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一线调研 I 新技术赋能污水处理 让城市更有“面子”
来源:海南新闻联播城市生活污水主要指居民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废水,容易腐化产生恶臭,影响市容市貌。近年来,海南在城市污水处理中都探索出哪些新思路、采用了哪些新技术新手段?来看记者调研。
建设全地埋式净水厂 地上造“绿” 地下治“污”
海口江东新区水质净化中心是海南首座全面建成的全地埋式净水厂,地上是绿色湿地公园,地下却别有洞天,地下箱体结构相当于60个标准游泳池大小。进入污水处理流程后,将先后经过粗格栅筛捞、沉砂池水砂分流、生物池、厌氧区等生化段处理、二沉池沉淀分流等工艺,最后进入污水的消毒阶段,并通过清水池进入巴氏计量槽及出水口排入迈雅河。
“智慧大脑” 把好水质净化关
为污水处理装上“智慧大脑”,也是江东新区水质净化中心的优势所在。它能实时监测出水标准,把好水质净化关。
“管道检测机器人”上岗 及时排查管道隐患
城市污水要进入处理厂,首先要经过污水管网。过去,因管道过窄、过深等情况,工人无法进入管道检查。近日,三亚在排水管网排查修复过程中,采用了“管道检测机器人”,通过360度实时可视画面,能够更加准确和直观地掌握排水管的“病情”,保证后续治理能够对症下药。
海南:“十四五”期间 日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将新增60万立方米
建设全地埋式净水厂、采用底下管道检测机器人,都是海南开展城市污水处理、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探索出的新思路、新手段。“十四五”期间,海南规划投资136亿元,日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将新增60万立方米,新建和改造污水管网2500公里,让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
(记者:郭瑶 乔乐 林军 李进秋 李昕 黄光学 )
总监制:李洁
监 制:陈忆多 林涛 许雅妮
主 编:陈健丽
编 辑:武文婷 牛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