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九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洪义国 博士,研究员,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微生物海洋学(Microbial Oceanography)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0-20  浏览次数:143
核心提示:洪义国 博士,研究员,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微生物海洋学(Microbial Oceanography)
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九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九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洪义国

博士,研究员,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微生物海洋学(Microbial Oceanography),探索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背景下以微生物引擎作用为核心的“海洋物质循环-微生物代谢-区域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问题,主攻海洋微生物氮循环方面的研究,在自然及人类活动条件下的典型热带河口及边缘海的微生物氮循环研究过程中取得了积极进展。主持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中国科学院项目3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863’项目1项。迄今在国际、国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共计50余篇,在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SCI学术论文32篇,其中第一作者SCI论文15,论文被总引800余次,H指数16。曾获得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四完成人)和青岛市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第五完成人),2007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2008年度首届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2008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在第十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上获得“简浩然环境微生物学基金”优秀论文。任PLOS ONE 期刊学术编辑,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 & Biodegradation和Regional Studies in Marine Science期刊编委。201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促进会并获得青促会人才项目资助[1-2]  。
工作经历
 
2013.12-,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2010.10-2011.10,访问学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2009.9—2013.11,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2011.11-2010.4,访问学者,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7.7-2009.8,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2009.9-2009.3,博士后, 香港大学;
2007.7-2004.3。研究助理, 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教育经历

2004年9月-2007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攻读微生物学理学博士学位;
1998年9月—2001年7月,在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获得海洋生物学理学硕士学位;
1994年9月—1998年7月,在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微生物学理学学士学位。

获奖情况

  • 获得2008年度首届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
  • 获得2008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 获得2007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奖;
  • 获得2007年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三好学生标兵称号
  • 在2007年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举办的研究生学术报告会中,获得二等奖;
  • 参与的国家863项目“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和溶菌酶的研究与开发”获2001年度水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为第四完成者;
  • 与的国家863项目“海洋生物蛋白酶的开发和应用”获青岛市2003年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为第五完成者;
  • 获2001年度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创造发明奖
  • 在第十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上获得“简浩然环境微生物学基金”优秀论文。

期刊编委

  • 任PLOS ONE 学术编辑
  • 任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 & Biodegradation编委
  • Regional Studies in Marine Science期刊编委

发表论文

  1. Hong Yiguo, Xu Xiangrong,Yue Weizhong. (2014) Reconstruction of past nitrogen biogeochemical cycle in the acient oceans with nitrogen isotopic ratios.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e.accepted. (In Chinese)
  2. Liu J., YuS., Cheng H., Hong Y., Feng X., Xu X.-R.(2014)MercurypollutioninfishfromSouthChina Sea:Levels, species-specificaccumulation,andpossiblesources.EnvironmentalResearch.131, 160-164.
  3. Hong Y.*, Xu X., Kan J.,Chen F. (2014)Linking seasonal inorganic nitrogen shift to the dynamics of microbialcommunities in the Chesapeake Bay. Appl.Microbiol. Biotechnol. 98: 3219-3229.
  4. Hong Y., Wang Y., Chen F. (2013) Archaea dominate ammonia-oxidizerin the Permian water ecosystem of Midland Basin. Microbes and Environments. 28: 396-399. Doi:10.1264/jsme2.ME13022.
  5. Hong Y. (2013) Marine Nitrogen CycleRecorded by Nitrogen and Oxygen Isotope Fractionation of Nitrate.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8( 7) :751-764.(In Chinese)
  6. Li M.,Cao H., Hong Y., Gu J.-D. (2013) Using the variation of anammox bacteria community structures as abio-indicator for anthropogenic/terrestrial nitrogen inputs in the Pearl RiverDelta (PRD).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97:9875–9883 DOI10.1007/s00253-013-4990-y.
  7. Li M.,Hong Y. Cao H., Gu J.-D. (2013) Community Structures andDistribution of Anaerobic Ammonium Oxidizing and nirS-EncodingNitrite-Reducing Bacteria in Surface Sediment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MicrobialEcology, 2013, 66:281-296. DOI 10.1007/s00248-012-0175-y.
  8. Li M.Hong Y., Cao H., Klotz M. G. and GuJ.-D. (2013) Diversity, Abundance and Distribution ofNO-forming Nitrite Reductase-encoding Genes in Deep-Sea Subsurface Sediments ofthe South China Sea (SCS). Geobiology, 11:170-179. Doi:10.1111/gbi.12020.
  9. HongY.-G., Wu P., Li W., Gu J.and Duan S. (2012) Humic analog AQDS and AQS as an electronmediator can enhance chromate reduction by Bacillus sp. strain3C3.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93:2661-2668.DOI: 10.1007/s0 0253-011-3577-8
  10. Cao H., HongY., LiM. and Gu J.-D. (2012) Community shift of ammonia-oxidizingbacteria along an anthropogenic pollution gradient from the Pearl River Deltato theSouth China Sea.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94:247-259. DOI 10.1007/s00253-011-3636-1
  11. CaoH. L., Li M., Hong Y.-G. & GuJ.-D. (2012) Lower Abundance of Ammonia-oxidizing Archaeathan 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 Detected in the Subsurface Sediments of theNorthern South China Sea.Geomicrobiol. J. 29:4, 332-339.
  12. Cao H., HongY., Li M. and Gu J.-D. (2011) Phylogenetic Diversity andEcological Pattern of Ammonia-oxidizing Archaea in the Surface Sediments of theWestern Pacific. Microbial Ecology. 62:813-823. DOI: 10.1007/s00248-011-9901-0.
  13. LiM., Hong Y.-G., and J.-D. Gu. (2011)Mangrove trees affect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of anammoxbacteria at an anthropogenic-polluted mangrove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reflected by 16S rRNA and hydrazine oxidoreductase (HZO) encoding gene analyses. Ecotoxicology. 20:1780-1790. DOI: 10.1007/s10646-011-0711-4
  14. Cao H., HongY., Li M. and Gu J.-D. (2011) Diversity and abundance ofammonia-oxidizing prokaryotes in sediments from the coastal Pearl River estuaryto theSouth China Sea. Antonie vanleeuwenhoek. 100:545-556. DOI: 10.1007/s10482-011-9610-1.
  15. CaoH.L., Li M., Hong Y.-G. & GuJ.-D. (2011) Diversity and abundance of ammonia-oxidizing archaea and bacteriain polluted mangrove sediment. Systematic and Applied Microbiology, 34:512-523. doi:10.1016/j.syapm.2010.11.023.
  16. Hong Y.-G.,M. Li, H. Cao & J.-D. Gu. (2011) Residence ofhabitat-specific anammoxbacteria in the deep-sea subsurface sediments ofSouth China Sea: Analyses of marker gene abundance context with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MicrobialEcology. 62: 36-47. DOI: 10.1007/s00248-011-9849-0
  17. Hong Y.-G., Yin B., Zheng T.-L.(2011) Diversity and abundance of anammox bacterial community in the deep-oceansurface sediment from equatorial Pacific. Appl.Microbiol. Biotechnol. 89: 1233-1241.DOI:10.1007/s00253-010-2925-4.
  18. Li M.,Cao H., HongY.-G., GuJ.-D. (2011) Seasonal Dynamics of Anammox Bacteria in Estuarial Sediment of theMai Po NatureReserve Revealed by Analyzing the 16S rRNA and Hydrazine Oxidoreductase (hzo)Genes. Microbes and Environments. 26:15-22. Doi:10.1264/jsme2.ME10131
  19. Li M., HongY.-G.,Cao H., GuJ.-D. (2011) Spatialdistribution and abundances of ammonia-oxidizing archaea (AOA) and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 (AOB) in mangrove sediments.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89:1243-1254. DOI: 10.1007/s00253-010-2929-0
  20. Hong Y.-G, and GuJ.-D. (2010)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of reduction of azo compounds by Shewanella strains relevant to electrontransport chain.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88: 637-643. DOI: 10.1007/s00253-010-2820-z.
  21. Li M., HongY.-G., Martin G. K.., Gu J.-D. (2010) A comparison of primer sets fordetecting 16S rRNA and hydrazine oxidoreductase genes of anaerobicammonium-oxidizing bacteria in marine sediments. Appl. Microbiol.Biotechnol. 86: 781-790.DOI: 10.1007/s00253-009-2361-5
  22. Wu P., HongY.-G., Gu J.-G., Yin B., Duan S.-S (2010)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a humic-reducing bacterium Shewanellastrain W3 from mangrove sediment. Environ. Sci. 31:1041-1046. (In Chinese)
  23. Hong Y.-G., GuJ.-D. (2009) A review on bacterial anaerobic respiration and electron transferrelevant to the biotransformation of pollutants. InternationalBiodeterioration & Biodegradation. 63:973-980. Doi:10.1016/j.ibiod.2009.08.001
  24. Hong Y.-G., Guo J.,Sun G. (2009) Energy generation coupled to the azoreduction by themembranous vesicles from Shewanelladecolorationis S12. J.Microbiol. Biotech. 19:37-41. Doi: 10.4014/jmb.0805.321
  25. Hong Y.-G., Li M., Gu J.-D. (2009) Bacterialanaerobic ammonia oxidation (Anammox) in the marine nitrogen cycke-A review. Acta Microbiological Sinica. 49: 281-286. (In Chinese)
  26. Hong Y.-G., Guo J., Sun G.(2008) Identification of an uptake hydrogenase for hydrogen-dependent dissimilatoryazoreduction by Shewanella decolorationis S12.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80:517-524. DOI: 10.1007/s00253-008-1597-9
  27. Wang Y., Yin B., Hong Y.-G., Yan Y., Gu J.-D. (2008) Degradation of dimethylcarboxylic phthalateester by Burkholderia cepacia DA2 isolated frommarine sediment ofSouth China Sea. Ecotoxicology. 17: 845-852.DOI:10.1007/s10646-008-0247-4
  28. Hong Y.-G., Guo J.,Sun G. (2008) Characteristic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facultativeanaerobic dissimilatory azo-Reducting bacteria from anaerobic actived sludge. 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 & Biodegradation. 61: 313-318. doi:10.1016/j.ibiod.2007.10.007
  29. Hong Y.-G., Xu M.,Guo J., Xu Z., Chen X., Sun G. (2007) Respirationand growth of Shewanella decolorationisS12 with an azo compound as sole electron acceptor. Appl. Environ. Microbiol. 73: 64-72 Doi:10.1128/AEM.01415-06
  30. Hong Y.-G., Chen X., Guo J., XuZ., Xu M., Sun G. (2007). Effects ofelectron donors and acceptors on anaerobic azo dyes reduction by Shewanella decolorationis S12. Appl.Microbiol. Biotechnol.74:230-238. DOI: 10.1007/s00253-006-0657-2
  31. Hong Y.-G., Guo J.,Xu Z., Xu M., Sun G. (2007) Humic substances act as electron acceptor and redoxmediator for microbial dissimilatory azoreduction by Shewanella decolorationis S12.J. Microbiol. Biotech. 17:428-437. (SCI) IF=1.463
  32. Hong Y.-G., Guo J.,Xu Z., Mo C., Xu M., Sun G. (2007) Reduction and partialdegradation mechanism of naphthylaminesulfonic azo dye amaranth by Shewanelladecolorationis S12.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75: 647-654. DOI: 10.1007/s00253-007-0838-7
  33. Hong Y.-G., Guo J.,Wang M., Cen Y., Sun G. (2007) Characteriz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 broad-spectrum azo-reducing Citrobacter bacterium. Environ. Sci., 28: 232- 238.(EI)
  34. Hong Y.-G., Guo J.,Sun G. (2007) Recent Progress in Electricigens and Microbial Fuel Cell. Acta Microbiologica Sinica. 47: 173-177.
  35. Hong Y.-G., Guo J.,Xu Z., Cen Y., Sun G. (2006) Recent Development in Bacterial AnaerobicRespiration Related to the Anaerobic Biotransformation of Priority Pollutants. Chin J. Appl .Environ. Biol., 12:878-883.
  36. Xu Z., Hong Y.-G., Luo W., et al. (2006)The effects of the humic substances on Azoreduction by Shewanella Cinica D14T. Acta Microbiologica Sinica, 46:591-597.
  37. Xu Z., Hong Y., Luo W., et al. (2006) AnaerobicHumus respiration by Shewanella cinica D14T. Acta Microbiologica Sinica, 46:973-978.
  38. Xu Z., Luo W., Hong Y.-G., et al. (2006)Recent Development in Effects of the humic substances on the Biodegradation andBiotransformation of Priority Pollutants in Environment. Chinese Bulletin of Microbiology, 33:122-127.
  39. Hong Y.-G., Guo J.,Xu Z., Cen Y., Sun G. (2005) BacterialFe (III) reduction. ActaMicrobiologica Sinica , 45:653-656.
  40. Hong Y., Xu M.,Guo J., Cen Y., Sun G. (2005) Advance in bacterialazoreduction research. Chin J. Appl. Environ. Biol., 11:642-647.
  41. Hong Y.-G., Sun M., Xiu Z., et al. (2002) Analysis of functional essential groups of marinelow- temperaturealkaline protease from Flavobacteriumyellowsea YS-9412-130. Marine Fisheries Research, 23: 26-29.
  42. HongY.-G., Sun M., Zhang Y., Li B. (2002) The application of 16S rRNA in molecularclassification, identificationand examination in marine microbiological system. Marine Fisheries Research, 23: 58-63.
  43. Sun M., Hong Y.-G.,Li B. (2002) Characteristic of low-temperature enzyme from marinebacteriaandits potential use on the industry. MarineFisheries Research, 23: 44-49.
  44. Hong Y.-G., Sun M., WangY., et al. (2000) Preparation of polyclone antibody of marine low-temperature alkaline proteasefrom Flavobacterium yellowsea YS-9412-130. Marine Fisheries Research, 21: 41-45
  45. Hong Y.-G., Sun M., Zheng J., et al. (2000) Cloning and sequencing of the marine low-temperature alkaline protease gene from Flavobacteriumyellowsea YS-9412-130. MarineFisheries Research21: 46-53.
  46. Sun M., Zhang Y., Hong Y.-G., et al. (2000)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Flavobacterium.MarineFisheries Research, 21: 6-13.
  47. Wang Y., Sun M., Hong Y.-G., et al. (2000) The study of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low- temperature alkaline protease from Flavobacterium YS-9412-130. Marine Fisheries Research, 22: 11-19.
  48. Zhang Y., Wang Y., Hong Y.-G., et al. (2000) Studies on enzyme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immobilized cell from Flavobacterium yellowsea YS-9412-130. Marine Fisheries Research, 21:36-40.
  49. Wang Y., Sun M., Hong Y.-G., et al. (2000) Studieson the screening of highly producing strain s of Flavobacteriumyellowsea of low- temperature alkaline protease. Marine Fisheries Research, 21:14-19.

科研课题

  1. 珠江口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耦合过程驱动的脱氮机制及关键环境影响因素研究(312701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3.1-2016.12。
  2. 氮循环的微生物海洋学研究,中国科学院青年促进会人才专项课题,2011.10-2014.10.
  3. 氨氧化古菌(AOA)在南海北部的群落结构、活性及生态效应(4107609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1-2013.12。
  4. 珠江口活性氮转化过程中的微生物海洋学机制研究.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青年人才类)(KZCX2-YW-QN207).PI.
  5. 南中国海细菌厌氧氨氧化作用机制及关键驱动因素(30800032),2009.1-2011.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6. 腐殖质物质在海洋环境净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07SC011009),2007.9-2010.8,中科院南海所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
  7. 细菌厌氧氨氧化在南海海洋生态系统氮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008.1-2010.12,中国科学院院长奖获得者科研启动专项资金。
  8. 南海海洋厌氧氨氧化细菌的分子生态分布及特征(84510301001692),2008.10-2010.9.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9. 活性氮超负荷条件下典型河口区氮素循环的“微生物泵”作用机制(LMEB201002),2010.9-2012.8,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LEMB)开放研究基金资助项目.
  10. 海洋环境细菌厌氧氨氧化研究(MELRS0911),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访问学者与开放课题基金项目。
  11. 偶氮化合物支持细菌呼吸产能的作用研究(30670020),2007.1-2009.12,国家自然科学基项目
  12. 一种新的细菌厌氧呼吸机制的研究(05100365),2006.01-2007.12,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13. 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和溶菌酶的研究和开发(863-819-06-01),1998-2001,国家 ‘863’项目。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直播:《新国标下饮用水典型嗅味物质管控:在线识别、逐级强化、精准控制,保障供水安全与品质》 臭和味,是饮用水水质中的敏感指标,常引发用户投诉。自新标准《GB5749-2022》实施以来,要求饮用水臭和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2024年排水年会 直播时间:2024年11月30日(周六) 08:30—18:00 2024-11-30 08:30:00 开始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研究生课程环境工程技术前沿系列讲座:环卫设施异味控制研究与实践 直播时间:2024年11月27日(周三)13:30—15:00 2024-11-27 13:30:00 开始 报告题目:未来城乡生态环境低碳可持续发展对策与绿色技术研究进展   报告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  马军  教授
因泥制宜选择污泥干化技术 直播时间:2024年11月26日(周二)14:00 2024-11-26 14:00:00 开始 11月14日上午丨2024粤港澳大湾区环境水务博览会 直播时间:2024年11月14日(周四)10:00-13:00 2024-11-14 10:00:00 开始
中国水协团体标准《城市供水企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技术规程》宣贯会通知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直播:中国水协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城镇水环境专业委员会2024年年会 直播时间:2024年11月1日(周五) 08:30—18:00 2024-11-01 08:30:00 开始
全球水务前沿科技创新技术研讨会 直播时间:2024年10月31日(周四) 10:00—12:00 2024-10-31 10:00:00 开始 直播:2024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系列活动“城市水安全与绿色可持续循环发展”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10月27日(周日) 09:00—17:00 2024-10-27 09:00:00 开始
城市有机固废(餐厨厨余、污泥和渗滤液)技术现况及发展趋势 直播时间:2024年10月23日(周三)13:30 2024-10-23 13:30:00 开始 直播|沙特全球水务创新奖路演发布会 直播时间:2024年9月27日(周五)10:45—12:15 2024-09-27 10:45:00 开始
苏伊士工业园区绿色低碳环境治理方案 直播时间:2024年9月30日(周一)9:30—11:30 2024-09-30 09:30:00 开始 主 讲 人:江峰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讲报告:硫基生物技术助力废水低碳处理  时间:2024年9月14日(周六),10:00-11:00          主讲人:江峰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水质安全与高品质供水研讨会 直播时间:2024年8月30日(周五)13:30—17:30 2024-08-30 13:30:00 开始 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6)| 紫外线水处理技术探索与实践 直播时间:2024年8月31日(周六)上午10:00-11:00 2024-08-31 10:00:00 开始
肖威中博士--美国污水处理概述 直播时间:2024年9月2日(周一)20:30—22:00 2024-09-02 20:30:00 开始 北京市科协青年科技人才跨界交流活动--活动主题:AI时代的污水资源化应用创新  涉及领域:污水资源化、人工智能、物联网  召集人:曹效鑫 博士  活动时间:8月21日下午  活动地点:北京未来设计园区
报告人:程忠红,苏伊士亚洲 高级技术推广经理 直播题目:污泥干化技术的选择  内容: 	不同干化设备的特点及适用性 	污泥干化系统的选择依据 	干化在污 中国水协团体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碳减排评估标准》宣贯会通知  报告人:王秀蘅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直播时间:2024年7月17(周三)14:00-16:00 2024-07-17 14:0
苏伊士 程忠红 :反硝化滤池在污水脱氮中的差异化应用 直播时间:2024年7月2日(周二)14:00—16:00 2024-07-02 14:00:00 开始 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5)|低碳型装配式污水厂探索与实践 直播时间:2024年6月29日(周六)上午10:00-11:00 2024-06-29 10:00:00 开始
吴迪   博士: 百年持续迭代,新型生物膜工艺在提质增效、督察常态化背景下的典型应用 直播时间:2024年6月20日(周四)14:00—16:00 2024-06-20 14:00:00 开始 Paul Westerhoff院士、王鹏教授等人领衔空气取水学术与科技高端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6月8日(周六)08:50 2024-06-08 08:50:00 开始
报告题目:《湖南省排水系统溢流控制技术导则》解读及相关技术探讨  报告人简介:  尹华升,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湖南省非开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排水协会副秘书长; Water & Ecology Forum: 水与生态新起点 直播时间:2024年5月24日(周三)14:30 2024-05-24 14:30:00 开始
中国水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直播时间:2024年5月28日(星期二)14:00—16:00 2024-05-28 14:00:00 开始 5月22日下午丨《城镇排水管网系统诊断技术规程》宣贯会 直播时间:2024年5月22日(周三)14:00-16:00 2024-05-22 14:00:00 开始
双碳背景下污泥处置资源化路径探索--杜炯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第四设计院总工程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上海土木工程学会会员、复旦大学资源 JWPE 网络报告/用于快速现场废水监测的折纸微流体装置 直播时间:2024年5月13日(星期一)19:00 2024-05-13 19:00:00 -杨竹根  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教授、高级传感器实验
紫外光原位固化法管道修复全产业链质量控制倡议 直播时间:2024年5月7日(星期二)9:00-16:30 2024-05-07 09:00:00 开始 华北院 马洪涛 副总工: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应与不应——海绵城市建设正反案例1 直播时间:2024年4月30日(周二)9:30 2024-04-30 09:30:00 开始
高效纳滤膜:中空纤维纳滤膜的特点与应用 直播时间:2024年4月27日(周六)10:00-11:00 2024-04-27 10:00:00 开始-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4) 聚力水务科技创新、中德研讨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特邀德国亚琛工业大学Max Dohman 直播时间:2024年4月14日(周日)15:00 2024-04-14 15:00:00 开始
康碧热水解高级厌氧消化的全球经验和展望 | 北京排水集团高安屯再生水厂低碳运营实践与探索 直播时间:2024年4月10日(周三)14:00—16:00 2024-04-10 14:00:00 开始 世界水日,与未来新水务在深圳约一个高峰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3月22日(周五)08:30—17:30 2024-03-22 08:30:00 开始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直播时间:2024年3月14日(周四)14:00 2024-03-14 14:00:00 开始    题目:占地受限情况下的污水厂水质提升解决方案 主讲人:程忠红, 苏伊士亚洲 高级 华北设计院:高密度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效果巩固提升要点分析 直播时间:2024年3月4日(周一)9:30 2024-03-04 09:30:00 开始
2月23日|2024年“云学堂科技学习周”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与分享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2月23日(星期五)9:00—17:00 2024-02-23 09:00:00 开始 2月22日|2024年“云学堂科技学习周”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与分享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2月22日(星期四)9:00—18:00 2024-02-22 09:00:00 开始
2月21日|2024年“云学堂科技学习周”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与分享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2月21日(星期三)9:00—18:00 2024-02-21 09:00:00 开始 大湾区青年设计师论坛直播预告(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论坛)  “醒年盹、学好习、开新篇”2024年“云学堂科技学习周”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与分享论坛
山东日照:“乡村之肾”监管装上“智慧芯”    日照市生态环境局农村办负责人时培石介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被称为“乡村之肾”,对于农村水环境的改善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工湿地国际大咖/西安理工大学赵亚乾教授:基于人工湿地技术的污水净化之路 直播时间:2024年1月30日(星期二)19:00 2024-01-30 19:00:00 开始
马洪涛院长: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统筹推进的一些思考 直播时间:2024年1月25日 10:00 2024-01-25 10:00:00 开始 2024年水务春晚 直播时间:2024年1月18日(周四)18:00—22:00 2024-01-18 18:00:00 开始
《以物联网技术打造新型排水基础设施》 直播时间:2024年1月11日(星期四)15:00 2024-01-11 15:00:00 开始--刘树模,湖南清源华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 WPE网络报告:作者-审稿-编辑视野下的高水平论文 直播时间:2024年1月10日(星期三)19:00 2024-01-10 19:00:00 开始
核心期刊:中国给水排水》继续入编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中国给水排水核心科技期刊 直播丨《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宣贯会 直播时间:2023年12月27日 09:30—11:00 2023-12-27 12:00:00 开始
【直播】【第五届水利学科发展前沿学术研讨会】王浩院士:从流域视角看城市洪涝治理与海绵城市建设 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3)|水回用安全保障的高效监测技术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城镇水环境专业委员会2023年年会暨换届大会 直播时间:2023年12月16日(周六)08:30—18:00 2023-12-16 08:30:00 开始 第二届欧洲华人生态与环境青年学者论坛-水环境专题 直播时间:2023年12月9日(周六)16:00—24:00 2023-12-09 16:00:00 开始
JWPE网络报告:综述论文写作的一点体会 直播时间:2023年11月30日(星期四)19:00 2023-11-30 19:00:00 开始 WaterInsight第9期丨强志民研究员:紫外线水消毒技术 再生水
水域生态学高端论坛(2023)热带亚热带水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会议 直播时间:2023年11月29日(周三) 09:00—17:40 2023-11-29 09:00:00 开始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智慧水务与科技创新高峰论坛 直播时间:2023年11月25日(周六) 13:30 2023-11-25 13:30:00 开始
中国水协团体标准《城镇污水资源与能源回收利用技术规程》宣贯会通知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2023年11月14日9:00线上举行直播/JWPE网络报告:提高饮用水安全性:应对新的影响并识别重要的毒性因素
直播主题:“对症下药”解决工业园区污水处理难题   报告人:陈智  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直播时间:2023年11月2日(周四)14:00—16:00 2023-11-02 14:00:00 开始 10月29日·上海|市政环境治理与水环境可持续发展论坛
BEST第十五期|徐祖信 院士 :长江水环境治理关键      直播时间:2023年10月26日(周四)20:00—22:00 2023-10-26 20:00:00 开始 《水工艺工程杂志》系列网络报告|学术论文写作之我见 直播时间:2023年10月19日(周四)19:00 2023-10-19 19:00:00 开始
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技术研讨会 直播时间:2023年10月20日13:30-17:30 2023-10-20 13:30:00 开始 技术沙龙 | 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2) 直播时间:10月14日(周六)上午10:00-12:00 2023-10-14 10:00:00 开始
直播题目:苏伊士污泥焚烧及零碳足迹概念污泥厂 主讲人:程忠红 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内容包括: 1.	SUEZ污泥业务产品介绍 2.	全球不同焚烧项目介绍 3.	上海浦东污泥焚烧项目及运营情况 中国给水排水第十四届中国污泥千人大会参观项目之一:上海浦东新区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工程
《水工艺工程杂志》系列网络报告 直播时间:2023年9月26日 16:00  王晓昌  爱思唯尔期刊《水工艺工程杂志》(Journal of Water Process Engineering)共同主 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八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同期召开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排水管网大会  (水环境综合治理)  同期召开中国给水排水 2024年
海绵城市标准化产业化建设的关键内容 结合项目案例,详细介绍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技术体系及标准体系,探讨关键技术标准化产业化建设的路径,提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 报告题目:《城镇智慧水务技术指南》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平台: 主讲人简介:  简德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总院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信息技术委员会副主
第一轮通知 | 国际水协第18届可持续污泥技术与管理会议 主办单位:国际水协,中国科学院  联合主办单位:《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 等 技术沙龙 | 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1) 直播时间:8月19日(周六)上午10:00-12:00 2023-08-19 10:00:00  广东汇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湛蛟  技术总监  天津万
中国水业院士论坛-中国给水排水直播平台(微信公众号cnww1985):自然—社会水循环与水安全学术研讨会 WaterInsight第7期丨掀浪:高铁酸钾氧化技术的机理新认知及应用 直播时间:2023年8月5日(周六)上午10:00-11:00 2023-08-05 10:00:00 开始
直播:“一泓清水入黄河”之山西省再生水产业化发展专题讲座 直播时间:2023年7月23日(周日 )08:00-12:00 2023-07-23 08:00:00 开始 珊氮自养反硝化深度脱氮技术推介会 直播时间:2023年7月21日(周五)
欧仁环境颠覆性技术:污水厂扩容“加速跑”(原有设施不动,污水处理规模扩容1倍!出水水质达地表水准IV类标准!),推动污水治理提质增效。  诚征全国各地污水厂提标扩容工程需求方(水务集团、BOT公司、设 直播预告|JWPE网络报告:自然系统中难降解污染物去除的物化与生化作用及水回用安全保障 中国给水排水
直播题目: 高排放标准下污水中难降解COD的去除技术     报告人: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程忠红 WaterTalk|王凯军:未来新水务 一起向未来  For and Beyond Water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以网络会议形式举办“水与发展纵论”(WaterTalk)系列学术报
5月18日下午 14:00—16:00 直播  题目: 高密度沉淀池技术的迭代更新 主讲人: 程忠红 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大纲:  高密池技术原理 不同型号高密池的差异和应用区别 高密池与其他 BEST|绿色低碳科技前沿与创新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翔教授  直播时间:2023年4月30日 14:00—16:00 2023-04-30 14:00:00 开始
日照:“碳”寻乡村振兴“绿色密码”  凤凰网山东    乡村生态宜居,乡村振兴的底色才会更亮。我市坚持乡村建设与后续管护并重,市、区、镇联 BEST论坛讲座报告第十三期(cnwww1985):全球碳预算和未来全球碳循环的不稳定性风险 The global carbon budget and risks of futur
国际水协IWA 3月17日直播:3月17日 国际水协IWA创新项目奖PIA获奖项目介绍分享会 直播时间:2023年3月17日 9:00—11:30 2023-03-17 09:00:00 开始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云中漫步-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及云计算的威立雅智慧水务系统Hubgrade 直播时间:2023年3月15日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平台会议通知 | 2023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清华大学王凯军教授团队等) 中国污水千人大会参观项目之一: 云南合续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海口市西崩潭水质净化中心
中国给水排水 Water Insight直播:刘锐平  清华大学 环境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高浓度硝酸盐废水反硝化脱氮过程强化原理与应用 会议时间:2023.1.7(周六)10:00—11:00 智慧水务的工程全生命周期实践分享 直播时间:2023年1月6日 15:00-16:00 对话嘉宾:窦秋萍  华霖富水利环境技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总经理 主持人:李德桥   欧特克软件(中国)有限
苏伊士 直播时间:12月30日14:00-16:00直播题目:污泥处理处置的“因地制宜和因泥制宜” 主讲人:程忠红,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特邀嘉宾:刘波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二院总工 教 苏伊士 直播时间:12月27日14:00-16:00;复杂原水水质下的饮用水解决方案    陈智,苏伊士亚洲,技术推广经理,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熟悉市政及工业的给水及污水处理,对苏伊士
曲久辉  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基于模拟仿真的污水处理厂数字化与智慧化:现状与未来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28日(周三)9:30—12:00
2022城镇溢流污染控制高峰论坛|聚焦雨季溢流污染控制的技术应用与推广 中国给水排水 王爱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国家 领军人才:广州大学学术讲座|低碳水质净化技术及实践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18日 9:30
国际水协会哥本哈根世界水大会成果分享系列网络会议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15日 20:00—22:00 德国专场直播主题:2022 中国沼气学术年会暨中德沼气合作论坛 2022 中国沼气学术年会暨中德沼气合作论坛德国专场 时间:2022年12月20日  下午 15:00—17:00(北京时间)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