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专家、各位行业同仁、各位观众朋友:
大家好!我是本场直播的主持人 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的 副主编 王领全 (13752275003)。首先,感谢各位行业同仁莅临中国给水排水直播间,观看本场直播!
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顺应科技和行业的发展,隆重推出的直播平台,受到了业内广泛关注,也得到了许多业内专家、企业家和行业同仁的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诚挚感谢!同时,再次诚挚邀请国内外水行业专家、企业家和行业同仁推荐、自荐优质内容,到中国给水排水云直播平台,为水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力量!
中国给水排水云直播入口已经在中国给水排水微信公众号上开通:进入中国给水排水微信公众号cnww1985,首页右下角,点击直播平台 ,即可观看直播、直播回放以及近期直播预告。
另外,配合本次直播组织了三个答谢活动:1、凡是今天15:30 前转发,并成功邀请其他同事、网友观看本场直播的行业同仁,我们特赠送2021年污水大会及污泥大会直播视频回放观看码和 污水大会论文集、污泥大会论文集、中国给水排水杂志各1本。有需要的网友请和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的孙磊、金晟联系。2、转发直播邀请,直播邀请排行榜前50名赠送:《厂站网河一体化项目液位和流量测量原理与实践》专著1本。3、直播交流互动区抽奖,中国给水排水定制背包10个。(中国给水排水杂志:孙磊 137 0211 3519,金晟 18622273726 )
言归正传,下面进入直播主题:
今天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三位报告专家:
第一位报告专家为 唐建国总工: 报告题目为 《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解读
唐总 现就职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 总工程师。为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委员会城镇水务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水专项城市水环境主题专家组成员、中国供水排水协会科技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近年主编了《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排水口、管道及检查井治理技术指南》《排水球墨铸铁管技术规程》《城镇排水管道雨污混接调查及治理技术规程》等规程。参与了国务院《城镇排水及污水处理条例》、住房城乡建设部等《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的编写工作,出版了《废水处理及再用手册》《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城市雨水控制设计手册》(译文)《智慧水务 BIM 应用与实践》《德国一段活性污泥法设计计算工程A131》等著作。
第二位报告专家为 吴军教授,报告题目为:《基于管网模型的污水管网外水入流量和入流点估计》
吴军:扬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排水管网、污水处理的数学模拟和优化控制。主持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核心期刊论文6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3次。2008年从英国拉夫堡大学获博士学位,分别于2015和2017年赴荷兰代尔夫特(Delft)理工大学和美国北卡州立大学从事访问学者工作,现为英国特许水环境管理协会会员(CIWEM)和国际水质协会会员(IWA),通过美国注册土木工程师考试(PE-Civil)。
第三位报告专家为 王强 技术总监,报告题目为:全状态流量实时监测 夯实排水管网数字化基础
王强 为上海铂尔怡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从事水污染控制行业近30年,获得环境工程硕士学位和EMBA学位,参与近百个污水处理项目的设计和EPC建设;个人编著出版了《厂站网河一体化项目液位和流量测量原理与实践》;参编了上海地标《排水管渠系统在线监测技术标准》,和《城镇排水系统厂、站、网一体化运行监测与智能化管理技术规程》、《城镇排水管流量和液位在线监测技术规程》、《智慧城市排水管线运行监控与处置智能化技术导则》等规程;已参与国内二十余城市排水管网和河道的流量测量实践,掌握不同应用场景的流量测量方法。
今天的直播安排是首先 由 唐建国总工给我们授课,唐总讲课结束后,吴军教授、王强技术总监给我们授课、 三位专家讲课结束后 会和大家共同答疑互动。欢迎各位观众朋友在观看直播时,提前将问题通过直播间的互动讨论区发送给我们。编辑部的同事会及时整理汇总。在直播答疑环节,唐总、吴教授和王总三位专家 统一和各位朋友交流互动。
下面首先有请 首先请唐建国总工给我们授课!有请唐总!
请 唐总共享屏幕,开始授课!谢谢!
《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解读
新书预告|厂站网河一体化项目液位和流量测量原理与实践
直播时间12日(周四)下午 13:30——17:00

唐建国, 现就职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 总工程师。为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委员会城镇水务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水专项城市水环境主题专家组成员、中国供水排水协会科技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等。 近年主编了《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城 市黑臭水体整治——排水口、管道及检查井治理技术指南》《排水球墨铸铁管技术规程》《城镇排水管道雨污混接调查及治理技术规程》等规程。参与了国务院《城镇排水及污水处理条例》、住房城乡建设部等《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的编写工作,出版了《废水处理及再用手册》《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城市雨水控制设计手册》(译文)《智慧水务 BIM 应用与实践》《德国一段活性污泥法设计计算工程A131》等著作。
给水排水 |唐建国:巩固提升整治成效,全面推进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治理
导 读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2021年11月发布的《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精神,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四部委联合发布了《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攻坚战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后附全文),这是继2015年4月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及国家有关部委《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发布后,又一个深化指导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重要文件,是在我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对全面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再动员和再部署,旨在巩固地级以上城市已取得的治理成效,全力推进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确保全面打赢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
整个“方案”共分八个方面十九条具体措施,明确了责任和目标、细化了任务和措施,不但与前已发布的各个文件精神、要求和思路衔接紧密,且内容更具体,系统性更强。现结合自己工作实践,谈几点学习体会,供贯彻执行时参考。
唐建国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1
强调了黑臭水体排查是制定好治理方案的前提
找准问题是制定行之有效方案的前提,黑臭水体清单和位置图只是确立治理“靶向”,县级城市一定要在明确“靶向”的基础上,逐一进行深入的技术排查,并形成完整和有质量的排查成果报告。“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关键是排口、核心是管网”道出了问题排查和治理的重点,一定要扎扎实实做好源头排水单元、末端排水口、管网及检查井的问题排查和城市水体各种水文、水质时空变化数据的调查。查清污水直排(外渗)点、外水入渗和水体水倒灌位置、源头和市政管网的混接状况、已实施工程的成效和存在问题。不但要做实排查,还要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不但要做排水系统拓扑分析,还要对现有管网实际能力进行验算分析;不但要查岸上,还要查水体上下游关系。需要提醒的是:山地和丘陵城市一定要把历史上排放山溪水的渠(河)道,变成为排污(合流)渠涵的原因查清楚、把原有的山溪水来源和现状去向查清楚。要善于先用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低不低、雨天是不是超负荷,排水口旱天是不是有出流,污水和合流管道是不是高水位,雨水管道旱天是不是满管流,污水管道浓度是不是沿程降低等表观现象进行问题初判,为后续深化排查找重点,这也是排查工作的捷径。不仅要查出真实的问题,还要查出问题产生的真实原因,更要保证排查的成果的质量。排查不真实,实施方案就是“虚”的,就一定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县级城市政府一定要把住问题排查的质量关。
只有有了真实的排查结果和有针对性的问题研判,才能科学合理制定治理措施方案。其中污水管网等治理方案一定要将治理污水直排口、补齐污水管网短板等收污水工作,封堵外水入渗和倒灌等挤外水工作作为重点。除此之外,在治理方案中,还要包括把山水渠道所纳的污水“赶”出去的措施;对现有排水系统梳理、切断系统性不同属性管道连通的措施;优化和完善现有管网设施的措施。还必须提醒的是:排水管道结构性缺陷治理一定要与结构性缺陷检测结合起来,查出问题,就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切不可把排水管道缺陷排查和治理做成“两张皮”;合流制系统改造一定要因地制宜,不宜轻言“保留合流制”、或者“改成分流制”。
判定治理方案是否可行可以做三个判定,第一是治理方案是不是有扎实有效的排查数据作为支撑,切忌“情况不明办法多”;第二是提出的措施是不是可以“落地”实施的,切忌措施“不对症”;第三是评估治理措施是不是有成效,切忌“高大上”,花钱没效果。切忌不“对症下药”、不因地制宜、不考虑工程实效。哪个工程投资大、哪个技术方案复杂,就编那个样的治理方案,这是技术单位对各级政府最大的不负责任,是对消除黑臭水体的不负责任的表现,只能说明技术单位心里没有底、没有数,最后“吃药”的还是各级政府。
2
强调了持续推进源头污染治理支撑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削减效益提升
“方案”在推进源头治理方面,一是强调要抓好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加快老旧污水管网改造和破损修复;二是强化工业企业污染治理;三是加强农业农村污染控制。
“方案”要求现有污水处理厂进水生化需氧量(BOD)浓度低于100 毫克/升的城市,要制定系统化整治方案,明确管网排查改造、清污分流、工业废水和工程疏干排水清退、溯源执法等措施。提高污水处理厂污染物进水浓度的真正目的是提高污染物削减效益,这比过度强调提高其排放标准效果要好得多,不治理管网,一味提高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是不讲科学、不负责任的做法。这样的要求是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计划的延续,清晰合理,是一个近期合适的目标,但是远期仍然还要久久为功,持续推进。
“方案”还指出“有条件的地区在完成片区管网排查修复改造的前提下,采取增设调蓄设施、快速净化设施等措施,降低合流制管网雨季溢流污染,减少雨季污染物入河湖量。” 以是否完成排查修复改造为建设雨水调蓄池和快速净化措施的前提是符合实际和正确的,否则盲目建设雨水调蓄池,调蓄的可不是理想中的雨污混合水,而是“存在”管道中的地下水和水体倒灌的水;调蓄池设计以某种若干毫米的所谓初雨标准来设计的确需要斟酌,这是没有理解初雨(应该表述为某一场雨的初雨效应)概念的表现,也更没有与水体纳污要求相结合。当然有关部门也要协调好快速净化设施的出水标准,按照一级A,甚至更高水质标准考核这些净化装置肯定是不合适的,没有科学性,只能推高工程投资,给运行带来巨大的困难。
3
强调了强化流域统筹治理和水系治理来支撑水生态修复
“方案”从“加强建成区黑臭水体和流域水环境协同治理”和“加强岸线管理”两个方面强调“统筹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城市和乡村的综合治理,对影响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水质的建成区外上游、支流水体,纳入流域治理工作同步推进和因地制宜对河湖岸线进行生态化改造”。其意义在于根据河湖干支流、湖泊和水库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情况,开展精细化治理,提高治理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完善流域综合治理体系,提升流域综合治理能力和水平。
“基本消灭城市黑臭水体,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制定的目标,清晰明了,有很深的科学内涵。“方案”在明确一系列岸上措施的基础上,提出“要加强水体生态修复,减少对城市自然河道渠化硬化,恢复和增强河湖水系自净功能,为城市内涝防治提供蓄水空间。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河湖生态缓冲带,打造生态清洁流域,营造岸绿景美的生态景观和安全、舒适的亲水空间。”有了扎实有效的岸上和水里的治理措施,水体水一定会变清,水清了,最关键的就是敢不敢流域统筹降低城市以景观功能为主水体的水位,对于那些“房前屋后”、“路边桥下”的以景观为主要功能的水体,一定要改变高水位、大水面的不正确的观点,要实现旱天低水位运行,为沉水植物生长创造基本条件,也为雨天雨水排水系统雨水排放提供受纳出路。沉水植物是水体生态恢复重要标志,是实现“鱼翔”的前提。从全国黑臭水体治理成功经验看,凡是做到景观水体“旱天看景,雨天看水”的城市,都实现了水畅流、鱼虾游、景观好、无倒灌、排水畅的效果。这不就是流域统筹所强调的精细化治理、系统性治理、针对性治理和有效性治理的具体体现吗!
“方案”鼓励将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标准的再生水用于河道补水是城市黑臭水体消除后,为城市水体提供了重要的“清水“补充水源。有了“沉水植物”,补充污水处理厂出水,城市水体就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再净化的载体。“方案”提出“不应盲目提高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是慎重和科学的,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与城市水体“清水”补充相结合更是网、厂、河相结合的效果体现,是我国黑臭水体治理成功实践的具体体现。有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的“清水”补充,也就能够有效严控以恢复水动力为由的各类调水冲污行为。
4
强调了建立长效机制支撑“长制久清”构建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从2015年4月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颁布以来,已走过了近八个年头,当前成绩的确来之不易。“方案”提出“已经完成治理、实现水体不黑不臭的县级及以上城市,要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建立防止返黑返臭的长效机制。”,各级政府要在认真评估、总结已实施措施的基础上,再下力气解决好污水直排的“漏网之鱼”,解决好雨天雨水溢流污染给水体带来的影响,让治理好的水体,下雨不再黑臭。
城市工程“海绵化”是解决径流污染最有效的措施,其在削减径流污染的同时,还可以削减径流水量。“方案”强调,加强设施运行维护,杜绝污水垃圾直接排入雨水管网。定期对管网进行巡查养护,强化汛前管网的清疏管养工作,对易淤积地段要重点清理,避免满管、带压运行,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各级政府一定要认真落实维护管理队伍,工程实施了,措施落地了,就需要维护管理。没有相应的维护管理人员、技术装备和维护管理资金,就难于防止返黑返臭,就更谈不上“网、厂、河”一体,“源、网、厂、河”一体管理机制的构建,“长制久清”就是空话。需要实施治理的县级城市要在吸取地级以上城市经验的基础上,精准施策的同时,一定要同步推进管理维护队伍的组建和配套机制的建立。
“方案”强调“要严格排污许可、排水许可管理。排放污水的工业企业应依法申领排污许可证或纳入排污登记,并严格持证排污、按证排污。全面落实企业治污责任,加强证后监管和处罚。到 2025 年,对城市黑臭水体沿线的餐饮、洗车、洗涤等排水户的排水许可核发管理实现全覆盖,城市重点排水户排水许可证应发尽发。”排水许可制度是《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确立的重要排水管理制度,是排水主管部门对排水户实施管理的重要手段,各级城市一定要用好这一手段。
各级地方政府一定要担负起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主体责任,不论是采用何种治理工作的实施方式,省级政府都是第一责任人,各地、县级政府是组织和实施治理工作的具体责任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源头、过程、末端,上下游、左右岸,岸上和水里缺一不可,各级政府一定要担负起治理责任来,将问题排查、方案编制、工程实施、质量监管、运维管理、效果考核、长效机制等逐一落到实处,容不得把行动说在嘴上,措施写在纸上,责任不在肩上。
相信只要我们严格按照“方案”的要求,脚踏实地、因地制宜,在查清问题的调查基础上,提高治理措施的科学性、经济性和可实施性,严把治理工程质量关,强化维护管理,就一定能够实现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全文
新书预告|厂站网河一体化项目液位和流量测量原理与实践
新书预告
智慧水务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关系到城市运行优化资源配置、政府职能提升、公共服务完善等各项任务能否顺利完成。而可靠的流量和液位测量数据,是地下管网诊断、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厂站网河一体化管理等智慧水务项目规划、设计、建设和运维的基础。
为填补国内该领域的空白,满足目前厂站网河一体化项目各种复杂严苛的应用场景的需要,将世界一流的流量、液位测量技术、产品和应用经验分享给国内同行,特对多年工作实践进行总结汇编出版,书名为《厂站网河一体化项目液位和流量测量原理及实践》。该书定于2022年 4月由中国环境出版集团正式出版。
该书得到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水污染防治装备专业委员会主任杨向平老师、上海市排水管理处原处长马远东老师、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李艺大师、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杨殿海教授、德国汉诺威水协和ITWH公司董事长Lothar Fuchs博士等五位专家鼎力推荐, 推荐语见全文最后。
书中通过结合流量、液位测量方面国内外大量典型案例与仪器仪表,很好地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各类复杂且苛刻的应用场景提供了新思路和解决方案。希望通过此书的出版,能够助力提升我国城市水务项目流量和液位测量的应用水平,提高管网运行效力,降低运行管理成本,实现一体化运维,为城市水环境与内涝治理做出一定的贡献。
此书链接地址如下,敬请关注!
为答谢新老顾客对NIVUS产品的长期认可和支持,我们将抽取前50位留言粉丝免费赠送此书,活动参与方式见正文最下方。
该书主要分五大部分,分别是:“ 典型案例”、“ 产品简介”、“ 技术分析”、“ 拓展应用”和“ 有问有答”,在不同的章节分别对应了相应的文章,力求做到分类明确,每篇文章都切中肯綮。具体内容如下:
典型案例
产品简介
技术分析
拓展应用
有问有答
专家推荐语:
本书讲述了大量高精度流量和液位测量的实践案例;其中涉及的互相关流量计以其全流场覆盖的高精度测量能力,为排挤外水、智慧水务、管网诊断等项目提供可靠的测量数据和强有力的解决方案。
——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水污染防治装备专业委员会主任 杨向平
可靠的检测设备与合理的适用条件选择,正确的安装使用与维护保养,是保证数据准确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城市排水精准运行的重要基础,又是发展智慧排水的必要手段。
——原上海市排水管理处处长 马远东
在国内诸多厂站网河一体化项目中,流量与液位的测量长期以来处于被忽视或者不被认可的尴尬境地,本书很好地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给这个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与独特的见解。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李 艺
本书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其中大量的案例与解决方案几乎涵盖了厂站网河一体化项目中流量与液位测量的主要难题,对各种复杂且苛刻的应用场景具有参考价值。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杨殿海
我强烈建议在排水管网实时控制(RTC)系统中安装基于互相关流量计和冗余液位测量的感知设备。我期待此书能将最新的流量和液位测量技术,与排水管网模型及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帮助中国同行实现对排水管网的良好感知和有效控制。
——德国主要排水模型的开发者,德国汉诺威水协和ITWH公司董事长
国际和德国水协多个专业委员会主席或成员洛塔·福克斯博士
为答谢新老顾客对NIVUS产品的长期认可和支持,我们将抽取前50位留言粉丝免费赠送此书,活动参与方式为:
⇩扫描下方二维码,在NIVUS官方微信公众号“NIVUS享誉全球的流量计”后台留言“我要新书”这四个字,根据要求填写相应信息并将此文转发至微信朋友圈的截图发给我们微信公众号后台,机会多多,先到先得!
信息提供:王强
2022中国给水排水线上大会|《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解读/《基于管网模型的污水管网外水入流量和入流点估计》

直播邀请排行榜前50名赠送:《厂站网河一体化项目液位和流量测量原理与实践》专著1本
2022年5月12日(周四)下午13:30-17:00
王领全《中国给水排水》杂志副主编
《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解读
1、强调了黑臭水体排查是制定好治理方案的前提
2、强调了持续推进源头污染治理支撑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削减效益提升
3、强调了强化流域统筹治理和水系治理来支撑水生态修复
4、强调了建立长效机制支撑“长制久清”构建
扬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排水管网、污水处理的数学模拟和优化控制。主持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核心期刊论文6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3次。2008年从英国拉夫堡大学获博士学位,分别于2015和2017年赴荷兰代尔夫特(Delft)理工大学和美国北卡州立大学从事访问学者工作,现为英国特许水环境管理协会会员(CIWEM)和国际水质协会会员(IWA),通过美国注册土木工程师考试(PE-Civil)。
《基于管网模型的污水管网外水入流量和入流点估计》
可靠的流量测量数据,是地下管网诊断、黑臭水体治理、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厂站网河一体化管理等水务项目规划、设计、建设和运维的基础。可能用于排水管网的流量计,包括超声波流量计、电磁流量计、雷达流量计和基于水力学计算等四大类。目前,可以满足排水管网恶劣条件下满管/非满管交替运行情况下定量测量的流量计,首选超声波多普勒和超声波互相关流量计。
根据测量点前后平直段长度、测量精度要求、几何形状(外形,尺寸)、当前水位和高水位、流动模式(湍流/对称),以及项目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变送器种类、数量,以及安装方式。
进一步分享了基于可靠的流量测量数据的案例,包括:不同尺寸和水质的管道/泵站/调蓄池的流量测量、污染物溯源、入流入渗测量及管网诊断、管网流量平衡图、流量计与判断管网非开挖修复质量、污水厂进出水流量平衡、排水管网实时控制系统(RTC)、碳减排与泵站节能等等。
现就职上海铂尔怡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从事水污染控制行业近30年,获得环境工程硕士学位和EMBA学位,参与近百个污水处理项目的设计和EPC建设;个人编著出版了《厂站网河一体化项目液位和流量测量原理与实践》;参编了上海地标《排水管渠系统在线监测技术标准》,和《城镇排水系统厂、站、网一体化运行监测与智能化管理技术规程》、《城镇排水管流量和液位在线监测技术规程》、《智慧城市排水管线运行监控与处置智能化技术导则》等规程;已参与国内二十余城市排水管网和河道的流量测量实践,掌握不同应用场景的流量测量方法。
点击网址链接或扫码观看直播:
https://azn.h5.xeknow.com/sl/3r5Tfm
1、关注《中国给水排水》官方微信 CNWW1985
2、点击首页右下角云直播,即可观看直播及直播回放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给水排水》”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给水排水》)”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仅供分享不作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原版权所有者不同意转载,请联系我们(022-27835520),我们会立即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