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科学家的民族情结:用微生物解决水污染,最大梦想是扎根中国
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4位。但同时,我国也是被联合国“标记”的“水资源极度紧缺国家”之一。
矛盾吗?不!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的水质受到污染。2014年3月14日,国家环保部发布首个全国性大规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有2.8亿居民使用不安全饮用水。水环境污染治理,俨然成了一场“全民战争”。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马来西亚华裔水环境处理专家邹光耀也不想置身事外。
读书是唯一的机会
邹光耀是出生在马来西亚的第二代华人,他的祖籍在广东省潮汕地区。
当年,迫于生活压力,邹光耀的父母和当地很多年轻人一样,漂洋过海到了马来西亚。他们原本想在马来西亚闯出一番名堂后衣锦还乡,但没想到,这里的生活远比他们想象得更加艰难。
在马来西亚毫无根基的年轻人,大部分只能从事外国人不愿意做的繁重的体力劳动。但这类工作收入非常少,即便每天起早贪黑“连轴转”,甚至全家人一起做工,也仅仅能保证最基本的温饱。
邹光耀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当时,邹光耀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帮助父母一起做“香骨”来换取家里的生活费。所谓“香骨”其实就是拜神用的香里面的细小竹支架。这种小竹支架看着简单,却要经过“锯、劈、刨、削、剥”5道繁琐的工序。支架的基本形状出来了以后,还要放在太阳底下晾晒一段时间,才能卖给当地的制香商人。
贫苦的家庭环境让邹光耀明白,读书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
因为课余大部分时间都被做工贴补家用占据了,邹光耀就更加重视课堂学习时间。每次上课,他都要求自己比班里的其他同学更加专心,当天老师讲授的内容,必须在课堂上全部理解、消化。这个习惯,也成了他从小到大一直保持成绩优异的秘诀。
一种治理水污染的新方法
1984年,邹光耀考入了新加披国立大学土木工程系,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了与环境工程相关的课程,并将厌氧废水生物处理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
“厌氧废水生物处理”借助的是一种厌氧生物颗粒污泥技术。这种厌氧生物颗粒污泥主要是由相互聚集的、多物种微生物构成的凝聚体,它们中的一部分是厌氧颗粒污泥,另一部分是好氧颗粒污泥,相对密度比较大,沉降速度块,主要用来处理工业废水。算是这个领域里很新的一个研究方向。
想制造出这种厌氧生物颗粒污泥非常耗时,一般至少需要3个月到1年的时间。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邹光耀开始着手对传统的生产技术进行改进。
最初,邹光耀的研究没有丝毫进展,但他却非常沉得住气。邹光耀一直觉得,“研究一定会遇到困难”,但是只要还对这个领域有兴趣、有坚定的信念,眼前的困难都是可以解决的。
他比之前花了更多时间去做实验、去广泛阅读领域内的文献资料,终于摸索出了这一过程的机理,大大缩短了这种厌氧生物颗粒污泥的形成时间,并先后发表152篇论文,获得国际授权专利7项。
而邹光耀本人,也成为了新加坡、马来西亚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技术领域的著名专家。
我要到中国去
在真正踏上中国的土地之前,邹光耀对中国的全部认识都停留在父母的口中。每次父母和邹光耀提起“他的根在中国”,他都能感受到父母心中对祖国的眷恋。这份眷恋也深深扎根在邹光耀心里:总有一天,我要到中国去。
2014年,邹光耀应朋友邀请,到南京博瑞德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观。参观过程中,邹光耀了解到中国对水污染治理的迫切需求,他意识到,自己回到中国的机会来了!所以,在朋友向他发出加盟邀请时,邹光耀立刻答应了。
加入博瑞德后,邹光耀在厌氧生物颗粒污泥技术领域的相关研究,很快就有了更大的进展:他带着团队在博瑞德研制出了一种厌氧颗粒污泥生物反应器(GSB)。这种生物反应器可以使厌氧颗粒的沉降性更高、效率更高,菌种浓度比传统的高出50倍,承载能力也比常规方法提高10倍左右,但污水处理成本却远远低于传统方法。
在浙江天女集团制漆有限公司高浓度油漆酯化废水处理项目中,邹光耀的这一厌氧生物颗粒污泥技术不但运行稳定,调试启动快,厌氧化学需氧量(COD)平均去除率更是高达95%,被评为了涂料行业废水治理技术推广示范工程。
今年9月,邹光耀获颁2019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对他来说,这不仅仅意味着中国对他在化工废水治理和环境保护相关领域的肯定和鼓励,更圆了父亲希望自己回到祖国“光宗耀祖”的简单愿望。
目前,邹光耀已经申请了中国的长期居留证,他的“中国绿卡”不久也会办下来。未来,他更希望能够留在中国,用自己的科研成果,为中国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由华人运通首席冠名、长安信托特约赞助的大型人物专题纪录片《我是科学人》全网上线,欢迎观看。
传承科学精神,汲取榜样力量。