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五”期间,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防洪排涝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30个试点城市完成了海绵城市建设项目4979个,另外有13个省在90个城市开展了省级海绵城市试点,改善内涝问题的同时提高了人居环境;与此同时,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2914个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8.2%。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继续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未来五年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同时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
新形势下,为了巩固碧水保卫战成果,进一步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提升雨水资源化利用水平、推进排水管网建设与运维管理、削减溢流污染和面源污染,实现从污染治理为主向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等系统治理转变,同时在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和农村水环境连片整治等新增重点关注领域实现突破,广大水务工作者需要定期总结、及时调整,以更好地应对挑战、少走弯路。为此,《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定于2021年7月在青岛召开第11届雨洪管理与黑臭水体治理高级研讨会,希望通过每年一次的技术交流会,为业内人士搭建学习交流平台,促进行业发展。本次会议聚焦韧性城市水务管理和生态安全系统构建,以“生态、宜居、智慧”为交流宗旨,集中展示城市水务管理领域的现代理念、规划设计经验和最新技术,分享海绵城市建设和黑臭水体治理的典型案例,交流智慧水务的成功经验,探讨县级城市建成区和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模式,共同探索因地制宜的治水管水新路径。
大会现向全国水行业技术及管理人员征集论文,优秀论文将收录入会议论文集,并可优先在《中国给水排水》杂志发表。同时,大会主旨报告即日开始征集,欢迎业内同仁分享优秀成果和经验。参会代表还可获得2021年度继续教育学时证明,欢迎踊跃投稿、参会。
一、时间和地点
时间:2021年7月7日—9日(7日报到,8日全天、9日上午会场交流,9日下午参观)
地点:青岛西海岸隆和福朋喜来登酒店(青岛市黄岛新区滨海大道3688号)
会议形式:主旨报告+互动讨论+技术沙龙+产品展示+现场参观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有限公司
青岛欧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理工大学城镇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上海城市雨洪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新西兰宜水环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北京建筑大学城市雨水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三、主要议题
l 雨洪管理与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建设
(1)雨水防涝规划与风险管理
(2)溢流污染控制,雨污合、分流制经验交流
(3)海绵城市实践技术问题总结与探讨
(4)海绵城市建设经典案例分享
(5)排水管网建设与运维,智慧排水
(6)韧性水环境系统构建
(7)智慧水务与模型技术
(8)国外管理经验、相关案例和深入讨论
l 水环境综合整治
(1)黑臭水体治理规划、技术与案例
(2)黑臭水体治理长效机制建设
(3)水生态修复技术与案例
(4)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与实践
(5)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模式、技术和案例
(6)农村水环境连片整治技术模式和案例
(7)水体治理新技术、新设备及应用
四、会议征稿
①论文观点正确,技术先进,内容新颖,文字简练,语言通畅,语法正确,未公开发表。
②来稿一般不超过6000字,由题目、署名及单位、摘要(150~200字)、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联系方式七部分组成。正文采用宋体5号字,图文混排,不分栏,所有图表必须线条清晰、标识规范、数据真实准确,使用标准符号。所有论文需提供电子版Word文件,A4纸幅。
③投稿请发送至:liugc0728@126.com,并注明“雨水会议投稿”字样。截稿日期:2021年5月31日。恕不退稿,请自留底稿。
五、会务组联系方式
有意联合主办、协办或在会议上交流、宣传的企业单位,请与会务组联系。
联系人:刘贵春
电话:13752144199(微信同号),022-27832819
E-mail:liugc0728@126.com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给水排水》”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给水排水》)”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仅供分享不作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原版权所有者不同意转载,请联系我们(022-27835520),我们会立即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