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中润排水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8月份,隶属于青岛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水务有限公司,现有职工123人,注册资金1500万元,下设泥布湾污水处理厂和豆金河中水处理厂,主要负责城区工业、生活污水处理及中水、精制中水的生产。
一、泥布湾污水处理厂
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东区凤凰岛(薛家岛)南、唐岛湾畔,地理坐标为东经120°13′37″,北纬36°56′13″。总占地面积104亩,服务面积51平方公里,服务区域主要是东区齐长城路以南,昆仑山路以东范围。
泥布湾污水处理厂由污水处理二期、污水处理三期、污水处理四期、中水工程、配套除臭设施、污泥处理设施组成,设计污水处理能力12万m3/日,其中深度处理10万m3/日,中水处理能力2万m3/日。
污水处理二期设计处理能力3万m3/日,采用A2/O工艺,设计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类标准, 2007年6月底开始试运行,11月底通过环保验收并正式投入运营。
污水处理三期设计处理能力3万m3/日,采用A2/O工艺,设计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类标准,2009年1月底开始试运行,同年6月份通过环保验收并正式投入运营。
原一期采用三沟式氧化沟工艺,设计处理能力2.5万m3/日,于1999年9月份正式投入运营,出水水质达到二级排放标准。为适应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污水处理标准的提高,三期建成后一期停止使用,并于2012年5月完成拆除,2013年5月在原一期位置上进行四期改(扩)建。
污水处理四期设计处理能力4万m3/日,同时新建8万m3/日的深度处理设施,设计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类标准,2014年11月份通过环保验收。
为了满足新区日益增长的污水,泥布湾污水处理厂对二、三、四期生物池、二沉池和高效沉淀池进行了扩容改造,将二级处理工艺改造为A2/O+生物流化床工艺,在不额外增加用地的情况将二期和三期污水处理负荷分别提高至3.75万m3/日,将四期污水处理负荷提高至4.5万m3/日,合计污水处理负荷达到12万m3/日。
为了推进新区中水回用,2007年9月份泥布湾污水处理厂建设了一期中水项目,设计工艺为混凝沉淀+过滤的处理模式,采用污水生物处理后的一级B出水作为原水,设计处理能力为2万m3/日、设备安装为1万m3/日的处理能力。2014年5月份将一期中水处理工艺改扩建为混凝沉淀+(超滤)膜处理工艺,升级改造了提升泵、反冲洗系统,拆除原有过滤系统在原址安装六组超滤膜处理设备。中水出水可作为城市杂用水、非接触性景观环境用水。该项目于2014年11月份通过环保验收,中水处理能力达到了2万m3/日。
为保证周围空气环境,2009年8月份根据环保要求建设了加盖除臭项目,采用生物滤池和土壤滤体相结合处理工艺,工程于2009年12月份完工。四期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完善了臭气收集措施,采用“普通碳钢骨架(外侧)+氟碳纤膜(反吊)”加盖收集污染气体与生物除臭(生物滤池)相结合的工艺方式。投产后厂界H2S和NH3等指标的排放浓度符合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厂界废气排放最高允许浓度二级标准要求。厂界噪声达到《噪声污染物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的要求。
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剩余污泥,通过污泥重力浓缩后经离心机脱水,运往青岛赛轮公司做进一步脱水,然后焚烧发电,将污泥资源化利用。
二、豆金河中水处理厂
豆金河中水处理厂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西区海口路以南、豆金河东岸、风河北岸,由污水模块、普通再生水和精制再生水组成,总占地面积35.7亩。
污水处理模块,日处理污水能力为1万吨。2011年11月开工建设,2013年5月30日建成通水并进行调试试运行,2013年8月30日通过验收合格,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服务范围为豆金河流域,服务面积为6平方公里。采用“曝气沉砂+A/A/O生物除磷脱氮+斜管沉淀+砂滤+二氧化氯消毒+除臭”工艺,设计出水水质达到国家《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类标准,出水用于灌溉芦苇湿地。污泥采用带式脱水机脱水后外运至易通热电厂焚烧,臭气经过生物除臭后达到国家标准排放,并考虑污水处理系统与再生水处理设施的衔接。
普通再生水,中水规划生产能力6万吨/日,一期已建成投产,设计生产能力3万吨/日,二期已预留生产能力3万吨/日场地。一期于2011年12月开工建设,2013年2月与城乡建设局签订特许经营协议。同年3月建成通水并进行调试试运行,6月通过环保局环保验收。中水水源来自海清污水处理厂一级B尾水,工艺采用次氯酸钠去除氨氮+混凝活性砂过滤池+臭氧脱色消毒的再生水处理工艺,经深度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Ⅴ类标准,出水一部分作为精制中水原水,另一部分经二级提升回灌豆金河、峄山河和相公山河上游,作为河道景观用水,对改善河道生态环境,靓化城市景观,起到了不可比拟的作用,同时实现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精制中水生产项目,设计能力1.5万吨/日,生产能力1.2万吨/日。为应急供给热电厂供水工程,于2015年9月开工建设,当年11月29日投入运行。水源来自中水模块活性砂滤池出水,主体工艺采用最新的“超滤+低压纳滤”工艺,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标准。
此工艺设计在能耗等方面优于传统的“超滤+反渗透”的双膜法工艺,运行压力更低。水质方面,中水经过超滤+低压纳滤的双膜法工艺深度处理后,水质能够达到地表II类,其中,TDS等指标已经优于自来水水质标准。在满足用户对水质要求的情况下,能够更多的节约能源,创造更多的再生水源。
由于青岛属于缺水严重的城市,自来水资源特别紧张,故开源节流是最具流行趋势的治水理念。本项目充分利用中水模块的中水源进行深度处理,通过独有的膜处理技术,为广源电厂、博源电厂、海青热电、明月热电主要用户提供了充足的优质再生水源,是青岛地区开源节流的典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