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名称:中国给水排水
创办日期:1985年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主办单位: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期刊:半月刊
联系电话:022-27836225
联系邮箱:cnwater@vip.163.com
官方网站:www.cnww1985.com
国内统一刊号(CN):12-1073/TU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0-4602
青岛李村河污水处理厂类Ⅳ类标准提标扩建工程设计
刘浩1,臧海龙1,耿安锋2,杨睿2,孟涛2,张德跃2
(1.青岛水务集团环境能源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02;2.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381)
摘要:青岛李村河污水处理厂原设计规模25×104m3/d,为满足李村河流域污染物削减及生态补水需求,四期工程需扩容至30×104m3/d,同时将出水标准由一级A标准提高至地表水Ⅳ类标准(总氮≤15mg/L除外)。提标扩建工程采用原厂减量分流扩容的建设方案,污水处理采用改良Bardenpho+MBR工艺,原厂分流后出水增设高速气浮工艺,与MBR出水一并经臭氧氧化及消毒后排放。另外,为减少邻避效应,新建厂区采用半地下全覆盖建设方式。工程建成运行以来,在进水浓度冲击较大的情况下,各项出水指标均优于设计指标,同时为李村河上游提供了最大20×104m3/d的生态补水,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BBR工艺用于污水处理厂准Ⅳ类水提标改造
赵旭雍1,邓利智2,徐欣1,吴永明2,3,辛在军3,邓觅3,梁培瑜3
(1.南昌鑫淼源环保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38;2.南昌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 330031;3.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0096)
摘要:南昌某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后,污染物排放标准由原《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提高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准Ⅳ类标准,且TN和SS达到一级A标准。该污水厂将A/A/O微曝氧化沟二级生化处理工艺升级改造为以“植物-泥-膜”为核心的植物生态生物膜(BBR)工艺,持续约7个月(含冬季)的正常运行数据显示,改造后出水水质满足设计标准,运行稳定,且抗冲击负荷(水质、水量、温度)能力强,NH3-N、COD、BOD5、TP的日平均浓度分别可达0.38、11.46、4.49、0.09 mg/L,优于地表Ⅳ类水标准;出水TN和SS分别为6.16 mg/L和2.38 mg/L,稳定处于10 mg/L以下;处理费用为0.6 元/m3,较改造前节省约20%。
BAF+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滤池用于准Ⅳ类提标
柏春荫1,2,张庆习1,2,赵帅1,苏伟1,林子豪1,翟伟奇3
(1.北海北排水环境发展有限公司,广西 北海 536007;2.北京北排产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38;3.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381)
摘要:广西某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规模为5.5×104m3/d,采用DE氧化沟+纤维转盘滤池及A2/O+滤布滤池工艺,按一级A标准建设。为使出水水质提升至地表水准Ⅳ类标准,新建曝气生物滤池(BAF)、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滤池、臭氧接触池等深度处理工艺,即使受到进水水质连续超标影响,仍然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稳定性,出水水质达到地表准Ⅳ类标准,其中NH3-N、TN、TP、SS平均削减效率分别达到85.48%、51.31%、76.86%、70.21%。该工程投运后既解决了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问题,又有效地改善了该流域的水环境质量,为生态修复和红树林保护奠定了重要基础。
反硝化生物滤池+高效气浮工艺用于准Ⅳ类提标改造
杨淇椋,宋凤鸣,古伟,周滔,王文明
(湖南先导洋湖再生水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208)
摘要:采用反硝化生物滤池+高效气浮池作为新增深度处理工艺,对长沙市坪塘污水处理厂(一期)进行提标改造,将厂区出水水质由《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提高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准Ⅳ类标准,工程设计规模为4×104m3/d(Kz=1.3),深度处理占地仅约1800m2。调试及运行期间深度处理组合工艺出水水质均稳定优于准Ⅳ类标准,具有占地面积小、电耗和药耗可控等优点,可为环境敏感地区和需要高品质出水的污水厂提标改造工程,特别是用地比较紧张的同类工程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