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nsadeg 高密度沉淀池是由苏伊士开发的、集混凝、絮凝、斜板澄清、污泥沉淀浓缩于一体的高效混凝沉淀工艺。此工艺目前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澄清、污水初沉、污水三级除磷、初期雨水处理等领域。

Densadeg 高密度沉淀池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

工艺流程
混凝反应
进水在混凝区内通过机械搅拌与混凝剂充分反应。为保持混凝反应的效率,每座 Densadeg 高密度沉淀池设串联的两个混凝反应区。
混凝剂通常采用PAC(聚合氯化铝)等。
絮凝反应
经混凝后的进水在絮凝反应区内与絮凝剂混合。絮凝区内装有导流筒将絮凝反应分为两部分,每部分的絮凝能量有所差别。导流筒内部絮凝速度快,由一个轴流叶轮进行搅拌。导流筒外壁和池壁间的推流状况导致慢速絮凝,保证了矾花的增大和密实。
根据进水悬浮物浓度,通过调节污泥浓缩区(沉淀区的下半部分)内浓缩污泥的回流,使该搅拌区域内悬浮固体(矾花或沉淀物)的浓度维持在最佳水平。
反应区独特的设计的结果,即能够形成较大块的、密实的、均匀的矾花,这些矾花以比现今其它正在使用的沉淀系统快得多的速度进入沉淀浓缩区。
沉淀浓缩
进入面积较大沉淀区时矾花的移动速度放缓。这样可以避免造成矾花的破裂及避免涡流的形成,也使绝大部分的悬浮固体在该区沉淀并浓缩。沉淀区内设有刮泥机,促进污泥沉淀、浓缩。
浓缩区可分为两层:一层在锥形循环筒上面,一层在锥形循环筒下面。部分浓缩污泥在浓缩池抽出并泵送回至导流筒底部的进水口,其余浓缩污泥由剩余污泥排至污泥处理系统,浓缩污泥的浓度在10~40克/升之间。
锥形循环筒 是一个锥形的泥斗,用来储存污泥的,有助于污泥浓度更高,这里污泥浓度比外面更高一些,外排及回流的污泥从这里面排出。
斜板/管澄清
经泥水分离,污水流经斜板/管澄清区除去剩余矾花。精心的设计使斜板/管区的配水十分均匀。正是因为在整个斜板/管面积上均匀的配水,所以水流不会短路,从而使得沉淀在最佳状态下完成。出水经收集槽系统收集,经渠道流至后续处理。
技术优点
启动快速,运行简便,不受流量及污染物负荷变化的影响;沉淀效率高,出水水质好;污水深度处理中污泥浓度可达10-40g/L,产生的污泥可直接脱水,无需配备污泥浓缩系统;运行成本低,相比传统斜管沉淀池等,可节约10-30%的药剂;占地面积小,仅为传统澄清池的1/10-1/5
型号及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