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戴雅萍: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对工程设计咨询服务实行指导价
来源:中国勘察设计杂志
全国人大代表、启迪设计集团董事长 戴雅萍
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戴雅萍将在会上提交《关于“对工程设计咨询服务实行指导价,为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的建议》,建议将工程设计咨询服务其列入政府指导价定价目录,或参考由行业组织提供咨询服务参考标准的国际通行做法,通过《建筑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将“授权有关行业协会,通过行业统计和测算,定期编制、发布和更新工程设计咨询平均成本信息,作为市场定价和开展行业自律的数据参考”等规定明确写入相关条款。
工程设计咨询服务的价值及特点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我国城市工作要“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工程设计咨询行业是城市与环境发展的规划者、设计者、和监造者,是工程建设的灵魂。工程设计咨询活动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关乎公共利益和公众安全,关乎我国现代化水平和技术进步水平,影响我国资源配置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水平,更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水平息息相关。工程设计咨询费用在工程建设投资中所在比例的微小,但对于工程建设投资、品质、进度、质量控制的有巨大的杠杆效应。
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货物、工程和服务采购是示范法》、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议》等把采购对象(商品)分为货物、工程和服务三类。工程设计咨询服务作为一种服务类商品,有着专业技术性强、对工程综合价值影响巨大、价格量化难度远大于其他类别商品等特点。
工程设计咨询行业取费面临的困境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工程设计咨询取费先后走过了财政拨款、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阶段。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2015年《关于进一步放开建设项目专业服务价格的通知》和2016年《关于废止部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 》两个文件,2002年版《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同步被废止,至此,不仅工程设计咨询的国家标准被取消了,有关行业协会积极尝试制定发布参考价的做法也被列入行业协会高法律风险价格行为范畴。近年来,相关行业协会虽有响应会员诉求统计、核算、发布设计咨询部分细分行业服务成本信息的尝试,但因其合法性备受争议,应用效果有限。
市场定价的初衷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给市场主体以更广阔的空间,以更好地体现优质优价,实现优胜劣汰。但近年来的事实情况却和这一初衷背道而驰,行业在服务定价方面遭遇重重困境,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行业总体议价能力和盈利能力持续走低
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年度全国工程勘察设计统计资料汇编》中的数据可以看到,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十三五”期间的平均利润率路走低,从4.9%持续降低到3.5%,远低于其他服务行业的利润率水平,和建筑业的利润水平几乎持平。这和工程设计咨询行业知识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的特征严重不符。在行业协会广泛开展的行业调研中企业高频反馈的问题也即是在取消了2002版收费标准后行业的取费不仅没有体现出优质优价,反而打折、压价的现象普遍,企业面临的是服务收费的持续走低和工作量的不断激增之间的矛盾。由于议价能力和盈利能力的持续走低,一方面工程设计咨询企业只能不断承接更多的业务来维持相对正常的运转,设计人员则陷入高强度的工作负荷和无休止的加班,只能疲于应对简单生产,无心、无力在技术进步和质量安全方面加强投入。另一方面行业人才向上下游产业链流失趋势不断加大,高校招生、企业招聘难度逐年加大。
2.投资建设项目设计咨询服务取费陷入矛盾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发展波澜壮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这其中我国政府投资项目占比大。2016年以后项目投资建设没有工程设计咨询取费标准,也造成了决策和审计缺乏依据。很多政府投资项目在编制投资估算时实际上仍沿用了2002标准,一方面是20年来全国GDP总量从2002年的12.17万亿增长至2021年114万元,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从2002年的7703元增长至2021年32189元,另一方面却是政府投资项目在实际沿用2002标准的同时往往不但不做适应性调整反而进一步打折。极少部分项目合同价格高于2002标准,在审计环节因缺少依据而受到质疑,无法按合同结算。于是,便出现了政府倡导市场定价,但在投资项目中市场定价的理想场景实则不具备实现可能的矛盾局面。相比民间投资项目,政府投资项目更需要取费参考依据。
3.行业缺少开展自律、反不正当性竞争的基本依据
掌握有关行业平均成本信息是评判投标企业是否低于成本价报价的前提,是招标人排除恶意投标人和行业协会开展行业自律、反不正当竞争的基本依据。近期业内对市场上的一些对勘察设计捆绑贱卖的乱象反馈强烈:以PPP、融资等“优势”为抓手的项目总包单位,为中标将勘察、设计打包在内,以超低报价投标,并超低价分包,勘察、设计受到严重盘剥,几乎没有利润空间,对勘察设计的质量造成严重隐患。缺少成本价红线数据导致行业难以着手遏制以上乱像。
国际通行做法的借鉴参考
提供咨询服务参考标准是国际通行做法。欧美、日本等早期都有协会或政府发布的服务取费标准或规定,在反垄断活动兴起以后,也并没有完全取消取费标准,而是将固定收费标准调整为推荐性收费指导意见。例如: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IBA)《业主聘用建筑师指南及设计收费》2000年版可以看到他们针对不同工程造价规模、项目的难度和业务承担范围给出了具体取费比例;日本建筑学会最新版的推荐标准为2009年的《建筑师事务所开设者向业主请求业务报酬的标准》;香港建筑师学会也曾于2000年编制英文版《业主与建筑师就服务范围及收费的协议》,含收费标准,作为企业收费参考。
建议
工程设计咨询服务取费所面临的重重困境,看似影响的是一个行业未来的发展,但实质上给整个国家的工程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埋下了隐患。目前我国现在仍然处于城市快速发展的阶段,城镇的人口规模、家庭数量仍在持续增加,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超过1100万,住房的刚性需求比较旺盛。此外,2000年以前建成的大量老旧小区,这些住房面积小、配套差,质量也不高,群众改善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的要求都比较迫切。2020年出现新冠肺炎疫情也对居民改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方面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农房和乡村建设与农民群众对现代化生活的需求还不适应,同时要推进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城乡建设中统筹保护、利用、传承好大量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工程设计咨询行业的规划、设计、和监造等为基础。近几年行业众多设计大师多次呼吁国家关注工程设计咨询服务收费标准实行指导,切实保障和提升国家投资建设的高质量、高品质、可持续,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建议:将工程设计咨询服务其列入政府指导价定价目录,或参考由行业组织提供咨询服务参考标准的国际通行做法,通过《建筑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将“授权有关行业协会,通过行业统计和测算,定期编制、发布和更新工程设计咨询平均成本信息,作为市场定价和开展行业自律的数据参考”等规定明确写入相关条款。通过给予适当合理的计价方式和取费标准的引导,确保优质能够配套优价,让工程设计咨询企业产生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动力,促进行业良性循环,从而以工程设计咨询服务的优质优价,保障工程建设综合效益的不断提升,为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以不断满足人民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需求。
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 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中国工业污泥处理处置大会”
1.深圳市污泥深度脱水应急工程的设计与运行
颜莹莹, 孟春霖, 臧星华, 万修志, 李雪怡, 马嘉蔚
(北京首创污泥处置技术有限公司)
2.纳米氧化铈对好氧污泥颗粒化进程的影响
郑晓英, 徐智, 张远, 杨萌萌, 邵晓瑶, 朱灵华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 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剩余污泥碱性发酵产酸及脱水性能研究
刘子娟1, 王寅义2, 徐肖甜2, 范磊3, 高子慧4,
逄鸿儒1, 钱浩1, 李雨忻4, 董文杰4, 饶宾期1
(1.中国计量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
2.安吉净源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3.浙江长兴水务有限公司;
4.中国计量大学 质量与安全工程学院)
4. 反硝化颗粒污泥培养及工艺快速启动
王朝朝1,2,3,马骏1,2,3,殷春雨1,2,3,武新娟1,2,3,朱书浩1,2,3,李思敏1,2,3
(1.河北省水污染控制与水生态修复技术创新中心;
2.邯郸市水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3.河北工程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5.活性污泥系统中S/N对硝酸盐异化还原过程的影响
王晓婷1,2,李晓玲1,芦昭霖3,张鹏程1
(1.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给水排水重点实验室;
2.西安市二次供水管理中心;
3.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6. 典型污泥高级厌氧消化工艺中恶臭物质的分布特征
东东1,赵珊2,3,4,郭学彬2,3,4,席劲瑛1
(1.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2.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研发中心;
3.北京北排科技有限公司;
4.北京市污水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7. 基于RSM模型的微波耦合Fe0/H2O2破解污泥分析
马姝雅,李洋洋,郝梦亚,朱薇,岳秀萍,端允
(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8. 分段进水多级A/O工艺污泥膨胀的诊断与调控
陈浩林1,2,彭轶1,2,3,安东1,2,孙哲1,2,卢先春2,邓龙4
(1.北京信通碧水再生水有限公司;
2.国投信开水环境投资有限公司;
3.四川蓉信开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4.贵阳南明筑秀水务环境产业有限公司)
9. 碱预处理对剩余污泥DOM的溶出特征及平行因子分析
窦川川,刘玉玲,赵鹏鹤,万鹏亮,周行,王一帆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10. 氮硫比对好氧颗粒污泥特性影响及其脱氮除硫效果
宋欣1,2,3,孙士权1,2,3,商光琦1,2,3,张伟1,2,3,张允宝2,3,4,
蒋昌波1,2,3,万俊力1,2,3,吴方同1,2,3,陈婧1,2,3,谭万春1,2,3
(1.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
2.洞庭湖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3.湖南省环境保护河湖疏浚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
4.湖南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建设造价管理站)
11. 武汉市主城区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展望
李尔,曾祥英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12. SBR反应器中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的提取方法比较
刘心怡1,2,汤志业1,2,朱晓茜1,2,陈庆华1,2,3,黄磊1,2,3
(1.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农村清洁工程重庆市工程研究中心)
13. 深度脱水污泥好氧发酵工艺研究
胡佩佩1,侯锋2,范莹1,刘成军1,陈力子1,卢先春2,周晓2
(1.四川蓉信开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2.国投信开水环境投资有限公司)
14. 两段式污泥深度脱水工艺在全地下污水处理厂的应用
陈志真,邱明,魏斌,李国洪,罗志宾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15. 苦草改善城市水体及底泥氧化还原特征的研究
李鹤男1,2,孙永利2,黄鹏2,李鹏峰2,郑兴灿2,冯玉杰1
(1.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16. 集中式污泥处理中心的建设与思考
宋晓雅
(北京北排水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17. 剩余污泥碳化裂解液的资源化中试研究
赵博玮,牛宇锟,谢飞,李登飞,周爱娟,孔鑫,汪素芳,岳秀萍
(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中国无废城市建设及固废资源化利用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大会”
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中国垃圾渗滤液处理大会”
1. 南方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发酵制取碳源及投加策略
罗锋1,2, 彭进湖2, 张忠祥2, 邱林清2, 彭敬衡2, 梁伟广2
(1.华中科技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东莞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2. 序批式运行Anammox颗粒污泥的有机碳源胁迫效应
靳翱玮1, 廖方新1, 孙远博1, 贺程璐1, 姜滢1, 郭萌蕾1, 陈重军1,2,3
(1.苏州科技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江苏水处理技术与材料协同创新中心;
3.江苏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3. 建筑排水横管中固体污物及其输送性能研究进展
刘壮壮, 许萍
(北京建筑大学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水环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4. 钢铁冷轧线含铬废水处理及同步资源化利用
张一博,李孟,杜宁,李嘉炜,张倩
(武汉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5. 箱涵清淤及泥处理利用典型实例研究
侯豪1,2, 朱伟2,3, 陈益人4, 许小格3, 程林3, 李云全3, 吴思麟1,2
(1.河海大学 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3.河海大学 环境学院;
4.三川德青科技有限公司)
6. 城市排水管道沉积物与污水间物质转移转化研究进展
王健,刘国华,齐鲁,邵宇婷,王悦,何元浦,王洪臣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低碳水环境技术研究中心)
7. 潍坊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堆肥无害化处置工程设计
王涛1,2,3,寇于亮2
(1.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环保技术与装备研究所;
2.机科发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机械工业有机固废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工程研究中心)
8. 污泥焚烧工程调试经验对设计优化的启示
生骏,张帅领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9. 厨余垃圾生物水解过程中氯化物的迁移转化
刘继伟1,江燕航2,艾克来木·艾合买提1,邓乔蔓2,
雷鸣2,方冰2,陈锡鹏2,杨国栋2,蒋建国1
(1.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2.深圳市宝安区市容环境综合管理服务中心)
10. 深圳茅洲河流域底泥污染调查与治理实践
包晗1,2,唐颖栋1,张依章3,4,邱辉1,楼少华1
(1.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3.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4.天津市滨海新区环境创新研究院)
11. 高通量测序研究清水池底泥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袁雅姝1,杨佳蓉1,张黎1,张立成1,张丽伟1,王东2,王薇3
(1.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2.海城市自来水有限公司;
3.沈阳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12. 中高温过渡区餐厨垃圾厌氧工程案例分析
李月中1,谭婧2,宫亚斌2,寿亦丰2
(1.维尔利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杭州能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13. 利用底泥改良控制悬浮物释放的水体抑浑研究及应用
翟伟奇1,王敏吉2,莫银锦2,黄鸥3,柏春荫4
(1.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2.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广西分院;
3.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4.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44)
14. 生物燃料副产物作为生物脱氮除磷碳源的研究
彭志英1,李冰冰1,2,王燕1,3,单威1,
郑凯凯1,3,高志扬4,唐晓博4,李激1,5,6,7
(1.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2.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无锡普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4.无锡市高新水务有限公司;
5.江苏省高校水处理技术与材料协同创新中心;
6.江苏省厌氧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7.江苏省生物质能与减碳技术工程实验室)
15. CaO2联合H2O2原位修复污染底泥现场试验研究
王锋1,董文艺1,2,蔡倩3,王宏杰1,2,赵玥1,黄杰1
(1.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2.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3.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16. 污泥高含固厌氧消化研究进展
齐利格娃1,2,李伟1,高金华3,任征然1,王佳伟1
(1.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研发中心北京市污水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北京北排科技有限公司;
3.北京北排水务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7. 绍兴市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分类收集、分质提标技术路线
李树苑,刘海燕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18. 磁性TiO2/GO复合催化剂处理垃圾渗滤液试验研究
蒋宝军, 孙一文, 王新培, 张小雨
(吉林建筑大学 松辽流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9. 生物法+膜法工艺处理垃圾焚烧电厂渗滤液
李长海1, 张雅潇2, 普建国1, 谭祥帅1, 李昭1,
张瑞祥1, 牛利涛1, 郭云飞1, 张丛林1
(1.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2.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 Fenton+BAF工艺用于生活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改造
党康飞,张佳欢,代鑫,王洪磊,徐晓静,韩璐,周永刚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
21. 老港垃圾渗滤液应急项目污泥深度脱水工程实例
王声东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22. 不同纳滤膜对垃圾渗滤液结垢离子去除效果分析
赵永志,高严,何文丽,尹云军,田丽森,王彦芳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能源环境事业部)
23. 垃圾分类对垃圾渗滤液处理领域的影响分析
丁西明,康建邨,闵海华,高波,孙月驰,汤萌萌,刘荣飞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24. 餐厨垃圾废水预处理发酵回收溶解性碳源的研究
柯水洲1,莫祺扬1,马晶伟1,赖涵2,刘颖2
(1.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中南水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