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出“5200亿”的七大秘笈
2016年12月30日,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宣布,2016年销售收入达到520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2%。
5200亿!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5个格力、2个联想、5个中兴、5个阿里巴巴、5个长虹、6个比亚迪、7个小米、20多个康佳!
意味着超越IBM,进入全球500强前75名,增速全球千亿规模企业第一!
这5200亿,不搞金融不炒房地产不上市,还有60%以上来自国外!同时2016上半年华为仅在中国就缴税超421亿,也就是说,如果中国有100个华为,缴税就可以达到8万多亿!
从蹒跚摸索,到逐步实现超越,我们无比深刻地体会到,正是因为华为选择了一条异常艰辛的道路、一条比别人更苦一点的路。
秘笈之一: 干事业,你必须要会“聚 集”
华为三十年来的成功,最关键的就是俩字儿:聚 集。
下面,我引用企业孵育专家王育琨老师的分析,为大家呈现对此二字的解释。
华为30年如何灰姑娘变凤凰,
从一个小公司成长为世界级高科技领军公司?
如果让任正非自己来总结,
他可能会记起《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他从个人视角总结华为的经典,
或许他会引用这篇文章的一句话:
“我是在生活所迫,人生路窄的时候,创立华为的。那时我已领悟到个人才是历史长河中最渺小的,这个人生真谛。”
懂了这个人生真谛,
也就把自己放下了,
才有可能得到世界。
任正非由此出发规划了华为活下去的路径
——“聚集”!
在2016年2月份巴塞罗那恳谈会上,
我们问:华为究竟凭什么走到了今天?
任正非一个字一个字蹦出来华为真经:
“华为30年发展就是靠聚集”!
当时我以为听错了,
“聚集”,就可以代表华为30年的真经?
”没错,聚集!”
我被告知就是这两字。
华为30年就是“聚集方式”的不断扩展与演变!
从开始聚集每一个华为奋斗者的能量,
到现在的聚集“有、无华为工卡的人”的能量,
还拓展为要吸纳天地能量:
在樱花盛开时的时候在樱花树下,
邀请顶级科学家在树下喝咖啡,
那时那片土地能量强大会激活人的思维;
还拓展为员工回家过春节,
在少年时能量强大的土地上,
给公司写1-2条合理化建议!
诚可谓:
“一杯咖啡接受宇宙能量”!
“比世界还大的是你的心胸!”
任正非已经是一个73岁的老人了,
未来如何保证华为公司不发生战略迷失?
我们的问题直接或有点大不敬,
任正非却飞快地回应说:
“未来发展依然靠聚集”!
轮值CEO制度是一种聚集,
每年树立5000名未来之星是一种聚集,
一个个福岛核泄露现场的冲锋是一种聚集,
自性爆发灵魂的喜悦的高地是一种聚集,
让听到炮声的人呼唤炮火是一种聚集,
一杯咖啡接受宇宙能量是一种聚集,
……
然而,最最重要的是,
什么样的人可以聚集?
聚集,必须具备下面的品质:
不自是,不自矜,不自夸,不自傲,不自闭,
谦卑居下,彻底放空,空无所空,
一刹那接一刹那的清零,
一刹那接一刹那的精进,
一刹那接一刹那的绝活,
一刹那接一刹那的喜悦,
一扎那接一刹那的灵魂高峰体验!
……
什么样的公司可以聚集?
聚集,必须是一种企业文化:
以客户为中心成为一切的价值准绳,
以奋斗者为本成为公司的骨头血脉,
长期艰苦奋斗成为勇猛精进的旗帜,
坚持自我批判成为每一个灵魂的渴望,
……
聚集,是为了多打粮食,
力出一孔,利出一孔,
聚集就是要出绝活!
绝活,是无数个日日夜夜磨砺出来的。
在绝活出头露面之前,
华为一直就是地下工作者。
没有掌声,没有鲜花,没有理解,
只有无声的压力,只有彻骨寒的孤独,
……
当你真实的创造,
当你真实的担当,
往往很少有人理解。
而当你离开真实的创造,
离开新生命的担当,
鲜花和掌声或会到来,
……
真实还是虚妄?
迷茫,存在于每一个时空交汇的当下,
关键是你选择什么确认键。
当你选择浮名,
就是按下了虚妄的确认键,
从此就会宠辱若惊,
走上不知所终的飘荡;
当你选择真实,
就按下了“磨好豆腐,拿出绝活”的确认键,
你就有了开放、妥协、包容的灰度哲学,
你就摒弃了自是、自负、自闭的状态,
你就会耳顺,
所有的看得见的看不见的能量,
都会向你这里集聚,
一如一江春水活泼泼地向东流。
岁末年初读经典,
重新规划自己生命的轨道,
需要懂得一个真切的人生真谛:
在历史长河中,
我们都一样是渺小的。
当我们真正放下了自己,
就会得到整个世界。
会离开“损不足而补有余”的人之道,
而走上“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之道!
既以为人己愈有,
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一江春水向东流就是一种聚集!
那是从源头珠穆朗玛峰的一滴水,
聚集成浩大的江河向东流涌入世界,
聚集,是善用人之力,
聚集,是善用天地能量,
聚集,是倾宇宙之力,造当下的妙有,
聚集,是天之道与人之道无极限的接近,
这是未来一切成长范式最重要的根基!
——王育琨感悟
2016年12月30日
秘笈之二:静下心研发创新,才有长远前途!
华为2016全球研发投入100强第八位!
12月27日,欧盟委员会发布“2016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
德国大众企业研发投资额居首,三星电子连续三年位列全球第2,美国英特尔排第3,华为排第8。
这项排行榜调查统计了2015~16财政年度全球2500家重要企业投入的研发(R&D)费用,包括欧盟590家,美国837家,日本356家,中国327家,中国台湾111家,韩国75家,瑞士58家。美国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球的38.6%,其次是日本、德国和中国。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企业的投资额同比猛增24.7%,全球占比由前一年的5.9%提高到7.2%。
作为中国企业排名最高的代表,华为今年研发投入达到 83.58 亿欧元(约合人民币 608 亿元),稳居世界第八。当然其投入主要集中在电信领域,以确保其大规模基础设施供应商的领先地位。
华为的研发经费,比A股154家化工+166家机械设备+14家机床业+67家医药的近400家企业的总和还多几十亿。
再看看BAT的研发经费,研发投入比例最大的百度70亿,腾讯阿里估计是百亿,总额270亿,2015年BAT的研发经费总和,都不能跟华为相提并论!
以投入研发经费计:华为最近十年研发经费已经达到1900亿人民币!
华为足以让中国所有的企业无地自容,因为华为有1万名博士,几十名俄罗斯数学家。
中国的很多企业从来不注重研发,而是以短平快著称。华为用它今天的成果向我们证明,只有静下心来做研发企业才有长远前途!
秘笈之三:时刻保持危机意识
2016年,华为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任正非却保持着清醒,他在内部讲话中提醒道:
“金融危机可能即将到来,一定要降低超长期库存和超长期欠款。以前我们的货款记录不清晰,客户来还欠款时,我们还莫名其妙,连合同和欠条都找不到了,如果客户不还钱,多少预备金都付诸东流。”
华为轮值CEO徐直军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减少追求“形式感”、“排场”的营销活动、务虚会,增加坐下来和客户一起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减少高大上的“趋势”、“愿景”、“新概念”,增加场景化的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和案例;减少办公室里的坐而论道,增加进机房、上站点、去街边柜、蹲营业厅;去除以领导为中心的“内部价值呈现”,即制作美轮美奂的内部宣传视频、精美的PPT,聚焦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创造”;去除“行业领导者”、“攻进无人区”的盲目乐观,增加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敬畏和独立思考。
任正非,还专门让人在华为园区养了黑天鹅。
华为总部有个湖,去年公司正式命名这个湖叫天鹅湖。
天鹅湖里真的有天鹅,华为花了很大的价钱,从国外引进了八只黑天鹅。
黑天鹅代表着不确定性,华为自我警示未来的世界是混沌的,是迷茫的。
任正非讲他很迷惑。但事实的真相是他一点也不迷惑。他知道要把黑天鹅转化为白天鹅。
任正非的迷茫是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迷茫,而不是对华为未来之路迷茫,如果有迷茫他就不会提出来2020年要达到1万亿人民币的销售额。
秘笈之四:坚韧不拔
烧不死的鸟,才是凤凰!
成功背后,任正非创立华为时的艰辛已经逐步被人淡忘了。
44岁的时候,曾被骗了200万,被国企南油集团除名,曾求留任遭拒绝。背负200万债务,老婆又离婚,他一个人带着老爹老娘弟弟妹妹在深圳住棚屋,创立华为公司。没有资本、没有人脉、没有资源、没有技术、没有市场经验,看谁都比他强的一个人,成功逆袭,用27年把华为带到通讯行业世界第一的位置!
1987年,任正非以2.4万元资本注册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历尽千辛万苦。
泥坑里爬起的才是圣人。烧不死的鸟才是凤凰。
1993年,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后,华为推出了2000门网用大型交换机设备C&C08机(简称“08机”),标志着华为公司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技术积累。
当事人回忆,在一次内部动员大会上,任正非站在5楼会议室的窗边沉静地对全体参会人员说:“这次研发如果失败了,我只有从楼上跳下去……”
08机研制出来以后,华为找到的第一个客户是义乌邮电局,给义乌所属的佛堂镇配备程控交换设备。
当时国外产品成熟、性能稳定,电信运营商一般都更愿意用进口设备。
华为只不过是国内200多家电话交换机生产企业之一,没有任何知名度,而且还是民营企业。义乌电信局这个单子,几乎是华为人展示自己、求得生存的惟一机会。一旦失败,可能就永远失去生存的权利。
当事人后来回忆:“10多年后的现在,回忆起那次苦战,还是惊心动魄。 如果那次真的出了什么过错,没有搞成,就没有了今天的华为了。”
当时几十号华为工程师租住在电信局旁边的民房里,日夜值班调试设备,随时解决各种问题。最重要的是每天凌晨3点左右”半夜鸡叫”,趁整个镇子没有几个电话的时候,对整个系统进行更新和调整。
1993年10月,终于交付,华为完成了自己历史上的第一个数字机实验局,为公司赢得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秘笈之五:孵化人才要敢于放权
华为不上市,98.6%的股权开放给员工
华为没有上市,而是把98.6%的股权开放给员工,创办人任正非只拥有公司1.4%的股权。华为所挣的每一分钱都是大家的,都是合伙人的。
任正非说了三句关于人才的话,成为了经典。
“一个人不管如何努力,永远也赶不上时代的步伐,更何况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只有组织起数十人、数百人、数千人一同奋斗,你站在这上面,才摸得到时代的脚。”
“也许是我无能、傻,才如此放权,使各路诸侯的聪明才智大发挥,成就了华为。”
什么是人才,我看最典型的华为人都不是人才,钱给多了,不是人才也变成了人才。”
根据华为的2015年报,华为2015年的工资,薪金,福利、时间单位计划、离职后计划的总开支接近1008亿人民币!加上净利润369亿(绝大部分分红+股票升值给员工),华为花在员工上的钱达1377亿,17万员工,人均年收入超过80万。
秘笈之六:“七种品质”让你和团队战无不胜!
任正非曾经向员工提起了"瓦萨号"的典故——古代一位国王因好大喜功和暴躁,虽然建成了17世纪装备最全、武装程度最高的战船,但处女航出海10分钟就沉没了。他是在借瓦萨号警醒自己和团队。
一飞冲天,但稍一疏忽就会栽下去!
团队需要保持七种品质。七种品质不是义理逻辑上理清楚就行了,那是一种修之于身的功夫,是一种生命的活跃状态。
品质一:谨 慎
在今天的数码生态时代,一切都在变动不居之中。任正非对这样一幅画面,心存敬畏。他生怕他的团队,因为登上老大的位置而合不上数码时代的旋律。他说:“我们要接受‘瓦萨’号战舰沉没的教训。战舰的目的就是为了作战,任何装饰都是多余的。我们在变革中,要避免画蛇添足,使流程繁琐。变革的目的要始终围绕为客户创造价值,不能为客户直接和间接创造价值的部门是多余部门、流程是多余的流程、人是多余的人。我们要紧紧围绕价值创造,来简化我们的组织与流程”。
任正非深知,天性的自由需要谨慎来护持。现实中的人们,常常事情就要成功了,却不可挽回的失败了。关键就是缺乏这份谨慎。一如老子所说:
“民之从事,常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品质二:敬畏
得过两次抑郁症的任正非,头脑中有一幅恐怖的画面:绳索捆绑住了自己的天性,循规蹈矩浑浑噩噩一生。他生怕在数码时代的大变革中,因为满脑子的标准尺度,把生命中许多创造性的力量束缚住了。
任正非有自己的灵魂旨意,他相信每一个人都有灵魂旨意。他在华为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唤醒每个人的生命意识,让每个人致良知,并绽放自我超越的天性。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良知会把握“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的底线。如果一味顺着自己的喜好,不顾惜公司整体力量,不顾惜周边人的利益和感受,看上去是顺应欲望,实际上是纵欲为恶。
人在做,天在看。当今在强烈的贪欲激荡下,人们忘了敬畏。敬畏一个事物的本真和天性,敬畏自然形成的条理,就不会伤害到我们的身心。一切事败,多出于轻慢,一切轻慢皆是少了敬畏。
品质三:恭敬
适应数码时代的大变局,适应今天的“班长战争”,华为要做一个根本性的变革:“让听到炮声的人呼唤炮火”!这是一种深切的合规意识,即合上数码时代混沌灰度的法则。
这个时代通行的生命法则是:“无依则生,有一则活”。对一事一物、对一人一言都有一种刻骨铭心的用敬品质,一种对人对事心存敬意的生命状态。犹如到人家做客,合乎人家成文不成文的要求。让一头狮子闯进瓷器店的做法肯定不行。合规意识是一种恭敬心,渗透到行动的方方面面,也是诸种关系的润滑油。而对于公司和社会的运行,合规意识的用敬尤其重要。
品质四:精进
任正非时时刻刻念想着精进。聚焦当下,聚焦有限生命的瞬间,聚精会神于当下现场,无限的可能性就出现了。甚至无穷宇宙的奥秘,都在当下的精进了。这样你也就拥有了勇猛精进无限的驱动力。任正非要给他的团队注入这样一种勇猛精进的力量。他说:
“面对着未来网络的变化,我们要持续创新。为世界进步而创造,为价值贡献而创新。创新要有边界,我们要继续发扬针尖战略,用大压强原则,在大数据时代领先突破。要坚持不在非战略机会点消耗太多的战略竞争力量。成功的美国公司,大多数是非常聚焦的。难道他们就不能堆出个蚂蚁包?为 什么他们不去堆呢?当前,不是我们超越了时代需求,而是我们赶不上,尽管我们已经走在队伍的前面,还是不能真正满怀信心地说,我们是可以引领潮流的。但,只要我们聚焦力量,就有希望做到不可替代”。
压强,聚焦,勇猛精进。精进只在当下。在这个毫无保留地投入当下的过程中,你会体会到一种奇妙的力量在你身体上集聚和汇涌。那是一种美妙的体验,一种一个个极限突破后的爽朗。
品质五:素直
“无依则生”的任正非并不是一无所依。他凭借素直连通员工、客户与未来。
素直,是指做人做事不弯弯绕的纯粹。人们做事,常常拘泥于许多结论、框框和假设。结论与假设,有着很强劲的逻辑,我们就被那些逻辑给拘押了。
素直,可以与万事万物的机理相通,也就是随顺自然。纯然以他人心为心,以万事万物的心为心。
任正非看重素直。他把素直当做了胜利的基础。素直在华为有具体含义:“我们持续成功的三个要素。1.必须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集团,这个核心集团,必须听得进去批评。2.我们应该有一个严格有序的规则、制度,同时这个规则、制度是进取的。这个规则制度的重要特性就是确定性,这是我们对市场规律和公司运作规律的认识,规律的变化是缓慢的,所以,我们是以确定性来应对任何不确定性。3.要拥有一个庞大的、勤劳的、勇敢的奋斗群体。这个群体的特征是善于学习”。
作为华为的领导集团,必须是开放的,必须是无私、无功、无名的践行者。一遇事,私我就出来弯弯绕,那就当不了领导。人们用自己观察到的和听到的了解世界和判断世界时,许多预设的判断已经像筛网一样插手其间,已经不是事实真相了。而得道高人却能保持素直,像天真无邪的孩童那样打开心扉拥抱世界真相。一如老子说:“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子”。
品质六:广大
人有了素直,就一定是广大的。不素直,不广大。广大了,必素直。广大,也就是不为一己的私利、功德、名声所侵染。任正非已经站在了行业之外看行业,有了不一样的生命自觉:
“我们一定不要用在高速公路上扔一个小石子的办法,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要像大禹治水一样,胸怀宽广地疏导。我们不能光关注竞争能力以及盈利增长,更要关注合作创造,共建一个世界统一标准的网络。要接受上世纪火车所谓宽轨、米轨、标准轨距的教训,要使信息列车在全球快速、无碍流动。我们一定要坚信信息化应是一个全球统一的标准,网络的核心价值是互联互通,信息的核心价值在于有序的流通和共享。而且也不是一两家公司能创造的,必须与全球的优势企业合作来贡献”。
在任正非话语的背后,有一种自然的美。寡头习惯于维系垄断。维系垄断传统的手法是掌握一大批Know-how专利,给通行的管道设置一些别人无法拆解的障碍。任正非素直,他看到的是在一片混沌之中的实相:共融与共享。除了共融与共享,没有人可以垄断。
任正非有一颗广大的心,他可以跳出华为、行业、国家,俯瞰数码时代大系统的演化,那是一幅涉及文化、哲学等领域深刻变革的大画面。
一如老子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品质七:包容——灰度
任正非曾经向国企保证要好好做,要追回被骗的200万元,但国企容不下他。一个43岁创业的中年男人,一个历经人生冷暖的灵魂,来到了人生的正午,有了别样的视野。他豁然顿悟,生命力与生命的光环全然是两回事,回归生命力,就是回归原初“柔软的中心”。由这个“柔软的中心”,苦难和资源,恐惧和喜悦,危险和契机,都可以被觉察、包容和接纳。任正非说:
“我们在吸引社会高端人才的同时,更要关注干部、专家的内生成长,不要这个看不顺眼,看那个看不顺眼,对做出贡献的员工,放手让他们发挥作用,试试看。我们要能接受有缺陷的完美。没有缺陷,是假的”。
常人只看到任正非火暴的性格,偏执狂似的创生,刻骨铭心的超越,却不知道,偏离只是表象。真正活在他内心的,是一刻接一刻的回归,一刻接一刻的平衡。做人,办企业,绝对不会是沿着一条既定的坦途走大道就行的。
一如走钢丝的平衡,任正非不是按照既定的模式或套路,而是在混沌、颤抖中把握节律和平衡的实际体验,是很多尝试和失败的精华。你或许会感觉到某些东西在那里,但它是难以捉摸的,更无法指出它,无法描述出它。任正非把这种状况叫做“灰度”:
“坚定不移的正确方向来自灰度、妥协与宽容。一个清晰方向,是在混沌中产生的,是从灰色中脱颖而出,方向是随时间与空间而变的,它常常又会变得不清晰。并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合理地掌握合适的灰度,是使各种影响发展的要素,在一段时间和谐,这种和谐的过程叫妥协,这种和谐的结果叫灰度”。
灰度,是需要时间和失败教训才能感悟到的。那是无数次的心惊肉跳,无数次生不如死的颤抖,终于有了一种整体观。从灰度那个高点看下来,宇宙无边界,人的潜能无边界。而人们却往往不妥协,不接受灰度,非要来个黑白分明!结果,自己把自己活活拘死。妥协,是管理实践中最讲究的艺术。年轻人知道,但很难做到。因为他们充满活力,他们还有足够的时间来承担失败。
中国历史上的变法大多失利,为什么?任正非仔细研究后发现:历史上的变革者太激进、太僵化、太苛刻、太短促、太急迫、太全面,缺少宽容、缺少妥协、缺少开放,缺少灰度。他们不知道在混沌灰度的世界里,是非、善恶、高下、前后、长短等等分分钟在转化。灰度中保持平衡的智慧是: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惟有知雄守雌、知荣守辱、知白守黑,方可为天下溪、天下谷和天下式。
上面,我们从任正非最近的讲话中,梳理出他的七种品质——如履薄冰,严密周祥的谨慎;如登高峰,慎终如始的敬畏;如做贵客,进退合度的用敬;如泄瀑布,积极向前的精进;如太阳光,连通万物的素直;如大草原,空虚无边的广大;如初混沌,无所不容的包容。
任正非深谙生命的律动,他深知这七种品质才构成真实的生命。当生命有了这样的律动,也就是一个有觉性的生命了。虚幻的名相,对生命的长生久视,反而是一种干扰。
这七种品质,实际上是老子在《道德经》第15章对得道高人的描述。这是老子对圣人、至人和真人最具体的描述,常常被誉为是对领袖人物的品质刻画。能够安心头拱地的人,都是得道高人。老子说: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乃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老子在这一章提出了圣人需要修持七种品质与两种能力:谨慎、敬畏、恭敬、精进、素直、广大、包容,以及化浊为清的沉静力和破堕通变的创生力。任正非特别看重的个人和组织的两种能力。
秘笈之七:做企业,就要有强烈的社会使命感!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任正非出身贫寒,是真正体会到了中国底层人民苦难的中国企业家。所以,他不像其他企业家大谈财富,他讲的是要将中华旗帜插满全世界,讲的是中国人要团结!
有华为的出现,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从未如此之强,这是因为我们看到了中国企业不再被人压制、被人唾弃,而是被敬畏、去引领!
注明:本文综合了来自多个媒体的素材,包括王育琨频道、中外管理、鸣金网“琪哥”、水木然 (smr669)、心声社区、领教工坊肖知兴、科技美学、吴春波等。 来源:李筱鹏为您支招
华为老总任正非真实身份彻底曝光,全世界都害怕!
来源:猎奇村
华为究竟有多牛?任正非身价究竟有多高?今天来给大家来做一个分析:
1、论体量
华为大楼
华为的体量相当于中国互联网最挣钱的BAT的总和!
下面是华为同BAT的营收对比:
华为2882亿,腾讯789亿,阿里708亿,百度490.5亿;华为超过BAT的总和800亿;
在纳税方面,华为纳税337亿,阿里纳税109亿,百度22亿,腾讯70多亿,华为超过BAT的总和130亿;
华为累积利润、累积纳税均超过2000亿!
有人说阿里巴巴只有三万人,但是别忘了,华为在2004年员工人数也是3万人,营收却可以做到462亿。按通货膨胀率计算,当时的1块钱顶现在的4块钱!
2、论结构
华为可以做到不上市、不融资就有如此业绩,因为它融的是员工的心!它融的是人心,这才是未来企业的真正出路。
华为没有上市,而是把98.6%的股权开放给员工,创办人任正非只拥有公司1.4%的股权。华为所挣的每一分钱都是大家的,都是合伙人的。
分享华为股权的是现在的82000多名的合伙人。这些股东除了不能表决、出售、拥有股票之外,股东可以享受分红与股票增值的利润。并且,每年所赚取的净利,几乎是百分之百分配给股东。
仅靠这些股份,任正非却牢牢把控着华为!而不是像王石一样陷入被动。作为一个世界级企业家,其领导力令人叹服。
以2010年为例,华为净利达到有史以来最高的人民币238亿,配出了一股人民币2.98元的股息。
若以一名在华为工作10年绩效优良的资深主管,配股可达40万股,该年光是股利就将近人民币120万。
这个数字,甚至比许多外商公司的高级经理人还要高!
3、论产品
华为不仅早就把其他国内厂家甩了十万八千里,并且已经超越了苹果!
这断话狠狠的打了其他厂商一个巴掌,一味追求低价、抄袭、以营销擅长的人,最终会被遗忘。风口上的猪要小心摔下来!
而华为从来不做这种抢风口的营销,作者认为华为即使宣传也只会宣传自己的低调!就凭这种营销的境界,就足以秒杀一切公司。
4、论研发
这一条,华为足以让中国所有的企业无地自容,因为华为有1万名博士,几十名俄罗斯数学家。而中国的企业从来不注重研发,而是以短平快著称。华为用它今天的成果向我们证明,只有静下心来做研发企业才有长远前途!
我们都知道台湾的企业很注重研发,那么我们先来看看台湾的牛逼科技企业前五名投入研发经费有多少?
台积电研发费568亿台币,富士康研发费489亿台币,联发科研发费433亿台币,台联电研发费137亿台币,纬创研发费134亿台币。
而2014年,华为研发经费400亿,2015年,华为研发经费预计500亿!
它远远超过台湾的台积电+鸿海+联发科+联电+纬创的总和!
以投入研发经费计:华为最近十年研发经费已经达到1900亿人民币!
从这个数据上看,如果华为在日本,仅次于丰田,排第二;远超索尼的50亿美元。如果华为在德国,仅次于大众,排第二;远超西门子的55亿美元!
2015年,华为甚至进入了世界各国非军工企业研发经费前10强!
再拿华为对比一下:华为仅2014年的研发经费是400亿!也就是说,华为的研发经费,比A股154家化工+166家机械设备+14家机床业+67家医药的近400家企业的总和还多几十亿。
再看看BAT的研发经费,研发投入比例最大的百度70亿,腾讯阿里估计是百亿,总额270亿,2015年BAT的研发经费总和,都不能跟华为相提并论!
另根据2006-2015财年财报显示,联想过去10年,联想累计投入研发成本44.05亿美元,尚不及华为去年一年的研发支出!所以水木然认为柳传志离任正非差的境界不是一点点!
华为注重研发的最直接结果,是它已经拥有了3万项专利技术,其中有4成是国际标准组织或欧美国家的专利。因此在100多家各种标准组织中担任了主席、副主席、董事、各子工作组组长、报告人、技术编辑等至少90个职务。
如今,华为收完苹果专利费后,甚至开始起诉三星!
去年华为向苹果公司许可专利769件,苹果公司向华为许可专利98件。这意味华为开始向苹果公司收取专利许可使用费。
华为在诉讼中要求三星公司就其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对华为进行赔偿,这些知识产权包括涉及通信技术的高价值专利和三星手机使用的软件。
5、论生态
有人认为:阿里、腾讯、小米都在做平台,华为搞的却是产品,想想空间不够大,但是作者认为最好的平台就是产品!
截止2015年8月底,华为已经在全球建设了660个数据中心,其中255个是云数据中心,这才是人类未来真正的生态基地!
华为,靠的就是技术创新能力,以及海外市场经营绩效获得今天的地位。当过去的通讯产业巨擘摩托罗拉、阿尔卡特朗讯、诺基亚西门子等都面临衰退危机时,它却在过去10年间年年成长。
总之,从以上各种对比,小编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如果中国没有了阿里巴巴,腾讯和京东在电子商务上分分钟取而代之。如果中国没有了华为,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替代!
事业越大,心态越淡定。任正非的低调和平常心不是常人能理解的,所以年纪72岁的他还深夜独自在机场打车。
按照任正非这样的身份、地位,他完全可以选择助理、保镖前呼后拥、走VIP通道、豪车接送。
像任正非一样低调、朴实的亿万富豪还有不少,比如全球最年轻的亿万富豪、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1984年出生年仅32岁的扎克伯格个人身价高达446亿美元,位列2016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的第6名,一向以低调,并且在女儿出生时捐出了99%的财产。
这让我想起了那批土豪和暴发户,比如动不动就买私人飞机的某某富豪、7000万嫁女儿的山西煤老板。
作为一个80后,每当我读任正非《我的父亲母亲》,总会平静很大一阵,虽然体会不到那个岁月的艰辛,但却总会被感动的热泪盈眶。
任正非出身于贵州贫寒家庭,这是他的成长故事。
任正非:
我们兄妹七个,加上父母共九人。全靠父母微薄的工资来生活,毫无其他来源。本来生活就十分困难,儿女一天天在长大,衣服一天天在变短,而且都要读书,开支很大,每个学期每人要交2-3元的学费,到交费时,妈妈每次都发愁。
我经常看到妈妈月底就到处向人借钱度饥荒,而且常常走了几家都未必借到。
直到高中毕业我没有穿过衬衣。有同学看到很热的天,我还穿着厚厚的外衣,就让我向妈妈要一件衬衣,我不敢,因为我知道做不到。我上大学时妈妈一次送我两件衬衣,我真想哭,因为,我有衬衣了,弟妹们就会更难了。我家当时是2-3人合用一条被盖,而且破旧的被单下面铺的是稻草。
上大学我要拿走一条被子,就更困难了,因为那时还实行布票、棉花票管制,最少的一年,每人只发0.5米布票。没有被单,妈妈捡了毕业学生丢弃的几床破被单缝缝补补,洗干净,这条被单就在重庆陪我度过了五年的大学生活。
我们家当时每餐实行严格分饭制,控制所有人欲望的配给制,保证人人都能活下来。如果不是这样,总会有一个、两个弟妹活不到今天。我真正能理解活下去这句话的含义。
高三快高考时,我有时在家复习功课,实在饿得受不了了,用米糠和菜合一下,烙着吃,被父亲碰上几次,他心疼了。其实那时我家穷得连一个可上锁的柜子都没有,粮食是用瓦缸装着,我也不敢去随便抓一把。
高考前三个月,妈妈经常在早上塞给我一个小小的玉米饼,要我安心复习功课,我能考上大学,小玉米饼功劳巨大。如果不是这样,也许我就进不了华为这样的公司,社会上多了一名养猪能手,或街边多了一名能工巧匠而已。这个小小的玉米饼,是从父母与弟妹的口中抠出来的,我无以报答他们。
“记住知识就是力量,别人不学,你要学,不要随大流。”“以后有能力要帮助弟妹。”父母这样教育我。
我当年穿走父亲的皮鞋,没念及父亲那时是做苦工的,泥里水里,冰冷潮湿,他更需要鞋子。现在回忆起来,感觉自己太自私了。
回顾我自己已走过的历史,唯一有愧的是对不起父母,没条件时没有照顾他们,有条件时也没有照顾他们。(摘自:《任正非:我的父亲母亲》)
面对家中的7个兄弟姊妹,身为老大的任正非,从小就学会要与父母一同扛起责任,他应该真正体会到了中国底层人们的苦难,并将自己深深的作为其中一员,这就是中国企业家最缺少的感恩情怀和平常心
通知:中国给水排水2017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八届)已开始征集论文和联合主办 协办赞助单位 王领全 13752275003@163.com
2016最HOT水业环境公众号推荐 :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进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