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产业研究院是生态环境部直属单位设立的环保产业智库研究机构,具有环保产业政策研究、环保科技成果转化、环保产业行业分析、环保咨询服务、环保产业信息发布等工作职能。
研究院设立专家委员会,由100位特聘专家组成;设立企业家委员会,由100位环保产业企业家作为特邀研究员组成。发挥专业环保产业智库资源优势,承担环保产业课题研究、专项调研以及项目考察活动;定期举办“绿金汇”全国环保企业总裁沙龙,每年召开“生态环境产业年会”,宣传推荐先进环保处理工艺技术、工程案例和运维模式,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围绕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工作,密切联系国家部委、地方政府、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在环保产业理论研究、政策解读、信息服务、项目实施、创新技术产业化、资源融合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提供生态环境全产业链的综合服务。
(一)产业政策研究中心
承担生态环境部产业研究课题,专项调研及社会活动;举办环保企业总裁沙龙(绿金汇)、中国环保产业发展论坛、环保产业投融资高峰论坛等活动。
定期发布全国环保产业各类研究报告、指数报告、排行报告,开展环保产业细分领域年度排名评选,发布年度排行榜。 开展全国环保优秀品牌企业、全国环保诚信企业、全国环保示范工程评选及宣传活动。
(二)绿色金融中心
联合相关金融、证券和产业基金,筛选优秀技术、项目和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或收并购,助力环保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和产业要素资源整合。
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财政对环保领域的资金投入,广泛开辟环保资源利用渠道,努力实现低风险融资,为环保企业和基层政府提供广泛、便捷、高效、低风险的绿色金融解决方案。
(三)咨询服务中心
围绕国家推进的环保治理“第三方”服务、环保咨询服务等目标,发挥智力人才优势,开展环保政策咨询技术交流、企业诊断、人才培训、环保产品评定认证等工作。
发挥行业资源优势,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生态环境产业综合咨询服务。包括企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企业排污许可申请报告编制、企业污染风险排查、各类环境规划报告编制以及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要素导入等服务。
(四)碳中和研究中心
为政府部门、产业园区、各行业的企业单位实施规划和设计碳排放路径(碳中和CREO路径),开展碳排放核算、碳排放监测、碳排放权交易、碳达峰行动方案编制等工作。
(五)环保大数据研究中心
联合环保大数据相关开发机构,推出面向全国环保系统的环保监测及监管大数据技术方案以及各种应用,服务环境监测及监察。
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推出面向企业的环保大数据在线管理平台,包括企业环境信用评定、环境责任险、排污安全风险评估等若干项智能化管理服务。
(六)生态环境监测检测中心
开展生态环境监测检测领域的产业政策研究和市场分析,针对行业发展中的难点以及痛点问题,快速查明污染源,并提出政策建议和技术解决方案。
围绕环境监测检测社会化服务和第三方运营,推出面向政府和企业的专业化服务,不断提高环境监测检测水平。
(七)矿山生态修复中心
以矿山、土壤修复技术研发及工程实践为主,集“生态评估、工程勘察、规划设计、技术研发、投资建设、施工运营与咨询服务”于一体,打造矿山生态修复全产业链。
业务覆盖矿山生态修复、边坡(创面)生态修复、农业污染耕地生态修复、土地整治与改良等领域,拥有矿山生态修复技术、土壤(土地)生态修复技术以及创面边坡生态修复技术专利集群。
(八)水环境研究中心
聚焦水环境政策、技术、运营模式等研究。为水环境治理提供新理念和新思路。
整合水环境治理产业资源,优化污水深度处理和废水资源化利用整体解决方案。
(九)大气环境研究中心
研究大气污染防治产业政策,分析大气污染治理行业现象,发表专业行业观点,面向国家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建议,促进产业治理能力转型升级。
围绕打赢蓝天保卫战,组织实施一批创新性、先导性、示范性项目,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先进技术向治理能力的转化。
(十)农业农村研究中心
研究农村农业生态环境产业政策,总结推广创新技术及项目案例,向国家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建议。
围绕乡村振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业环境资源产业化等主题组织实施一批创新性、先导性、示范性项目。整合多产业要素和资源,促进“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
(十一)生态文旅产业中心
依据十四五规划,将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概念融入文旅产业发展中,打造生态文旅品牌,提升全域旅游理念,促进全域旅游发展,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文化内涵。
(十二)产业发展促进中心
根据国家发展战略,适时与相关地方政府及机构合作,建设区域发展中心,加快研究院与各级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科研机构和环保企业等的合作,构建协调一致、分工合作的环保产业服务体系。
孵化、培育环保行业细分领域领先企业,加快环保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转化水平。加强资本与环保产业的结合,为IPO,PRE-IPO企业提供专业化、全流程金融服务。
(十三)土壤修复研究中心
聚焦土壤修复的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致力于解决农业和工业中所存在的土壤污染难点问题。发掘地方土壤治理项目,推进项目备案和方案实施。
开展土壤修复领域的技术应用、场地调查、课题申报、风险评估和管理防控等相关业务,宣传推介优质创新型土壤修复技术和处置工艺。
(十四)固废产业研究中心
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交流合作,进行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处置领域调研。开展技术交流、合作、培训、咨询与信息服务等工作,促进我国固废处理处置行业的可持续绿色发展。
宣传推广先进的处置技术和工艺体系;提升不同行业的固废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效率;提高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处理水平,进行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提高研究城市和村镇的垃圾分类、垃圾清运焚烧、厨余垃圾、医疗垃圾的资源化的处理能力;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对典型行业难点问题进行技术攻关。
(十五)危废治理研究中心
加强国内外相关科研院所、组织机构和高校的交流合作,联合危废处置环保企业共同推进先进危废处理技术的市场化应用,努力解决我国危废行业处置过程中的所面临的各种难点问题。
专注于危废处置技术的成果转化和技术应用,特别是在飞灰、工业废盐、有色金属、赤泥、铅酸废电池等领域,积极发掘危废处置市场潜力和项目标地。加快提升我国各种危险废物的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置能力,探索市场化治理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