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八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中国给水排水》2023年5期精华回顾 原创 中国给水排水 中国给水排水 2023-05-04 14:03 发表于天津 图片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中国给水排水》2023年5期目次 图片 图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5-04  来源:《中国给水排水》2023年5期精华回顾 原创 中国给水排水   浏览次数:156
核心提示:《中国给水排水》2023年5期精华回顾 原创 中国给水排水 中国给水排水 2023-05-04 14:03 发表于天津 图片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中国给水排水》2023年5期目次 图片 图片 论述与研究 图片 丁鑫,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 厌氧/好氧交替生物膜工艺利用原水中碳源回收磷 丁鑫1,2,李祥1,2,毕贞1,2,黄勇1,2,刘缘1,2 (1.苏州科技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2.苏州
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八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八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中国给水排水》2023年5期精华回顾

 中国给水排水 中国给水排水 2023-05-04 14:03 发表于天津
图片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中国给水排水》2023年5期目次

图片

图片

 


论述与研究

图片

丁鑫,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


厌氧/好氧交替生物膜工艺利用原水中碳源回收磷

丁鑫1,2,李祥1,2,毕贞1,2,黄勇1,2,刘缘1,2

1.苏州科技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2.苏州科技大学 环境生物技术研究所,江苏 苏州 215009

 

摘要:厌氧段外加碳源刺激释磷一直是生物膜磷回收系统的必要措施,而我国城市污水中普遍含有200300mg/LCOD,充分利用城市污水中的碳源同时能提高磷回收效果的新工艺和新模式研发仍尤为重要。构建了先厌氧再好氧的循环运行模式,在悬浮填料生物膜工艺中开展利用原水有机碳源进行磷去除与富集的可行性研究。在生物膜培养过程中,控制有机负荷为0.25kg/kgMLSS·d),单周期为48h,厌氧/好氧交替各4h,充水比为25%,以悬浮填料为载体的聚磷生物膜可在30d内形成;利用原水中碳源进行生物膜磷回收是可行的,出水PO43--P可稳定在0.5mg/L以下,磷回收液浓度稳定在5060mg/L之间,最高可达60mg/L。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在门水平上Proteobacteria占主导地位,丰度由38.5%增至66.4%;在属水平上Candidatus_Competibacter3.4%增至28.1%Defluviicoccus2.6%增至7.5%,功能聚磷菌为Pseudomonas,占比为2.9%

 

关键词:城市污水;生物膜;厌氧/好氧交替;磷回收;碳源

 

标准著录格式:

丁鑫,李祥,毕贞,.厌氧/好氧交替生物膜工艺利用原水中碳源回收磷[J].中国给水排水,2023,39(5):1-8.
DING Xin,LI Xiang,BI Zhen,et al.Recovery of phosphorus by anaerobic/aerobic alternative biofilm process using organic carbon from raw wastewater[J].China Water & Wastewater,2023,39(5):1-8(in Chinese).



图片

王鸿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水资源化利用。


不同挂膜启动方式对复合硫填料自养脱氮效果的影响

王鸿博1,郑晓英1,王慰2,3,李魁晓2,3

1.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市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242.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443.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研发中心,北京 100124

 

摘要:为确定硫自养反硝化技术在工程应用中合适的启动方式,对比了变滤速接种挂膜、变滤速自然挂膜和固定滤速自然挂膜三种不同的挂膜方式对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挂膜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没有显著优势,变滤速自然挂膜法的脱氮效果最好,其最大脱氮负荷为0.81 kg/m3·d)。通过分析pHDOSO42-等参数的变化情况发现,挂膜过程会使出水pH降低,进水DO过高会抑制脱氮过程,一些好氧菌可能会利用溶解氧将硫单质氧化为SO42-,使SO42-平均增加量高于理论值。采用高通量测序手段对系统内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在属水平上反应器中进行硫自养反硝化的优势菌群有硫杆菌属(Thiobacillus)和热单胞菌属(Thermomonas),相对丰度分别为6.38%3.86%,与二沉池回流污泥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相比存在明显的驯化过程。

 

关键词:二级出水;硫自养反硝化;挂膜方式;脱氮效果;种群结构

 

标准著录格式:

王鸿博,郑晓英,王慰,.不同挂膜启动方式对复合硫填料自养脱氮效果的影响[J].中国给水排水,2023,39(5):9-16.
WANG Hongbo,ZHENG Xiaoying,WANG Wei,et al.Influence of different start-up mode on the effect of autotrophic denitrification of composite sulfur fillers[J].China Water & Wastewater,2023,39(5):9-16(in Chinese).



图片

魏海杉,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景观水体修复及污废水再生利用。


浮床植物收割策略及资源化制取生物炭吸附重金属

魏海杉1,王怡1,王文怀1,王振1,高丽娟2,庄鹏宇2,柴宝华2,丁卓2,李文涛2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52.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65

 

摘要:为了准确制定生态浮床植物收割策略并寻求收割后植物的资源化途径,首先监测浮床中不同植物的茎叶和根系中氮、磷含量的历时变化,然后将收割植物组织在高温限氧环境下裂解制备生物炭,用于废水中重金属的去除并解析其机理。结果表明,浮床植物中菖蒲和千屈菜的茎叶应在每年10月下旬—11月上旬进行收割,而鸢尾和铜钱草无需收割。另外,优选出菖蒲茎叶在400℃下裂解制取的生物炭用于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其对Pb2+Cu2+Ni2+Mn2+的饱和吸附量分别可以达到256.18952.53849.14143.463mg/g,而且吸附过程符合单分子层吸附的Langmuir模型;除了吸附作用外,生物炭和重金属之间的阳离子π作用以及碱性条件下重金属的沉淀作用也有助于废水中重金属的去除。

 

关键词:生态浮床植物;收割策略;资源利用;生物炭;吸附重金属

 

标准著录格式:

魏海杉,王怡,王文怀,.浮床植物收割策略及资源化制取生物炭吸附重金属[J].中国给水排水,2023,39(5):17-23.
WEI Haishan,WANG Yi,WANG Wenhuai,et al.Harvesting strategy of ecological floating bed plants and its utilization to prepare biochar for heavy metals adsorption[J].China Water & Wastewater,2023,39(5):17-23(in Chinese).



图片

杨涛,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村镇饮用水水质提升技术。


集蓄坝与岸滤组合取水设施对村镇山区水源的适用性

杨涛1,2,杨静1,2,齐维晓3,敖钰洁1,2,张志强1,2,庞鹤亮1,2,黄星星1,2,陈鲲宇1,2,卢金锁1,2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52.陕西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553.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清华大学水质与水生态研究中心,北京 100084

 

摘要:山区溪流作为水厂水源之一,其水量、水质的常年波动严重增加了水厂的运行负荷,而集蓄坝与岸滤组合取水技术作为一种经济的水处理工艺,通过河岸过滤截留浊质和去除污染物、通过集蓄坝截留和汇集溪流入渗水,可满足水厂对进水水量和水质的要求。探究了3种岸滤系统对不同水质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它们对有机物均有较高的去除率,且相较于砾石层、砂层来说,土石混合层的抗冲击负荷能力更好,并且对抗生素、农药等污染物具有更好的吸附性。Hydrus 2D/3D模拟结果证明,集蓄坝的设置能有效汇集地下水,保证渗井产水量满足水厂要求。可见,在一定条件下集蓄坝与岸滤组合取水技术普遍适用于山区溪流等水源的预处理。

 

关键词:岸滤;集蓄坝;组合取水;水源预处理

 

标准著录格式:

杨涛,杨静,齐维晓,.集蓄坝与岸滤组合取水设施对村镇山区水源的适用性[J].中国给水排水,2023,39(5):24-30.
YANG Tao,YANG Jing,QI Weixiao,et al.Applicability of combined water intake technology of storage dam and bank filter to water sources in rural mountainous areas[J].China Water & Wastewater,2023,39(5):24-30(in Chinese).



图片

张欣然,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饮用水高级氧化、消毒副产物控制等研究工作。


紫外/氯胺工艺中含氮消毒副产物的生成机制解析

张欣然123,董双石1,翟家欣4,任鹏飞5

1.吉林大学 地下水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 长春 1300212.中山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3.中山大学深圳研究院,广东 深圳 5180004.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6205.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01

 

摘要:针对紫外/氯胺工艺在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高毒性含氮消毒副产物生成风险,考察了典型含氮消毒副产物二氯乙腈的生成行为和机制,并提出了控制策略。结果表明,相比单独氯胺体系,紫外/氯胺体系可使3种氨基酸的二氯乙腈生成量下降26.6%~46.7%,但会显著促进15种酚类物质的二氯乙腈生成势;两种工艺中3种腐殖质的二氯乙腈生成量基本相当。氮同位素(15N)溯源分析表明,紫外/氯胺体系处理氨基酸时生成的15N-二氯乙腈占总二氯乙腈的70%以上,说明氯胺是二氯乙腈的重要氮源,而非水中含氮有机质;并证明了紫外/氯胺体系中的二氯乙腈主要通过醛途径生成。以酪氨酸为例,鉴定得到了一系列醛类和腈类中间产物,进而解析了紫外/氯胺体系中二氯乙腈的生成路径。在紫外/氯胺工艺的实际工程应用中,建议对酚含量较高的水体进行预处理,并尽量延长紫外/氯胺处理时间、缩短后氯胺接触时间、调节pH为碱性条件,以减少二氯乙腈的生成。

 

关键词:紫外/氯胺工艺;含氮消毒副产物;氮同位素示踪;二氯乙腈

 

标准著录格式:

张欣然,董双石,翟家欣,.紫外/氯胺工艺中含氮消毒副产物的生成机制解析[J].中国给水排水,2023,39(5):31-37.
ZHANG Xinran,DONG Shuangshi,ZHAI Jiaxin,et al.Formation mechanisms of nitrogenous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in UV/Chloramine process[J].China Water & Wastewater,2023,39(5):31-37(in Chinese).


 


技术总结

图片

许航,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城市节水与污废水安全再利用、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处理膜材料研发等方面的科研工作。


备用水源原水管道水质及生物膜群落结构变化

许航1,刘伯男1,王月婷1,陈刚2,莫天培3,薛如冰1,刘志刚4,姚昊1,张茜1,郭雅彬1

1.河海大学 环境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2.河海大学 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983.合肥产投集团,安徽 合肥 2300714.宁波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041

 

摘要:备用水源原水管道较为封闭,原水停留时间过长会导致溶解氧(DO)浓度降低,管道环境由好氧变为缺氧甚至厌氧,从而引起水质恶化。实验室模拟MN两种不同水源条件在原水管道的备用状态,以DO降至2mg/L确定停留时间,探究相应的水质变化以及原水的化学稳定性和管壁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DO在水质较差水源条件下的衰减时间明显短于水质较好的水源。两种水源水都具有严重腐蚀性,出水pH、总碱度和钙硬度均显著升高。M装置进水水质相对较差,微生物存在水平高,对有机物的去除率更高,CODMn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为27.8%22.9%,而N装置分别为24.6%21.4%M装置中的硝化作用更强,NO3--N生成率为23.4%,而N装置为16.2%。两组装置管壁生物膜中的优势菌门基本相同,但丰度较高的菌门差异较大,而丰度较低的菌门差异不明显。较高的NH4+-N浓度有利于增加硝化螺旋菌门的丰度,从而促进硝化作用。良好的水质可以增加管道内的微生物多样性,更有利于管道内生态系统的稳定。

 

关键词:备用水源;原水管道;化学稳定性;生物膜

 

标准著录格式:

许航,刘伯男,王月婷,.备用水源原水管道水质及生物膜群落结构变化[J].中国给水排水,2023,39(5):38-45.
XU Hang,LIU Bonan,WANG Yueting,et al.Changes of water quality and biofilm community composition in raw water pipeline of emergency water source[J].China Water & Wastewater,2023,39(5):38-45(in Chinese).



图片

王赫,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处理理论与技术。


臭氧/生物活性炭流化床预处理对净水效率的影响

王赫1,彭锦玉2,王全勇2,刘欣3,王小𠇔4,张永3,赵成萱1

1.山东建筑大学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12.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1203.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供水分公司,山东 东营 2570004.清华大学 环境学院,北京 100084

 

摘要:以黄河水库水为原水,探究前置式臭氧/生物活性炭流化床作为预处理工艺对净水效率的影响,并与作为末端深度处理的后置式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进行对比。当采用前置式臭氧/生物活性炭作为预处理工艺时,出水中总有机碳(TOC)、生物可降解溶解性有机碳(BDOC)、氨氮浓度比后置式分别降低了11.8%12.7%72.1%,颗粒物数和浊度分别可降至(125±8) CNT/mL和(0.16±0.03) NTU;出水中溴酸盐、甲醛等氧化副产物均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要求。前置式臭氧/生物活性炭流化床和常规处理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具有协同作用,各项出水指标全面优于后置式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这可以为微污染原水的高效净化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指导。

 

关键词:前置式臭氧/生物活性炭;流化床;微污染原水;溴酸盐

 

标准著录格式:

王赫,彭锦玉,王全勇,.臭氧/生物活性炭流化床预处理对净水效率的影响[J].中国给水排水,2023,39(5):46-52.
WANG He,PENG Jinyu,WANG Quanyong,et al.Effect of ozone/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 fluidized bed pretreatment on water purification efficiency[J].China Water & Wastewater,2023,39(5):46-52(in Chinese).



图片

汪鹏,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水处理理论与技术。


基于光谱法解析污水厂DOM转化与DBPs生成特征

汪鹏1,2,郭洁3,陆旦3,沈虹3,沈志豪3,王凯丽3,张童2,唐玉霖2,马晓雁1

1.浙江工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42.同济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00923.昆山市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江苏 昆山 215300

 

摘要:通过检测污水处理厂进、出水以及各处理单元出水的理化指标,结合三维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特征,对污水处理厂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迁移转化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应用荧光区域积分法与平行因子分析法识别出污水中的2个特征荧光组分为类色氨酸(C1275nm/330nm)和类富里酸(C2290nm/420nm),在污水厂全流程处理工艺中,C1下降了85%C2下降了50%;荧光组分与常规水质指标CODBOD5TOC以及UV254等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加氯消毒后DOM的荧光特征峰出现蓝移,在出水中检测到的消毒副产物(DBPs)主要为三氯甲烷、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浓度分别为16.319.023.8μg/L,应受到关注。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溶解性有机物;荧光区域积分法;平行因子分析;消毒副产物

 

标准著录格式:

汪鹏,郭洁,陆旦,.基于光谱法解析污水厂DOM转化与DBPs生成特征[J].中国给水排水,2023,39(5):53-59.
WANG Peng,GUO Jie,LU Dan,et al.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conversion and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flant based on spectral analysis[J].China Water & Wastewater,2023,39(5):53-59(in Chinese).



图片

苗伟波,硕士,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环境综合治理及污水提质增效。


模型与水质特征因子耦合的污水管网数值诊断方法

苗伟波,刘国庆,王荣合

(深圳天澄科工水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101)

 

摘要:采用基于管网模型与多参数智能在线监测设备相结合的数值化诊断方法管网医院,可对静态设施属性进行分析,解决管网的拓扑与状态问题;对动态运行数据进行分析,解决管网的监测与运行问题。针对佛山市顺德区某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内污水管网系统的入流入渗问题进行了空间分布解析,并诊断出污水管网外来水入流量和污水溢流量。结果表明:污水主干管网存在81个污水溢流排放口、2处孤立管段、1处大管接小管和1处逆坡管段;污水处理厂大部分时段处于高水位运行状态,导致污水外溢,应将现状末端窨井的水深由7.50m降至6.22m,保证旱季各溢流口无污水溢流;占污水管网总长6.7%的局部管段,其外来水入流量占总入流量的47.3%,对污水管网入流情况严重和较为严重的3处管段进行修复,可显著降低整个管网系统的入流量等级。

 

关键词:管网模型;水质特征因子;数值诊断;管网医院;入流入渗

 

标准著录格式:

苗伟波,刘国庆,王荣合.模型与水质特征因子耦合的污水管网数值诊断方法[J].中国给水排水,2023,39(5):60-66.
MIAO Weibo,LIU Guoqing,WANG Ronghe.A method for numerical diagnosis of sewage pipe network based on coupling of model and water quality characteristic factors[J].China Water & Wastewater,2023,39(5):60-66(in Chinese).



图片

任诚,大学本科, 工程师,主要从事城市排水、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及生产调度管理工作。


AAO+MBR系统的稳定低耗运行研究

任诚,毛云飞,周科帆,林玲,刘志刚

(宁波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192

 

摘要:宁波市F污水处理厂原一期工程采用AO工艺,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为了提高出水水质,对厂区进行提标改造,拆除原一期工艺,新建AAO+MBR膜处理系统,设计出水水质执行地表类类标准。针对MBR工艺调试中出现的高电耗、TN去除率偏低、碳源投加量偏高等问题展开研究,使电耗降低6.6%、碳源投加量降低28.7%PAC药剂投加量降低3.8%,提标改造及优化运行后使出水TN16.4mg/L降低至9.3mg/L,出水TP0.61mg/L降低至0.21mg/L,出水COD19.69mg/L降低至15.55mg/L

 

关键词AAO+MBR工艺;提升水质;优化运行;节能降耗

 

标准著录格式:

任诚,毛云飞,周科帆,.AAO+MBR系统的稳定低耗运行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23,39(5):67-73.
REN Cheng,MAO Yunfei,ZHOU Kefan,et al.Stable operation of AAO+MBR system with Low consumption[J].China Water & Wastewater,2023,39(5):67-73(in Chinese).



图片

黄棚兰,本科,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排水管网设施的运营和管理工作。


污水管网外水流量与入流位置的模型估算

黄棚兰1,庞晶津1,陈茗1,陈仪1,王新端2,吴军2

1.扬州市政管网有限公司,江苏 扬州 2250002.扬州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摘要:外水流量的估计和入流点查找是污水管网运行的难题。基于此,首先应用污水管网综合模型,建立了区域内生活和工业用水量、泵站液位、泵站流量和外水流量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以估计外水流量;再应用污水管网机理模型,在不同外水入侵点假设条件下,计算管网水力状态,并与实际污水管网运行水力状态进行对比,估计污水管网外水入流点的位置。用此方法对某区域进行外水查找,并封堵外水源头后,该区域旱季污水平均流量从2.0×104m3/d降低到与实际用水量相当的0.5×104m3/d左右,COD平均浓度从92.4mg/L提升至290.2mg/L。其他污染指标如氨氮、TNTPSSVSS等,均获得了3倍以上的提升;污水管网从高液位运行的满管流转变为低液位运行的非满管流。该基于污水管网模型的外水流量和入流位置的估计方法,有助于促进污水管网运行质态的提升和提质增效。

 

关键词:污水管网;外水流量;入流位置;模型;SWMM;泵站

 

标准著录格式:

黄棚兰,庞晶津,陈茗,.污水管网外水流量与入流位置的模型估算[J].中国给水排水,2023,39(5):74-79.
HUANG Penglan,PANG Jingjin,CHEN Ming,et al.Model estimation of external water flow and inflow location in sewage pipe network[J].China Water & Wastewater,2023,39(5):74-79(in Chinese).



图片

韦纯忠,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市政给水排水、环境污染防治、智慧水务、水污染控制与智能化、污水处理技术。


GO-PVP/PVDF渗透膜的热质传递机理和污染特性

韦纯忠1,曾思1,李冬冬1,梁才航2

1.广西北投环保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00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0

 

摘要:渗透率低和疏水性差是限制渗透膜在膜蒸馏式海水淡化运用中的关键因素。为了提高膜的疏水性且保持高渗透性能,对自制的超疏水氧化石墨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偏氟乙烯(GO-PVP/PVDF)复合膜进行了热质传递的分子模拟和污染物为腐殖酸(HA)、半胱氨酸(LC)、Ca2+的耐污染实验,并通过Materials StudioMS)软件建立了膜的传热传质模型。结果表明,GO含量越大膜表面的裂纹越少。左右堆叠形态下复合膜的渗透性能最好且热导率最高,上下堆叠形态下膜性能最差。氢键作用能(Eel)为负值,并导致污染物和膜表面的相互作用能为负值,是污染物富集在膜表面的主要作用力。此外,Ca2+离子会加重膜污染。

 

关键词:渗透膜;氧化石墨烯;传热传质;疏水性;膜污染;分子模拟

 

标准著录格式:

韦纯忠,曾思,李冬冬,.GO-PVP/PVDF渗透膜的热质传递机理和污染特性[J].中国给水排水,2023,39(5):80-87.
WEI Chunzhong,ZENG Si,LI Dongdong,et al.Heat and mass transfer mechanism and membrane fouling characteristics of GO-PVP/PVDF permeable membrane[J].China Water & Wastewater,2023,39(5):80-87(in Chinese).



图片

李媛,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废水生物处理及高效生物脱氮技术。


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在苏南某农村应用研究

李媛1,2,陈英1,黄洁琼1,孙捷3,程素斌2

(1.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环境工程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8;2.同济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上海 200092;3.苏州首创嘉净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126)

 

摘要:在苏南某村镇选取4台分散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考察化粪池的有无对出水水质的影响,并采用三维荧光光谱分析仪对污染物的去除机理进行剖析。结果表明,化粪池是生活污水处理必不可少的一环,其水解酸化作用可以加速污染物的去除,从而充分发挥一体化设备各功能段作用,保证出水水质达标。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在有化粪池站区主要在化粪池完成,而在无化粪池站区主要在好氧池完成。由于无化粪池站区功能段缺失,需采用混凝沉淀再处理。三维荧光光谱所表征的特殊污染物质变化与COD变化呈正相关关系,可用来定性衡量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关键词:分散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化粪池;三维荧光光谱

 

标准著录格式:

李媛,陈英,黄洁琼,.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在苏南某农村应用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23,39(5):88-93.
LI Yuan,CHEN Ying,HUANG Jieqiong,et al.Application of decentralized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equipment in a village in Southern Jiangsu Province[J].China Water & Wastewater,2023,39(5):88-93(in Chinese).



图片

赵青,硕士,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黑臭水体整治、水生态修复等。


基于DOORP考量水生植物的生态修复效果

赵青,黄鹏,李鹤男,李鹏峰,田腾飞,刘钰,张玮嘉,张岳,李家驹,范波,孙永利,李檬,耿官杰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074

 

摘要:目前,我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初见成效,开展水体生态修复成为实现城市水体长制久清目标的重要措施,其中水生植物在提升水体溶解氧(DO)和氧化还原电位(ORP)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工程中,普遍存在对水生植物水体生态修复功能特征不明确、选取盲目性较大等问题,备受推崇的生态浮岛难以独立支撑水体修复目标。基于此,以城市水体重要考核指标DOORP为研究对象,结合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漂浮植物(含浮岛型植物)和浮叶植物释放氧气的部位进行特征测试,在自然光条件下观察水体上下层DOORP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结果表明,沉水植物增氧效果最佳,主要依靠叶片提升水体DO,其余类型水生植物仅通过根部对水体释氧,增氧效果微弱,沉水植物对水体上层DO增幅分别是挺水植物、漂浮植物、浮岛型植物和浮叶植物的7.44.114.811.6倍;除浮岛型植物外,其余4类水生植物对水体ORP均有较好的保持能力,尤其沉水植物可使水体上层ORP增加约200mV。综上所述,以DOORP为考核指标考察城市水体生态修复时,可以沉水植物为主导,并联用其他类型水生植物。

 

关键词:水生植物;生态修复;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

 

标准著录格式:

赵青,黄鹏,李鹤男,.基于DOORP考量水生植物的生态修复效果[J].中国给水排水,2023,39(5):94-100.
ZHAO Qing,HUANG Peng,LI Henan,et al.Ecological restoration performance of aquatic plants based on DO and ORP consideration[J].China Water & Wastewater,2023,39(5):94-100(in Chinese).



图片

雷成,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污染控制研究。


砷化镓芯片行业含砷废水深度处理中试研究

雷成,黄文凤,章慧,张亚明,唐彤,舒俊,黄莉

(四川恒泰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某砷化镓芯片生产厂家的含砷废水经石灰-铁盐法处理后,出水中砷浓度仍有0.2mg/L,未达到回用水的要求。采用含有活性炭三维电极的一体化除砷装置对该含砷废水进行中试规模的深度处理,结果表明,装置在药剂投加量为0.10g/L、反应时间为60minpH9的最佳条件下运行30d后,对废水中砷的去除率基本稳定在98%以上,且出水中砷浓度低于0.005mg/L,达到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可满足回用要求。

 

关键词:砷化镓芯片;含砷废水;深度处理;电化学;三维电极;一体化装置

 

标准著录格式:

雷成,黄文凤,章慧,.砷化镓芯片行业含砷废水深度处理中试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23,39(5):101-105.
LEI Cheng,HUANG Wenfeng,ZHANG hui,et al.A pilot study on advanced treatment of arsenic-containing wastewater in gallium arsenide chip industry[J].China Water & Wastewater,2023,39(5):101-105(in Chinese).



图片

廖德祥,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污水处理与资源化。


电去离子法提取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研究

廖德祥,琚佳琪,魏福强,胡超

(上海海事大学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1306

 

摘要:针对目前高氨氮、低碳氮比废水传统处理工艺中的缺陷,运用电去离子技术(EDI)提取其中的氨氮,既可降低传统处理工艺的难度与成本,又可实现氨氮资源化。以垃圾渗滤液为处理对象,考察了电压、淡水循环流量对EDI技术提取渗滤液中氨氮性能的影响。在电压为20V、淡水循环流量为8mL/min的条件下,EDI装置运行8h后,氨氮去除率和最佳提取率分别为81.7%67.3%,此时电流效率为23.4%、能耗为1.9kW·h/g(以N计)。另外,利用扫描电镜观测膜污染前后以及经不同方式清洗后的表面特征,研究膜清洗后EDI装置性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表明,采用3%的酸碱液交替清洗膜即可使EDI装置提取氨氮的性能恢复至初始水平。

 

关键词:电去离子技术;垃圾渗滤液;氨氮;膜污染

 

标准著录格式:

廖德祥,琚佳琪,魏福强,.电去离子法提取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23,39(5):106-113.
LIAO Dexiang,JU Jiaqi,WEI Fuqiang,et al.Electrodeionization method for recovery of ammonia nitrogen from landfill leachate[J].China Water & Wastewater,2023,39(5):106-113(in Chinese).



图片

连洁,硕士,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泥处理与处置。


UASB处理高含固污泥热水解滤液启动特性

连洁1,2,卓杨1,杨培真1,田国兴1,齐泽宁3,韩芸1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52.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433.西安益维普泰环保股份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7

 

摘要:针对高含固剩余污泥热水解滤液采用UASB处理的启动特性,开展连续运行试验(HRT26~7.8d)并分析启动过程中有机物去除率、甲烷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COD去除率及甲烷产率随着有机负荷的提升而增加,当HRT7.8dCOD去除率可达(65.92±2.44%。相比于COD去除率,系统启动过程中更应关注甲烷产量的变化。当HRT7.8d时,出水氨氮浓度及pH分别为(2 532.37±129.93mg/L8.02±0.28。负荷提升过程中,应更注重氨抑制风险。由于沼气产量及进水量较低,系统启动初期可采用间歇进水并增设内回流的方式增加UASB内的上升流速。

 

关键词UASB;高含固剩余污泥;热水解滤液;有机负荷

 

标准著录格式:

连洁,卓杨,杨培真,.UASB处理高含固污泥热水解滤液启动特性[J].中国给水排水,2023,39(5):114-120.
LIAN Jie,ZHUO Yang,YANG Peizhen,et al.Start-up of UASB for treating thermal hydrolyzed filtrate of excess sludge with high solid content[J].China Water & Wastewater,2023,39(5):114-120(in Chinese).



图片

李思敏,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污废水处理理论与技术。


通风速率对市政污泥好氧堆肥氮素转化的影响

李思敏1,2,3,李思雨1,2,3,唐锋兵1,2,3,张义竞1,2,3,许铮1,2,3,王彦飞1,2,3

1.河北工程大学 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河北省工程研究中心,河北 邯郸 0560382.河北工程大学 河北省水污染控制与水生态修复技术创新中心,河北 邯郸 0560383.河北工程大学 邯郸市城市水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北 邯郸 056038

 

摘要:堆肥过程中氮素的转化对堆肥产品的肥效有着重要影响。以市政污泥和蘑菇渣为原料,按照湿质量比1∶0.7混合后进行为期26 d的好氧堆肥,设置个不同通风速率的堆体A2.4 m3/m3·h)]、B2.9 m3/m3·h)]、C3.3 m3/m3·h)],考察通风速率对堆肥过程中含氮有机物转化及NH3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堆肥完成后ABC堆体的总氮损失率介于16.90%~25.10%之间,NH3挥发占总氮损失的比例介于68.49%~72.97%之间。B堆体通风速率下NH4+-NNO3--N转化更多,B堆体NO3--N含量较AC堆体分别增加了30.31%8.98%。结构方程模型显示,不同通风速率下,酸解氨态氮(AN)最易转化为NH4+-N,通风速率为2.9m3/m3·h)时微生物代谢活跃,促进了氨基糖态氮(ASN)的积累,且NH4+-N转化为难以矿化的酸解未知态氮(HUN),增加了对氮素的固定。兼顾腐熟条件和氮素损失,通风速率以2.9m3/m3·h)为宜。

 

关键词:市政污泥;好氧堆肥;通风速率;氮素转化

 

标准著录格式:

李思敏,李思雨,唐锋兵,.通风速率对市政污泥好氧堆肥氮素转化的影响[J].中国给水排水,2023,39(5):121-127.
LI Simin,LI Siyu,TANG Fengbing,et al.Effect of ventilation rate on nitrogen transformation of municipal sludge in aerobic composting[J].China Water & Wastewater,2023,39(5):121-127(in Chinese).


 

城市雨水管理

图片

钟江丽,本科,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城市水务设计、智慧水务等方面的工作。


城市排水系统排放口原位过滤技术及SS去除效果

钟江丽1,2,张萍3,4,沈捷1,陈思思1,周永潮4

1.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1222.浙江省华东生态环境工程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11223.新昌技师学院,浙江 绍兴 3125004.浙江大学 市政工程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58

 

摘要:城市雨水径流面源污染经排放口直接排放逐渐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针对雨水排放口点多面散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轻质填料的原位过滤技术,该技术可通过定期维护实现滤料清洗,从而实现长期运行。以悬浮固体(SS)作为评价指标对该技术进行了模拟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实际应用研究,考察该技术对SS的实际控制效果。结果表明,该技术对SS总体上具有很好的净化效果,在滤层厚度为10cm、滤速为106.7m/h的条件下,SS去除率可达到70%~80%SS去除效果受滤料粒径、滤层厚度以及滤速(排放流量)的影响,较厚的滤层具有较好的SS去除效果,但滤层厚度超过10cm后,SS去除率增幅较小;粒径较小的滤料具有更高的SS去除能力。但是,较厚的滤层和较小的滤料会造成水头损失的增加,对排放安全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工程应用中应在综合考虑排放安全的前提下,合理选取滤层厚度与滤料粒径。

 

关键词:雨水径流;面源污染;雨水排放口;原位过滤;悬浮固体(SS

 

标准著录格式:

钟江丽,张萍,沈捷,.城市排水系统排放口原位过滤技术及SS去除效果[J].中国给水排水,2023,39(5):128-132.
ZHONG Jiangli,ZHANG Ping,SHEN Jie,et al.In situ filtration technology and its SS removal performance at drainage outlet of urban drainage system[J].China Water & Wastewater,2023,39(5):128-132(in Chinese).



图片

杨海燕,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处理技术、节水及再生水回用技术。


基于流域的沿海山地城市防洪排涝规划方案设计

杨海燕1,黄明阳2,周广宇2,孙广东2,明瑞涛3

1.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北京 1000442.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 1000443.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北京 100048

 

摘要:针对我国内涝灾害频发、防洪排涝规划思路缺乏系统性的现状,总结了从整体到局部个层次的防洪排涝体系,并运用SWMM模型分析了多种降雨-洪水-潮水遭遇情况下,XSY区现状水系及防洪排涝规划方案的排水能力,验证了该体系的科学合理性。通过65 次模拟及方案调整,确定了Y区的最佳水系规模,并预留座泵站。结果表明,在20年一遇最不利24h降雨遭遇50年一遇洪水及50年一遇潮水条件下,Y区共形成3506×104m3的径流量,其中2402×104m3的径流量通过水系排至外江外海,193×104m3径流量通过泵站排至外江,911×104m3径流量被河流、滞涝区消纳,Y区内涝风险得以消除。

 

关键词:防洪排涝规划;SWMM;沿海山地城市;大排水系统;径流量

 

标准著录格式:

杨海燕,黄明阳,周广宇,.基于流域的沿海山地城市防洪排涝规划方案设计[J].中国给水排水,2023,39(5):133-138.
YANG Haiyan,HUANG Mingyang,ZHOU Guangyu,et al.Design of flood control and drainage planning scheme for coastal mountainous cities based on watershed[J].China Water & Wastewater,2023,39(5):133-138(in Chinese).



制作:文   凯

审核:李德强

 

图片

《中国给水排水》2023年1期精华回顾

《中国给水排水》20232期精华回顾

《中国给水排水》2023年3期精华回顾

《中国给水排水》20234期精华回顾


图片

图片

微信号:cnww1985

图片

投稿咨询:022-27835707

广告咨询:022-27835639

发行咨询:022-27835520

官方网站:www.cnww1985.com

联系邮箱:cnwater@vip.163.com

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阅读原文
阅读 793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世界水日,与未来新水务在深圳约一个高峰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3月22日(周五)08:30—17:30 2024-03-22 08:30:00 开始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直播时间:2024年3月14日(周四)14:00 2024-03-14 14:00:00 开始    题目:占地受限情况下的污水厂水质提升解决方案 主讲人:程忠红, 苏伊士亚洲 高级
华北设计院:高密度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效果巩固提升要点分析 直播时间:2024年3月4日(周一)9:30 2024-03-04 09:30:00 开始 2月23日|2024年“云学堂科技学习周”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与分享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2月23日(星期五)9:00—17:00 2024-02-23 09:00:00 开始
2月22日|2024年“云学堂科技学习周”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与分享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2月22日(星期四)9:00—18:00 2024-02-22 09:00:00 开始 2月21日|2024年“云学堂科技学习周”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与分享论坛 直播时间:2024年2月21日(星期三)9:00—18:00 2024-02-21 09:00:00 开始
大湾区青年设计师论坛直播预告(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论坛)  “醒年盹、学好习、开新篇”2024年“云学堂科技学习周”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设计师技术交流与分享论坛 山东日照:“乡村之肾”监管装上“智慧芯”    日照市生态环境局农村办负责人时培石介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被称为“乡村之肾”,对于农村水环境的改善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工湿地国际大咖/西安理工大学赵亚乾教授:基于人工湿地技术的污水净化之路 直播时间:2024年1月30日(星期二)19:00 2024-01-30 19:00:00 开始 马洪涛院长: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统筹推进的一些思考 直播时间:2024年1月25日 10:00 2024-01-25 10:00:00 开始
2024年水务春晚 直播时间:2024年1月18日(周四)18:00—22:00 2024-01-18 18:00:00 开始 《以物联网技术打造新型排水基础设施》 直播时间:2024年1月11日(星期四)15:00 2024-01-11 15:00:00 开始--刘树模,湖南清源华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
WPE网络报告:作者-审稿-编辑视野下的高水平论文 直播时间:2024年1月10日(星期三)19:00 2024-01-10 19:00:00 开始 核心期刊:中国给水排水》继续入编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中国给水排水核心科技期刊
直播丨《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宣贯会 直播时间:2023年12月27日 09:30—11:00 2023-12-27 12:00:00 开始 【直播】【第五届水利学科发展前沿学术研讨会】王浩院士:从流域视角看城市洪涝治理与海绵城市建设
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3)|水回用安全保障的高效监测技术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城镇水环境专业委员会2023年年会暨换届大会 直播时间:2023年12月16日(周六)08:30—18:00 2023-12-16 08:30:00 开始
第二届欧洲华人生态与环境青年学者论坛-水环境专题 直播时间:2023年12月9日(周六)16:00—24:00 2023-12-09 16:00:00 开始 JWPE网络报告:综述论文写作的一点体会 直播时间:2023年11月30日(星期四)19:00 2023-11-30 19:00:00 开始
WaterInsight第9期丨强志民研究员:紫外线水消毒技术 再生水 水域生态学高端论坛(2023)热带亚热带水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会议 直播时间:2023年11月29日(周三) 09:00—17:40 2023-11-29 09:00:00 开始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智慧水务与科技创新高峰论坛 直播时间:2023年11月25日(周六) 13:30 2023-11-25 13:30:00 开始 中国水协团体标准《城镇污水资源与能源回收利用技术规程》宣贯会通知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2023年11月14日9:00线上举行直播/JWPE网络报告:提高饮用水安全性:应对新的影响并识别重要的毒性因素 直播主题:“对症下药”解决工业园区污水处理难题   报告人:陈智  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直播时间:2023年11月2日(周四)14:00—16:00 2023-11-02 14:00:00 开始
10月29日·上海|市政环境治理与水环境可持续发展论坛 BEST第十五期|徐祖信 院士 :长江水环境治理关键      直播时间:2023年10月26日(周四)20:00—22:00 2023-10-26 20:00:00 开始
《水工艺工程杂志》系列网络报告|学术论文写作之我见 直播时间:2023年10月19日(周四)19:00 2023-10-19 19:00:00 开始 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技术研讨会 直播时间:2023年10月20日13:30-17:30 2023-10-20 13:30:00 开始
技术沙龙 | 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2) 直播时间:10月14日(周六)上午10:00-12:00 2023-10-14 10:00:00 开始 直播题目:苏伊士污泥焚烧及零碳足迹概念污泥厂 主讲人:程忠红 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内容包括: 1.	SUEZ污泥业务产品介绍 2.	全球不同焚烧项目介绍 3.	上海浦东污泥焚烧项目及运营情况
中国给水排水第十四届中国污泥千人大会参观项目之一:上海浦东新区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工程 《水工艺工程杂志》系列网络报告 直播时间:2023年9月26日 16:00  王晓昌  爱思唯尔期刊《水工艺工程杂志》(Journal of Water Process Engineering)共同主
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八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同期召开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排水管网大会  (水环境综合治理)  同期召开中国给水排水 2024年 海绵城市标准化产业化建设的关键内容 结合项目案例,详细介绍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技术体系及标准体系,探讨关键技术标准化产业化建设的路径,提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
报告题目:《城镇智慧水务技术指南》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平台: 主讲人简介:  简德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总院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信息技术委员会副主 第一轮通知 | 国际水协第18届可持续污泥技术与管理会议 主办单位:国际水协,中国科学院  联合主办单位:《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 等
技术沙龙 | 先进水技术博览(Part 11) 直播时间:8月19日(周六)上午10:00-12:00 2023-08-19 10:00:00  广东汇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湛蛟  技术总监  天津万 中国水业院士论坛-中国给水排水直播平台(微信公众号cnww1985):自然—社会水循环与水安全学术研讨会
WaterInsight第7期丨掀浪:高铁酸钾氧化技术的机理新认知及应用 直播时间:2023年8月5日(周六)上午10:00-11:00 2023-08-05 10:00:00 开始 直播:“一泓清水入黄河”之山西省再生水产业化发展专题讲座 直播时间:2023年7月23日(周日 )08:00-12:00 2023-07-23 08:00:00 开始
珊氮自养反硝化深度脱氮技术推介会 直播时间:2023年7月21日(周五) 欧仁环境颠覆性技术:污水厂扩容“加速跑”(原有设施不动,污水处理规模扩容1倍!出水水质达地表水准IV类标准!),推动污水治理提质增效。  诚征全国各地污水厂提标扩容工程需求方(水务集团、BOT公司、设
直播预告|JWPE网络报告:自然系统中难降解污染物去除的物化与生化作用及水回用安全保障 中国给水排水 直播题目: 高排放标准下污水中难降解COD的去除技术     报告人: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程忠红
WaterTalk|王凯军:未来新水务 一起向未来  For and Beyond Water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以网络会议形式举办“水与发展纵论”(WaterTalk)系列学术报 5月18日下午 14:00—16:00 直播  题目: 高密度沉淀池技术的迭代更新 主讲人: 程忠红 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大纲:  高密池技术原理 不同型号高密池的差异和应用区别 高密池与其他
BEST|绿色低碳科技前沿与创新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翔教授  直播时间:2023年4月30日 14:00—16:00 2023-04-30 14:00:00 开始 日照:“碳”寻乡村振兴“绿色密码”  凤凰网山东    乡村生态宜居,乡村振兴的底色才会更亮。我市坚持乡村建设与后续管护并重,市、区、镇联
BEST论坛讲座报告第十三期(cnwww1985):全球碳预算和未来全球碳循环的不稳定性风险 The global carbon budget and risks of futur 国际水协IWA 3月17日直播:3月17日 国际水协IWA创新项目奖PIA获奖项目介绍分享会 直播时间:2023年3月17日 9:00—11:30 2023-03-17 09:00:00 开始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云中漫步-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及云计算的威立雅智慧水务系统Hubgrade 直播时间:2023年3月15日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平台会议通知 | 2023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清华大学王凯军教授团队等)
中国污水千人大会参观项目之一: 云南合续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海口市西崩潭水质净化中心 中国给水排水 Water Insight直播:刘锐平  清华大学 环境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高浓度硝酸盐废水反硝化脱氮过程强化原理与应用 会议时间:2023.1.7(周六)10:00—11:00
智慧水务的工程全生命周期实践分享 直播时间:2023年1月6日 15:00-16:00 对话嘉宾:窦秋萍  华霖富水利环境技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总经理 主持人:李德桥   欧特克软件(中国)有限 苏伊士 直播时间:12月30日14:00-16:00直播题目:污泥处理处置的“因地制宜和因泥制宜” 主讲人:程忠红,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特邀嘉宾:刘波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二院总工 教
苏伊士 直播时间:12月27日14:00-16:00;复杂原水水质下的饮用水解决方案    陈智,苏伊士亚洲,技术推广经理,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熟悉市政及工业的给水及污水处理,对苏伊士 曲久辉  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基于模拟仿真的污水处理厂数字化与智慧化:现状与未来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28日(周三)9:30—12:00 2022城镇溢流污染控制高峰论坛|聚焦雨季溢流污染控制的技术应用与推广 中国给水排水
王爱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国家 领军人才:广州大学学术讲座|低碳水质净化技术及实践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18日 9:30 国际水协会哥本哈根世界水大会成果分享系列网络会议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15日 20:00—22:00
德国专场直播主题:2022 中国沼气学术年会暨中德沼气合作论坛 2022 中国沼气学术年会暨中德沼气合作论坛德国专场 时间:2022年12月20日  下午 15:00—17:00(北京时间) 2022中国沼气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中德沼气合作论坛的主论坛将于12月15日下午2点召开
技术交流 | 德国污水处理厂 计算系列规程使用介绍 城建水业 WaterInsight首期丨王志伟教授:膜法水处理技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10日 10:00—11:00
处理工艺专场|水业大讲堂之六——城市供水直饮安全和智慧提质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8日 8:30—12:15 建设管理专场|水业大讲堂之六——城市供水直饮安全和智慧提质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7日 14:00—17:15
国际水协会哥本哈根世界水大会成果分享系列网络会议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8日 20:00—22:00 Training Course for Advanced Research &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ed Wetl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
12月3日|2022IWA中国漏损控制高峰论坛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3日(周六)9:00—17:00 2022-12-03 09:00:00 开始 国际水协会哥本哈根世界水大会成果分享系列网络会议(第八期)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1日 20:00—22:00 2022-12-01 20:00:00 开始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智慧输配专场|水业大讲堂之六——城市供水直饮安全和智慧提质 直播时间:2022年11月30日 14:00—17:05 2022-11-30 14:00:00 开始 国际水协会哥本哈根世界水大会成果分享系列网络会议(第七期) 直播时间:2022年11月25日 20:00—22:00 2022-11-25 20:00:00 开始
国标图集22HM001-1《海绵城市建设设计示例(一)》首次宣贯会   直播时间:2022年11月24日 13:30—17:30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平台 【 李玉友,日本国立东北大学工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系教授,博导,注册工程师】颗粒污泥工艺的研究和应用:从UASB到新型高效脱氮和磷回收
中国建科成立70周年|市政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发展高峰论坛   直播时间:2022年11月22日 13:30—18:25   2022-11-22 13:30:00 开始 国际水协会哥本哈根世界水大会成果分享系列网络会议(第六期)   直播时间:2022年11月22日 20:00—22:00
会议预告| 国际水协会哥本哈根世界水大会成果分享系列网络会议(第五期) 中国给水排水 奋进七十载 起航新征程|中国市政华北院第十届科技工作会议暨庆祝建院七十周年大会  直播时间:2022年11月18日 9:30   2022-11-18 09:00:00 开始
樊明远:中国城市水业的效率和服务要做一个规范     樊明远 世界银行高级工程师 黄绵松  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智慧环保事业部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  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海绵城市系统化运维的挑战与实践  直播时间:2022年11月16日 18:30  黄绵松  北京
全国节水高新技术成果展云端活动周寻水路  污水回用专场      转发直播赠送  中国给水排水电子期刊  !!!  直播抽奖 100份 中国给水排水电子期刊  !!! 首届全国节水高新技术成果展即将开幕,同步举行的节水时光云端活动周”也将于2022年11月15日10:00-12:00 、14:30-17:00,在云端与水务行业的专家朋友见面!    在这即将到来激动
会议预告| 国际水协会哥本哈根世界水大会成果分享系列网络会议(第四期) 中国给水排水 国标图集22HM001-1《海绵城市建设设计示例(一)》首次宣贯会
国际水协会哥本哈根世界水大会成果分享系列网络会议 直播时间:2022年11月3日 16:00—18:00 2022-11-03 16:00:00 开始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 会议预告 | 国际水协会哥本哈根世界水大会成果分享系列网络会议 国合环境
精彩预告 | 黄河中上游水环境国际论坛·颗粒污泥水处理创新与应用  来源:《中国给水排水》 全球环境科学高峰论坛系列讲座( BEST):电活性微生物: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能提升、生物修复、金属腐蚀以及新型电子设备    报告人:马萨诸塞州州立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Derek Lovley教授
彭永臻院士直播预告丨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新技术与发展/2022年中国污泥大会(第十三届)/工业污泥大会/固废大会/渗滤液大会 直播预告 | 8月21日 中外雨水管理经验和挑战研讨会 中国给水排水    留德华人资源与环境学会  潘伯寿博士,于1991年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曾受聘德国GKW工程设计及咨询公司,贝
清水绕村庄,农家换新颜 山东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及黑臭水体治理--8月9日上午,山东省在日照市召开2022年全省东部片区农村生活污水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现场推进会,参会代表现场观摩学习了岚山区、高新区等 【水大会直播二位码】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排水管网、水环境综合治理/再生水利用/水环境综合治理大会目次及报告日程
威立雅应对碳中和愿景的思路 原创 Veolia 威立雅水务技术 《中国给水排水》第十八届年会暨水安全保障及水环境综合整治高峰论坛日程
污水千人大会参观典型项目:长春英俊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改造项目技术介绍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预告 | 排水系统数字孪生的核心:借助排水模型开启全面诊断模式   窦秋萍  Vivian Dou   华霖富中国区总经理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