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
(第六届)”目次
1. MBBR耦合MBR工艺用于东北某低温高标准污水厂工程设计…………………………………………………………………………………………………………………………(1)
李志超1,肖宁1,林蔓1,李鼎2,杨忠启3,周家中3,吴迪3
(1.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2.吉林省鸿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3.青岛思普润水处理股份有限公司)
2.悬浮载体有效比表面积生物法测定研究…………………………………………………(1)
张亚莉1,霍克影2,周坤3,杨华仙4,蔡言安5
(1.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2.宁波北仑岩东水务有限公司;
3.北京北排建设有限公司;
4.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5.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3.基于低碳节能的城镇污水处理厂MBR工艺设计要点…………………………(2)
张显忠,程俊,徐波
(1.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2.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3.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4.竹园第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设计 ………………………………………………(2)周传庭1,2,谢勇1,安莹3,王梦玉3
(1.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2.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
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3.上海电力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5.浸没式超滤+臭氧氧化用于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3)
张丹丹,牛和昕,俞开昌,刘安波,戴日成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滤池用于污水厂提标改造………………………………(3)
郑伟波1,单伊娜2,胡如意1,余敏露1
(1.浙江竟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温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7.基于“七段式”生化组合工艺的城镇污水厂提标改造技术………………(4)
吴云生1,2
(1.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2.北京市再生水水质安全保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8.关于合流制排水系统提质增效方法与措施的思考………………………………(4)
周杨军1,解铭1,薛江儒2,张高民2,孙子为1,赵祥1
(1.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临沂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9.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执行标准与排放模式分析………………………………(5)
徐俊1,张荣社2,谢丽1,王洪涛1
(1.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绍兴市生态环境局)
10. HS-SPME-GC-MS/MS测定16种硫醚类嗅味物质…………………………(5)
郭巧媛1,2,王春苗1,2,孙道林3,
郭庆园1,4,苏命1,2,杨敏1,2,于建伟1,2
(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饮用水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2.中国科学院大学;
3.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4.盐城工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11.浙江某污水厂准Ⅳ类提标改造MBBR+DBDF工艺设计…………………(6)
王正法,申屠俊杰,蔡鹏翔
(杭州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2.前置缺氧池+CAST+磁混凝工艺用于紧凑型污水厂提标改造…………(6)
刘强
(大连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13.工业园区污水厂准Ⅳ类水质提标改造工程设计…………………………………(7)
姜鸣1,石芳永1,顾雪峰1,饶政柱2
(1.北控<杭州>生态环境投资有限公司;
2.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14.西北地区某污水厂CASS工艺提质增效工程设计……………………………(7)
柳蒙蒙1,2,3,陈彦霖1,马晓龙4,陈梅雪1,魏源送1
(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水污染控制实验室;
2.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长江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
3.三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4.宁夏善水环境水务有限公司)
15.基于排水系统提质增效的集约治滇探索与实践………………………………(8)
张旭东1,马振华2,王海玲2,赵冬泉1,刘旦宇3
(1.北京清环智慧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2.昆明滇池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3.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16.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技术研究进展……………………………………………(8)
常尧枫1,谢嘉玮1,谢军祥1,
郭萌蕾1,陆辉2,江磊2,陈重军1,3,4
(1.苏州科技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苏州高铁苏水水务有限公司;
3.江苏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4.江苏水处理技术与材料协同创新中心)
17.太湖流域一级保护区内某污水厂提标改造工艺设计………………………(9)
冯仕训, 张万里, 程明涛, 蒋岚岚
(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8.BIOCOS工艺在污水处理厂改造中的应用及运行效果…………………(9)
刘强
(大连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19.污水处理厂百乐克工艺提标改造设计与运行……………………………………(10)
蒋富海1, 张显忠2
(1.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2.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20.反硝化生物滤池+高效沉淀池用于污水厂改造…………………………………(10)
缪攀
(东莞市厚街海清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21.新型气浮设备去除污水厂二沉池出水TP和SS中试……………………(11)
赵志太1,2,李建3,孔晓光1,赵志能4,李雪凝5,
苗志全1,宋欣5,张文博1,乔海兵1,2,孙士权5
(1.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2.河南省水质保障与水环境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上海大众嘉定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4.河南梁隆置业有限公司;
5.长沙理工大学 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
22.五段Bardenpho/生物滤池在氧化沟提标改造中的应用…………………(11)
王胤1,吴嘉利1,姚翔1,卢英荃2,付忠志1
(1.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2.崇州中法环境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23.福鼎市污水系统问题识别及提质增效策略………………………………………(12)
胡小凤,袁芳,石鹏远,刘曦,赵政阳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4.MBBR工艺用于南昌市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12)
彭江喜,李益飞,肖涛,许文斌,吴晗
(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
25.无锡市某工业污水处理厂准Ⅳ类提标改造工程设计………………………(13)
张万里,陈晓光,程文,冯仕训
(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6.基于系统性理念的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案例分析……………………………(13)
杨磊三,李骏飞,周炜峙,李德强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7. 苏州某水厂深度处理二期改扩建工程设计………………………………………(3)
张晏晏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28.螺旋离心泵在污泥输送中的应用…………………………………………………………(14)
马秀美,海洋,张兴龙
(海斯特<青岛>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29.螺旋离心泵在污水处理中的无堵塞应用……………………………………………(15)
方淋勇,王博健,陈卓,朱勋
(海斯特<青岛>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30.A2O-HPB工艺应用于污水厂提标扩容的中试研究…………………………(15)
钟言1,韩红波1,易境1,柴晓利1,2,戴晓虎2
(1. 湖南三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31.磁混凝应用于高浓度SS污水领域提标改造工程实例……………………(16)
陈琴波,贺国臣,陈青松
(天津大拇指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32.粉炭吸附+磁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在污水厂提标改造中的应用………(16)
姚俊朝,王聪,陈青松
(天津大拇指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33.空气悬浮高速永磁电机系列化设计及发展趋势………………………………(17)
张宏杰,万清文,杨柳
(河北金士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34.MBBR工艺用于浦江县第四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中的效果分析
……………………………………………………………………………………………………………………………(17)
倪黄蕾1,魏洪波2,陈晓会2,李桓1,邹亚东2
(1.浙江富春紫光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2.大连宇都环境工程技术 有限公司)
35.EBIS微氧循环流工艺在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上的应用………………(18)
马少杰1,李宁宁2,穆志峰3,李响4
(1.迈邦<北京>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2.达斯玛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36.华北某集约型污水厂BFM工艺设计与运行分析……………………………(18)
周家中,韩文杰,宋平周,张晶晶,纪庚好,杨永刚,吴迪,于林静
(青岛思普润水处理股份有限公司)
37.MBBR工艺应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的系列解决方案探讨…………………(19)
周家中,韩文杰,吴迪,张晶晶,宋美芹,薛磊
(青岛思普润水处理股份有限公司)
38.新型纤维过滤技术介绍及合流制溢流处理试验研究………………………(19)
易莹,王知兵,周艳伟,葛乐乐,杨昌达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39.某大型综合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分质提标工程设计…………………………(2)
潘名宾1,潘维龙2,陈燕波1,谢益佳1,李璐1,潘杰2
(1.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2.绍兴市上虞区水处理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40.BFM装配式用于占地受限型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与实施效果………(20)
杨忠启,徐新月,程丽洁,周家中,韩文杰,吴迪,门艳辉,李海明
(青岛思普润水处理股份有限公司)
41.创新型一体式高压带式连续污泥深度脱水设备在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中的应用………………………………………………………………………………………………………(21)
刘立文2,阮燕霞2,唐秀华2,杨文文2,黄健2,魏宏斌1,刘霞1
(1.同济大学;
2.上海中耀环保实业有限公司/上海申耀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42.高压带式TJSD连续污泥深度脱水设备在污泥深度脱水中的应用—工艺及案例………………………………………………………………………………………………………(21)
李郭军2,阮燕霞2,唐秀华2,杨文文2,张杰2,廖洪秀2,
陆俊2,魏宏斌1
(1.同济大学;
2.上海中耀环保实业有限公司/上海申耀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43.填料挂膜影响因素分析及阶段性工程改造方案的优化研究…………(22)
金城增1,林玲1,邵泽岩1,陈佳申1,徐章1,黄东辉2
(1.宁波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长丰净化水厂,宁波315192;
2.江苏裕隆环保有限公司,宜兴214200)
44.紫外消毒设备在国内水处理上的应用及问题浅析……………………………(22)
杜慧珍,林剑,梁晓菲
(赛莱默<中国>有限公司)
45.污水余温热能蕴含着潜在碳交易额………………………………………………………(23)
郝晓地,饶志峰,李爽,李季,江瀚
(北京建筑大学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荷污水处理技术研发中心)
46.工业设计在水处理设备外观设计中的应用…………………………………………(23)
康鹏禄,周华领,胡晓亮
(南方环境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47.一体化净水设备在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中的应用………………(24)
付成林,周华领,胡晓亮
(南方环境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MBBR耦合MBR工艺用于东北某低温高标准污水厂工程设计
李志超1,肖宁1,林蔓1,李鼎2,杨忠启3,周家中3,吴迪3
(1.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381;2.吉林省鸿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吉林 长春 130117;3.青岛思普润水处理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510)
摘 要:长春市某污水厂现状执行一级A标准(GB 18918-2002),现要求同时提标提量,出水需提升至“准III类”水标准。项目的难点和核心要点在于低温下实现高标准排放,原工艺执行新标准压力大,需升级改造。综合考虑进出水水质和现有工艺运行情况,新建系统和现有设施改造均采用“MBBR+MBR”组合工艺,项目运行后出水水质稳定,其中出水氨氮均值为0.57mg/L<1.5mg/L;出水TN均值为7.86mg/L<15mg/L,优于设计标准。在水质冲击和低温条件下出水仍可稳定达标。改造后MBR膜组件清洗周期延长50%,降低了运维成本。“MBBR+MBR”组合工艺脱氮负荷高、占地省、抗冲击能力强,适用于低温地区高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厂改造或新建。
关键词:MBBR; MBR; 悬浮载体; 生物膜; 高标准; 低温; 膜污染
悬浮载体有效比表面积生物法测定研究
张亚莉1,霍克影2,周坤3,杨华仙4,蔡言安5
(1.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381;2.宁波北仑岩东水务有限公司,浙江宁波 315800;3.北京北排建设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4.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81;5.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555)
摘 要:浮载体有效比表面积(ESSA)测定,对于准确设计悬浮载体投加量至关重要。采用生物法测定ESSA,以行业公认的K3型悬浮载体做参比,将待测悬浮载体与K3均处于相同培养条件,挂膜培养至稳定,通过稳定期各悬浮载体的处理性能并参比K3的表面负荷,测算ESSA。实测市面常见标号有效比表面积分别为500、500、620、800、800、850m2/m3共6种不同类型悬浮载体,在低负荷培养条件下实测ESSA与标号偏差分别为0.0%、-5.0%、0.3%、-0.1%、0.3%、-5.5%,在高负荷培养条件下实测ESSA与标号偏差分别为-0.2%、-8.0%、-6.3%、-8.5%、-1.6%、-11.8%。低负荷条件下,符合行标产品的标号ESSA与实测值偏差不大,非行标产品具有≥5.0%的负偏差;高负荷条件下,各类产品均存在一定偏差,主要原因是生物膜增厚,挤占了有效表面积。生物法测定悬浮载体有效比表面积,具有准确可靠、可重现性强、结合实际水质等特点,更具有工程实践意义。对于常规的市政污水处理,低负荷下的测定结果更具备工程价值,如果条件允许,采用实际污水培养更接近工程结果;而对于高负荷进水,设计时应考虑设置安全系数,防止ESSA不足。悬浮载体的ESSA越大,应用时负荷弹性越大,可为污水厂持续提标、提量提供生物基础。新型悬浮载体的开发,应朝着ESSA更大的方向发展,需综合平衡悬浮载体流道、流化及整体形状。
关键词: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悬浮载体; 有效比表面积; 表面负荷; 生物法
基于低碳节能的城镇污水处理厂MBR工艺
设计要点
张显忠,程俊,徐波
(1.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125;
2.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430010;
3.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92)
摘 要:MBR具有污染物去除效率高、耐冲击负荷强、出水水质好和占地面积省等诸多优势,随着MBR膜材料和膜应用技术的进步,MBR工艺运行能耗较高的痛点也得到了大幅改观。在当前“双碳”背景之下,对城镇污水处理厂MBR工艺设计中影响到污水厂运行能耗和投资的设备选型、设计参数选择和处理工艺优化等方面进行逐项分析,并提供建议和推荐方案。
关键词:MBR; 低碳; 节能; 膜通量; 脉冲曝气
竹园第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设计
周传庭1,2,谢勇1,安莹3,王梦玉3
(1.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125;2.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3.上海电力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上海200090)
摘 要:上海市竹园第二污水处理厂现有处理设施不能适应新的环保要求,需进行提标改造。鉴于厂内用地紧张,采用减量升级方案,处理规模由50×104 m3/d减量为30×104 m3/d,原有设施按照30×104 m3/d规模提标改造。在水质提标改造中,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维持现有生物反应池主体框架结构不变,通过调整水流方向,将原有闭式双泥龄A/O工艺调整为强化脱氮除磷的AAO工艺。考虑到生物池出水水质及厂内集约化设计,新增微絮凝+过滤的深度处理工艺,保证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在除臭提标改造中,对大跨度的生物反应池创新采用可移动式盖板加盖,最大限度减少对现有结构的影响,方便运行管理,并增设以生物滤池为主体的多级除臭设施以达到上海市最新地方标准排放要求。
本文发表于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第16期,页码: 73-77.
浸没式超滤+臭氧氧化用于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
张丹丹,牛和昕,俞开昌,刘安波,戴日成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2206)
摘 要:为配合伊通河水生态治理,对长春某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提标改造工程处理规模为68×104 m3/d。针对进水可生化性差、出水标准高、厂区可利用土地紧张以及尽量利用厂区原有构筑物和设备的实际情况,确定本次提标改造工程采用IFAS工艺(原生化池改造)+浸没式超滤+臭氧接触氧化的工艺路线,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COD、BOD5、SS、NH3-N、TP和色度。提标改造完成后出水水质达到北京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11/890—2012)的B标准。介绍了处理工艺流程和各处理工艺的主要设计参数、设备配置和工程占地,并重点介绍了浸没式超滤系统的设计、运行方式、投资及处理成本等。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 提标改造; IFAS工艺; 浸没式超滤; 臭氧接触氧化
本文发表于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第16期,页码: 119-123.
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滤池用于污水厂提标改造
郑伟波1,单伊娜2,胡如意1,余敏露1
(1.浙江竟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温州325011;2.温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温州325000)
摘 要:温州鹿城轻工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原有一期工程主体工艺为Bardenpho+BAF,出水COD、NH3-N、TN及TP无法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在一期工程投加外部碳源、新增设备及优化运行参数基础上,提标改造工程新建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滤池深度处理工艺,强化脱氮除磷及去除SS。连续9个月的运行数据表明,系统出水COD、NH3-N、TN、TP平均值分别为21.2、0.85、9.21、0.23 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1.4%、94.2%、60.6%、88.2%,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甚至优于一级A标准。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 提标改造; 高效沉淀池; 反硝化深床滤池
本文发表于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第16期,页码:124-129.
基于“七段式”生化组合工艺的城镇污水厂提标改造技术
吴云生1,2
(1.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北京100102;2.北京市再生水水质安全保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102)
摘 要:根据进水情况复杂、提标改造用地受限等问题,制定了污水厂提标改造技术决策路线图,其核心为生化处理单元,可优先采用“七段式”生化组合工艺。“七段式”生化组合工艺是在传统Bardenpho工艺上,增加预缺氧池和脱气池,改善脱氮除磷效果,同时在池型布置上进行改进,可实现传统A2O和两级AO之间灵活切换,实现多模式运行,能够灵活解决进水水质波动大、出水标准高、进水污染物浓度高等问题。工程案例表明,其脱氮率可达到74%,与传统A2O相比,节省碳源药剂费用0.06元/m3,节省除磷药剂费用0.02元/m3。
关键词:提标改造; 技术决策; 生化处理; “七段式”生化组合工艺
本文发表于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第18期,页码:20-24.
关于合流制排水系统提质增效方法与措施的思考
周杨军1,解铭1,薛江儒2,张高民2,孙子为1,赵祥1
(1.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37;2.临沂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山东临沂276000)
摘 要:结合我国部分城市合流制排水系统的实际情况,对合流制排水系统存在的管道易淤积、内涝风险高、溢流污染严重、高水位及低污染物浓度等特点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合流制排水系统开展提质增效工作的方法策略。合流制排水系统开展提质增效工作时,首先应提高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满足区域排水防涝需求,在此基础上,提高污染物负荷收集率和污水处理厂进水污染物浓度,减少进入自然水体的污染物负荷,核心是应根据地区水环境容量、降雨及排水系统特征,制定符合地区情况的排水系统建设标准。根据方法策略,结合合流制排水系统的特点,提出“反向溯源、模型引导、病害治理、末端控制、智慧运维”等五大方面的实施方案,为合流制排水系统提质增效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合流制; 排水防涝; 提质增效; 溢流控制; 智慧运维
本文发表于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第16期,页码:1-7.
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执行标准与排放
模式分析
徐俊1,张荣社2,谢丽1,王洪涛1
(1.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2.绍兴市生态环境局,浙江绍兴312000)
摘 要: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即污水处理厂,已成为我国绝大多数工业园区的标配。但目前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尚不明确,寻求合适的执行标准和排放模式至关重要。结合我国工业园区集中污水处理厂的分布特点、处理模式、采纳标准等现状,以及当前排放模式存在的问题,对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执行标准进行讨论和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未来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执行标准和排放模式提供借鉴。
本文发表于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第20期,页码:16-21.
HS-SPME-GC-MS/MS测定16种硫醚类嗅味物质
郭巧媛1,2,王春苗1,2,孙道林3,郭庆园1,4,苏命1,2,杨敏1,2,
于建伟1,2
(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饮用水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5;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3.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24;4.盐城工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盐城 224051)
摘 要:针对可导致饮用水中腥臭味/沼泽味/腐败味的硫醚类物质,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联用,建立了可同时快速分析水中16种硫醚类嗅味物质的方法。对萃取纤维类型、盐浓度、萃取温度、萃取和解吸时间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的最佳顶空固相微萃取条件为:水样加入20%NaCl,采用DVB/PDMS/Carbon WR萃取纤维于45 ℃条件下萃取30 min,在250 ℃条件下解吸180 s。16种硫醚的标准曲线具有较好的线性(R2 >0.99),检出限为0.2~2.9 ng/L,超纯水和原水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0.4%~105.4%和78.3%~108.2%,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7%~13.4%和1.6%~14.1%,可满足饮用水及水源中硫醚类嗅味物质的快速检测。采用该方法对三个水厂的原水进行了分析,有二甲基二硫醚(4.2~45.3 ng/L)、二甲基三硫醚(1.9~6.1 ng/L)和二乙基二硫醚(N.D.~1.5 ng/L)检出,值得关注。
关键词:饮用水; 嗅味物质; 硫醚;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本文发表于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第6期,页码:132-138.
浙江某污水厂准Ⅳ类提标改造MBBR+DBDF工艺设计
王正法,申屠俊杰,蔡鹏翔
(杭州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7)
摘 要:浙江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总规模8.0×104 m3/d,分三期建设,其中一、二期共4.0×104 m3/d,主体工艺为改良式SBR工艺,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本次提标改造要求出水达到浙江省地方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33/2169—2018)。针对厂区可用土地少、改造时间短的特点,提标改造工程采用A/A/O+MBBR+DBDF(反硝化深床滤池)组合工艺。改造完成后,污水厂运行稳定,各项出水指标均达到设计标准。
关键词:提标改造; A/A/O+MBBR+DBDF工艺; 工程效果
本文发表于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第20期,页码:61-65.
前置缺氧池+CAST+磁混凝工艺用于紧凑型污水厂提标改造
刘强
(大连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大连116011)
摘 要:大连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设计规模为9×104 m3/d,排放标准由《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提标至一级A标准。原生化处理工艺为CAST,针对运行中存在的CAST池容不足、无深度处理系统、原水碳氮比不足、缺少碳源投加系统等问题,改造工程采用前置缺氧池+CAST+磁混凝沉淀工艺。因无空地可用,对原有多座建(构)筑物进行了拆除、改建或复建,设计了多座不规则形状处理构筑物,对新建构筑物进行了合建、叠放设计。改造后前置缺氧池和磁混凝沉淀池运行良好,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并优于一级A标准。
本文发表于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第24期,页码:69-73.
工业园区污水厂准Ⅳ类水质提标改造工程
设计
姜鸣1,石芳永1,顾雪峰1,饶政柱2
(1.北控<杭州>生态环境投资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2.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 南京210000)
摘 要:盱眙县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建设规模为2×104 m3/d,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除COD≤30 mg/L、TP≤0.4 mg/L外,其余指标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原工艺为水解酸化+DN/CN组合滤池+D型滤池+消毒池。提标改造工程针对进水以工业废水为主,水质波动大、浓度高的特点,将主体工艺改造为水解酸化+“七段式”生化法+深度处理+紫外消毒。污水处理厂尾水经过人工湿地后,出水达到地表水准Ⅳ类标准。实际运行数据表明,污水处理厂调试运行期出水基本能够达到设计标准。该工艺充分利用生化单元解决脱氮问题,且通过深度处理保证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
本文发表于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第2期,页码:59-63.
西北地区某污水厂CASS工艺提质增效工程设计
柳蒙蒙1,2,3,陈彦霖1,马晓龙4,陈梅雪1,魏源送1
(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水污染控制实验室,北京 100085;2.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长江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北京 100038;3.三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上海 201722;4.宁夏善水环境水务有限公司,宁夏 银川 750001)
摘 要:针对西北地区某城镇污水处理厂一期、二期CASS工艺处理水质、水量不达标的问题,在充分考虑利用原工程场地,不停产、不减产、不改变原有工艺的前提下,通过增加滗水深度、优化搅拌机安装、调整运行周期,低成本、高效地完成了该提质增量改造项目,实现了稳定达标排放。改造后外部碳源投加量减少33.33%,年节省药剂成本约200 万元,大大降低了污水厂的运营成本,可为西北地区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提供借鉴。
本文发表于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第2期,页码:64-68.
基于排水系统提质增效的集约治滇探索
与实践
张旭东1,马振华2,王海玲2,赵冬泉1,刘旦宇3
(1.北京清环智慧水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86;2.昆明滇池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云南 昆明 650034;3.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60)
摘 要:随着滇池治理工作的推进,排水设施的建设对负荷削减与水质提升的边际效益逐步下降,因此有必要探讨排水系统建设及管理的未来方向。通过大量工程项目和研究项目的经验总结,形成一套基于排水系统提质增效的集约治滇发展路径。依托GIS数据、在线监测、模型模拟三大技术核心,昆明市初步建成了排水系统数据体系、监测体系和模型体系。案例应用表明,三大技术能为排水系统现状诊断和新建设施论证等决策过程提供关键支撑。三大体系的深入建设,将逐步推动昆明市排水系统的提质增效、智慧化运行和集约化管理。
关键词:排水系统; 提质增效; 数据体系; 监测体系; 模型体系; 集约治滇
本文发表于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第4期,页码:125-132.
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技术研究进展
常尧枫1,谢嘉玮1,谢军祥1,郭萌蕾1,陆辉2,江磊2,
陈重军1,3,4
(1.苏州科技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2.苏州高铁苏水水务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000;3.江苏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 苏州 215009;4.江苏水处理技术与材料协同创新中心,江苏 苏州 215009)
摘 要:随着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的日趋严格,我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迫在眉睫。以预处理节省和扩展碳源、二级处理强化脱氮除磷、深度处理氮磷达标为目标,从预处理、二级处理、深度处理三个方面总结分析了碳氮磷提标改造的核心技术原理及应用效果,并认为目前主体工艺的优化加深度处理是保障城镇污水稳定达标的首选,提出了适合我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技术的优选路线。
本文发表于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第6期,页码:20-28.
太湖流域一级保护区内某污水厂提标改造工艺设计
冯仕训,张万里,程明涛,蒋岚岚
(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 无锡 214072)
摘 要:对太湖流域一级保护区内某污水处理厂按照《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32/1072—2018)标准提标改造,设计规模5.0×104 m3/d。针对出水标准高、现状主体构筑物去除能力有限、现状厂区没有有效的深度处理设施等工程问题,保留原一期CAST工艺、二期A2/O工艺,新建反硝化生物滤池、高速气浮池深度处理设施,并采取强化源头控制、提高污泥浓度、增加泥龄、控制溶解氧、优化碳源投加位置等非工程性管控措施。提标后工艺流程为粗格栅及进水泵房+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CAST池(一期)/组合式A2/O池(二期)+反硝化生物滤池+高速气浮池+接触消毒池,出水水质稳定达到设计标准。工程总投资9 550.46 万元,增加总处理费用0.98 元/m3。
关键词:太湖流域; 提标改造; 反硝化生物滤池; 高速气浮池
本文发表于中国给水排水 2022年第6期,页码:76-80.
BIOCOS工艺在污水处理厂改造中的应用及运行效果
刘强
(大连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 大连 116011)
摘 要:大连某污水处理厂原采用恒水位SBR(CWSBR)工艺,设计规模为3×104 m3/d,出水执行一级A标准。因近几年进水水质浓度明显高于原设计值,导致实际运行出水不达标。改造工程采用BIOCOS(生物联合系统)+高密度沉淀池深度处理工艺,在原CWSBR生化池内分组进行不停产改造。BIOCOS是一种改良式活性污泥系统,通过优化水力模型,利用内源反硝化技术达到高效脱氮。每个BIOCOS系统由一个P池(厌氧池)、一个B池(缺氧/好氧池)和两个SU池(沉淀循环池)组成。改造后一年多的实际运行效果表明,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并优于一级A标准。
本文发表于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第6期,页码:81-85.
污水处理厂百乐克工艺提标改造设计与运行
蒋富海1, 张显忠2
(1.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192;2.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125)
摘 要:某采用百乐克(Biolak)工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为符合准Ⅳ类高标准尾水的深度治理需求,通过系统梳理原有设施工艺短板及指标达标弱项,采取了提升上游污水内碳源纳管效能、实施污水厂的泥水提标等厂网协同提质增效措施。采用改良Bardenpho作为主体新处理工艺,进行了将传统五段Bardenpho的厌氧区与缺氧区空间倒置,进水多点分布,增设消氧脱气区等利于硝化、脱氮、降碳、除磷的改良设计。引进节能变频风机、新型高效免停水曝气器、低氧曝气的节能运行策略,辅以集约占地的加砂澄清池。实际出水指标浓度稳定在新排放限值的65%以下,污泥减量48%,单位电耗、药耗分别节约16%、28%,再生水回用率超过30%。
关键词:百乐克; 改良Bardenpho工艺; 加砂澄清池
本文发表于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第6期,页码:86-92.
反硝化生物滤池+高效沉淀池用于污水厂
改造
缪攀
(东莞市厚街海清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广东 东莞 523000)
摘 要:传统污水厂处理出水水质很难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准Ⅳ类标准,通常需要进行升级改造才能实现。某污水处理厂新增深度处理采用轻质反硝化生物滤池+微砂高效沉淀池工艺,处理水量为40×104 m3/d,处理后的出水水质由《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排放标准提高到地表水准Ⅳ类标准,运行成本为0.355 元/m3,建设轻质反硝化生物滤池和微砂高效沉淀池投资成本分别为274、143.5 元/m3。该工程投运后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可供其他提标改造项目参考。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 升级改造; 轻质反硝化生物滤池; 微砂高效沉淀池
本文发表于中国给水排水 2022年第6期,页码:86-92.
新型气浮设备去除污水厂二沉池出水TP和SS中试
赵志太1,2,李建3,孔晓光1,赵志能4,李雪凝5,苗志全1,宋欣5,张文博1,乔海兵1,2,孙士权5
(1.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44;2.河南省水质保障与水环境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44;3.上海大众嘉定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上海 201800;4.河南梁隆置业有限公司,河南 焦作 454150;5.长沙理工大学 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
摘 要:采用自主设计研发的新型气浮设备对北方某市污水厂二沉池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了混凝剂种类、水温、回流比、表面负荷等对去除TP和SS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表面负荷和回流比下,二沉池出水经新型气浮设备处理后TP浓度低于0.3 mg/L,且不受温度影响。在仅投加PAC时,该设备即可维持出水SS低于20 mg/L。相较于高效沉淀池,采用气浮处理二沉池出水的运行费用低,经济效益好,可作为城市污水厂深度处理工艺。
本文发表于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第9期,页码:18-24.
五段Bardenpho/生物滤池在氧化沟提标改造中的应用
王胤1,吴嘉利1,姚翔1,卢英荃2,付忠志1
(1.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84;2.崇州中法环境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1230)
摘 要:成都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4×104 m3/d,需将污水排放标准由原一级A标准提高至《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51/2311—2016)中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地表水准Ⅳ类水质标准)。通过分析原工艺系统存在的脱氮能力不足、碳源投加量大、氧化沟流速不均、污泥易沉积等问题,提标改造工程将原A2/C氧化沟工艺原位改造为五段Bardenpho工艺,并新增高效沉淀池+脱碳生物滤池组合深度处理工艺。改造完成后出水水质优于地表水准Ⅳ类标准,提标改造工程总投资为10 012.24 万元,运行成本为0.404 元/m3。
关键词:标改造; 氧化沟; 五段Bardenpho; 高效沉淀池; 准Ⅳ类排放标准
本文发表于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第10期,页码:74-78.
福鼎市污水系统问题识别及提质增效策略
胡小凤,袁芳,石鹏远,刘曦,赵政阳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 100044)
摘 要:针对近些年污水处理厂进厂水量不稳定和进水BOD5浓度偏低等实际问题,福鼎市结合排水管网勘察与检测工作,追根溯源,对污水系统进行问题诊断,分析了城市污水系统运行效能低下的原因,制定了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一厂一策”方案,合理选择技术手段和工程措施,指导地方推进污水提质增效工作,促进排水设施建设逐步实现由“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
本文发表于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第12期,页码:61-67.
MBBR工艺用于南昌市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
彭江喜,李益飞,肖涛,许文斌,吴晗
(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江西南昌330038)
摘 要:南昌市某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20×104 m3/d,采用卡鲁塞尔氧化沟工艺,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需提标至一级A标准。为解决现状生物池缺氧区停留时间不足和好氧区硝化不彻底的问题,改造工程采用强化生物处理和增设深度处理工艺的措施,即氧化沟MBBR改造+高效混凝沉淀+回转式过滤+次氯酸钠消毒提标改造工艺。实际运行表明,处理效果较好,出水水质稳定优于设计值。提标改造工程设计总投资2.08亿元,污水处理总成本及经营成本分别为0.651、0.497元/m3。
本文发表于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第14期,页码:85-88.
无锡市某工业污水处理厂准Ⅳ类提标改造工程设计
张万里,陈晓光,程文,冯仕训
(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无锡214072)
摘 要:无锡市某工业污水处理厂规模6.0×104 m3/d,考虑适当超前的原则,其提标改造工程设计出水水质执行准Ⅳ标准(TN除外)。但由于进水中工业废水含量较高且种类复杂,为确保稳定达标,在中试研究结论的基础上,采用了浅层气浮工艺强化预处理,增设曝气生物滤池+反硝化滤池+均相臭氧催化氧化工艺进行深度处理。工程投产后实际出水水质稳定达到了设计要求,同时可根据来水水质灵活调整运行参数,以减少运行成本。
本文发表于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第12期,页码:70-75.
基于系统性理念的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案例分析
杨磊三,李骏飞,周炜峙,李德强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10)
摘 要:针对污水处理厂具有复杂性、系统性的特点,提出基于系统性理念的提标改造思路。以南方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为例,从现状调查及分析、目标确定、方案比选及设计、工程评估等方面对系统性理念的应用展开探讨,提出将改良AAO工艺改造为MBBR工艺和加砂高效沉淀池的组合方案,实际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和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较严值的要求。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 提标改造; 系统性理念; 改良AAO工艺; MBBR工艺; 加砂高效沉淀池
本文发表于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第18期,页码:101-106
苏州某水厂深度处理二期改扩建工程设计
张晏晏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92)
摘 要:苏州某水厂由于新征建设用地无法落实,二期深度处理改扩建工程只能调整为在厂前区建筑物的地块内建设。经过工艺进一步比选,二期深度处理仍采用与一期相同的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为满足水厂60×104 m3/d规模深度处理全覆盖需求,将已建一期深度处理综合池规模由原来的25×104 m3/d改建至35×104 m3/d,并由原对应二期常规处理系统(25×104 m3/d)改为对应一期常规处理系统(35×104 m3/d);新建二期深度处理综合池规模为25×104 m3/d,对应二期常规处理系统。本工程调整了水力流程和外部管线以适应由用地变更导致的常规处理生产线对应关系的变化。改造后,出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出厂水CODMn平均值由1.36 mg/L降至1.34 mg/L,浑浊度由0.28 NTU降至0.24 NTU,氨氮始终低于检测限值。
本文发表于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第16期,页码: 63-67.
螺旋离心泵在污泥输送中的应用
马秀美,海洋,张兴龙
(海斯特<青岛>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摘 要:本文系统的介绍了螺旋离心泵的发展历史,以及作为一种新型的离心泵,在输送含藻类的回流污泥、剩余污泥以及高含固量的消化污泥等污泥输送中所具有的主要优势,其高性能、无堵塞、柔和无损伤输送、高含固量输送、稳定性等特征使其在各类污泥的水泵输送中被广泛应用。
关键词:螺旋离心泵; 螺旋离心叶轮; 含藻类回流污泥; 剩余污泥; 消化污泥; 无堵塞; 柔和输送
螺旋离心泵在污水处理中的无堵塞应用
方淋勇,王博健,陈卓,朱勋
摘 要:螺旋离心泵起源于瑞士,最初是为了帮助秘鲁鱼加工厂从渔船上输送活鱼,依托螺旋离心叶轮的无堵塞及柔和输送特性,泵可以完好无损地将活鱼从鱼网输送至船上再由船上输送至加工厂。随着产品的日益发展和完善,螺旋离心泵的输送领域逐步扩大,被广泛地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市政井式泵站及一体化泵站水处理、石化系统含油污水处理等领域,尤其是杂质较多的污水泵送。螺旋离心泵很好地解决了输送过程中介质缠绕、堵塞等一系列问题。本文结合螺旋离心泵及叶轮的特点阐述了该类型泵在污水输送中的无堵塞应用,并对其它领域中螺旋离心泵的应用做出展望。
关键词:螺旋离心泵; 无堵塞; 污水泵送; 复杂介质泵送
A2O-HPB工艺应用于污水厂提标扩容的
中试研究
钟言1,韩红波1,易境1,柴晓利1,2,戴晓虎2
(1. 湖南三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 410205;
2.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0092)
摘 要:针对某污水处理厂存在的进水碳源不足、水量冲击、无新建用地等问题,采用A2O-HPB工艺进行现场中试,考察该组合工艺的处理效果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在不投加碳源和除磷药剂的条件下,出水COD、NH3-N、TN和TP分别为5.02~15.19 、0.05~0.37、3.9~5.73、0.12~0.27 mg/L,COD、NH3-N和TN的去除率相比现状污水处理厂分别提升了1.25%、13.28%和23.56%;日处理水量翻倍,出水COD、NH3-N、TN和TP分别为5.7~16.46、0.07~0.21、2.55~4.03和0.08~0.18 mg/L,稳定优于湖南地标一级。复合粉末载体的投加和载体分离回收系统的使用,提升了系统内的微生物总量,克服了脱氮和除磷菌泥龄矛盾,强化了污泥的沉降性能,大幅提高了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可见,A2O-HPB工艺适用于该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扩容。
关键词:城镇污水处理厂; 提标扩容; A2O-HPB工艺; 复合粉末载体; 脱氮除磷
磁混凝应用于高浓度SS污水领域提标改造工程实例
陈琴波,贺国臣,陈青松
(天津大拇指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天津 300392)
摘 要:为达到类IV类排放标准,某皮革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中,深度处理工艺采用了芬顿流化床+磁混凝沉淀工艺,替代了传统的芬顿流化床+辐流式沉淀池工艺。芬顿流化床出水SS浓度高达2500mg/L,应用结果表明,在更小占地的情况下,磁混凝沉淀工艺出水SS、TP、F-均可直接达标排放,出水水质优于原有辐流式沉淀工艺。
关键词:污水处理; 提标改造; 磁混凝; 高浓度SS; 除氟
粉炭吸附+磁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在污水厂提标改造中的应用
姚俊朝,王聪,陈青松
(天津大拇指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天津 300392)
摘 要:苏州市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40000m3/d,主要接纳工业园区内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为满足新颁布的地标排放标准,进一步消减污染物的排放量,需对现有水厂深度处理段进行提标改造。本文介绍了提标改造工艺的设计参数、改造措施和改造效果。结果表明,“粉炭吸附+磁混凝沉淀”工艺有很好去除COD、SS和TP效果,达到了当地的地方排水标准。
关键词:提标改造; 粉炭吸附; 磁混凝
空气悬浮高速永磁电机系列化设计及
发展趋势
张宏杰,万清文,杨柳
(河北金士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河北 辛集 052360)
摘 要:由于军民需求的多样化,空气悬浮高速永磁电机获得了蓬勃发展,文章重点关注了空气悬浮高速永磁电机技术特点。高速电机在轴承-轴系一体化设计、电磁约束及机械限制、热管理等方面存在许多常规电机所不具有的特殊关键问题。最后作者指出高速永磁电机的优化目标开始多样化,生态化设计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空气悬浮高速永磁电机; 电磁约束; 机械限制; 热管理
MBBR 工艺用于浦江县第四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中的效果分析
倪黄蕾1,魏洪波2,陈晓会2,李桓1,邹亚东2
(1.浙江富春紫光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杭州 310000;
2.大连宇都环境工程技术 有限公司,大连 116000)
摘 要:浦江县第四污水处理厂原处理规模为3.5万m3/d,主体工艺采用水 解+A/O生物处理工艺,出水执行《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为了提升出水水质达到《浙江省城镇污水处 理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3/2169-2018,同时应对进水量超设计规模情况,浦江县第四污水处理厂实施了扩容和清洁排放提标改造工程,项目完成后处理规模达到4.5万m3/d。主体工艺采用多级A/O+MBBR组合工艺。MBBR工艺性能包选用比重合理、性能良好的改性生物悬浮填料,悬浮填料的流化疏导采用了推流器+气提疏导组合方式,填料投加后12小时内可完全均匀流化,配套的拦截系统采用了模块化安装方式,一组 MBBR 池7天完成改造。项目扩容投标改造后处理水量提升至4.5万m3/d,生化池多级AO+MBBR系统运行平稳,出水稳定达标。
关键词:扩容; 提标改造; 多级AO;MBBR工艺; 改性生物悬浮填料; 气提疏导
EBIS微氧循环流工艺在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上的应用
马少杰1,李宁宁2,穆志峰3,李响4
(1.迈邦<北京>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北京;2.达斯玛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
摘 要:本文通过介绍咸阳某污水处理厂项目,在提标改造中将生化单元由CASS工艺更改为EBIS工艺,分析了EBIS微氧循环流工艺在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上的适用性及优势。改造结果表明EBIS工艺可以实现就地提标扩容、去除率高、占地面积小、耐冲击能力强、运行成本低,在提标扩容改造上具有明显优势。
关键词:提标改造; EBIS低氧生化工艺; 同步硝化反硝化; 地表IV类
华北某集约型污水厂BFM工艺设计与运行分析
周家中,韩文杰,宋平周,张晶晶,纪庚好,杨永刚,吴迪,于林静
(青岛思普润水处理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510)
摘 要:华北某新建处理规模为2×104 m3/d的污水处理设施,面临占地受限、进水(含工业废水)水质复杂、出水水质要求高(需达到地表准V类标准)、需在4个月内通水达标等难题。采用BFM工艺为核心工艺,即纯膜MBBR工艺(B段)与改良磁加载沉淀工艺(M段),同时采用模块化设计,80 d完成了设计施工,20 d实现了通水达标。工艺流程为预处理+BFM+臭氧氧化+转盘滤池,B段总HRT仅为10 h,不设二沉池;M段设计表面负荷11.57 m3/(m2·h);除预处理采用土建形式,其余均采用模块方式,可以缩短建设周期。全厂出水COD、氨氮、TN、TP、SS分别为(21.86±3.26)、(0.44±0.24)、(10.19±1.37)、(0.09±0.03)、(4.77±0.89)mg/L,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地表准V类标准,臭氧氧化和转盘滤池根据出水难降解COD含量间歇运行。智水优控信息控制平台的加载,提高了污水厂的综合运营管理水平,实现了26%的节能降耗。本项目经营成本0.98元/m3。BFM工艺具有稳定、集约、经济、快速、智能的优势,解决了污水厂面临的用地紧张、运行不稳定、建设周期长等难题,适用于对占地、建设周期敏感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如全地下污水厂建设、无二沉池类污水厂连续流改造、污水厂原厂区大规模提量、黑臭水体治理(含河道旁位治理)、微污染水治理、工业废水处理、应急污水处理等。
关键词:悬浮载体; 生物膜; 磁加载沉淀; BFM; 应急处理; 雨季溢流; 装配式
MBBR工艺应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的系列解决方案探讨
周家中,韩文杰,吴迪,张晶晶,宋美芹,薛磊
(青岛思普润水处理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510)
摘 要:针对我国污水处理用地少、标准高、难稳定等问题,移动床生物膜工艺(MBBR)展现了节地、高效、灵活、稳定的工艺优势,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国内应用规模已达2500×104m3/d。MBBR工艺按微生物存在主要方式,分为泥膜复合MBBR工艺和纯膜MBBR工艺,分别隶属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同时纯膜MBBR耦合磁混凝沉淀形成了具备脱氮除磷功能的BFM工艺(Biofilm & Magnetic)。针对国内水质复杂、类型多样的问题,形成了MBBR工艺应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的系列解决方案。针对泥膜复合MBBR工艺原池改造实现原池提标或30%-50%以内的提量、BFM工艺原位改造实现原池提标或2倍以上的提量、BFM工艺新建深度脱氮除磷实现“准IV”及更高排放标准、BFM工艺新建旁位处理实现原厂分流或提量等解决方案,探讨了各解决方案的优势、适用场景和实际应用效果,并针对泥膜复合MBBR工艺原池改造进一步提出了4条实施技术路线。MBBR工艺能够有效满足各类污水厂新、改、扩建需求,尤其基于纯膜MBBR的BFM工艺,占地更加集约,配合装配式建设同时可展现快速实施、灵活布置等特点,通过加载智水优控云平台能够实现污水厂运行的管理升级与节能降耗。BFM工艺适用于市政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黑臭水体治理、初期雨水处理、农村污水处理等多种水环境综合治理场景。围绕绿色低碳污水处理技术的开展,以悬浮载体为基体,实现基于MBBR的厌氧氨氧化工艺,是BFM工艺下一步的发展方向,BFM工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悬浮载体; 填料; 泥膜复合; 纯膜; 磁混凝; 悬浮载体生物膜-磁混凝; 雨季溢流;微污染水; 水环境综合治理
新型纤维过滤技术介绍及合流制溢流处理试验研究
易莹,王知兵,周艳伟,葛乐乐,杨昌达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300)
摘 要:介绍了应用于合流制溢流处理的新型纤维过滤技术,并且在南方某污水处理厂开展合流制溢流处理的试验研究,考察该技术对溢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研究表明,当滤速为20.83 m/h时,SS负荷去除率大于60%;运行过程中试验装置的水头损失值不超过1 kPa。该技术具有滤速快,污染物截留效果好,及水头损失小的优点,适用于合流制污水处理厂、泵站以及其他溢流处理需求的场所。
关键词:快速纤维过滤; 合流制溢流; SS; COD
潘名宾1,潘维龙2,陈燕波1,谢益佳1,李璐1,潘杰2
(1.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10;2.绍兴市上虞区水处理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浙江绍兴312000)
摘 要:浙江某大型综合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20×104 m3/d)服务范围既包括化工工业园区,又包含城区居住区,提标前进厂水中工业废水量约占54%,出水统一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尾水排入杭州湾。提标工程设计采用将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分开收集、分质处理提标的总体方案。将现状处理线拆分、改造为两条独立的10×104 m3/d规模处理线,一条用于生活污水提标处理,改造方案为在现状二级生化/高效沉淀池基础上增加纤维转盘滤池,处理后尾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另一条用于工业废水提标处理,改造方案为在现状絮凝沉淀/水解酸化/二级生化基础上增加催化芬顿+活性炭吸附工艺,处理后尾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COD≤80 mg/L)。提标改造新建设施占地2.87 hm2,全部利用厂内空地。提标改造完成后,两条线均运行良好,出水稳定达标。生活污水部分改造吨水投资约117元/m3,运行费用在原基础上增加0.08 元/m3。工业废水部分改造吨水投资为1 920 元/m3,运行费用在原基础上增加3.48 元/m3。
本文发表于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第18期 页码:70-75.
杨忠启,徐新月,程丽洁,周家中,韩文杰,吴迪,门艳辉,李海明
(青岛思普润水处理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510)
摘 要:北方某污水处理厂新建处理规模1×104m3/d的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要求达到“准V类”水,采用BFM装配式进行施工建设,仅用时29d完成污水处理设施新建并实现通水运行,通水7d后实现达标排放,解决了项目面临的占地受限、实施周期短、稳定性要求高的难题。项目实施完成后吨水占地仅为0.142m2/ (m3·d-1),实际运行效果显示,BFM出水CODcr、NH3-N、TN、TP、SS浓度分别为(31.09±3.95)、(0.41±0.38)、(4.21±2.40)、(0.08±0.04)、(4.56±0.91)mg/L,出水水质稳定并优于设计标准,通过纯膜MBBR后缺氧区碳源调控,可保障BFM出水TN低于5mg/L。BFM装配式具有集约紧凑、高效稳定、经济快速的优势,为污水厂原厂提标扩容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磁加载沉淀工艺; 装配式; 高标准; 占地; 快速实施; BFM;合流制溢流
创新型一体式高压带式连续污泥深度脱水
设备在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中的应用
刘立文2,阮燕霞2,唐秀华2,杨文文2,黄健2,魏宏斌1,刘霞1
(1.同济大学;2.上海中耀环保实业有限公司/上海申耀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我国污水处理量、污泥产量连年增长,不少污水处理厂面临扩容或提标改造的问题,但是如何利用有限用地或现有构筑物实现污水及污泥处理的提标或扩容以及新建已经成为不容小觑的难题。适应市场需求,同济大学专家学者及中耀环保公司推出的创新型一体式高压带式连续污泥深度脱水机,综合了污泥预脱水技术、污泥改性技术、污泥改性剂同步高效混合及反应和输送技术、高压带式连续污泥机械压榨深度脱水技术等最新科研成果,根据污泥全处理工艺及处置要求,可将污泥含水率从98%左右降至60%-70%。该技术占地面积小,对构筑物层高要求低,简化污泥输送系统,可在现有厂房或有限空间内实现污泥深度脱水,大大减低项目投资及运行成本。
关键词:高压带机; 一体式高压带式连续污泥深度脱水机; 污泥脱水; 一体机
高压带式TJSD连续污泥深度脱水设备在污泥深度脱水中的应用—工艺及案例
李郭军2,阮燕霞2,唐秀华2,杨文文2,张杰2,廖洪秀2,
陆俊2,魏宏斌1
(1.同济大学;2.上海中耀环保实业有限公司/上海申耀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摘 要:同济大学专家学者及中耀环保公司原创开发的高压带式TJSD连续污泥深度脱水技术综合了污泥改性剂技术、污泥改性剂同步混合及反应和输送技术、高压带式连续污泥机械压榨深度脱水技术等,将一次脱水污泥含水率从80%左右降至60%以下。该技术目前已成功应用于100多个污水及污泥处理提标或扩容以及新建工程,被列入“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荣获“国家生态环保部2019 年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二等奖”等荣誉。该技术也可作为污泥低温干化或好氧堆肥、焚烧等的预处理,以提高污泥处理量,降低污泥全流程处理处置的投资及运行费用。
关键词:高压带机; 高压带式; 连续污泥深度脱水; 污泥脱水; 污泥处置
填料挂膜影响因素分析及阶段性工程改造
方案的优化研究
金城增1,林玲1,邵泽岩1,陈佳申1,徐章1,黄东辉2
(1.宁波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长丰净化水厂,宁波315192;
2.江苏裕隆环保有限公司,宜兴214200)
摘 要:南区污水处理厂的出水TN难以稳定达到浙江省清洁排放标准,为提高生物脱氮效率,对现有AAO生反池进行了基于移动床生物膜工艺(MBBR)的升级改造。填料是MBBR的核心载体,本文结合MBBR工艺改造及其调试,研究了影响填料挂膜的因素,结果表明充足的碳源、适宜的曝气流化情况、较低的污泥浓度有利于填料挂膜。通过改造曝气系统优化了填料区整体流态,并通过综合分析表明南区污水处理厂冬季启动改造是最佳的选择,可为其他污水厂的MBBR改造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提标改造; 移动床生物膜工艺(MBBR); 填料挂膜; 影响因素; 工程改造
紫外消毒设备在国内水处理上的应用及问题浅析
杜慧珍,林剑,梁晓菲
(赛莱默<中国>有限公司,上海,200051)
摘 要:紫外线作为一种高效的消毒技术在国内市政水处理上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特别是在市政污水厂的应用。本文着重于紫外消毒技术在国内的应用情况,根据紫外消毒设备的特点进行分类对比,分析不同紫外消毒设备的优缺点及适用性,并对紫外消毒设备在使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紫外消毒; 饮用水; 污水; 中压紫外; 低压高强紫外
污水余温热能蕴含着潜在碳交易额
郝晓地,饶志峰,李爽,李季,江瀚
(北京建筑大学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荷污水处理技术研发中心,北京100044)
摘 要:碳交易市场的建立有效推动了碳减排实践。然而,目前在污水处理行业中碳交易市场似乎仅有化学能(甲烷/CH4)可被圈定,对含量巨大的潜在污水余温热能还没有涵盖,这就导致污水热能至今在我国还未大面积、大规模被有效利用。实际上,如果以污水处理出水作为水源热泵交换热源,其产生的碳交易额不容小觑。以北京为例,处理规模为100×104 m3/d的污水处理厂出水热泵交换1~3次热量,每年可带来的碳额交易利润高达0.6~1.95亿元/a,且日后碳额交易价格还会逐年攀升。同时,在碳交易机制下,污水处理出水热能集中利用,特别是用于污泥低温干化可以凸显污水余温碳额潜能以及污泥焚烧发电所带来的额外碳交易额。因此,将污水热能列入政府“核证减排量(CERs)”,使之进入碳交易市场便会一举两得,既能帮助污水处理厂间接(通过能量输出与能量交换)实现“碳中和”运行目标,还能帮助污水处理厂“扭亏为盈”,使环境、经济、社会效益有效统一。
关键词:污水处理; 化学能; 余温热能; 核证减排量; 碳额交易; 碳中和
本文发表于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第12期,页码:7-13.
工业设计在水处理设备外观设计中的应用
康鹏禄,周华领,胡晓亮
(南方环境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100)
摘 要: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传统的以实现基本功用为目的的制造思路将不能满足市场竞争的需求,如何让产品从同质产品中脱颖而出,工业设计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个好的工业设计产品外观必须同时满足兼顾使用功能、造型美观、色彩适宜、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等诸多要求,使得产品能在用户的心中产生精神效用,从而从心理上接受它并产生认同。水处理设备外观设计要满足市场竞争提出的要求,就需要打破传统的设计流程,将工业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贯穿前期设计与产品研发全过程,打造完美的水处理设备。
关键词:工业设计; 水处理设备; 外观设计; 企业形象
一体化净水设备在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中的应用
付成林,周华领,胡晓亮
(南方环境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100)
摘 要:我国农村分布较为分散且数量众多,并且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农村经济生产建设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从而导致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水排放量显著增加,严重影响了农村饮用水安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已迫在眉睫。为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成效得到巩固和提升,一体化净水设备因其占地面积小、建设周期短,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在此次建设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一体化净水设备; 农村饮用水安全; 智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