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记者 郭建坤 文/图)12月3日、4日,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刘丹博士,率领城市垃圾处理理论与技术、沼气科学研究、化工研究等领域专家、学者,到四川省南充市经开区污泥处置中心采集样品——取得国家专利技术的“城市生活污泥的生物干燥方法”投用前工艺验证在此举行。专家组专家称,“城市生活污泥的生物干燥方法”补充国内焚烧技术不能达到国家碳中和标准的缺陷,工艺验证成功后将到全国“收拾”城市生活污泥,助力全国河长制工作和我国环保事业发展。

刘丹博士长期从事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及资源化、地下水环境保护的研究,是“收拾”城市生活污泥的权威。12月3日,刘丹等专家在南充市经开区污泥处置中心现场取样。12月4日-12月17日,专家将继续在南充采集样品,之后进行样品测试、调查评估、编制报告。在南充工艺验证中,将测试水量、蛔虫卵死亡率、大肠菌群菌值、总镉、总汞、总铅、总氮、总磷、臭气浓度、氨等22个项目,涉及点位50多个。

在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中,城乡纷纷建起污水处理厂(站)。城市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剩下的污泥含有大量氮、磷等可用养分,同时含有危害健康的多种重金属元素和病菌、寄生虫卵等。如这些污泥直接填埋,既是一种浪费,又可能传播疾病,破坏生态环境,特别是破坏地下水环境。
前不久中央环保督察组在四川查办了多起违法倾倒、填埋未处理污泥的案件,暴露了我国城市生活污泥处理行业的痛点。现有很多处理城市生活污泥的方法存在成本高、步骤繁琐、处理周期长等短板,导致80%的城市生活污泥未得到很好处理处置。处理城市生活污泥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四川环保领域内的老专家袁登辉组织了生物、化学等行业专家,历经20多年研发,找到一种新型的处理城市生活污泥的方法——“城市生活污泥的生物干燥方法”。“袁登辉方法”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发明专利证书”。

《信用华夏》专访袁登辉:科技成就绿色环保有机肥
生物有机肥作为绿色环保型新兴肥料,既符合国家现行的农业政策,又迎合了市场对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需求,受到众多从业者的青睐。然而,也涌入了大量“淘金者”,造成行业乱象,使得很难辨清李逵还是李鬼。那么,如果从中脱颖而出,带动行业良性发展呢?
本期做客《信用华夏》的嘉宾是一位以科技创新创建优质有机肥料企业的创业成功者——袁登辉先生。
如果人生是一部电影,那么人生精彩与否取决于他的演绎,将如何走过取决于他的演绎方式。军人出身的袁登辉先后从事过工人、教师、法人等工作。1996年,适逢农业改革的春风,袁登辉先生投身于有机农业,一干就是二十余年。2017年9月由几位拥有多项专利技术的发明人为主要股东组成科技型经济实体,他们将几十年、十几年的研究成果汇集一起成立四川万田春实业有限公司,袁登辉先生任职董事长。
坚信科技兴农是农业发展的根本之路的袁登辉,带领数百位专家、研究人员历经二十余年潜心研发的生物有机肥终获国家发明专利产品。在此后两年多的时间,专家、农户对产品进行实验和使用后,均给予高度评价。
在《信用华夏》节目录制现场,主持人邓丽娟在了解在袁登辉曾经的创业经历时,问道:创业初期,为什么在明知研发资金短缺、农业项目耗时量大、没有技术积累的情况下,还要坚持研发?
袁登辉坦言道,创业初期,面对中国农业及环境存在的问题,迫切地想为中国的绿色农业做点什么。但农业项目研究周期长,需要大量时间和作物品种做实验。漫长的研究周期,加剧了科研的难度,曾投入了原有的积蓄、变卖了几乎全部房产,但这都是杯水车薪。后经政府给予的多次无偿资金支持、银行贷款、朋友借钱等,历经二十余年的生物有机肥终获国家发明专利产品。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多年努力,终于获得成功,企业也步入发展的正式轨道。
一个平凡之人的创业之路并不平凡,对于袁登辉而言,创业初期能够获得成功最大的秘诀就是能够始终坚持相信科技兴农是农业发展的根本之路。只有具备能够保证农作物稳产增收、不破坏生态环境和影响人类健康的有机肥,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长久生存、科技力量和研发能力需要不断创新才能走得更远,传统的有机肥不能支撑一家企业的良性发展。因此,经过不懈努力,袁登辉带领研发的生物有机肥终于可以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方效益的良性循环。
如今,四川万田春实业所生产的生物有机肥的开发应用不仅能为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的发展创造条件,还能将有机废弃物“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化有效利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以优质的有机肥料服务满足农户的各类需求,从源头上有效解决农产品污染问题,努力做到“让消费者安心、放心、省心”的好产品,而未来生物有机肥必将成为肥料行业生产和农资消费的热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录制最后,袁登辉表示,经过二十余年的潜心研发,他始终坚信科技是提高农业生产力、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科技兴农是农业发展的根本之路。力创高端品牌的优质有机肥料,做到真正的中国制造。
“袁登辉方法”将城市生活污泥与有机填充辅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加入发酵菌剂发酵,再多次翻料、生物干燥,其含水量降至30%乃至在20%以下,还能进一步清除其中的有害物质,实现无害化处理,可制成肥料,也可制成改造沙漠化、荒漠化土壤的辅料,并且“袁登辉方法”处理城市生活污泥的步骤简捷、耗时短、成本低。
“袁登辉方法”大规模投用前,还必须进行多次工艺验证。此前,“袁登辉方法”在四川德阳广汉市、遂宁射洪市进行了验证试验,试验取得良好效果。此次在南充进行的是最后的工艺验证。
专家介绍,预计在2022年2月中旬,将进行“城市生活污泥的生物干燥方法”工艺验证评定,一旦工艺验证成功,将在全国范围内投用。
【来源:四川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