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王刚: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兰州3月8日消息 (记者倪新炜) “肩挑驴驮,一碗水半碗沙”,这是全国人大代表王刚年少时对甘肃缺水的记忆。作为膜材料与膜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甘肃朗乾环境科学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刚心里最牵挂的还是与“水”有关的那些事。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王刚提出“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助力乡村振兴”方面的建议。
王刚说,长期以来,水资源匮乏制约着甘肃的经济发展。在履职这5年,他每年都会深入甘肃各地实地调研,了解污水资源化推进的实际情况。

全国人大代表王刚(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首先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存在“建易管难”的问题。王刚说,很多管网项目建成后,项目设备更新维护、人员工资、电费等后期运行及维护资金无法保障,也未将管网设施、设备正常运维纳入年度政府目标责任考核范围,致使农村污水治理系统变成“晒太阳”工程,无法发挥应有效益。“农村污水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基础设施建设和后期运行及维护两个方面,而后期运行及维护才是农村污水获得有效治理的根本。”王刚认为,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后期运维保障体系迫在眉睫。
其次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目标和技术标准一刀切的问题。“以陇南为例,在地势复杂的特殊地区,群众居住分散,农村生活污水不易收集处理,当地污水有效管控率、收集率低。如果按照国家要求,在‘十四五’末完成25%的污水治理任务,这是存在一定挑战的。”
王刚建议,对于农村基础设施欠账较大、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可以差异化制定考核任务。同时,希望国家将农村污水处理项目纳入乡村振兴计划,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农村污水建管体系。具体实施路径方面,可以按划区域分块治理的原则,实行“先近后远、先易后难、先集中后分散、先重点后普遍”的推进方案,保障专项资金发挥应有效益,增强项目示范带动效应。
“希望国家以更大的力度支持甘肃开展污水资源化生态利用,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生态保障。”王刚表示。
【两会话题】
王刚代表: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助力乡村振兴

王刚代表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虎
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启动乡村建设行动,加强水电路气信邮等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全国人大代表、膜材料与膜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甘肃朗乾环境科学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刚说:“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蓝图中,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大有文章可做。”
农村污水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基础设施建设和后期运行维护两个方面,而农村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的关键在后期运行维护。王刚说:“当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存在‘建易管难’的问题,有部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存在设备更新维护、人员工资、电费等后期运行维护资金无法保障的问题,往往使建成的污水治理设施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用。”
为保障污水治理设施长久稳定运行,王刚认为,国家应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后期运行维护保障体系,设立专门管理资金,明确管理主体责任,让这项民生工程真正带来环境效益。
王刚介绍说,近年来,国家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上的资金投入逐渐增多,但治理相对分散,治理成效不突出,致使治理经验推广程度不高。
“建议国家制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指导意见,采取‘先近后远,先易后难,先集中后分散,先重点后普遍’的原则,确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区域,集中资金整治水源地和地表水周边村庄、城市周边村庄、新农村示范点、人口密集村镇等重点区域,随后逐步推广至各地,让示范项目充分发挥引领带动效应。”王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