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9月,贵州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 来源: 多彩贵州网
多彩贵州网讯 (本网记者 杨婧) 11月29日,记者从贵州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获悉,今年以来,贵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推进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全力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1至9月,贵州长江流域纳入国家考核的80个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8.8%,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严格环境准入,全力控制新污染源产生。严把项目环境准入关口,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将长江流域划分为975个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单元,对每个管控单元分别明确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环境准入管控要求,形成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控,加快构建省、市、县一张图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体系。严格执行特别排放限值标准,继续在长江流域按照不同水系以及企业类别,对涉磷企业水污染物总磷执行特别排放限值。

会议现场 人大论坛全媒体记者 王敏 摄
坚持铁腕治污,全力整治突出污染问题。狠抓赤水河流域白酒行业企业污染整治。狠抓乌江、清水江流域总磷污染治理。研究制定《贵州省深化磷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方案》,着力推进磷石膏综合利用,进一步提升磷石膏综合利用能力和水平。狠抓松桃河锰污染治理。印发实施《贵州省松桃县锰污染治理工作方案》,推进锰矿山“一矿一策”、电解锰企业“一厂一策”、锰渣库“一库一策”、渗滤液处理站“一站一策”治理。
坚持综合施策,全力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加强生活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置能力建设。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对38个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点位开展监测,上半年监测结果显示水质状况总体保持稳定。
坚持系统观念,全力抓好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实施重点保护修复工程,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矿山生态修复面积481.5亩、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面积2.45万亩、水源涵养区生态修复面积0.52万亩、土地整治面积3.46万亩。开展湿地和森林生态系统修复,截至10月底,累计完成营造林任务245.87万亩,占年度目标任务的89.39%。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将林地审核审批省级权限全部或部分委托9个市(州)实施。推进历史遗留矿山治理,安排5090万元支持地方对3000亩历史遗留矿山实施恢复治理。推动“贵州省苗岭山脉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成功入选国家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