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观点】环博会大小型公司分化定位清晰,技术创新驱动公司受追捧
上周参观上海环博会,参展企业超过2000家,分布在水、固废、土壤修复及大气领域,跟往年相比,有以下三点变化:一是大小型公司分化及定位愈发清晰(A股水务工程类公司16年净利润同比增50.6%,新三板水务工程类公司16年净利润同比略有下降),北控水务、首创股份、博天环境、高能环境等平台型公司(主要做PPP总包、工程及运营)、津膜科技、环能科技等技术设备公司(PPP项目分包及设备供应),及大量特定细分领域未上市公司,其中平台型公司业务边界在拓宽,例如北控水务旗下北控环卫已更名为北控城市服务(针对城市环卫、物业、管理等一系列服务);二是特定细分领域公司技术创新驱动显著,前几届环保展传统未上市环保公司集中在低端制造业领域(污泥压滤机、汽浮曝气等),低端制造行业集中度有待提升,但本次不少新兴技术企业参展,例如创始人为海归,自主研发创造Geoprobe的土壤采样、检测及修复仪器的江苏盖亚环境,准备独立上市的陶瓷膜制造商江苏凯米等,此类技术创新驱动公司技术壁垒高、有望成为特定细分领域龙头;三是其他行业企业跨界延伸,例如传统油田服务的杰瑞股份凭借渠道优势及工程经验,介入油田环保及油田土壤修复,美亚光电利用光电分选技术介入塑料等再生资源分选回收。
上海环博会-2017膜法在华东地区节水与水处理行业中的应用研讨会纪要
一.分质结晶技术在高盐废水“零排放”处理中的应用
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水污染防治计划的贯彻落实,处理工业废水已成为必然的选择。我国每年工业废水总排放量超过200亿吨,因此废水处理十分关键。高盐废水属高氯水质,还含有难以降解的复杂有机污染物,不仅难以用传统处理方法进行治理,还会腐蚀设备。作为工艺研发的依托平台,国家盐湖综合利用中心设计出高值化工艺路线,主要流程是将ED浓水进行蒸发结晶得到Na2SO4,加入钙盐进行反应结晶得到纤维型产品,再通过净化将钙除去得到NaCl和NaNO3,Na2SO4能够达到80%,NaCl达到80%,NaNO3达到70%左右,并且质量均达到工业用盐的优级。通过该工艺流程能够节约高盐废水处理费用,并产生一些效益。
二.膜法处理印染废水的最新进展
印染废水的处理总量占全国工业废水处理总量的10%左右,平均回用率仅为10%左右。印染废水排放量逐年上升,但国家排放指标逐年下降。津膜科技的核心技术是同质复合纺丝技术,核心产品为纤维编织管增强中空纤维产品。高强度膜组件产能达到280万平米,膜丝强度超过200N,使用寿命超过5年,单池处理规模可达万吨/天,且高通量、抗污染。津膜科技还提供免棉及其混纺机织物染色为主的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包和筒纱染色为主的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包。
三.创新反渗透膜技术强化废水回用及近零排放应用
为实现可靠的高回收率反渗透系统,将膜的耐受压力从80公斤提高为120公斤,因此将盐分从6-8万提升到10-15万,从而降低后续处理成本和运行费用。通过优化电荷修饰、降低膜表面的粗糙度、增强膜表面的亲水性设计出抗污染膜片;通过降低压降、流体流动的“死区”、和进水流道的阻塞效应设计抗污染流道。富耐系列应用纳滤膜对杂盐进行分离并资源化利用,并且膜的清洗频率已经比第一代产品下降40%,以实现最大化地活用水资源,最小化地排放以及节约成本。且该膜产品尺寸与传统的相同,方便客户实现无缝对接。
四.复合内支撑膜在高污染高含盐废水中的应用
通过P-MBR工艺流程来实现高污染废水处理,通过高效反渗透工艺流程来实现高盐废水的近零排放。其中采用的MBR超滤膜抗拉、抗压强度高、耐氧化,使用寿命达到7-8年以上,占地面积小,独特的生产封装工艺及曝气通道有效提高擦洗效果。同时该类膜过滤精度高,产水水质好。两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仅需一台设备,电耗2-3kw/h,因此大大降低成本。
五.纳米陶瓷平板超滤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ItN公司的纳米陶瓷平板超滤膜虽单片成本高,但整体组件需要的膜数量少,且使用寿命比有机膜长,因此通过经济分析,总体考虑能够节约1/2的成本。膜上带有吸附层的滤饼层可有效去除重金属,对锰的去除率为99%,镭的去除率97%。该膜可耐运行温度为0-100摄氏度,可耐PH值1=14。陶瓷膜的技术优势在于使用寿命可达20年以上,为聚合物膜的3-5倍,具有防粘、防堵塞功能,通两位聚合物膜的2-10倍,节约药剂投入约50%,跨膜压差仅2.5米,且安装简单易行,土建投资小。
六.平板膜MBR工艺在工业废水提标扩容改造中的应用
平板膜MBR工艺能够使升级改造过程更加简单,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提高400%;达到更高品质的出水和扩容,使系统产水可直接用于RO原水,无需三级过滤,节省投资和运行成本;运维更简单便利,运用在线清洗使清洗方式简单、清洗频率降低,而且不易堵塞。采用AO-MBR工艺的处理系统直接运行费用仅为1.6元/吨,远低于传统方式的7.5元/吨。
七.工业生产的酸、碱回收
膜法工业废碱回收系统利用膜过滤将碱液回收率从50%提升到90%,并直接回用到工艺中,并减少了10%相应当量酸的使用(不需要用酸中和);膜法工业废酸回收系统使回收率和杂质去除率都达到85%。随着碱的价格上升和趋于严格的排放要求,采用膜法工业回收不仅收回投资,而且能获得持续的投资效益,能够增强企业投资于环保的积极性。
八.高性能反渗透膜在中水回用项目应用
抗污染膜表面偏中性,不易吸附电荷,因此抗污染性较强。且这种膜的稳定脱盐率达到99.5%。从经济效益角度来说,每年可节约清水500多万吨,节约成本一百多万。特种纳滤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将一价、二价与多价离子进行选择分离,且稳定脱盐率达到98%以上。纳滤处理可将高盐水减量化,降低后续工艺处理成本。
九.MCR与MD技术在高盐废水处理中的运用
MCR技术将膜和化学反应结合,对原水的性质要求宽松,适合高盐、高硬、高TDS和高COD等原水,可去除超级悬浮物。该工艺大幅度缩减预处理工艺段,对于产品量为5000吨的项目来讲,在投资、占地、电耗方面可节约各位30%、50%、50%。PDFE材料具有不粘性,表面光滑度强,污染物不容易聚集,易脱落,对酸碱耐受度也较强。
十.DTRO膜在工业高盐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DTRO膜是实现近零排放的关键。该类膜的耐高压性能十分明显,可在1600bar甚至更高压力下运行,同时具备常规反渗透的高效脱盐率及污染物去除率特点,保证产水回用质量。DTRO膜组件采用开放式流道设计,流程短,有效减小膜堵塞和浓差极化效应,成功延长寿命,且湍流性使之适用于恶劣进水条件。该技术成熟稳定,可靠性高。
十一. 膜集成技术在水回用领域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可应用于印染废水处理中的退浆废水,产生的社会效益是预计日节水量达到500立方米,日烧碱使用量减少2.5吨,日减少COD排放量5吨,水可以完全重复利用,实现零排放;产生的经济效益为减少新鲜水及烧碱使用量,节约9000元/日,吨水净收益为18元。该系统日处理费用为6元,投资回收期为一年左右。该技术还可用于中水回用,膜的寿命延长,清洗频率降低。
十二. 水处理技术因膜更精彩
超滤技术分为热法和湿法两大阵营。TIPS法采用中空纤维膜,呈现海绵体结构,具有高强度、大通量、耐药洗、易恢复等优势。NIPS法的膜为指状孔结构,抗拉强度好。特种分离膜产品应用于物料分离,可依据客户要求定制。核心超滤分为压力式、浸没式、MBR和替换系列。
十三.立昇浸没式超滤膜产品在污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
PVDF复合膜的革新技术是采用纤维编织管做成增强形中空纤维膜,拉断力超过100N。制膜过程中控制液料内渗,形成互穿网络,增强过滤皮层与编织管的粘结性能。MBR箱可应用于化学混凝反应器和膜生物反应器。立昇的MBR膜产品应用的污水类型广,并且企业积累了大量经验,固定回访客户,跟踪产品周期的性能,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十四.美国海德能公司抗污染膜技术在工业节水治污行业的应用
从膜片角度来说,通过控制膜表面形态,在第三代产品中表面分离层高度可达到0.4微米,增大与水接触面积,降低膜元件给水压力,提高水量,减少隔网对污染物的阻碍。通过改善膜的交联度,提高脱盐率至99.8%。端板的快速排气专利技术可降低膜元件FRP破损率。该技术在中浩煤化工废水中应用于深度处理后作为循环冷却水,在神华煤化工废水中应用于污水预处理。
--*--*--*--*--*--*--*--*--*--*--*--*--*--
凌润东 公用环保行业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