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发布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在这个全国科技界一年一度的“大考”中,广州水投集团所属企业在城市供水及污水处理领域,斩获“城市供水管网水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应用” “城镇污水处理厂智能监控和优化运行关键技术及应用”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集团王广华、许刚两位科研人员同获此奖项!集团科研工作交出了历史性的靓丽成绩单!
点击查看大图
15年磨砺
攻克供水管网水质安全世界性难题
广州水投广州自来水公司是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南方大型输配水管网诊断改造优化与水质稳定技术集成与示范的牵头单位。在本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城市供水管网水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中,广州自来水公司作为第二完成单位,与浙江大学等研究团队合作,历经15年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利用独创的监测点布置优化算法和节点需水量快速反演技术,破解庞大地下管网水质处于“离线状态”的供水管网水质安全的世界性难题,创建了全球首个全流程供水管网创新平台,突破了管网水质稳定控制核心关键技术,实现了供水管网水质安全保障和广泛应用,推动我国供水管网水质安全保障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在此过程中,广州自来水公司负责开发管网优化水力建模技术、管网诊断与优化改扩建技术,建立了供水管网水力水质实时监控分析与调度系统,解决了管网水质监测调度难题,为保障供水管网水质安全提供了从硬件、软件到系统的整体关键技术的支撑。
目前,“城市供水管网水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应用于广州市中心城区,指导在供水管网中实施二次加氯、流速调控、水龄优化等动态调控措施,管网水质稳定达标,引领城市供水管网水质安全保障技术的发展,为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对保障饮用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用大数据捕捉微生物:
污水处理厂运行更加智慧高效
广州水投广州市政总院参与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智能监控和优化运行关键技术及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经过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工程应用,发展了微生物活性在线测定的污水厂监控新方法,突破了微生物活性实时监测、微生物多维呼吸图谱、智能优化控制等核心技术,针对我国污水处理厂水质与水量波动性大的特征,围绕污水处理厂的智能监控和优化运行问题,构建了集优化设计、实时监测、智能控制与智慧运行为一体的城镇污水处理技术体系,将污水处理由经验依赖的粗放运营提升为数据驱动的智慧运营,提高了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率、经济性和稳定性。
城镇污水厂升级改造路线及智慧运营模式图
作为全国市政水务设计领域的骨干科技企业,广州水投广州市政总院把理论科研成果融入工程技术应用研究,让理论走向实践,在广州以及全国各大城市新建污水处理厂及污水处理厂智慧化改造工程中,推广应用智能监控和优化运行技术,为污水处理厂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解决方案。
立足本土激发活力:
广州水投集团打造水务科创新格局
作为城市水环境服务龙头企业,广州水投集团近年来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立足本土、激发活力”的科创工作方针,多措并举打造集团科创工作新格局,推动集团科创成果不断涌现,取得了靓丽的成绩单。
一是明确科技创新思路,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了激发全员创新创造活力,广州水投集团制定并印发了《科技创新管理办法(试行)》,从职责分工、科技项目和经费3管理、科技成果管理、人员培训、科技激励体系等5个维度规范和激励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填补了集团科技创新管理制度体系的空白,为科技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是推动科技创新活动,加大科研资金投入。集团建立指标层层分解、任务落实监督考核系列机制措施,推动所属企业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加强科技研发投入归集管理。2018年以来,集团研发资金投入逐年递增,结合生产重点难点问题以及相关领域创新发展方向,组织开展了近200项科研项目,包括多项国家、省部级重点科技项目。
三是重视科技创新资质,打造科技创新平台。集团积极推动各企业的国家、省、市各级科研平台的建设。目前,集团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个,省级创新型企业2个,市级创新型企业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工程中心4个,市级工程中心2个,国家、省级、市级博士、博士后、院士工作站共计6个。
四是紧抓重点科研项目,强化产学研合作交流。结合生产运营中的重难点和“卡脖子”技术等问题,集团自筹资金开展提升生产运行技术、污泥资源化利用、打造智慧水务等系列重点技术研发攻关。同时,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与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智能所、广州市能源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外脑”支撑。
五是加强科技成果管理,促进成果应用转化。以“技术革新紧密结合企业主业,创新成果提升生产效益”的标准,集团积极倡导科研成果转化工作,推动研发成果及时申请自主知识产权、发表专业论文、编制行业规范标准、申报奖项,并将科研成果用于工程实践。目前,集团拥有授权专利378项,其中发明专利75项,累计获得国家、省部、市级等各类科技奖项共计121项,科技奖项涵盖供水、排水、净水、市政工程、环保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