+焚烧+烟气处理工艺”、新奥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的“超临界水氧化污泥处理”、绿源科创的“污泥超高温好氧发酵(UTM)技术”进行评定和推广。当前,这些技术都已在北京、上海、江苏等地“落地”,实实在在地为我国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以及资源化,发挥着作用。

  不成熟的产业和前景广阔的市场

  近些年,随着我国污水处理规模的稳步增长,作为污水处理副产物,污泥产生量也随之增加。据住建部《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统计,截至2014年底,我国城市污水处理总量达3827239万吨,而城市湿污泥产生量为2143万吨,这还不包括由工业企业和园区自主处理污水所产生的工业污泥。

  一方面是污水处理耗资巨大,另一方面由于污泥处理不得力,使得“污水白处理了”。多位研究污泥领域的专家表示,不处理污泥,污水处理几乎是无用功,无非是污染物在污水处理厂转了一圈,聚集在污泥里,又回到环境中。

  污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细菌和有害微生物等,大半留在污泥里。污泥处理通行做法是,将污泥脱水,消毒,然后堆肥、风化等,以无害形式回归自然。但据调查,即便是最重视环保的北京,也有大量污泥未经处理,直接进入环境。

  但不成熟的产业也意味着一片前景广阔的市场。E20研究院预测,未来5年,国内用于污泥处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规模将达到800亿元人民币。

  傅涛说,联盟将在产业内“推行开放合作”、“探索创新产业模式”。截止到2015年11月,联盟较2014年新增成员25家,联盟成员总数达到42家。其中包括无锡国联、E20环境平台、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上海市政院等知名企业和科研院所等。每个成员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核心价值,包括模式和技术等,在污泥市场中有一定影响力;属于污泥处理处置资源化、能源化产业链集群的中坚力量。

  “联盟还探索创新产业模式,构建污泥企业技术路线分布图,搭建上下游产业关系,引导产业生态合作;构建生态化的污泥产业联盟,集产业群优势,共生共赢;通过战略、技术、资本、营销、项目五大纽带,推动联盟成员企业间的合作,以团队力量承接需求,分享项目增量。”傅涛说。

  保护知识产权、编制技术标准规范

  据国家污泥处理处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布的《中国污泥处理处置市场分析报告(2015版)》,按照“十二五”规划要求,到今年,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应达到80%。但实际上,我国污泥无害化处理率不足30%。因此,选用实用、绿色、资源化程度高的污泥处理技术成为国家和联盟的当务之急。

  据介绍,保护知识产权、编制技术标准规范也是联盟的一大任务。当前,联盟通过上海市政设计院等成员单位,正在编制《城市排水管渠通沟污泥处理技术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深度脱水技术规程》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好氧发酵技术规程》,预计在2016年完成。

  联盟还通过举办论坛和沙龙,推广技术和案例,发布市场调研报告等各种介质扩大联盟影响力,壮大队伍,从产业链接,增量合作等角度出发,促进联盟开放合作。今年,联盟考察与推广的技术案例有上海天山污水处理厂污泥深度脱水工程、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工程、上海竹园污泥处理工程。

  “联盟的目标是聚焦污泥产业中坚力量,形成多条污泥处理处置统解决方案,建立生态联盟创新机制并形成污泥生态产业链。”傅涛说。

(来源:科技日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