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九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谁说大暴雨就一定会城涝---来看看新加坡的经验/国外的排水也会发生武汉这种情况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7-10  浏览次数:302
核心提示:谁说大暴雨就一定会城涝---来看看新加坡的经验/国外的排水也会发生武汉这种情况吗?
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九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九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谁说大暴雨就一定会城涝---来看看新加坡的经验

 2016-07-08 王小k 

 

导读

每年的567月份,是我国南方的强降雨季节,今年加上厄尔尼诺现象的加成,南方更是频频出现强降雨。6月底以来,我国又有不少地区遭遇特大暴雨,导致了严重的城市内涝和交通瘫痪,甚至因灾死亡数百人,武汉一带更是遭遇了大瘫痪。前段时间,环创小站推出了《福音|拯救城涝?“海绵宝宝”来了》一文,介绍了海绵城市的模式与优势,收到了站友的热烈讨论。海绵城市在中国的建设确实仍存在很多障碍与难点。在此本文将以有“花园城市”之称的新加坡为例,思考中国“城市看海”的窘境。



6月30日以来,武汉遭遇1998年以来最强暴雨,累计降雨量达315.8毫米,相当于22.5个东湖的水量(东湖最大容量为1.2亿立方米)news.china.com


 



“花园城市”——新加坡

 

新加坡地处赤道,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均降雨量达2400毫米(我国的省会城市中,广州的年降雨量最高,为2200毫米左右) 。在新加坡,关于“下雨”更接近生活的体验是,“出门带上一把雨伞总是没错的”。可是如果赶上下雨,雨伞的作用又多半是形同虚设,因为新加坡经常一下就是“大雨”或“暴雨”,完全可以用“瓢泼”来形容,而这雨可能会持续十几分钟,几个小时乃至一整天。


暴雨中的新加坡 (sg.xinhuanet.com )

 

在我国的一些城市,若暴雨持续一天,估计“城市看海”就难逃了。但在新加坡,尽管雨量充沛,暴雨不断,有一个事实确实无法不让人称赞,那就是极少发生城市内涝。

为什么新加坡暴雨很常见却甚少出现“城市看海”?这一切要归功于设计科学、分布合的雨水收集和城市排水系统,以及前瞻的城市规划。而这些从日常生活中,也可见一斑。

 

1. 规划合理的排水系统

如果你在新加坡游玩,无论是步行还是乘车,无论是走城区还是逛公园,你都会发现几乎每条道路的两边,或者中间都有深浅不一、宽窄各异、或隐或现的排水沟。 这些大大小小的明渠暗壑星罗棋布,纵横交错,形成了新加坡排水系统的超级网络, 保证了大量雨水能够及时、快速地排出。

此外,在新加坡的地下主排水管道内,均安装有电子监控系统,相关工作人员可实时监控管道内的情况,如管道内水位、流量,以及是否有垃圾阻塞问题等,以便及时处理。


新加坡道路两旁一路延伸的排水沟渠(小编摄)

 

2. 大范围的绿化面积

新加坡的地面绿化非常多,大面积的树木、草坪的根部发挥了很大的疏水功能,帮助雨水迅速渗入并滞留在地下,从而减少道路表面的积水。

新加坡的碧山区宏茂桥公园,人工设计的河流搭配周围的植被,在平时可供居民休闲,暴雨时则搜集周围土壤多余的水分,对强降雨起到缓冲作用(右图)。在新加坡,像这样集排水、储水、和休闲功能于一身的公园还有30多个,且有50多个在筹建当中 (www.pub.gov.sg)

当然,这些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新加坡的绿化率大概为30%。为了应对未来城市的发展,即使在弹丸之地(新加坡国土面积仅为700平方公里,只相当于上海的十分之一),也努力提高绿化率,积极开拓荒地,保护绿地,鼓励建筑开发商发展绿化,将绿色与建筑物有机融合,让新加坡享有了“建在花园上的国家”美誉。截止2015年,新加坡绿化率达到46.7%,占国土面积近一半!


新加坡滨海湾一景,绿色“满泻”(sin.lotour.com

 

3. 大型蓄水池

经由城市雨水收集系统收集到的雨水,最终将汇入新加坡的17个大型蓄水池,而这些大型蓄水池也是新加坡解决雨水疏导和城市内涝问题的关键所在。少数情况下,当大量雨水导致蓄水池内水位较高时,则可以通过自由流动或者巨型排水泵将过量的雨水排入海洋。


新加坡的大型蓄水池的空间分布(http://pic.sgcn.com/


新加坡滨海蓄水池——集景观与蓄水一体(左);麦里芝蓄水池——与自然融为一体(右)(www.yoursingapore.com

 

“海绵城市”在中国建设?

 

一边是“海绵城市”,另一边是“城市看海”,对比如此强烈,我们不禁要问: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到城市管理,我们的理念改变了吗?我们的设计考虑了吗?我们的管理跟上了吗?

对于我国来说,旧城区的改造是治理城涝必不可缺的部分。诚然,对于旧城区的改造,改造项目多,涉及资金庞大,且工程期长导致扰民是大问题。但是,每次“看海”现象过后,如果一些政府部门就舒了口气,抱着“总算过了”的态度,那么,“城市看海”总会一次又一次出现。反观新加坡, 虽然2011年也出现过突发性淹水(连续5小时大暴雨后),导致交通瘫痪数小时,但新加坡政府能及时总结经验, 在全国多个地方进行了水道和水沟检查,提出新的治水工程,比如排除水道堵塞,扩充现有路边水沟的容水量,或把马路垫高,以更好地疏导流水。此后,新加坡的排水系统也在不断地更新,实施相应的排水渠扩充工程。同时未雨绸缪,提前改善现有排水系统。2014年,新加坡又兴建了一个大规模的排水系统,作为三年计划的一部分,改建完成后可使排水容量提高30%。像这样对城涝的及时治理和规划,都是值得我们的地方政府学习的。


暴雨后,新加坡工人在清理明渠管道,以防淤塞。(小编摄)

 

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在于地方政府,而问题在于,对地方政府来说,铺几个下水管道简单,建一个着眼全局的系统却很难;同时建设周期长,而效果又不是立竿见影,更需要通过一次次自然灾害才能检验。这些都会成为决策者们下定决心之前的忧虑。

 

即使决定建设,对政策的执行力和延续性仍是另一大考验。“海绵城市”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新加坡为什么至今能经受得起连连暴雨的冲刷,仍无“看海”,靠的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几十年的不断努力,靠的是未雨绸缪的规划能力。

 

目前我国已经有不少城市都在试点“海绵城市”的建设。“海绵城市”并非简单粗暴地凿土开墙穿地,而是在系统规划下的不断积累和改进。如果基于这些城市的试点经验,最终能够形成一套行业规范乃至法规条例,那么对解决前面提到的问题都将大有裨益。

 

参考新加坡的经验,每个城市在进行改造建设的时候若能根据行内规范,先列出10年甚至50年建设计划,同时规范各建筑物屋顶乃至建筑物整体的排水、集水功能,从小及大,那么“海绵城市”的脚印将一步一步,且行且远……

 


参考资料:

[1] 李婷 等. 新加坡建设海绵城市疏导有方标准严格. 吉林日报. 2015.

[2] Chatterjea, K. (1998). Land Degrad. Dev., 9: 143–157. 

[3] Kristiana, R., et al.  (2010).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0, 1-35.

[4] Singapore Public Utilities Board. https://www.pub.gov.sg/.

 

关于“海绵城市”,更多详尽内容在《福音|拯救城涝?“海绵宝宝”来了》(点击下方阅读全文,即可跳转)

 

来源: 环创小站

 

国外的排水也会发生武汉这种情况吗?

最近大暴雨武汉被淹的很严重,想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市政府治理不力吗?如果发达国家遭遇到这种情况能应对下来吗?

6 条评论 

分享

 

查看全部 83 个回答

知乎用户 ,主业给排水工程师,副业写代码

收录于 编辑推荐 2663 人赞同

谢邀

应该都知道所谓“德国人的青岛下水道”这个故事吧。
看看如此牛X的德国自己如何
2010年德国东部地区爆发洪水 造成3人死亡
2013年德国北部 汉堡遭暴风雨袭击引发洪水
2013年德国南部城市遭洪水侵袭
(网图,侵权请通知删除)

人定胜天这种口号,纯属瞎扯。大自然想淹了你,你就要被淹。防洪这种工程,只能在经济性和可靠性上做取舍。如果修建防洪的成本高于被淹的经济损失,修高标准防洪就没意义了
欧美发达国家面对特大暴雨和中国比不过是一个20年被淹一次,一个10年被淹一次的区别。

其实中国和欧美发达国家比,最大的区别是
欧美城市规模小(欧美大城市总数量上没中国多,更多的是小城),绿化面积大,城内河川数量多,市政支出摊到人均时钱更多,所以在面对“比较大的雨”时情况会比中国大部分城市好很多。但在特大暴雨面前,都要完。

武汉最近的情况确实没办法,
雨水终究要排入地表水体(江河湖海)地下水体(雨水下渗)。

排入地表水体:
河水水位比城市都高,怎么排?用泵提升?先不说河流还有没有继续承接雨水的容量,就这个水泵的用电也消耗不起。



排入地下水体:雨水的下渗是个缓慢的过程,而且和当地土质有关系,有些土下渗速度极慢,沙土倒是下渗的快,问题是沙土上不适合建房子,所以雨水下渗的前提是,雨水储存。。。问题是特大暴雨,能淹掉整个城市的水,需要多大一个池子才能装下?(6月30日20:00至7月6日10时,武汉已累计降水520.5毫米)

大致算了下,理论对这次雨水,需要一个有四分之一武汉那么大,1米高(或者类似比例)的池子做调蓄才能保证不淹掉室内。。。人力搞不出这么大的池子的,只能是天然湖泊河流,可是他们都满了。


关于那个100年一遇,50年一遇,这个是基于统计模型的。是概率的倒数。
其实百年一遇的意思是,一年内遇到的概率是1%,没事的概率是99%。
100年里年年都没事的概率是36.6%,10年里年年都没事的概率是90%.
=====这里没说清楚的解释线2016-07-08=====
排水系统重现期,取到100年,不是说就能防御这么大的水,意思是。排水系统是按照可以防御历史上出现几率只有1%大水的标准设计,取10就是只能防御历史上出现几率是10%(正好是10%概率的那个水量)大水的标准设计。


关于填湖的问题上世纪50年代武汉湖泊的面积达1581平方公里,到上世纪80年代,湖泊面积已缩减为874平方公里,目前还大了大约950平方公里(因为后期人工开挖疏通了一些水体),加高了坝,其对水的调蓄能力比80年代更高,当然和50年代还没得比毕竟面积摆在这里。
不过要是湖区面积不变。。武汉市区面积肯定要变小。。
目前城区大面积扩大湖区基本不太现实,这也拆不起。。强拆肯定不行,拆迁费转嫁到房价里,也不行,房价不能再找借口往上涨了。

====更正的分隔线====
非常抱歉,答主搞混了武汉和武汉城区,目前情况是,武汉辖区内流域面积是我说的这个,这个包括了湿地河流湖泊人工湖等水体,但是城区流域面积因为城市化一直都是下坡路。根据评论里小伙伴提供的数据,从1987年的370.97平方公里,一直降低到了2013年的264.73平方公里。城区填湖确实让武汉城区,在面对今年的大雨时情况变得更加严重。


关于。。 @刘中玉 质疑。。题主问的是【国外的排水也会发生武汉这种情况吗?】我就论证了一下,结论是会。当雨大到这种地步时,排水系统好不好区别已经不大了。这就跟开车140公里迎头撞上满载的大货车,开奥拓不系安全带和开奥迪系安全带有气囊一样,都是一死。但这不是车的那些安全措施是无用的多余的,我国的排数系统和发达国家比确实有差距,我曾经在很多回答里也说过。以后遇到这么大的雨时,水位上来的慢一点,给大家多时间,水位再低一点,重点区域尽量不积水,雨停之后,水位下去的再快一点。面对一般的中小雨时不大面积出现高度超过1cm的积水,这些方面中国的市政排水系统还有不短的路要走。武汉目前整体重现期大致是1年。国内大部分城做的0.5~1年。

关于计算工具,下载在这里:pan.baidu.com/s/1bnpLSN是软件作者自己的网盘。


关于为什么政府不投资改造:
其实投了也没什么用,楼下其他回答也论证了,即使有东京那个系统,武汉还是要淹掉的,只是能好很多。
北京的改造地下管廊成本是每公里3000W人民币(电缆,网络,给水,排水全包)。日本东京那个很厉害的地下水路改造成本是每公里耗资约6亿日元(仅是排水部分),大约是每公里4000W人民币。
根据数据截至2013年底,武汉市市区范围内共有道路4496条,长度达4994公里。保守估计需要准备大约1500(北京大约是10年一遇的水平)~2500亿人民币(东京20年一遇的水平)(我不搞造价,大致估算的数)。然后。。。武汉市一年全部财政收入也就1000亿多一点(当然按这个经济发展趋势,政府以后一年挣得会比这个多),总不能全投给城区部分排水改造吧,这还要是在城市规模不再扩大的前提下。


中国排水系统改造追上欧美发达国家,还需要走很长的路,任重而道远。
希望武汉下次遇到大雨起码这个水别漫道室内就好。

编辑于 2016-07-08 收起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没有帮助  举报  作者保留权利

 

 

小当家

作为一个亲身经历了2013年德国洪水的留学生,我想说:国内的德吹闭上你们的臭嘴。真是日了狗了,那年我刚到德国,过了几个月到五六月份了,学生宿舍地下室全淹了,我们淘水淘了大半夜,饭都不管。河道也冲的乱七八糟,街上到处是抽水机,因为传说中的德国下水道萎了。

112 赞

以上为精选评论 

王文彬

为什么这么好的答案没人赞?

56 赞

知乎用户

突然看到了主业给排水副业写代码,想想毕业前我也是

19 赞

知乎用户

这是什么计算软件啊?求共享~

5 赞

付伟伟

最后一句,不是他们都满了,是他们都被毁了

35 赞

杨成子

关于多大的池子能装下,我已经粗略地算过了,要十七八个东京首都圈的下水道。

31 赞

李爷三十三

有一个因素不能忽视吧,我们的混凝土路面太多了,导致雨水下渗很慢。而据说德国很多的硬化路面渗水性能很好。

18 赞

知乎用户作者 回复 付伟伟

愚蠢的人类呗。。。起码比自然状态好多了,起码古代黄河基本年年决口,现在20年跪一把已经进步多了。

51 赞

知乎用户作者 回复 杨成子

武汉还面临着上游的压力,还要更大一点才行。。

10 赞

LeeFreesoul

!!!这个软件 今天课设刚用到 以后还要陪伴很多年啊

知乎用户作者 回复 李爷三十三

你也看了,我的计算24小时里,1000平方米范围,武汉下了273.6立方米水,即使这1000平米全部是土地(我选的是粉土,这已经是除了沙子外渗水 能力最好的,一般的土地下渗能力应该是24小时内5~40立方米),也只能吸收80立方米水。还有193.6立方米水要排走。。所以渗水性能好, 也只能对付小雨。。大雨没什么卵用。

32 赞

James Hu

看到微博上一堆嘲讽我大武汉的就来气,尼玛也不看看长江水位都到哪里了,况且从六月中旬就一直下了大半个月的雨都没有停过,长江上游的洪峰也刚好下来了,还怎么排?

38 赞

知乎用户作者 回复 李爷三十三

恩,德国人喜欢做下渗,比如他们在沈阳的铁西工厂,整厂下面就是挖了3米,回填的细沙,理论上可以对付1000年一遇的大雨。-------代价就是从全国好几个省份运沙子,才凑够了需要的沙子量,还是国家水利部的特批。。。

22 赞

知乎用户作者 回复 James Hu

木办法。。微博自己的调查也说了,微博用户低学历用户居多。。很多人不了解这些情况,凭自己的感觉就开黑了。

34 赞

李华 回复 James Hu

就是,你看看本地人有几个喷的

5 赞

张我推

水文地质狗求共享答主计算软件

1 赞

二离

来自武汉的一个赞2333

1 赞

王亦

哎,总有人想嘲讽,结果我就问一句水往哪排,他就憋了

8 赞

HUK

长江没满,武汉的湖变少了,而且基本上不能排水进长江

1 赞

卡洛洛洛

有理有据

知乎用户

哼哼,我们青岛有海,填不满

李爷三十三 回复 知乎用户作者

挪用其他地区的沙子来实现防止内涝的话,估计成本太高了吧,我不是这个行业,确实没有什么认知。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是亲眼目睹了德国科隆车站站前街的修筑过程,真的是花了好几年时间,其实不是一条多宽的大路,但他们愣是修了几年。我当时还对这种效率抱有疑问,就问德国当地人,为何这么一条不算规模大的路,要花这么久的时间,我们中国分分钟就能修完。
那个德国朋友跟我解释说,路基铺好之后需要很长时间沉降,上层的可渗透水泥(不知道是不是水泥?)成形,也需要很长时间,这个工艺处理不好,就会积水,又加上德国人工贵,工人也要充分的休息时间,不会一天24小时轮班工作,综合这些因素,所以,修一条路,并不是简单的事情。我那个时候才知道,原来修路,不是越快越好。
当然,我们的国情不同,不允许花几年的时间修一条路,领导不允许,民众也不接受。所以我们修路建桥,都很迅速。我不是否定我们的快速,但要做百年工程,确实不能光靠速度。什么时候我们既能快速完工,又能保证长期质量,就说明我们真的牛逼啦。

41 赞

张三

我记得说过哪个城市来着,为了搞房地产,填了很多湖。如果不填这些湖,可以减少被淹的深度么?

4 赞

知乎用户

可是他们都满了!

1 赞

温布 回复 知乎用户

青岛也没这么达到这个降水量呀~_~

1 赞

刘书辰 回复 李爷三十三

请加上他们填表格的时间

2 赞

知乎用户

武汉这种情况是不是只能建新城换个窝?

刘中玉 回复 知乎用户作者

古代还经常闹饥荒呢,是不是现在都吃的上饭了,就天下太平了?干嘛总与差的比,而不与好的比,古代也建有千年不涝的城市吧。

3 赞

匪飞

最后一句,应该是他们都填湖建房子了

3 赞

孙佳伟 回复 刘中玉

大西北倒是千年不涝,只不过人家经常闹旱灾。城市的发展固然要考虑人的努力,但是也要考虑大自然的进程。

12 赞

上一页123412下一页

更多回答

641

杨成子 ,真理自在我心

谢邀!多图预警我也不知道怎么会被邀请到这里……(7.8------禁言回来500赞,吓……评论区很多人问填湖的初衷,当然是为了耕地了!北大荒都开始不开垦湿地了,湖北现在还会再填湖么?说到底,吃不饱的时候才会跟大自然要,现在吃饱了,自然要玩环保了,可见… 显示全部

匿名用户

159 人赞同

北京2015年的年降雨量是598.1毫米.
青岛2014年的年降雨量的586.3毫米.
德国柏林的年降雨量大概是580毫米.
而武汉6.30~7.6号7天的降雨量是580毫米.
7天下了柏林和青岛一年的雨.


虽然我的意思是这么大的降雨量不是排水系统能解决的了.
但是评论说不应该拿德国年降雨量580mm来比较.
那来说和武汉年降雨量相当的德国巴登 - 符腾堡州.
武汉的年降雨量为1316毫米.
维基百科显示巴登 - 符腾堡州年降雨量大于1000,局部大于2000毫米.
5.30号巴登 - 符腾堡州因洪水造成3人死亡,24小时降雨量为93毫米.
武汉在这次的暴雨中最大的24小时降雨量241.5毫米.


所以啊,内陆地区就算下水道造的能跑飞机.最后还不是往江里,湖里排水.
江和湖的水平面高于城市水平面,不倒灌就谢天谢地了.
你吃撑了还知道歇会再吃呢.


@许时非
你说的美国,那同纬度的也就是只有休斯顿和新奥尔良两个城市了.可它们不是内陆,门口就是海,也不是千湖之城,或者没有一条大江从城中穿过,那肯定也没有比较性了.

往西看,是埃及,阿尔及利亚,利比亚这种基本全是沙子的国家.那肯定更不能比了.

所以,你非要从经纬度 、气候、面积、地理、水文、居住环境和降雨量相当的来比较,我翻开世界地图,全球也没有找到那个城市能完全满足你这么多的条件,那还对比个什么劲啊,还看其他国家的干什么啊,直接下结论不就好了?

另外:
1.你说柏林按照一年580毫米的量设计的,那我还说武汉就是按照一年1300毫米设计的.谁知道老天7天就倒了全年一半的量啊!
2.你心里其实已经有一个认定的答案,你只不过是在为你认定的答案找一个你认为合理的借口而已.

来源:知乎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WaterInsight第14期丨水中新污染物高级氧化降解机制探索 直播时间:2025年1月25日(周六)10:00-11:00 2025-01-25 10:00:00 开始 直播报告题目:城市更新政策背景下的供排水设施建设改造技术方向 1、城市更新由来 2、城市更新政策导向 3、供排水设施建设改造技术方向 3.1供水条例与排水条例要求 3.2供排水管网建设改造技术路径 3
直播:《新国标下饮用水典型嗅味物质管控:在线识别、逐级强化、精准控制,保障供水安全与品质》 臭和味,是饮用水水质中的敏感指标,常引发用户投诉。自新标准《GB5749-2022》实施以来,要求饮用水臭和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2024年排水年会 直播时间:2024年11月30日(周六) 08:30—18:00 2024-11-30 08:30:00 开始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研究生课程环境工程技术前沿系列讲座:环卫设施异味控制研究与实践 直播时间:2024年11月27日(周三)13:30—15:00 2024-11-27 13:30:00 开始 报告题目:未来城乡生态环境低碳可持续发展对策与绿色技术研究进展   报告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  马军  教授
因泥制宜选择污泥干化技术 直播时间:2024年11月26日(周二)14:00 2024-11-26 14:00:00 开始 11月14日上午丨2024粤港澳大湾区环境水务博览会 直播时间:2024年11月14日(周四)10:00-13:00 2024-11-14 10:00:00 开始
中国水协团体标准《城市供水企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技术规程》宣贯会通知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直播:中国水协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城镇水环境专业委员会2024年年会 直播时间:2024年11月1日(周五) 08:30—18:00 2024-11-01 08:30:00 开始
全球水务前沿科技创新技术研讨会 直播时间:2024年10月31日(周四) 10:00—12:00 2024-10-31 10:00:00 开始 直播:2024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系列活动“城市水安全与绿色可持续循环发展”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10月27日(周日) 09:00—17:00 2024-10-27 09:00:00 开始
城市有机固废(餐厨厨余、污泥和渗滤液)技术现况及发展趋势 直播时间:2024年10月23日(周三)13:30 2024-10-23 13:30:00 开始 直播|沙特全球水务创新奖路演发布会 直播时间:2024年9月27日(周五)10:45—12:15 2024-09-27 10:45:00 开始
苏伊士工业园区绿色低碳环境治理方案 直播时间:2024年9月30日(周一)9:30—11:30 2024-09-30 09:30:00 开始 主 讲 人:江峰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讲报告:硫基生物技术助力废水低碳处理  时间:2024年9月14日(周六),10:00-11:00          主讲人:江峰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水质安全与高品质供水研讨会 直播时间:2024年8月30日(周五)13:30—17:30 2024-08-30 13:30:00 开始 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6)| 紫外线水处理技术探索与实践 直播时间:2024年8月31日(周六)上午10:00-11:00 2024-08-31 10:00:00 开始
肖威中博士--美国污水处理概述 直播时间:2024年9月2日(周一)20:30—22:00 2024-09-02 20:30:00 开始 北京市科协青年科技人才跨界交流活动--活动主题:AI时代的污水资源化应用创新  涉及领域:污水资源化、人工智能、物联网  召集人:曹效鑫 博士  活动时间:8月21日下午  活动地点:北京未来设计园区
报告人:程忠红,苏伊士亚洲 高级技术推广经理 直播题目:污泥干化技术的选择  内容: 	不同干化设备的特点及适用性 	污泥干化系统的选择依据 	干化在污 中国水协团体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碳减排评估标准》宣贯会通知  报告人:王秀蘅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直播时间:2024年7月17(周三)14:00-16:00 2024-07-17 14:0
苏伊士 程忠红 :反硝化滤池在污水脱氮中的差异化应用 直播时间:2024年7月2日(周二)14:00—16:00 2024-07-02 14:00:00 开始 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5)|低碳型装配式污水厂探索与实践 直播时间:2024年6月29日(周六)上午10:00-11:00 2024-06-29 10:00:00 开始
吴迪   博士: 百年持续迭代,新型生物膜工艺在提质增效、督察常态化背景下的典型应用 直播时间:2024年6月20日(周四)14:00—16:00 2024-06-20 14:00:00 开始 Paul Westerhoff院士、王鹏教授等人领衔空气取水学术与科技高端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6月8日(周六)08:50 2024-06-08 08:50:00 开始
报告题目:《湖南省排水系统溢流控制技术导则》解读及相关技术探讨  报告人简介:  尹华升,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湖南省非开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排水协会副秘书长; Water & Ecology Forum: 水与生态新起点 直播时间:2024年5月24日(周三)14:30 2024-05-24 14:30:00 开始
中国水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直播时间:2024年5月28日(星期二)14:00—16:00 2024-05-28 14:00:00 开始 5月22日下午丨《城镇排水管网系统诊断技术规程》宣贯会 直播时间:2024年5月22日(周三)14:00-16:00 2024-05-22 14:00:00 开始
双碳背景下污泥处置资源化路径探索--杜炯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第四设计院总工程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上海土木工程学会会员、复旦大学资源 JWPE 网络报告/用于快速现场废水监测的折纸微流体装置 直播时间:2024年5月13日(星期一)19:00 2024-05-13 19:00:00 -杨竹根  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教授、高级传感器实验
紫外光原位固化法管道修复全产业链质量控制倡议 直播时间:2024年5月7日(星期二)9:00-16:30 2024-05-07 09:00:00 开始 华北院 马洪涛 副总工: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应与不应——海绵城市建设正反案例1 直播时间:2024年4月30日(周二)9:30 2024-04-30 09:30:00 开始
高效纳滤膜:中空纤维纳滤膜的特点与应用 直播时间:2024年4月27日(周六)10:00-11:00 2024-04-27 10:00:00 开始-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4) 聚力水务科技创新、中德研讨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特邀德国亚琛工业大学Max Dohman 直播时间:2024年4月14日(周日)15:00 2024-04-14 15:00:00 开始
康碧热水解高级厌氧消化的全球经验和展望 | 北京排水集团高安屯再生水厂低碳运营实践与探索 直播时间:2024年4月10日(周三)14:00—16:00 2024-04-10 14:00:00 开始 世界水日,与未来新水务在深圳约一个高峰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3月22日(周五)08:30—17:30 2024-03-22 08:30:00 开始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直播时间:2024年3月14日(周四)14:00 2024-03-14 14:00:00 开始    题目:占地受限情况下的污水厂水质提升解决方案 主讲人:程忠红, 苏伊士亚洲 高级 华北设计院:高密度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效果巩固提升要点分析 直播时间:2024年3月4日(周一)9:30 2024-03-04 09:30:00 开始
2月23日|2024年“云学堂科技学习周”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与分享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2月23日(星期五)9:00—17:00 2024-02-23 09:00:00 开始 2月22日|2024年“云学堂科技学习周”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与分享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2月22日(星期四)9:00—18:00 2024-02-22 09:00:00 开始
2月21日|2024年“云学堂科技学习周”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与分享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2月21日(星期三)9:00—18:00 2024-02-21 09:00:00 开始 大湾区青年设计师论坛直播预告(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论坛)  “醒年盹、学好习、开新篇”2024年“云学堂科技学习周”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与分享论坛
山东日照:“乡村之肾”监管装上“智慧芯”    日照市生态环境局农村办负责人时培石介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被称为“乡村之肾”,对于农村水环境的改善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工湿地国际大咖/西安理工大学赵亚乾教授:基于人工湿地技术的污水净化之路 直播时间:2024年1月30日(星期二)19:00 2024-01-30 19:00:00 开始
马洪涛院长: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统筹推进的一些思考 直播时间:2024年1月25日 10:00 2024-01-25 10:00:00 开始 2024年水务春晚 直播时间:2024年1月18日(周四)18:00—22:00 2024-01-18 18:00:00 开始
《以物联网技术打造新型排水基础设施》 直播时间:2024年1月11日(星期四)15:00 2024-01-11 15:00:00 开始--刘树模,湖南清源华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 WPE网络报告:作者-审稿-编辑视野下的高水平论文 直播时间:2024年1月10日(星期三)19:00 2024-01-10 19:00:00 开始
核心期刊:中国给水排水》继续入编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中国给水排水核心科技期刊 直播丨《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宣贯会 直播时间:2023年12月27日 09:30—11:00 2023-12-27 12:00:00 开始
【直播】【第五届水利学科发展前沿学术研讨会】王浩院士:从流域视角看城市洪涝治理与海绵城市建设 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3)|水回用安全保障的高效监测技术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城镇水环境专业委员会2023年年会暨换届大会 直播时间:2023年12月16日(周六)08:30—18:00 2023-12-16 08:30:00 开始 第二届欧洲华人生态与环境青年学者论坛-水环境专题 直播时间:2023年12月9日(周六)16:00—24:00 2023-12-09 16:00:00 开始
JWPE网络报告:综述论文写作的一点体会 直播时间:2023年11月30日(星期四)19:00 2023-11-30 19:00:00 开始 WaterInsight第9期丨强志民研究员:紫外线水消毒技术 再生水
水域生态学高端论坛(2023)热带亚热带水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会议 直播时间:2023年11月29日(周三) 09:00—17:40 2023-11-29 09:00:00 开始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智慧水务与科技创新高峰论坛 直播时间:2023年11月25日(周六) 13:30 2023-11-25 13:30:00 开始
中国水协团体标准《城镇污水资源与能源回收利用技术规程》宣贯会通知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2023年11月14日9:00线上举行直播/JWPE网络报告:提高饮用水安全性:应对新的影响并识别重要的毒性因素
直播主题:“对症下药”解决工业园区污水处理难题   报告人:陈智  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直播时间:2023年11月2日(周四)14:00—16:00 2023-11-02 14:00:00 开始 10月29日·上海|市政环境治理与水环境可持续发展论坛
BEST第十五期|徐祖信 院士 :长江水环境治理关键      直播时间:2023年10月26日(周四)20:00—22:00 2023-10-26 20:00:00 开始 《水工艺工程杂志》系列网络报告|学术论文写作之我见 直播时间:2023年10月19日(周四)19:00 2023-10-19 19:00:00 开始
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技术研讨会 直播时间:2023年10月20日13:30-17:30 2023-10-20 13:30:00 开始 技术沙龙 | 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2) 直播时间:10月14日(周六)上午10:00-12:00 2023-10-14 10:00:00 开始
直播题目:苏伊士污泥焚烧及零碳足迹概念污泥厂 主讲人:程忠红 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内容包括: 1.	SUEZ污泥业务产品介绍 2.	全球不同焚烧项目介绍 3.	上海浦东污泥焚烧项目及运营情况 中国给水排水第十四届中国污泥千人大会参观项目之一:上海浦东新区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工程
《水工艺工程杂志》系列网络报告 直播时间:2023年9月26日 16:00  王晓昌  爱思唯尔期刊《水工艺工程杂志》(Journal of Water Process Engineering)共同主 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八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同期召开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排水管网大会  (水环境综合治理)  同期召开中国给水排水 2024年
海绵城市标准化产业化建设的关键内容 结合项目案例,详细介绍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技术体系及标准体系,探讨关键技术标准化产业化建设的路径,提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 报告题目:《城镇智慧水务技术指南》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平台: 主讲人简介:  简德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总院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信息技术委员会副主
第一轮通知 | 国际水协第18届可持续污泥技术与管理会议 主办单位:国际水协,中国科学院  联合主办单位:《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 等 技术沙龙 | 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1) 直播时间:8月19日(周六)上午10:00-12:00 2023-08-19 10:00:00  广东汇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湛蛟  技术总监  天津万
中国水业院士论坛-中国给水排水直播平台(微信公众号cnww1985):自然—社会水循环与水安全学术研讨会 WaterInsight第7期丨掀浪:高铁酸钾氧化技术的机理新认知及应用 直播时间:2023年8月5日(周六)上午10:00-11:00 2023-08-05 10:00:00 开始
直播:“一泓清水入黄河”之山西省再生水产业化发展专题讲座 直播时间:2023年7月23日(周日 )08:00-12:00 2023-07-23 08:00:00 开始 珊氮自养反硝化深度脱氮技术推介会 直播时间:2023年7月21日(周五)
欧仁环境颠覆性技术:污水厂扩容“加速跑”(原有设施不动,污水处理规模扩容1倍!出水水质达地表水准IV类标准!),推动污水治理提质增效。  诚征全国各地污水厂提标扩容工程需求方(水务集团、BOT公司、设 直播预告|JWPE网络报告:自然系统中难降解污染物去除的物化与生化作用及水回用安全保障 中国给水排水
直播题目: 高排放标准下污水中难降解COD的去除技术     报告人: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程忠红 WaterTalk|王凯军:未来新水务 一起向未来  For and Beyond Water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以网络会议形式举办“水与发展纵论”(WaterTalk)系列学术报
5月18日下午 14:00—16:00 直播  题目: 高密度沉淀池技术的迭代更新 主讲人: 程忠红 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大纲:  高密池技术原理 不同型号高密池的差异和应用区别 高密池与其他 BEST|绿色低碳科技前沿与创新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翔教授  直播时间:2023年4月30日 14:00—16:00 2023-04-30 14:00:00 开始
日照:“碳”寻乡村振兴“绿色密码”  凤凰网山东    乡村生态宜居,乡村振兴的底色才会更亮。我市坚持乡村建设与后续管护并重,市、区、镇联 BEST论坛讲座报告第十三期(cnwww1985):全球碳预算和未来全球碳循环的不稳定性风险 The global carbon budget and risks of futur
国际水协IWA 3月17日直播:3月17日 国际水协IWA创新项目奖PIA获奖项目介绍分享会 直播时间:2023年3月17日 9:00—11:30 2023-03-17 09:00:00 开始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云中漫步-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及云计算的威立雅智慧水务系统Hubgrade 直播时间:2023年3月15日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平台会议通知 | 2023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清华大学王凯军教授团队等) 中国污水千人大会参观项目之一: 云南合续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海口市西崩潭水质净化中心
中国给水排水 Water Insight直播:刘锐平  清华大学 环境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高浓度硝酸盐废水反硝化脱氮过程强化原理与应用 会议时间:2023.1.7(周六)10:00—11:00 智慧水务的工程全生命周期实践分享 直播时间:2023年1月6日 15:00-16:00 对话嘉宾:窦秋萍  华霖富水利环境技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总经理 主持人:李德桥   欧特克软件(中国)有限
苏伊士 直播时间:12月30日14:00-16:00直播题目:污泥处理处置的“因地制宜和因泥制宜” 主讲人:程忠红,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特邀嘉宾:刘波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二院总工 教 苏伊士 直播时间:12月27日14:00-16:00;复杂原水水质下的饮用水解决方案    陈智,苏伊士亚洲,技术推广经理,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熟悉市政及工业的给水及污水处理,对苏伊士
曲久辉  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基于模拟仿真的污水处理厂数字化与智慧化:现状与未来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28日(周三)9:30—12:00
2022城镇溢流污染控制高峰论坛|聚焦雨季溢流污染控制的技术应用与推广 中国给水排水 王爱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国家 领军人才:广州大学学术讲座|低碳水质净化技术及实践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18日 9:30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