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污水处理厂的能耗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究竟怎样呢?国内文献中较多出现的观点是国内污水处理厂的能耗水平明显高于欧美发达国家。但笔者认为未必如此,污水处理厂的能耗水平与其建设标准和处理标准直接相关,不是同一基础上的数据不具有可比性。国内污水处理厂经历近十年的逐次提标,目前的处理标准应该已超过了很多欧美国家的污水处理厂。为满足高标准的处理需求,近十年来也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和装备,应该说目前行业内国际上大多数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在国内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至少单纯在污水处理厂运行能耗方面国内并不比欧美发达国家差。唐建国在城建水业上介绍了德国2019年的污水处理情况,德国水协2019年调查了全德5 310座污水处理厂的情况,占德国污水处理总规模的87.2%。其中关于污水处理厂的主要运行数据摘录如表4所示。
从德国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数据来看,德国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和出水指标与目前国内的污水处理厂都比较接近,单位能耗平均值为0.42 kWh/m3,也与国内的污水处理厂基本相当。因此可以看出,在同样处理标准情况下,国内污水处理厂在运行能耗方面并不比欧美发达国家差,两者基本在同一水平。
当然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的污水处理厂在某些方面确实存在差距。比如在污水处理厂的能量自给方面,欧美发达国家对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能量回收比较重视,如通过污泥的厌氧消化回收沼气,再将沼气通过热电联产回收能量。IWA国际水协的资料显示,丹麦的Marselisborg污水处理厂通过这种方式在2016年就实现了100%的能量自给。通过沼气发电产生的电量不仅能满足自己的能耗,而且还有50%的电力盈余,除此之外,还有2.5 GWh的热能可输送给当地的供暖系统。因此国内的污水处理厂还需要继续进一步学习国外的先进理念,争取在能源的综合利用方面更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